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1年生杉木扦插苗根、茎、叶中8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8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杉木扦插苗的不同部位差异极显著,不同部位比较N、P、Mn、Zn含量以叶中最高,而K、Ca,Mg,Cu以根中最高,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无性系间各营养元素含量及部位与无性交互作用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N、Mg含量与苗高、地径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仁用杏营养元素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仁用杏林生物量及9种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仁用杏林(4年)生物量为5.7849t/hm2。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N、P、K、Mg的含量叶中最高;Fe、Zn、Cu、Mn的含量吸收根中最高;不同营养元素吸收、存留、利用排序相同,归还排序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银杏种子生长发育对矿物质养分的需求规律,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银杏种子中N、P、K、Ca、Mg等矿质营养元素含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N、P、K、Ca、Mg元素的含量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4月底至5月下旬和5月下旬至6月上旬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各有其特点。同一时期正常发育种子和脱落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湘潭县湿地松不同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针叶进行N,P,K,Ca,Mg,养分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元素含量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是不同的,N,P,K,Ca,Mg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N,P9月最低,K,Ca,Mg速生期最低,Ca生长末期最高,N,P,K,Mg含量在生长季节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省湘潭县湿地松不同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针叶进行N,P,K,Ca,Mg养分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元素含量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是不同的。N、P、K、Ca、Mg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N、P9月最低,K、Ca、Mg速生期最低,Ca生长末期最高。NP、K、Mg含量在生长季节逐渐减少,Ca则逐渐递增。叶片中N、P、Mg含量在生长初期,速生期,末期与湿地松树高,胸径生长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银中杨系人工杂交新品种。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提出了造林的具体指标和措施。研究认为,应选择充分熟化的立地条件,采用全面整地方式,应用二年生根桩及二根一干、二根二干苗造林;造林密度根据材种不同可采用2m×4m、3m×4m及4m×4m;营养元素合理施肥的比例是:4N:1P:3K:4Ca:1Mg;银中杨与胡枝子、云杉混交具有促进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7.
泡桐人工林养分年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年生泡桐人工林养分的年吸收规律进行2年的研究,摸清了泡桐林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规律。泡桐人工林对N、P、K、Ca、Mg5种大量元素的年总吸收量分别为287.3238kg/hm ̄2和242.4234kg/hm ̄2,并得出如下吸收规律:①各器官对营养元素吸收多少依次为叶>枝>花>干>根。②林分对各营养元素吸收量的多少依次为:N>Ca>K>P>Mg。③泡桐各器官对营养元素有选择吸收作用。④泡桐对养分元素的吸收主要在7月底之前。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营养元素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银杏叶营养元素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雄无性系叶中N,P,K,Ca,Mg,B,Fe,Zn,Mn,Cu的含量随物候期呈规律性变化,雌株与雄性无性系叶片中N,P,K,B,Fe,Zn的含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Ca,Mg,Mn,Cu的变化基本一致,大果无性系对P,K,B,Zn的吸收量最高而Ca的含量最低,不同无性系间(大,中,小果)N,Mg,Fe,Mn,Cu则没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9.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从试验苗木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来看,接种苗木N、P、K和B分别为未接种苗木相应元素的3.58~7.00,2.67~2.89,2.65~3.18和2.78~3.88倍,其中混合接种更有利于苗木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但接种菌根真菌对试验苗木各部分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浓度)的影响不同,且影响其在植株根系及枝叶中的运输和分配。接种这两种菌根真菌还影响苗木根系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混合接种及单接种ECM菌的苗木,其根系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对照苗。菌根真菌对苗木矿质营养元素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菌根真菌的接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蓝桉幼林不同生长期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图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图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的间差异不显著;P一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6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N量3.5%~4.0%,含P量0.2%~0.3%,含K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m2时,施纯N180kg·hm-2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效益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德昌杉百日苗苗木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昌杉百日苗苗木标准研究肖千文(四川农业大学)周廷佑,苟发刚(四川德昌县林业局)魏建国(凉山州林科所)德昌杉自然分布于N26°23′~28°31′、E101°41′~102°51′,海拔1300~3000m。德昌杉资源稀少频临枯竭、属国家三级保护树种...  相似文献   

13.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年间差异不显著;P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长量明显提高,叶片中P、Mg元素含量下降,“组织稀释”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混合接种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菌霉和ECM真菌彩色豆马勃影响尾叶桉苗期矿质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进行了研究。接种苗根真菌对苗木吸收N、P、K和B产季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苗木对上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滨海砂土上山地木麻黄苗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南部沿海9个有代表性的木麻黄人工林中收集土壤,在温室中进行山地木麻黄苗培育试验,结果发现:山地木麻黄苗高、地径、地上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在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P、B或Ca含量与苗木地上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P或全Co含量与苗木总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而pH值、有效N、K、Mg、全Cu、Zn、Mn和Fe的含量与苗木指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南部沿海9个有代表性的木麻黄人工林中收集土壤,在温室中进行山地木麻黄苗培育试验,结果发现:山地木麻黄苗高、地径、地上干重、根系干重和总干重在土壤间有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P、B或Ca含量与苗木地上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P或全Co含量与苗木总干重呈显著正相关,而pH值、有效N、K、Mg、全Cu、Zn、Mn和Fe的含量与苗木指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马尖相思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马尖相思(Acacia m angium )10 年龄树芽器官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并获得根茎叶齐全的试管苗。剪取当年枝条的自顶芽往下依次带节的茎段培养,以第二、第三节茎段诱导芽萌动率高而快;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2 m g/L+ NAA 0.5 m g/L,芽诱导率90% ;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 0.5 m g/L+ NAA 0.25 m g/L+ VB2 5 m g/L+ Vc 4 m g/L,芽增殖倍数4.8 倍;生根培养基为1/2 MS+ ABT 2 m g/L+ IBA 0.2 m g/L+Ac 0.1% ,生根率97.0% ;黄心土为试管苗最佳移栽基质,成活率达到85% 。  相似文献   

18.
意杨苏柳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①2年生J-194柳、I-69杨不同生长季节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N>P>Ca>K>Mg,各生长季节养分吸收比例基本一致,J-194柳平均为N:P:K:Ca:Mg=100:9.31:0.360.42:0.06,I-69杨平均为100:11.18:0.39:0.08;②6月份为养分吸收高峰期.当月吸收养分数量占整个生长季节50%以上,每生长1t带皮柳树材约需N4.425Kg、P0.396Kg、K0.013Kg、Ca0.016、Mg0.003Kg,杨树材分别为4.937kg、0.593Kg、0.015Kg、0.017Kg和0.004Kg;③营养吸收在各器官分配上以叶子居多,除磷外,依叶>皮>材>嫩枝为序。  相似文献   

19.
林木相关值法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尾叶桉、湿地松林分进行相关值法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尾叶桉:不施肥的幼林需P肥,1,6龄林需N肥,2龄林要慎施N肥,应施有机肥;1~4龄林不必施K肥,至5,6龄林时要补充K肥;2,6龄林需Ca肥,3龄林较需Mg肥。需肥顺序是P、N、K。施肥处理的以施N100kg/hm2的适宜;施P量100kg/hm2为足够,施50kg/hm2的偏低;4龄林后需补充K肥。尾叶桉施P肥效果最为显著。2.湿地松:不施肥林地较需P、K肥,林地高P时需施N肥,Mg、Ca养分足够。需肥顺序是P、K、N。施肥处理的以施P200kg/hm2的更有利于促进湿地松6龄林后的生长成材。施P肥后,均能促进幼林对N的需求,并随着施钙镁磷肥量的增大,需N量和Ca,Mg—K的拮抗交互作用也增大。湿地松施肥肥效不显著。3.林地土壤养分库存量下降的趋势及顺序与相关值诊断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20.
邹永梅 《江苏林业科技》1998,25(4):20-22,37
用ICP仪分析具有代表性的10个马尾松种源休眠期针叶内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马尾松休眠期针叶的P和Mg在种源间与种源内个体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Fe,Al两元素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差异均显著。其中Al含量差异为种源内〉种源间。K,Ca,Mn,Cu,Zn,Si,Na,Ni,Co等9种元素均为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