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森林廊道的基本原理,结合郑州森林生态城规划实践,研讨森林廊道的类型、结构等相关内容,并提出森林廊道的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郑州市按照“谋规划、抓重点、举亮点、破瓶颈”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先行,示范引路,大力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对连接“六城十组团”的主要道路、出入市口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拆迁、大绿化,努力打造“生态宜居郑州”,基本形成“山水融合、  相似文献   

3.
生态廊道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通过对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生态廊道绿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做法,查找出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南水北调干渠穿黄入口生态廊道为研究对象,结合廊道相关理论研究与场地分析,明确了一级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的生态防护主导功能,梳理了场地关注重点,确立了廊道景观设计三大针对性策略—生态防护策略、景观差异化策略、海绵系统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廊道的生态建设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琼中县辖区内各种廊道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有型廊道、自然恢复型廊道和人为修复型廊道等三种生态廊道建设类型,以及相对应的建设思路,同时阐述了生态廊道建设需将生态性、景观性、文化性、经济性协调统一的观念,拟为推进琼中县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石首市长江跨境达90 km,"九曲回肠"在这里生动展示,生态资源丰富。结合资源优势,做生态文章,谋划生态廊道建设,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就开展沿江生态廊道建设的条件、问题、思考与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布局、生态修复、发挥效益、提高认识的建议,以加快推动沿江生态廊道建设速度和进程,为石首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理念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归纳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和内涵,重点讨论了廊道的生境和通道功能,分析了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存在的宽度确定、群落配置和廊道连接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针对上海目前分布的主要6种野生兽类确定了合理的廊道宽度,提出了以近自然理念为指导,配置城市"地标性"植物群落的廊道构建模式,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提出"生态道路(eco-road)"建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生态廊道兼具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功能,其规划和建设受到自然生态、交通、城镇村庄、土地和政策要素等因素的影响。为探讨生态廊道的合理规划与建设,以湖南省怀化市生态廊道规划建设为案例,基于怀化市各类基础条件,调查分析了怀化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廊道建设的布局思路,为更好地发挥生态廊道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旨在为各地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山东省费县森林资源现状与森林城市建设潜力,结合国内城市森林建设经验,提出"一核一湖、两山四河、十镇百村、廊道连片、全域发展"的森林城市建设全域空间布局,以及北部沂蒙山地森林生态屏障区、中部城镇森林景观建设区、南部山水田园生态经济林建设区三个建设分区,助力"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和费县沂蒙特色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廊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绿化、环保水平和公路建设成就。河南省偃师市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决定在前几年绿化的基础上,按"立足长远、提升档次、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做好廊道绿化美化,切实把偃师市境内的廊道建设成为树绿花香的长廊。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2013年1月偃师林技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生态廊道绿化情况进行了现状调查,并对生态廊道提升中树种选择与建设模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都市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以郑州都市区建设为例,审视都市区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成本,分析其深层次文化根源,最后提出基于"生态—经济"阈际的生态价值重构,探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和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13日,由湖南省林业局副局长吴剑波带队,来自全省林业系统的180余名代表来到昭山示范区参观学习长株潭绿心地区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昭山示范段。长株潭绿心地区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昭山示范段是“一心一带九核”的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是湖南省省级生态廊道建设试点之一。2019年启动试点示范建设,建设总规模133.3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增绿扩量、补植补造、小微湿地保护与修复、城镇村庄绿化美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规划设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论述城市生态廊道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目标;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成功案例,指出生态廊道的宽度、生态廊道连接度和生态廊道的变化程度是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污染控制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景观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共识。郑州市于2012年初提出了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经过2年的建设,已完成生态廊道建设1000多公里,绿化面积达到6000多万平方米,20%以上的生态廊道实现了“公交进港湾、辅道设两边、行人在中间、休闲在林间”的建设目标。本文以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实践为基础,提出了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建设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有助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是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群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论述森林生态廊道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划分标准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珠三角地区森林生态廊道进行SWOT分析,从森林质量提升、裸露地复绿、协调生态保护与惠民目标等方面为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整体提升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河源市为研究范围,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河源市生态网络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河源市现状17个生态源地较集中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源市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东北部和东部出现生态源地盲区;整体的生态阻力呈现西北和东南部高于西南和东北部的一种趋势,生成136条潜在生态廊道以网状分布,且南北部生态廊道的分布明显比东西部和中部的生态廊道密集;识别出重要生态廊道78条、一般生态廊道58条与17个生态源地共同组成河源市生态网络,针对目前的东北部和东部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空缺提出保护重要生态源地、保护和建设生态廊道和“踏脚石”建设三位一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生态廊道的概念和发展过程,新世纪国内大型生态廊道建设成果。着重从规划纲要、生态廊道功能、规划范围、生态廊道分级分类、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指引等方面阐述了建设总体规划成果,总结了经验措施和主要创新点,并针对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分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上还没有统一而明确的说法。因此,本文在明确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体系,这将对我国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划和规程为依据,以2008年河南南阳市二类森林资源数据为基底数据,结合每年数据更新,在划定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功能区划分为"一带三区":干渠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区、水源林保育区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并探讨了各区功能定位和建设任务。区划结果兼顾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能够为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林业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2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意见》(湘政办发〔2018〕83号),就推进全省生态廊道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生态廊道建设政策文件出台的背景1、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廊道我省是一个林业大省,拥有林地面积1.95亿亩,森林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