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原产地澳大利亚引进7个史密斯桉种源,以直干桉和蓝桉为对照,在石屏县进行了不同史密斯桉种源幼林期的引种栽培成效研究.苗期到5年生幼林期林木(苗木)的生长情况表明:在引种地7个种源的史密斯桉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超过了蓝桉和直干桉;此期间史密斯桉林木全年都在生长,以7月的生长量最大,2月的生长量最小;史密斯桉不同种源林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变异幅度较小,而种源内的变异幅度较大,为种源间的5~6倍.根据幼林期林木的生长量值评选出15064和18688史密斯桉种源为石屏引种地的最适种源.  相似文献   

2.
种源试验是林木的群体测定,也是研究林木群体遗传变异的依据。在当前林木育种工作中,它是充分利用现有林木基因资源的一种主要选种手段,是良种选育工作的基础。通过种源试验,可以确定不同产地在一定地区生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和生产力,以便为当地筛选出高产、优质、稳定的适宜种源,从而提高林木的生产率。为了对赤桉树种进行种源筛选,我站于1984年接受全国赤桉种源试验的任务,对赤桉13个种源进行了育苗,造林试验,现将造林后一年结果整理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赣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种源来自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的巨桉、邓恩桉、柳桉、亮果桉、史密斯桉、多利桉和巴吉桉共7个树种22个种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引种试验,34个月后对其生长指标与冻害等适应性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和多利桉97/06等3个种源的适应性较强,冻伤轻微,冻害等级为Ⅰ;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适合赣南引种种植;但多利桉97/06生长量相对较低,应先进行引种驯化,再根据驯化情况及实际需要决定是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年生的巨桉、渡口赤桉、柳桉、细叶桉、邓恩桉、小帽桉、苯沁桉等7个种类,14个种源的桉树引种试验,其试验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从造林成活率、各项生长指标、抗性指标综合考虑,适应郴州市苏仙区或类似生态、立地条件栽培的桉树种源有:巨桉(18146)、渡口赤桉(001)、巨桉(15921)、柳桉(16620)、细叶桉(17430)、邓恩桉(15956)、细叶桉(16349).本研究为郴州市桉树扩大栽培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闽西北适栽桉树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闽西北进行了多批桉树树种引种或种源家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闽西北地区推广种植的桉树有巨桉、邓恩桉、柳桉和赤桉,其中赤桉、邓恩桉最为耐寒。可以推广到闽西北大部份地区,巨桉、柳桉适宜闽西北较低海拔、绝对最低温度在-5℃以上的地区,但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源。树种内种源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抗寒性存在显或极显差异,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比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大,而家系间又比种源间大。此外,桉树树种原产地的雨量分布情况对决定引种桉树极为重要。在高温潮湿的福建地区不适宜引进冬雨型桉树树种。  相似文献   

6.
桉树耐寒性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引种桉树及其赤桉、细叶桉、巨桉、柳桉等主要桉树种的93个种源的耐寒性进行观察,在对1981、1984、1987、1991年4次特大寒流袭击的调查结果表明;树种间和种源间耐寒性差异十分显著。在调查观察基础上,对桉树抗寒性进行综合分析,并筛选出耐寒性较强的桉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7.
李群伟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3):19-21,24
通过对郴州市范围内12年来的巨桉、渡口赤按、柳桉、细叶桉、小帽桉、苯沁桉等7个种类,14个种源的桉树引种试验,初步表明,从造林成活率、各项生长指标、造林措施等综合考虑,适应郴州市或类似生态、立地条件栽培的按树种源有渡口赤桉(001)、柳桉(16620)、邓恩桉(15956)。  相似文献   

8.
对第1代引种尾叶桉种源家系试验及在第1代种源家系试验基础上遗传选优建立的第2代尾叶桉实生种子园的开花结实信息做了总结。第1代和第2代尾叶桉种源家系试验均显示,引种后尾叶桉花期与原产地花期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地理变异和气象条件差异的结果。引种后尾叶桉果实成熟期也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巨桉,柳按种源试验及其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巨桉13个种源,柳桉14个种源的试验林为研究材料,对生长在海拔100m,贫瘠山地上的5年生幼林进行分析,并对树种间和种源间的生长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树种水平上,柳桉的生长适应 ,生长速率臁通直度,径高比等方面均比巨桉好,只是在下高不及巨,但树种间差异,除抗寒性特别明显外,其余均洋显著。(2)树种内的不同地理种源之间,树高,胸长和材积生长差异、巨桉和柳桉在幼林3年生时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异  相似文献   

10.
尾叶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S.T.Blake)是桉树中最速生的树种之一,分布在印度尼西亚,8~15°S,海拔300~3000m。本世纪20年代已引入巴西。8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展了种源试验,证明尾叶桉存在种源间、种源内变异[1~3]。1965年我国华南植物园引种4个种源,80年代中期在广西东门林场也开展了试验[4]。为了把尾叶桉的选育种和遗传改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快改良进度,本研究采用种源/家系两水平的试验方法,一次性达到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以指导今后尾叶桉的正确引种,并将试验林改造成实生种子园,同时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培养育下一代育种…  相似文献   

11.
中亚热带赤桉种源试验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桉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整个大际各州。由于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系统地研究赤桉地理种源的变异规律及生产力差异,我们对中国中亚热带五个赤桉种源试验35个种源进行了调查,对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多种分析,认为赤桉具有纬向倾群变异规律,开发现不同生境:不同种源及它他的互作效应极为显著。主分量分析表明,影响赤桉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温度,其次是降水。各种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邓恩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恩桉原产澳大利亚南纬28°—30°、新南威尔士州东北角及昆士兰州东南角,海拔150—180m的郁闭林中。1984年桂林地区林科所曾引种邓恩桉83014号,生长快、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是桂林引种较成功的树种之一。为了进一步检验邓恩桉种源间的差异,经广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澳大利亚种子中心联系获得5个邓恩桉种源在桂林地区林科所引种试验,经3年零2个月试验,已明显看出16894、15956号两种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优于其他种源,目前认为是有苗头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3.
桉树不同地理种源木材构造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省琼海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按树种源试验林内,采集了巨桉,柳桉,赤桉和尾叶桉44个种源的木材试材,对木材解剖了分子和基本密度进行了研究和评优,从中选出巨桉14860、14849、14509,柳桉14429,14435、14527;赤桉12187、15050、15062和尾叶桉15089为最优种源。  相似文献   

14.
柳桉种源试验小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澳大利亚的6个柳桉种源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低纬度低海拔种源的生长较低纬度高海拔和高纬度高海拔或低海拔的种源好,但6个种源在雷州的立地生长都较差。雷州地区不适宜柳桉生长。  相似文献   

15.
湖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是桉树的适宜引种区,但由于地处内陆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口的地貌,冬季的低温和夏季的酷暑都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严重,桉树引种的首要目标是获得能适应这种高强度年温差的种类。邓恩桉、柳桉、赤桉、细叶桉既耐寒又耐高温,能适应湖南的自然条件,而且生长迅速,其中以邓恩桉、柳桉表现最好,赤桉、细叶桉自然分布广,必须进行种源和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16.
广西耐寒桉树育种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广西在耐寒桉树育种方面开展了引种试验、家系试验、优树选择以及杂交育种等工作 ,引进了邓恩桉(Eucalyptusdunnii)、赤桉 (E .camaldulensis)、溪谷桉 (E .badjensis)、蓝桉 (E .globulus )、巨桉 (E .grandis)、圆角桉 (E teleticornis)、史密斯桉 (E .smithii)、多枝桉 (E .viminalis)等一批树种及其种源 ,进行了有 10 4个邓恩桉家系参与的家系试验 ,选择出柳窿桉、邓恩桉等树种优株近 10株 ,成功培育出具明显杂种优势的柳窿桉(E .saligna×E .exserta)、尾赤桉 (E .urophylla×E .camaldulensis)、尾圆桉 (E .urophylla×E .teleticornis)等桉树杂交种 ,另外还开展了促进邓恩桉开花结实与邓恩桉组培繁殖的试验研究。建议加大耐寒桉研究力量 ,借鉴已有的国内外耐寒桉育种经验 ,引进更多耐寒桉优良基因资源以及加强对优良耐寒桉树种邓恩桉的开花结实与组培繁殖的研究攻关等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桂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桂林1984年、1986年、1991年以来桉树引种概况。共引种22个树种(种源)现存20个。经过4—11年观察,能安全越冬、渡过-4℃低温、冰冻持续5天之久的恶夯天气。筛选出柳窿桉、邓恩桉、圆角桉、尾叶桉、巨桉等几个速生、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可在本地区适宜范围内引种推广,扩大栽培面积。邓恩桉可作为耐寒树种在桂北地区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8.
赤桉种源苗期生长及适应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桉(E·Camaldulensis)在原产地澳洲自然分布最广,能适应多种土壤和地形,既抗涝,又耐旱,且病虫害少,是湖南早期引入的桉属树种之一。但是,由于当时缺乏经验,未进行种源选择,简单地从两广引种栽培,加上地理及气候诸因子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只少数保留至今。目前,湖南正在部分地区进行赤桉引种推广,为了减少盲目性,除了从残留的赤桉中选优繁殖外,开展赤桉种源试验,筛选出较抗寒,速生、丰产的种源,对今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尚福强 《辽宁林业科技》2019,(4):49-51,62,66
林木种源试验是为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种源,对林木种源的区划及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文章论述了林木种源试验的定义、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我国林木种源试验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木种源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林木种源试验研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而最近三十年来发展较快。据初步统计,现在几乎世界上所有从事人工林经营的国家,都开展了乡土和引进树种的种源研究,研究的树种已超过100个。引种研究与种源选择相结合,使引种工作获得新的活力。在种源研究基础上,种子园研究逐步完善起来。用优良种源中的个体进行杂交育种,丰富了基因资源,大大提高了育种成效。一、新中国林木种源研究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