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鲜度是衡量禽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贮藏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理论,计算不同贮藏期鸡蛋的哈夫单位与其比重、质量、蛋形指数及蛋壳强度等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根据关联度数值,得到各因素对鸡蛋新鲜度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贮藏期的鸡蛋,比重是影响新鲜度的首要因素,而蛋壳强度的影响最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蛋形指数对新鲜度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而鸡蛋质量的影响则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3,(8):56
专家探明锌调控蛋壳品质机理在鸡蛋生产过程中,因蛋壳品质问题,常导致一些鸡蛋没法成为商品蛋,我国养殖户每年因此损失约为10亿元,蛋壳品质已成为蛋鸡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最近,我国农业专家在改善蛋壳品质的研究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蛋壳颜色鸡蛋的品质性状。方法以白壳蛋、粉壳蛋、褐壳蛋、绿壳蛋为试验材料,检测鸡蛋常规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蛋清抗氧化性、蛋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褐壳蛋质量显著高于粉壳蛋和绿壳蛋(P0.05),粉壳蛋蛋壳强度和厚度均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绿壳蛋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褐壳蛋(P0.05),绿壳蛋抗氧化性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有色鸡蛋蛋壳强度和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区别。绿壳鸡蛋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和亚油酸(C18:2)含量均显著低于粉壳和白壳鸡蛋(P0.05)。褐壳鸡蛋蛋黄中的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蛋壳颜色鸡蛋(P0.05)。结论有色蛋壳鸡蛋蛋壳强度和蛋清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品质在不同颜色蛋壳鸡蛋中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
鸡蛋在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鸡蛋的品质问题备受消费者重视,其品质由外在和内在两部分组成。外在品质由物理方面构成,主要体现在蛋重、蛋壳质量、蛋黄色泽、蛋的大小等;内在品质由化学和营养学特性两方面构成,主要体现在蛋的风味及质地等。影响鸡蛋品质的因素较多,如饲粮营养元素、温度环境、遗传因素、贮存条件等,其中饲粮营养元素对蛋品质的影响较大。文章主要从蛋白质、能量、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对蛋品质的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将4种不同的商品酶制剂添加到以大麦、小麦和黑小麦为基础的标准商业蛋鸡饲粮中,并用以饲喂四个品系的商品蛋鸡:伊莎褐(ISA Brown)、海兰(Hy-Line CB)、狄高SB2(Tegel SB2)和海赛克斯(Tegel HiSex)。试验5周后,测定鸡蛋和蛋壳的质量。饲粮中商品酶制剂对蛋重没有影响。酶制剂的正面影响是:提高了以大麦为基础饲粮的鸡蛋蛋壳的破碎强度、蛋壳重、蛋壳比例和蛋壳厚度;增加了以添加两种酶的小麦为基础饲粮的鸡蛋蛋壳破碎强度。酶制剂的负面影响是:当以大麦或添加两种酶的小麦为基础饲粮时,蛋壳颜色轻微变浅,并且降低了蛋白品质。此外,以黑小麦为基础饲粮时,商品酶制剂除了对蛋黄颜色有一定影响外,对鸡蛋和蛋壳重量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鸡蛋外在品质是受鸡体重、日龄、品种、饲料营养水平、环境(光照及温度)、疾病、水质等多种因素影响的。鸡蛋外在品质包括:蛋重、蛋壳质量、颜色等。鸡蛋外在品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和销售。1 影响蛋重的因素1.1 日粮的营养因素 Leeson等(1991)指出,当产蛋鸡1天摄入13克以上的蛋白质时,能量摄入量就是决定产蛋率的营养因素。当蛋白质摄入量在13-21克/日·只时,蛋白质摄入量愈高,蛋重就愈大,能量摄入量对蛋重几乎没有影响。一般产蛋鸡对蛋氨酸的需要量为360mg/日,赖氨酸为720mg/…  相似文献   

7.
在鸡群饲养过程中,鸡蛋的外观质量主要由蛋重、形状、颜色、蛋壳质量等决定.鸡蛋蛋壳破损或有裂缝,一般是与笼底或架板直接碰撞引起的.蛋鸡生产出薄壳蛋、软皮蛋、沙皮蛋或脆皮蛋往往与形成鸡蛋的时间、感染疾病或温度过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另外,饲料营养成分和鸡群实际情况也会影响鸡蛋的蛋重、蛋壳质量或颜色等.尤其是种鸡生产的鸡蛋为种...  相似文献   

8.
从蛋壳颜色、质地、形状和洁净度探讨了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从蛋白黏稠度、颜色和肉斑形成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蛋白质量的因素,从蛋黄颜色、黏稠度、血斑与死亡胚胎和粘壳情况探讨了影响蛋黄质量的因素,从气室大小和位置探讨了鸡蛋运输与存放对其质量的影响。综合四个方面的外观性状影响因素提出了评价鸡蛋质量的方法,为消费者选购鸡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蛋壳颜色、质地、形状和洁净度探讨了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从蛋白黏稠度、颜色和肉斑形成等方面探讨了影响蛋白质量的因素,从蛋黄颜色、黏稠度、血斑与死亡胚胎和粘壳情况探讨了影响蛋黄质量的因素,从气室大小和位置探讨了影响鸡蛋运输与存放对其质量的影响。综合四个方面的外观性状影响因素提出了评价鸡蛋质量的方法,为消费者选购鸡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元娜  李宁宁  刘洋 《新农业》2011,(12):40-40
在产蛋后期和鸡群患过禽流感之后,鸡蛋的品质会变得较差,易出现软蛋、薄皮蛋和沙皮蛋,影响经济效益。输9日管受损、衰老,或肠道受损,无法从饲料中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是造成鸡蛋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应及时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多维钙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和维生素,可降低疾病后期和产蛋后期的破蛋率,还可提高产蛋率。产蛋后期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肠道功能减弱,脂肪在蛋壳腺中沉积导致钙的吸收率、转化率下降,蛋壳变薄。蛋壳腺是转运矿物质盐到蛋壳膜及合成蛋壳色素的部位,温和性流感病毒可直接破坏蛋壳腺上皮细胞,从而影响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北京油鸡产蛋期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组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40只27周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北京油鸡,跟踪试鸡27~51周龄期间生长性能和鸡蛋品质。【结果】北京油鸡产蛋率随周龄的增加而降低,总下降幅度41.24%,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蛋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及料蛋比随周龄的增加而增长,与周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质量和胫长也随周龄增加而增加且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破蛋率、蛋形指数、蛋质量随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加,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及哈氏单位随周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蛋黄质量和蛋黄比率、蛋清质量和蛋清比率、蛋壳质量随周龄的增加而增长,蛋壳比率有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破蛋率和蛋壳质量与周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舍内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壳比率与周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舍内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27~51周龄间,随产蛋周龄的增加北京油鸡除产蛋率降低外,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与周...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养殖是现在蛋鸡生产的主要方式.生产中蛋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一般情况下,蛋壳的质量受蛋鸡品种、疾病、生理阶段及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蛋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鸡蛋新鲜度与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夫单位作为衡量鸡蛋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在贮藏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提出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鸡蛋新鲜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计算了哈夫单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然后根据关联度数值,得到各因素对鸡蛋新鲜度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贮藏期的鸡蛋,比重是影响其新鲜度的首要因素,而蛋壳强度的影响最小。随着贮藏期的增加,均蛋形指数对新鲜度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而鸡蛋质量的影响则逐渐增强。灰色关联的分析结果可为鸡蛋的检测与品质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蛋壳品质的因素,为鸡蛋保存运输以及蛋鸡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文昌鸡、苏禽青壳蛋鸡、海兰褐、海赛克斯褐、伊莎褐、罗曼褐、京红1号以及新杨褐等8个鸡种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品种、饲养方式以及日龄对鸡蛋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鸡蛋蛋壳强度差异较大,以新杨褐蛋最小,为2.75 kg/cm^2,与罗曼褐、京红1号、海兰褐、海塞克斯褐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伊莎褐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蛋壳厚度以新杨褐、文昌和苏禽青壳蛋鸡相对较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鸡种(P <0.05或P<0.01).平养和笼养方式下蛋壳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66周龄内,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壳强度呈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66周龄最小,为2.31 kg/cm^2,与21、30、39、48、57周龄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21周龄和66周龄蛋壳厚度最小,极显著低于30、39和48周龄(P<0.01),且显著低于57周龄(P<0.05).[结论]不同鸡种鸡蛋蛋壳品质差异较大,产蛋末期蛋壳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鸡蛋的质量是由蛋的外观品质和内部品质两方面决定的。蛋的外观品质包括:蛋重、蛋形指数、颜色、比重等;蛋的内部品质包括:蛋壳,蛋白,蛋黄比例、营养成分含量、血斑、肉斑等。由于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对于育种工作关系极大。从生产角度观察,蛋质量又直接决定其商品价值。目前,我国现有品种鸡的蛋质量并无统一标准,种蛋品质与孵化率关系的研究又极少报道,为此我们对我校  相似文献   

16.
虽然对蛋壳质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60多年,但劣质蛋壳仍然是造成全世界蛋鸡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Keshavarz,1995)。调查结果表明,破蛋发生率约为5%~8%(Washburn,1982;郝正里,1989)。为了控制鸡蛋破损现象,畜牧工作者从遗传、环境、营养及其它诸多方面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遗传因素试验证明蛋壳强度具有遗传性。Buss和Stout(1981)发现,厚壳蛋品系比薄壳蛋品系蛋壳钙的沉积速度快。王晓明(1992)研究表明,伊莎褐蛋鸡高强度蛋壳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星杂288鸡…  相似文献   

17.
刘元秋 《油气储运》2011,(15):25-26
鸡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周转过程中,由于蛋壳质量低,鸡蛋破损问题普遍存在,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情况下,质量低劣鸡蛋占鸡群总产蛋的7%~17%,蛋壳破损率一般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鸡蛋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对4种鸡蛋的表观品质和蛋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4种鸡蛋的表观品质在蛋重、蛋壳比重及蛋白重3项指标中差异显著,其中黑鸡的蛋重显著高于大骨鸡和安卡鸡(P<0.01),蛋白重显著高于大骨鸡(P<0.01)和安卡鸡(P<0.05);大骨鸡的蛋壳比重显著高于黑鸡(P<0.01)和芦花鸡(P<0.05)。4种鸡蛋的蛋品质在蛋壳厚度及蛋黄色泽上差异不显著,大骨鸡的蛋形指数显著高于芦花鸡和安卡鸡(P<0.05);黑鸡的蛋壳色泽最深,显著高于芦花鸡(P<0.05);芦花鸡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大骨鸡和安卡鸡(P<0.01),蛋白高度(P<0.01)和哈氏单位(P<0.05)均显著高于大骨鸡。本研究结果为地方肉蛋兼用型鸡种芦花鸡的蛋品质选育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略阳乌鸡蛋品质特性和蛋的营养价值,选取相同的玉米-豆粕型饲料饲喂的同一笼养鸡舍饲养条件下320~325日龄的略阳乌鸡、东乡乌鸡、尼克粉蛋鸡所产的鸡蛋各200枚,分别测定蛋品质指标、营养成分和蛋黄中的胆固醇、卵磷脂质量分数和脂肪酸构成比例。研究表明,(1)蛋品物理性状:略阳乌鸡蛋质量最小,且个体差异较大;蛋壳颜色一致性最差,蛋形指数最大,鸡蛋偏圆形;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大于东乡乌鸡(P0.05),但小于尼克粉蛋鸡(P0.05);蛋黄色泽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与蛋白比率小于东乡乌鸡(P0.05),但大于尼克粉蛋鸡(P0.05);(2)蛋品营养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质量分数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中胆固醇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卵磷脂质量分数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饱和脂肪酸(SFA)的比例较高(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比例较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体比例最低(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体的比例位于3个品种之间,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与距羧基最远端的双键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比值最高(P0.05)。由此说明,略阳乌鸡蛋的内部蛋品质较优,但在蛋质量、蛋壳质量和脂肪酸构成上还存在较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20.
实验目的:主要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主要把在体型和鸡龄上没有差距的90只当地鸡分成三组进行比较。鸡的年龄都在200天,产蛋的概率约为75%。对通过不同饲养方式鸡的鸡蛋进行品质检测。结果:主要从三个方面比较了三种饲养方式的鸡蛋:鸡蛋重量,地面平养鸡的鸡蛋最重(46.23克),比在鸡笼中和散养鸡的鸡蛋都要大;鸡蛋蛋壳的厚度,散养鸡比笼养鸡和地面平养鸡的要厚;鸡笼中饲养鸡的蛋壳的强度要明显高于其他两者;但是,笼中养成鸡的鸡蛋的蛋白含水量是最少的、蛋黄含水量却是最高的,以上测量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不同饲养方式下鸡蛋的品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而言地面平养和散养鸡的鸡蛋品质要好于笼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