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荔枝瘿螨种群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瘿螨在福州1a发生15-16代,冬季以成螨越冬。其种群通常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多,在1a当中,6-7月份为盛发期。在幼龄树其种群密度以东南向为多。在果园中此螨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有6种。  相似文献   

2.
在5种恒温条件下,荔枝离节瘿螨的发育速率呈逻辑斯蒂曲线,其发展起点温度为9.70℃,有效积温为304.99日度。组建了26℃温度下产雌特征生命表(mx),在26℃温度下的内禀增长率rm=0.1236;净增长率Ro=16.1034;世代平均历期T=22.4770d;周期速率λ=1.136/d。南宁年发生14代。成螨过冷却点为-16.57℃。在18-32℃范围内,荔枝离节瘘螨的种群趋势指数呈抛物线趋势。在18.37-32.45℃范围内,该螨种群世代数量呈上升趋势,在最适温度下繁殖一代,种种数量约增加12倍。在18.37℃或32.45℃时,种群世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理论稳定年龄组配中,5种不同温度下未成熟期约占80%,成螨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3.
苹果树叶片及其氨基酸含量对山楂叶螨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和室外试验表明:苹果树体上部为山楂叶螨6月份大暴发的种群主要积累部位,应作为防治重点;外部叶片和上部叶片老化较内膛的叶片快,叶片老化是山楂叶螨种群数量6月份以后下降的又一关键因素;不同部位叶片所含的各种氨基酸同相应的内禀增长率无关,但所含的氨基酸总量与其有密切关系,5月份成正相关(r=0.9306);6,7,8月份则成负相关(r=-0.8984,-0.9515,-0.9804),说明叶片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荔枝瘿螨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荔枝瘿螨喜居荫蔽处,禾荔、糖驳等花穗、花枝梢密集品种被害重,树冠内和低洼处,肥沃地的植株瘿螨发生较重。一年四季均有为害,但以荔枝抽梢期、花穗期、小果期等嫩组织生长期为害最重。冬季修剪被害枝叶,结合喷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以大大减轻次年新梢受害率。荔枝刚萌芽时,用2.5%功夫乳剂和40%氯化乐果乳剂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荔枝不同品种受荔枝瘤瘿螨[Aceria litchii(Keifer)]为害的情况差异极显著,4号和19号2品种受害最严重.同一树冠上不同层次之间受害率和虫口密度差异极显著;不同方位之间受害情况差异不显著,而虫口密度差异显著.各生态因子对荔枝瘤瘿螨若螨消长作用大小顺序为气温>湿度>天敌>降雨;成螨为天敌>降雨>湿度>气温;整个种群数量为气温>湿度>天敌>降雨.  相似文献   

6.
根据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总结了孟连县荔枝瘿螨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荔枝瘿螨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1996年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设置的50块固定标准地和120块临时 的调查数据,及1993年复查固定标准地的数据,分析塔河林业局的森林生长情况,得出:落叶松天然要生长比较迅速,个别生长良好林分蓄 总平均生长量高达6.6m^3.hm^-1.a^-1(林龄29a);樟子松林生长优于吕松林、林分蓄积总平均生长量的最高值9.7m^3.hm^-2.a^-1(林龄24a);7a中叶松林只定期平均生长最最高  相似文献   

8.
荔枝瘿螨的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瘿螨俗称毛蜘蛛或毛毡病,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和福建等荔枝、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荔枝的生产。据果园调查,荔枝瘿螨发生为害已日趋严重.一般株受害率为10%-12%,严重的高达45%以上,已成为荔枝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必须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9.
1987-1992年,在重庆北碚研究了桑红叶螨(朱砂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自然种群数量变动和建立了生命表。结果表明,桑红叶螨第7-8和8-9世代种群增长趋势指数分别为6.02及5.79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结全爪螨种群在桂花上的消长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桂花桔全爪螨种群一年中有4个高峰,其为害最高峰在4月中旬~5月上旬及5月中旬~6月上旬,环境因子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降雨量及天敌对卵量影响较小,对幼、葳、成螨的数量影响较大,其中天因子的影响尤为显著,螨量与光照时数呈负相关的关系。螨量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方程:y5=0.2562+0.0584xr2-0.132xs1+0.1172x3  相似文献   

11.
刘海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40-7541
[目的]研究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并观察评估杜梨瘿螨对其他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方法]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观察了解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 室内人工接虫饲育观察杜梨瘿螨对其他多种果树、蔬菜为害的可能性。[结果]基本摸清了杜梨瘿螨在杜梨树上的自然发生规律,杜梨瘿螨在承德一年发生2代,以成螨于杜梨芽鳞内越冬,春季4月中旬在杜梨树初展叶时,越冬螨虫开始出蛰活动 7月下旬叶面上的虫瘿数达到最高峰,8月上旬后螨虫开始蛰伏越冬。接虫饲育试验表明,杜梨瘿螨仅在桃、山楂叶片上能存活较长时间,但不能形成虫瘿,在所有的供试果树和蔬菜上均不能最终成活。[结论]杜梨瘿螨活动为害期集中在4~7月,具有生态脆弱性,属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杜梨树上形成虫瘿,对供试的多种植物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李芽瘿螨Eriophyes hybridicola Keifer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瘿螨科Eriophyidae瘿螨属Eriophyes,主要为害宁冈芙蓉李的芽苞,包括花芽和新生的叶柄基部芽(侧芽),以若、成螨群居在幼嫩的芽内和芽丛鳞片间隙刺吸取食和繁殖,导致被害芽异常增生畸变,形成单生或簇生的球状芽瘿,影响开花结果,为中国新记录种,是危害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新害螨。该螨的侧盾板特征与在李上已记载的2种瘿螨属害螨野鹅李瘿螨Eriophyes insidisus Keifer和Eriophyes prunidemissae存在明显区别。调查结果表明,该螨主要以成螨在芽瘿的活芽鳞片内越冬,在新花芽形成初期,成螨开始从越冬芽瘿内向外转移扩散,入侵危害新芽。本文根据李芽瘿螨的发生规律,还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植物源抗菌物质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方法】对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根茎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利用生长速率法和果实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测定了提取物(萃)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的离体与活体抗菌活性,并用提(萃)取物处理荔枝进行了贮藏试验。【结果】开口箭甲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和正丁醇分部萃取物抑制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598.10、662.86和1147.31 ?g·ml-1,用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溶液处理,荔枝果实接种感病率明显降低, 并且上述提(萃)取物具有防治荔枝贮藏病害发生和延缓主要品质性状劣变的作用。【结论】开口箭甲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和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具有明显的离体和活体抗菌活性,对荔枝果实具有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两种荔枝上最为重要的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含毒介质的生长速率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31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线性生长的抑菌活性进行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0.01 g/mL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9种,其中黄石斛(Dendrobium tosaense)、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葛(Pueraria phaseoloides)和土牛七(Thunbergia grandiflora)4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对荔枝炭疽病菌抑菌率大于60%的植物有2种,其中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的抑菌率达到100%,地丁草(Corydalis bungeana)的抑菌率为71.35%;同时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率都大于50%的是地丁草(C.bungeana)。  相似文献   

15.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烯酰吗啉用于防治该病害。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 对2009要2012 年采自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地区的115 个荔枝霜疫霉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值(EC50 值结 果表明院各菌株的EC50值介于0.0977~0.2226 g/mL 之间,平均为0.1702,0.0026g/mL最不敏感菌株的EC50 值是最敏感菌株的2.28 倍;所有菌株的EC50值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表明无抗药性亚群体。  相似文献   

16.
荔枝霜疫霉的生防菌株与化学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S-2、解淀粉链芽孢杆菌TB2和枯草芽孢杆菌TL2菌株对荔枝霜疫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8cfu.mL-1的TB2和BS-2菌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63.34%和79.29%;化学农药烯酰吗啉对荔枝霜疫霉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分别为1.70和0.84μg.mL-1.  相似文献   

17.
64种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抗真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64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和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et Curt.)Arx)的离体抗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对荔枝霜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30种,对霜疫霉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26种;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18种,对香蕉炭疽病孢子萌发的抑制率高于50%的植物共有6种;对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大于50%的植物有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和苍耳(Xanthinum sibiricum Patrin).  相似文献   

18.
链霉菌4301菌株的抑菌活性与液体发酵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土样中分离筛选链霉菌4301菌株的代谢产物,固体培养4301菌株.结果表明,4301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荔枝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的抑菌圈透明,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5.5mm.以荔枝霜疫霉菌为指示菌,对菌株4301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到的最佳培养基组成(w)为:葡萄糖2%、可溶性淀粉2%、黄豆饼粉浸液3%、蛋白胨0.3%、FeSO40.001%、NaCl 0.2%、CaCO3 0.25%、K2HPO40.02%;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温度为28℃、接种量(w)为8%、装液量为75 mL,优化后4301菌株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8mm.  相似文献   

19.
2000~2001年,对延边大学农学院试验苹果梨园昆虫种类进行了普查,并对历年来梨园害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咨询和有关资料的查询工作.初步查明,该生态系统内主要昆虫种类包括昆虫纲的9个目、33个科、47个种和蛛形纲的2个目.主要害虫为梨木虱、梨黄粉蚜、梨叶锈螨、梨二叉蚜、红蜘蛛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天敌为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以及食蚜蝇等.  相似文献   

20.
一些药用植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5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对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8种药用植物的39份甲醇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线性生长的抗菌活性进行离体测定。在含植物甲醇提取物干物质10 mg/mL的测定浓度下,对荔枝霜疫霉病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抑菌率大于60%的有12种,其中:一点血Begonia wilsonii、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和苦李根Rhamnus crenatus的抑菌率分别是100%、96.00%和94.55%;对黄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melonis抑菌率大于60%的有10种,其中: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和金果榄的抑菌率分别是93.88%、91.92%和90.32%;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抑菌率大于60%的有5种,其中抗菌活性较高的有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80.00%)和三叉苦Evodia lepta(69.03%);对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抑菌率大于60%的有4种,抗菌活性较高的有苦李根(69.05%)和石仙桃Pholidotachinensis(67.86%);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4号小种抑菌率大于60%的有3种,分别是苦李根(73.58%)、石仙桃(68.99%)和黄根(6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