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介绍,551饲料饲喂仔猪,仔猪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本县没有试验数据。为在本县推广551饲料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1、饲料来源:551饲料由上海大江有限公司生产。 2、供试猪编组:选择胎次、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5窝50只、试验组3窝30只,对照组2窝20只,两组体重差0异不显著(P>0.05)。 3、试验期:预试期,仔猪个体编号、去势、猪瘟防疫;正试期,30日龄开始,45日龄结束(即1991年9月6日至9月20日),全期15天。 4.处理方法:试验组仔猪30日龄开始饲喂551料,自由采食,不限量。  相似文献   

2.
替米考星治疗人工感染巴氏杆菌病仔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甘肃猪场购进体重15kg左右,经去势和猪瘟疫苗防疫的仔猪50头(4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体重在15公斤左右,公猪及时去势,母猪不去势,分3期饲喂,4个月即可育肥出栏。 (一)分期育肥杂种仔猪饲料配方 第1期(50天,猪体重15~30公斤)饲料配方(%):鲁梅克斯40、玉米40、麸皮15、豆粕4、鱼粉0.5,食盐0.5,并添加硫酸铜20克、硫酸亚铁10克、硫酸锌10克。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探讨不同饲喂次数与育肥猪增重的关系,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饲料消耗,于1987年进行本试验,现报告如下:一、试材与方法 1.试材选择:试验仔猪是从1987年春产仔仔猪中,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日龄体重接近的2元杂种双月断奶仔猪90头参加试验。2.饲养管理:试验在工厂化封闭式猪舍内进行,饲养在同一栋舍,自由饮水;仔猪20日龄进行猪瘟疫苗注射,50日龄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付伤寒疫苗防疫注射;60日龄断奶,断奶前完成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按体重均匀程度、公母混合分栏饲养,每栏6头,舍内温度20—26℃,湿度40—70%,采取生湿料型(料水比例1∶1),自由采食,少给  相似文献   

5.
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商品仔猪60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头)以常规法饲养,试验组(30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饲养体重达到110 kg左右后出栏.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达到110 kg出栏体重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0d,试验组头均日增重高出对照组0.045 kg(P< 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29(P< 0.05).  相似文献   

6.
1997年4月20日,本市某猪场发生一起免疫失当引起猪瘟病例,历时半个月,死亡41头。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生情况该场系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有生产母猪58头、3窝哺乳仔猪共对头、大约克种公猪1头、育肥猪268头。仔猪42日龄一次性断奶。35日龄或60日龄1次猪瘟免疫,直至肥育出栏。公猪每年注射2次、母猪在空怀期每年注射1次猪瘟疫苗,每次均为2头份。近3年来本场未发生猪瘟,4月ZO日发现5头育肥猪开始发病,曾肌注青、链霉素、卡那霉素,并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均未见效。15天内死亡41头,、还有15头病猪。2临床症状病初期食欲下降,继而…  相似文献   

7.
28头60日龄杂交腌割仔猪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日粮组成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40%、50%嘉旺秸秆生物饲料对照组。各组每隔30天空腹称重1次,经124天的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猪比对照猪晚26天达到90kg出栏体重;试验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高于对照组,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发酵构树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为(7.4±1.1)kg的健康断奶仔猪216头,随机分为Ⅰ(对照)、Ⅱ、Ⅲ、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仔猪.其中,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饲喂3%发酵构树饲料+97%基础饲粮;Ⅲ组饲喂6%发酵构树...  相似文献   

9.
酵母核酸对猪瘟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72头,平均体重(7.32±0.38)kg,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处理组1至组3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酵母核酸的添加量分别是0.1%、0.2%、0.4%,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猪瘟抗体用正向间接血凝法(IHA)测定,以此来研究酵母核酸对早期断奶仔猪猪瘟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到56日龄时处理组的猪瘟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处理组2和处理组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吴海超  覃旺  赵攀  杨帆 《猪业科学》2019,36(2):94-95
为了找到适合本场合理的商品猪猪瘟疫苗免疫程序,通过测定21日龄保育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再根据保育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高低进行分组。低抗体水平组(试验组)在35日龄进行首次免疫加56日龄第二次免疫,并在二免之后21 d(77日龄)再补免一针;高抗体水平组(对照组)则在42日龄首次免疫加63日龄第二次免疫。通过ELISA方法对一免后15 d,二免后15 d、30 d、45 d、60 d及150日龄试验猪群进行猪瘟特异性抗体监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瘟疫苗二免之后抗体水平均较好,但是试验组的猪瘟抗体相对比对照组好。由此得出,猪瘟整体抗体水平较低的场可将商品猪猪瘟首免时间提前,抗体水平较高的场可将猪瘟首免时间推后,即21日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平均阻断率低于32%的仔猪群可将首免时间提前至21日龄至35日龄,进行3针免疫,猪瘟免疫效果更好。21日龄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平均阻断率在44%以上,可将首免时间推迟至42日龄,免疫两针,到出栏前150日龄猪瘟阳性率能达到68%。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5.5适时去势仔猪出生后3个月内去势对仔猪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较小。仔猪日龄越大或体重越大,去势时越费力,且创口愈合缓慢。一般要求公猪在20日龄、母猪在30~40日龄之前去势。5.6预防接种仔猪应在30日龄前后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疫苗的预防接种,必要时可进行猪瘟的超前免疫,是否进行其他疾病的预防接种,应视本地区疫情和本场猪群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经产大白×DVI系二元仔猪20窝,每窝在9头以上,分为两组,每组10窝,分别以干颗粒料与拌湿的颗粒料作为仔猪的开食料,通过饲养试验,研究湿拌饲料对仔猪开食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湿拌饲料的仔猪,在14日龄全部开食;仔猪腹泻率,在7~21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高8.7%,而在21~35日龄与35~42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低9.4%与5.3%;仔猪个体重,21日龄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1%(P>0.05);到35日龄与42日龄时,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0.6%与7.9%(p<0.05);仔猪日增重,7~21日龄时,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0%(P>0.05),而21~35日龄时,试验组比对照组低6.5%(P>0.05),在35~42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8%(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96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照断奶日龄分为4个组,断奶日龄分别为14、21、28、35天。试验期从仔猪42日龄到70日龄。计算试验期间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试验期间每天记录仔猪腹泻情况,测定养分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42日龄时,14日龄断奶组仔猪的体重显著低于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P0.05),饲料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化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饲料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低于21日龄断奶组(P0.05),α-淀粉酶的活性显著低于21、28和35日龄断奶组(P0.05),脂肪酶的活性显著低于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P0.05),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低于21日龄和28日龄断奶(P0.05);到70日龄时,14日龄断奶组仔猪的体重显著低于21、28和35日龄断奶组(P0.05),饲料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化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α-淀粉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在试验期间,14日龄断奶组仔猪腹泻率显著升高(P0.05)。总之,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消化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断奶越早,仔猪生长及消化方面的机能越不完善;随着仔猪逐渐长大,断奶日龄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但是14日龄断奶对仔猪的影响到仔猪70日龄时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新必妥对仔猪体液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取21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分别于21、60日龄各免疫1次.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免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免后5~15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选取35日龄的健康仔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肌肉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对照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15mL/kg体重(试验1组)和猪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猪脾转移因子0.25mL/kg体重(试验2组),以研究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14~35d试验组的免疫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2~60d试验2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猪脾转移因子对仔猪体液免疫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3号中草药添加剂对免疫猪支原体肺炎(Mps)灭活疫苗仔猪抗体效价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选取15日龄左右经检测Mps抗体为阴性的仔猪60头,随机分为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添加2%的3号中草药日粮)、C组(饲喂基础日粮+免疫安百克疫苗)、D组(饲喂添加2%的3号中草药日粮+免疫安百克疫苗),每组15头;并于试验的第15天(30日龄)和第35天(50日龄)分别采血检测抗体水平的方法。结果表明:在30日龄和50日龄时,D组和C组的S/P值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与C组相比,S/P值较高,差异显著(P0.05)。随日龄增加,A组在50日龄时出现阳性头数,B组未出现阳性头数;C组和D组随日龄增加阳性率均增加,但D组阳性率高于C组。说明3号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仔猪Mps疫苗免疫的血清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保育日粮中添加0.3%抗菌肽替代0.2%氧化锌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及血清猪瘟抗体的影响。选用35日龄平均体重无显著差异的三元仔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期为24 d。期间观察仔猪的生长及腹泻情况,59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择1头健康仔猪,共6头进行前腔静脉空腹采血并制备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试验表明,添加0.3%抗菌肽替代0.2%氧化锌能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及饲料增重比(P<0.05),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对血清猪瘟抗体水平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7.
肉猪快速育肥又称直线育肥、一条龙育肥。就是从仔猪去势、断奶后开始育肥直到出栏,在整个育肥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全价饲料,加喂适量饲料添加剂,充分满足育肥猪的各种营养需要,并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快速育肥提早出栏,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科学育肥方法。一、育肥前的准备1.圈舍消毒:进猪圈之前要彻底清扫圈会,然后用2%~3%火碱溶液进行消毒。2.去势:供育肥的仔猪在生后对日龄左右进行去势。3.预防接种:自产仔猪在30日龄前后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外购仔猪如未接种,要立即进行上述疫苗接种。4.驱虫:…  相似文献   

18.
断奶仔猪腹泻是现今集约化生产中常见疾病,严重制约猪场生产力。试验旨在研究预防腹泻类酵母在仔猪转栏时酵母的不同添加饲喂方式、方法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试验选取168头体重和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照日龄、体重相近的原则,以窝次随机分为三个处理组,即处理组(对照组)60头、B组(处理一组)53头、C组(处理二组)55头,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一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处理二组转栏前饲喂基础日粮,转栏后饲喂基础日粮+酵母。试验周期为12 d,所有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转栏后处理二组和对照组仔猪腹泻率明显增加。处理一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栏前饲喂抗腹泻酵母仔猪腹泻率明显降低;处理二组与对照组相比,转栏后腹泻率同比转栏前都上升,但随后饲喂抗腹泻酵母后试验腹泻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  相似文献   

19.
28头60日龄杂交腌割仔猪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日粮组成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40%、50%嘉旺秸秆生物饲料对照组。各组每隔30天空腹称重1次,经124天的饲喂,结果表明:试验组猪比对照猪晚26天达到90kg出栏体重;试验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高于对照组,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