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田杂草是指生长在麦田。分布厂,为害小麦;非人工栽培的草本植物。它长期适应当地作物的生态条件.生长性较强,较为繁茂。为害较大的有40多种,如野燕麦、看麦娘、硬草、猪殃殃、刺儿菜、宝盖草、婆婆纳、麦家公、泽漆、荠菜等。  相似文献   

2.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太湖地区麦田草害逐年严重.据郑晓明等调查,本区麦田杂草有21科53种.其发生量以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最多,占70%,其次是繁缕,占15%,蓼草占5%,其他杂草占10%.据三麦苗期调查,一些高产社队麦田,每平方公尺有看麦娘100株左右,折合每亩60万株.杂草严重麦田每平方尺高达300株以上,折合每亩180万株,相当于三麦基本苗的3~6倍.抽穗期调查,一般麦田每亩杂草鲜重850~1100斤,严重田块高达2000斤以上,相当于一季生长较差的绿肥鲜草量.杂草与三麦争水、争肥、争光,助长病虫为害,致使一般草害田麦子每亩减产40~50斤,严重田每亩少收80~200斤.全区近650万亩三麦,发生草害麦田约100万亩,估计由于杂草为害,每年减收三麦达3亿斤左右.麦田草害已成为影响本区三麦生产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晋中盆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受杂草为害较为严重.为化学防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晋中盆地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演替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晋中盆地麦田杂草共约有22种,大多为阔叶杂草,其中为害严重,分布较广的有8种,即:藜、刺儿茶、萹蓄、播娘蒿、麦瓶草、离子草、田施花、苦菜.并对各种杂草出现的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进行了化学防除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4.
周至县麦田蜡烛草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烛草(Phleum paniculatum Huds.)俗名假看麦娘,近年来在周至县小麦田间发生为害愈来愈重.且呈蔓延加重趋势,在部分麦田已成为优势种杂草,与小麦争水争肥,且易滋生病虫,影响小麦的健壮生长,对小麦稳产高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麦田杂草种类繁多,但常见的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早熟禾、野燕麦、牛繁缕、小藜、救荒野碗豆、苘草、硬草、网草、野燕麦、猪殃殃、繁缕、大巢菜、泥胡菜、齿果酸模、多头苦荬、荠莱等.禾草类杂草以看麦娘、稗草、狗尾草、棒头草为害较为严重,在小麦拔节孕穗期,以至收获阶段,阔叶草类都是麦田中的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麦田草害严重,特别是禾本科菵草、硬草和棒头草.本研究以稻茬免耕麦田杂草防除为目标,旨在开发安全、高效、广谱、新型的麦田除草剂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泽州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46.7万亩,占粮田面积的70%。近年来,泽州县麦田草害日趋严重。据统计,2000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6.2万亩,2006年麦田草害发生面积20万亩,约占麦田总面积的42.8%,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控制麦田草害,保证小麦优质高产,几年来,泽州县植保部门从调查杂草种类、密度、生长习性入手,开始了麦田化学除草的试验示范,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草害常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时差除草法可有效防除杂草,具有环保、高效、杀草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介绍了时差除草法的适用范围,阐述了麦田时差除草法的使用要点及早腾茬、及时整地、施肥、造墒、灭草、耙地和播种等使用技术,以期为麦田草害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3月下旬是小麦返青时期,也是麦田越年生杂草返青生长危害期,3月底4月初是麦田当年生杂草出土发生危害期,抓住有利时机做好麦田杂草除治是确保夏粮丰收的关键。我市麦田杂草发生种类:越年生杂草以荠菜、播娘蒿、看麦娘、碱茅、米瓦罐杂草为主,当年出土杂草以灰菜、律草、地肤、酸膜叶蓼、离子草、田旋花等杂草为主。在杂草除治时应根据麦田不同草项选择合适时期、对路农药进行除治。  相似文献   

10.
山西麦田节节麦的发生、防除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节节麦在山西冬麦田的初发时间、分布、为害情况及防除措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防除技术对策。调查发现,节节麦在山西冬麦田最早出现为害的时间是2001年,截止目前,全省节节麦的发生面积已超过6000hm2;节节麦在山西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的平川麦田,晋城城区和泽州一带也有零星发生;节节麦为害小麦,一般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8%,个别严重地块甚至毁种绝收。现有的防除技术成本高,效果差;采用播前种子处理、深翻压草、适时拔除及科学化防等技术措施,可有效解决节节麦防除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麦田草害普遍发生.据江苏省农林厅统计,1982年三麦杂草严重危害面积约900万亩,减产6亿斤上下.其中稻茬麦田的看麦娘,由南到北均有分布,为害居第一位.七十年代初上海农科院土肥植保所对绿麦隆防除麦田杂草作了研究,1975年我省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绿麦隆防除看麦娘等麦田杂草.但由于绿麦隆在土壤中降解缓慢,残留量较高,第二年栽秧后遇到高温,对水稻易产生药害,因此推广面积受到限制.1978年,日本野田健儿报道南朝鲜应用丁草胺防除看麦娘.我国广东、黑龙江、上海、云南等地也用丁草胺防除稻田杂草,对一年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效果良好.1981~1983年,我们对丁草胺防除看麦娘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曹刚 《农家科技》2007,(1):14-15
<正>冬小麦草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麦田野杂麦,一类是麦田杂草。麦田野杂麦是指具有非栽培品种特征、特性,并有一定退化和野生性的杂麦。麦田杂草是指侵入麦田中具有危害小麦正常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主要包括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两大类,禾本科杂草有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看麦娘等,阔叶杂草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藜等。野杂麦  相似文献   

13.
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苯磺隆可溶性粉剂在冬小麦起身期用药,能有效抑制麦田杂草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的生长,防除效果好,对小麦生长安全.适宜剂量为67.5~90.0 g/hm2.  相似文献   

14.
刘许成 《农技服务》2014,(10):76-76
<正>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就麦田化学除草技术作一简要汇总,以供农民朋友在开展麦田化学除草时做参考和借鉴。一、虞城县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特点1.麦田杂草的种类目前,虞城县麦田危害比较严重的杂草主要有: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野燕麦、看麦娘、节节麦、黎、田旋花、泽漆、硬草、牛繁缕、牛筋草、麦家公、芦苇等。2.麦田杂草的危害麦田杂草种类多、分布广、生长快、繁殖迅速、抗逆力强,不仅与小麦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麦田杂草的种类麦田杂草大约有40余科200余种。麦田中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网草、稗草、早熟禾、狗尾巴草等。禾本科杂草在田间与小麦同时生长.生命力极强,根系发达,分蘖多,成活力高,子粒成熟度达30%就能发芽成活,其幼苗与小麦很相似。麦田中的阔叶杂草主要有播娘蒿、芥菜、麦瓶草、猪殃殃、麦家公等,易与小麦区分开。麦田杂草有两次出苗高峰期。第一次一般在  相似文献   

16.
正麦田杂草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每年给小麦造成减产近50亿kg。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麦田杂草有200多种,常见的有100多种。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生长期不同,管理水平不同,杂草发生种类、数量均有很大差异,其中黄淮麦区多以阔叶杂草为害为主,如播娘蒿、芥菜、麦瓶草、猪殃殃、麦家公、黎、扁畜等。笔者根据黄淮麦区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从3月份至小麦收割期间,田间杂草密度一般为20~500株/m~2。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大部分属于高等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它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少数为低等孢子植物.依据杂草生长周期杂草可分为1年生杂草、2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云南省主要以1年生杂草居多.云南省小麦杂草每年发生800万亩左右,危害后造成小麦损失约12万吨.麦田常见的杂草有20余种,主要种类有野燕麦、牛繁楼、猪殃殃、看麦粮、雀舌草、棒头草等.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藜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药剂的具体防除效果及其对藜麦生长的安全性,特于2021年使用10种杂草防除药剂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7%氟醚灭草松、70.5%2甲唑草酮、24%烯草酮、12%烯草酮、15%精喹禾灵和33%二甲戊灵均表现出较好除草效果,但综合考虑药剂对藜麦生长的安全性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建议应用12%烯草酮防除藜麦田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大部分属于高等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它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少数为低等孢子植物.依据杂草生长周期杂草可分为1年生杂草、2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云南省主要以1年生杂草居多.云南省小麦杂草每年发生800万亩左右,危害后造成小麦损失约12万吨.麦田常见的杂草有20余种,主要种类有野燕麦、牛繁楼、猪殃殃、看麦粮、雀舌草、棒头草等.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大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大麦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大麦田内的硬草和阔叶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施药时间越早,防除效果越好,但该药剂对大麦生长的安全性较差,在麦苗出苗前或出苗后施药均会造成麦苗出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