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合成的化合物,在大气环境、植物信息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组成、释放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关于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季节尺度,其中夏季释放种类最多、浓度最大,日变化则会因为不同树种及其他因素影响而不同;其空间变化规律为:南部地区BVOCs排放量和排放速率整体大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影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因素包括树种、树龄和光照、温度、臭氧、CO2和非生物胁迫等,其中绝大多数的研究聚焦于异戊二烯和几种单萜上,对其他有机物的研究还少有涉及;继续对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模型、负面影响以及内部释放机理深入研究可以为城市或森林的植物配置和森林康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进展及在草莓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免疫诱抗剂又名激发子,是一类能诱导寄主植物产生防卫反应的特殊化合物的总称。从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简介、作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在介绍草莓栽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诱抗剂在草莓栽培上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L808和ww808(子实体无香菇香味)两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的菌丝体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八碳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酸类化合物、芳香和烯烃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八种。剔除其中相对质量分数低于0.5%的部分,检出挥发性成分79种,其中,L808和ww808的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分别有54和43种,主要是醛类化合物、芳香和烯烃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6和38种,主要是含硫化合物(通常认为的主要香味物质),其中ww808的含硫化合物含量是L808的64.61%。  相似文献   

4.
花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莹 《北方园艺》2012,(6):184-187
花的芳香来源于植物体内合成并释放到空气中的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这些成分不仅是植物诱引昆虫授粉,防御食草动物侵害以及参与体内各种次生代谢的重要物质,而且也会通过人的嗅觉系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花香挥发成分的鉴定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花香挥发物主要由烷烃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组成,按照生物合成途径这些香气化合物又可分为萜烯类、苯丙酸类/苯环型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三大类。花香挥发物的形成与植物基因型、发育阶段、激素以及温光等环境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合物对西花蓟马的行为调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种危险性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在我国发生后对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信息化合物在昆虫与植物或昆虫与昆虫之间的化学联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调控着昆虫的多种行为。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挥发性物质及昆虫信息素对西花蓟马的行为调控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设计花香     
不久的将来,正常生长的花卉将散发出各种人为设计的花香。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已经发现了花朵产生气味的机制,并打算从遗传的角度修改植物,使花发出的香气更浓。研究发现,花的气味是由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开花季节挥发的芳香油,而各种鲜花中所含化合物的品种数量却有显著的差别。金色草的花香是由7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这可能是目前所知道的最简单的花香组合。最复杂的花香则是一种兰花,其花香含有100多种不同的化合物。 收集花朵气味时,先把花朵密封在一个压力料袋中,香味便被提取出来,放在一个质谱仪下,就可分辨…  相似文献   

7.
蘑菇(Mushroom)之所以为消费者所喜爱,主要是它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特殊的鲜香风味。蘑菇的风味主要来自不挥发性含氮化合物和挥发性物质。其中不挥发性含氮化合物可使蘑菇食时具有鲜味,而挥发性物质能在菇切碎后散发清香。 Craske等(1965)以干蘑菇为材料进行研究,认为在脱水蘑菇的含氮化合物中高度盐基化氨基酸是特有风味的主要成分。Altamura(1967)从四孢蘑菇中分离和鉴定了一系列游离氨基酸,认为这些氨基  相似文献   

8.
概述形成香菇特异性香味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八碳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醛、酸、酮、酚类等,总结介绍溶剂萃取、水蒸气蒸馏、顶空分析等6种方法在香菇挥发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综述香菇香味成分鉴定的进展及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1930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的杜金博士(B.P.TOKN)在研究植物生理代谢的过程中发现,植物的组织器官能够分泌出杀死细菌、真菌以及防治病虫害的芳香有机物,他将这种具有芳香味的挥发性有机物统一称为植物的芬多精,从此开启了植物芬多精的研究之门……植物芬多精又称植物挥发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杏果实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该文以淡香型黄肉品种、浓香型黄肉品种与浓香型白肉品种3种不同基因型的杏品种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褪绿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基因型杏果实中,共鉴定出111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黄肉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明显高于白肉型品种。浓香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萜烯类、酯类与醇类为主,在果实成熟早期以醛类挥发性化合物积累为主,后期则酯类与萜烯类含量明显增加。黄肉型果实与白肉型果实间的呈香物质与代谢途径存在着差异,由于不同呈香物质成分间的代谢途径与嗅觉阈值差异,不同杏品种果实形成了其特有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11.
植物在面临危险处境时具有自身防御功能,用来防御的物质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其中挥发性物质中的绿叶挥发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植物挥发性次生代谢物中的绿叶挥发物的组成、合成途径,对昆虫、真菌和细菌的抗性防御作用及其抗性防御机制进行了系统归纳,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松挥发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植物的了解越来越多,同时,也认识到植物给人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对改变环境有着巨大作用。文章对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概括,并重点介绍常见树种油松的挥发性有机物及其作用,为建设生态保健型园林城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何春霞 《北方园艺》2013,(4):182-184
综述了北方野生花卉补血草属植物中二色补血草、中华补血草、黄花补血草、大叶补血草以及其它类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指出补血草属植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和黄烷类为主,其药理学作用主要有抗癌、抗菌消炎、抗氧化和抗诱变等功效,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分别对硫黄鳞伞(Pholiota conissans)新鲜、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盖、菌柄)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硫黄鳞伞挥发性成分有影响;3种方式对菌盖、菌柄挥发性成分影响不同。从新鲜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48种,主要包括醋酸、多种醇类化合物及少量醛酮化合物等;冷冻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8种,具有花果香气的醛酮类及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热风干燥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8种,包括多种醛、酮、酯类,以及甲苯、2-正丁基呋喃、柠檬烯、2-正戊基呋喃、苏合香烯等多种杂环化合物。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进行分析,ROAV≥1.00的挥发性化合物为关键风味成分,新鲜样品中关键风味成分主要有醋酸、3-辛醇、3-甲基-1-丁醇、乙醇、2-甲基丙醛、乙酸己酯等,菌盖、菌柄中ROAV较高的分别是醋酸、3-辛醇。在2种干燥样品中,关键风味成分主要有丁酸乙酯、3-甲基丁...  相似文献   

15.
三七草属植物约有40种,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另外,部分三七草属植物被作为蔬菜食用。系统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SciFinder、Pubmed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对三七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及总结。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生物碱、酚酸、植物甾醇、萜类、脑苷脂、脂肪族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肿瘤、止血等生物活性。该研究从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2个方面对国内外三七草属植物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苹果、梨和香蕉水果在采后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出上百种挥发性物质,形成了各种水果独特的香味。这些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有烷烃、烯烃、醛、酮、醇、酯、萜类以及某些挥发性有机酸,乙烯就是其中一种。植物释放的乙烯量并不大,然而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等均起调节作用。因  相似文献   

17.
用吹扫捕集法测定十字花科蔬菜中挥发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吹扫捕集技术(Purge and Trap technique)对不同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富集,以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鉴定。结果在白菜、羽衣甘蓝、芥蓝、青花菜、芥菜和大白菜中共鉴定出86种挥发性物质,化合物的种类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硫醚类等,同时还发现了硫苷降解产物异硫氰酸盐和腈类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 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闽楠(P. bournei)、紫楠(P. sheareri)、小叶桢楠(P. zhennan f. oblong)和大叶桢楠(P. zhennan f. elliptical)叶片挥发性成分,并比较浙江楠叶片在不同季节、不同方位和不同温度下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及其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楠属植物叶片共检测出80种化合物,其中浙江楠52种、闽楠55种、紫楠41种、小叶桢楠56种、大叶桢楠46种,(+)–β–瑟林烯、3–己烯–1–醇和β–榄香烯可能为浙江楠叶片香气的特征物质。在夏季和秋季浙江楠叶片中分别鉴定出70和64种化合物,其中夏季西方位叶片成分种类最多,而秋季北方位叶片成分种类最多。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南、北方位叶片成分差异大,而东、西方位叶片成分较相似。α–古巴烯和α–葎草烯等含量在不同温度培养下的浙江楠叶片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5和25℃下挥发性成分相近,而45℃下的成分显著区别于其他温度。挥发性成分日变化分析发现浙江楠叶片α–古巴烯、β–荜澄茄烯和γ–摩勒烯等8种物质在12:00或14:00出现高峰,而β–石竹烯、右旋大根香叶烯和β–榄香烯等10种物质在12:00或14:00最低。研究结果可为浙江楠等楠属植物精油的开发利用及以楠属植物为主体林分的森林康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葫芦科植物,又称瓜类植物,包括西瓜、甜瓜、南瓜等水果和蔬菜两部分,在人类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葫芦科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科,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风味清香、营养价值高、抗癌抗病毒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葫芦科果蔬与人类饮食密切相关,研究其风味成分对进一步认识风味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及变化途径有重要意义。系统综述了代表性葫芦科果蔬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特征香气及研究方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