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2.
对沙子岭猪及汉×沙、巴×沙、杜×沙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杂种母猪的繁殖力高于纯种沙子岭母猪;杂种母猪繁殖力之间比较,以汉×沙最好,主要表现为初产活仔数多(9.41头),初生窝重(10.46 kg)、21日龄窝重(44.96 kg)、35日龄窝重(68.50 kg)大;其次是巴×沙,再次是杜×沙。因此,在沙子岭优质猪生产中应重点推广汉×沙、巴×沙二元杂种母猪,以提高猪场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1母猪适配年龄和体重我国地方猪种的初配年龄一般为6~8月龄,体重达50~60千克;培育品种和杂种猪的初配年龄为8~9月龄,体重达到70~90千克(占成年猪体重体的40%~50%)  相似文献   

4.
1.选好小母猪“好种出好苗”,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留仔猪品种要纯,杂种猪不能留作种用(三元杂交利用时例外)。奶头多、整齐成对,以便有足够的奶头喂养多产的仔猪。2.适龄配种配种过早,头胎产仔少而弱,而且影响本身的发育,对以后的繁殖不利。配种过迟,增加饲养成本,母猪利用率低。适龄配种时间:小型早熟品种母猪在8—9月龄、体重50—(?)0kg;大型培育品种及杂交母猪在9—10月龄、体重70—90kg。3.适时配种适时配种,能减少空怀,提高受胎率。本地母猪发情持续3—5天,配种时间宜在发情开始后2—3天;培育品种母猪发情持续2—  相似文献   

5.
随着瘦肉型猪的推广 ,引进猪种及其杂种母猪 ,如“杜长大”杂交模式中的大约克猪和长大二元杂种母猪数量日渐增多。对这些后备猪群 ,有的场过于偏爱养得过肥、有的场则等同于一般商品猪 ,达不到种用体况 ,造成一些待配母猪长期不发情。如何进行发情鉴定和配种 ,已经成为部分规模猪场和饲养户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意见。1 头胎母猪的发情1 1 性成熟期瘦肉型种猪及其杂种后备母猪 ,尤其是高度培育的引进猪种 ,性成熟期都较晚 ,一般要在 6月龄以后才达到性成熟表现出发情 ,而本地小母猪和含外血较少的后备母猪 ,一般在 4~5…  相似文献   

6.
焦平林  耿学新 《养猪》1994,(2):19-20
对9211头皖北母猪和2854头杂种母猪窝均产仔,胎次,60日龄断奶窝重、年均产仔窝数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分析,皖北母猪窝均产活仔8.96头,与杂种母猪窝均产活仔9.21头差异不显著(P>0.05);一,三级皖北母猪60日龄断奶窝重与杂种母猪差异极显著(P<0.01),二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皖北母猪保留了原阜阳猪优秀的种质特性,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稳定,杂种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体长系和快长  相似文献   

7.
欧伟业 《养猪》2008,(1):57-60
关系到猪场经营成败的主要生产指标有哪些呢?经营良好的猪场应做到:①后备母猪达6月龄、110 kg能出现初情期,经产母猪断奶后7 d内90%能正常发情配种;②仔猪初生重达1.5 kg,28日龄断奶重达8.0 kg以上;③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断奶仔猪数达22头以上;④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合格上市育肥猪达20头以上;⑤160日龄体重达100 kg以上,全群料重比在3.2以下.  相似文献   

8.
吴丹  唐一波  万荣度 《养猪》2022,(5):47-49
不同品种猪杂交对猪主要繁殖性状、生长性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对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第四原种猪场皮杜二元杂种猪(法系皮特兰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进行测定,并与美系杜洛克纯繁(美系杜洛克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纯繁与二元杂种猪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但皮杜二元杂种猪初生重、达100 kg体重日龄、30~100 kg日增重、30~100 kg料重比等生长性能,背膘厚、眼肌面积、100 kg校正瘦肉率、体长等胴体性能上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均优于纯繁杜洛克种猪。  相似文献   

9.
<正>(一)适龄配种杂种后备猪养到6月龄以上、体重90千克以上、第3次发情时配种比较合适,配种过早窝产仔少。纯种瘦肉型猪的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比较晚,在达到8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时配种。  相似文献   

10.
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育成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文正  李岗 《养猪》2003,(5):53-53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江西某猪场纯种或杂种母猪所产仔猪,结果发现试验猪在断奶时、保育结束时和200日龄时的体重与初生重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R<0.05。此外,后备母猪的初生重也会影响其随后的生长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种猪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关系到场站的经济效益和兴衰成败。所谓的外二元母猪:即用国外两个品种(品系)作父本和母本,相互杂交所生产的子代杂种母猪,如:长白×约克或约克×长白。目前我县一般采用约克作母本,长白作父本。外二元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6月龄出现第一次发情,初配时间为7~9月龄,初配体重为成年猪体重的50%~60%,发情周期19~22天,妊娠期112~116天。初产母猪产仔数8~10头,经产母猪9~11头。其优点是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好、产仔较多、体型好、饲料利用率高;缺点是抗逆性较差、营养要求高…  相似文献   

13.
韩陵乡某养猪场,2004年4月从北京平谷种猪场购入5月龄纯种大约克夏母猪19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10头,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公猪各1头,5.5月龄。每头猪均单圈喂养。开始日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讲的母猪不发情,包括后备母猪不发情,以及经产猪的产后乏情。一般说来,后备母猪超过8月龄,体重超过135kg仍不发情或经产母猪断奶后超过10d仍不发情的,均属不正常。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小梅山猪及其杂种一代后备母猪的早期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梅×梅、大×梅、长×梅和杜×梅4组后备母猪的平均乳头数分别为17.44、16.08、16.17和15.58个,初情日龄为84.06、118.17、120.92和131.33 d,第三情期的发情持续时间为84.38、90.17、92.50和96.00 h,性周期为19.19、20.30、20.67和20.58 d,初配日龄为145.06、182.75、186.92和197.25 d;6月龄体重为45.56、79.45、77.73和83.21 kg,体长为82.70、103.80、105.30和103.40 cm,腿臀围为56.41、61.21、61.17和63.46 cm。综合观测分析:小梅山猪的种质特性保存良好,其3个杂种后备母猪组的主要经济性状,以大×梅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6.
规模猪场集约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母猪活动空间小,因而群发性繁殖障碍病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我们对有关规模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初配年龄和体重对头胎母猪发情、配种的影响为保证初孕母猪健康妊娠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延长母猪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外二元杂种或纯系母猪达8~9月龄、体重100kg时开始配种。但由于受利益因素的驱动,一般猪场多在6~7月龄、体重70kg时开始配种,其后果是初产停哺后,发情、受胎情况较差。采用中草药制剂“催情散”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治疗,仍有3%~5%患猪因不发情而淘汰,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为提高初产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合理利用母猪,我们认为,后备母猪需达8月龄、体重90~100kg以上者,才能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17.
生产中有些母猪超过9月龄,体重达140千克以上及经产母猪断奶后超过一个月时间仍然不发情,不能及时配种,进而降低养母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猪的生长性能受性别、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3个种猪场2015—2019年的生猪生长性能数据,研究性别、出生季节、胎次、猪场等因素对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性别扬翔华系杜洛克猪的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和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等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季节出生的扬翔华系杜洛克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春季和夏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和冬季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秋季和冬季出生的母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极显著大于春季和夏季出生的猪。此外,第3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小,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大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第5胎次出生的猪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最大,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最小且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显著(P<0.05)。扬翔华系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15 kg体重日龄、校正达115 kg日增重、校正达115 kg背膘厚、校正达115 kg眼肌面积在3个不同猪场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黄玉洪 《猪业科学》2007,24(2):90-91
正常情况下外种后备母猪在6~7月龄,体重在70~80 kg时就达到性成熟,建立正常的发情周期.在8~9月龄,体重达90~110 kg时,就可以开始配种.可是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后备母猪超过此年龄及体重仍不发情,这对规模化猪场扩大规模及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及体成熟之后,只有85%~90%的母猪能正常发情、配种,有10%~15%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与体成熟仍不发情,这使后备母猪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能使这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并受胎,对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洋 《黑龙江动物繁殖》2013,(1):40+64-40,64
后备母猪初情期一般为160~200日龄,超过210日龄或体重超过120 kg的后备母猪不发情即为乏情。1引起后备母猪乏情的原因1.1选种失误猪场缺乏科学的选种标准,特别是后备母猪较少时,往往不加选择地把所有母猪留为种用,造成一些不具备种用价值的猪也被留作种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