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荒漠区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将日光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的4年龄红地球葡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定株观察,并通过对比试验来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为红地球葡萄在荒漠区的设施延后栽培提供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
海盐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海盐县是浙江省葡萄面积超万亩的9个县之一,葡萄产业呈种植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栽培设施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组织化、销售品牌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海盐县葡萄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是促早、稳产、优质、节本、安全、增效。为此,要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栽培管理水平,重点开展葡萄数字化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科技应用到位率;同时,规范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近期,福州市乾辰葡萄主题公园20hm2大棚葡萄成熟上市,呈现产销两旺态势。由于该园区大棚设施栽培生产的葡萄果穗硕大美观、果实饱满亮丽、果肉脆嫩汁甜,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补充光源对设施反季节栽培巨峰葡萄冬季果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6年生的巨峰葡萄为试材,在花前期至果实膨大期分别进行每天夜间4、6、8小时的光照处理。结果表明,补光处理能明显的促进新梢的营养生长,对新梢的增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补光处理能有效的增加果实的有核果率、单粒重和穗重,对于设施栽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将阳光玫瑰葡萄常规单膜栽培大棚架构改造成三膜栽培大棚架构,经阳光玫瑰葡萄三膜覆盖设施栽培技术试验,可以提早成熟采收15天以上,避开7月下旬至8月份间台风灾害影响,从而减少损失,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总结归纳了阳光玫瑰葡萄在浙东地区三膜覆盖设施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膜覆盖设施栽培的大棚构架、覆膜方式、揭膜时间、打破休眠技术、温湿度管理、夏季枝蔓管理、花果穗管理、肥水土管理、冬季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以便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近日,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侨嘉葡萄通过上海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被授予绿色食品证书。侨嘉葡萄种植面积26.67hm~2余,全部采用设施栽培,园内共培育有23个国内外葡萄精品,严格控制留梢、留穗和留粒数,实行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是我国葡萄生产大省,多年来葡萄产量一直稳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各地葡萄发展不平衡,种植面积、品种、栽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笔者据此提出浙江葡萄产业可适度扩大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8.
温度管理是保护地葡萄栽培的关键,它不但要保证葡萄不受低温或高温危害,而且要满足葡萄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最适宜温度的要求,使之顺利完成各生育过程,生产出高品质的果实.现介绍有关保护地葡萄栽培的温度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果业信息》2007,24(10):56-56
南方高山葡萄为商品名,属刺葡萄种,东亚种群。南方雪峰山区刺葡萄品种之多,经济栽培面积之大为全国之冠。中国刺葡萄——高山葡萄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欧美种、欧亚杂种独霸我国葡萄园艺栽培的局面,是中国葡萄栽培理论及育种材料的重大突破,已广泛用于鲜食,并可用于酿酒。是野生水果资源转换为园艺栽培又一成功的典范,是杂交水稻的故乡奉献给世人的又一瑰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露地套袋栽培是当前湖北葡萄生产上一种常见的栽培模式,每年病虫害危害较为频繁,面临的防控压力也较大。本文总结了湖北露地栽培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产区生产实践参考,为湖北葡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是我国葡萄主产省份之一,葡萄设施栽培规模和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04年.辽宁全省葡萄栽培面积为7.06万hm^2,产量93.4万t,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其中.鲜食葡萄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1位.葡萄贮藏量占全国鲜贮量的70%左右,为全国最大的葡萄鲜贮省份。  相似文献   

12.
重庆是全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葡萄栽培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避雨栽培技术和适宜栽培品种的推广应用,近十年重庆葡萄产业发展较快,以精品果园、观光果园为典型的优质早熟葡萄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生产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介绍了重庆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葡萄生理性病害是指因栽培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在葡萄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往往难以识别,且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了解哈密垦区葡萄生理性病害的种类、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据了解,云南省建水县大棚黑提葡萄将在5月上市。近年来,建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稳粮烟、扩果蔬、兴林畜"的发展思路,把葡萄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举,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并重,通过抓基础、抓引导、抓扶持、抓科技、抓落实等  相似文献   

15.
2018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开展区域试验观察,经过连续3年试种,总结其在福建的引种表现:天工墨玉葡萄果穗圆锥形,较紧凑,平均穗重460.19g;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平均粒重10.15g;果肉硬脆,草莓香味较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2%,鲜食品质优良;不裂果,耐贮运;未见明显葡萄病虫害。适宜在福建避雨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果树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野生果树主要是山梨、核桃、山里红、猕猴桃、草莓、山葡萄和醋栗等;生产栽培的主要树种是以鲜食为主的苹果、梨、葡萄和李等四大种类,其次是用于加工的山葡萄、小浆果(以沙棘、黑穗醋栗为主)。苹果主栽品种是小苹果的金红(123)、极早红(K9)、寒富、黄太平等;梨以苹果梨、南国梨、秋子梨等为主;鲜食葡萄以巨峰、蜜汁等为主,加工以山葡萄为主;李以绥绫红、龙园秋李、长李15号等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55.2万公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据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消息,目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55.2万hm2,总产量达843万t,葡萄面积年均增加2万hm2。以现有的发展势头,再过7~10年,中国葡萄面积将达到66.67万hm2,产量将突破1000万t,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生产国。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形势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水果面积约103.89万hm2,预计总产量1104.07万t。其中,苹果23.75万hm2,梨19.41万hm2,桃8.90万hm2,葡萄6.48万hm2。全省名特果品面积已达25.33万hm2,产量50万t多。以草莓、桃、葡萄、油桃等为主的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达0.95万hm2,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不断提高葡萄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曲沃县采取创新种植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服务模式等多种形式,积极打造葡萄产业新格局。一是创新种植模式。该县晋之源里村红提葡萄园区葡萄种植户,在总结传统露天葡萄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种植设施蔬菜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大拱棚、日光温室大棚、避雨棚3种葡萄设施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铜仁市明阳葡萄基地开展3年的研究与实践,从产地环境、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探讨,初步提出该区域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