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241.1来源:92—94系九江市农科所用五三长绒为母本,与苏棉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1991年两次送海南加代和多次株行、株系选择,品系性状表现基本稳定。1.2待征特性该品系苗期生长势较强,出苗整齐,开花结铃性强,并且集中,单株成桃高达18.5个,比泅棉3号多3至4个,株型中等,叶片大小适中,果枝数17层左右,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泅棉3号早1~2天,属中熟偏早品系;铃卵园型,略扁小,单铃重4.3克左右,吐絮较好,衣分率较高,两年本所予试平均大样衣分42.5%,小样衣分43.05%,籽指8.7克,衣指6.7克,绒长28mm。1.…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寒兰新芽为试材,采用了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开展了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新芽高度以2.5-4cm为佳;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2—5mg/L+10%椰乳:根状茎诱导与芽分化培养基为1/2MS+NAA2—5mg/L+10%。添加活性碳有利于小芽生根并长成壮苗。  相似文献   

3.
采用乌龙茶品种丹桂鲜叶为原料,按不同茶类制荼工艺要求制成绿茶、乌龙茶、红茶和白茶,探讨EGCG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最终保留含量。结果表明:在茶叶加工过程中,EGCG含量因水解、氧化等作用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EGCG的最终含量为绿茶保留量最高(81.63mg/g),约降至鲜叶的57.8%,其次白茶(74.04mg/g),再次为乌龙茶(73.65mg/g),红茶保留量较低(2.76mg/g),约为鲜叶含量的1.95%。  相似文献   

4.
象脚丝兰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象脚丝兰的顶芽或侧芽在MS 6-BA4mg/L NAA0.1mg/L培养基上培养15d后芽开始生长,芽长2-4cm时对半纵切转入同一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20-25d,繁殖系数3.07,待芽长3-4cm时分割成单株于1/2MS NAA1mg/L 活性炭0.3%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5d,生根率100%,移植成活率85%。  相似文献   

5.
对三个甘蔗栽培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快速繁殖技术:切取甘蔗梢尖外植体0.5-1.0cm置于外加:IAA0.5mg/l,BAP0.5mg/l,含有10%椰乳和0.1%PVP的激动素0.5mg/l的MS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隔三周将产生的苗丛(具有4—8个芽)置于外加IAA0.1mg/l、BAP2.0mg/l和激动素1.0mg/l的MS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以快速繁殖绿苗。把这些快繁的苗丛转移到含有NAA2mg/l和IBA31.0mg/l的1/2MS液体培养基上连续摇荡进行生根诱导。把生根的植株种植于椰子泥炭土中,然后置于温室进行炼苗,成活率为86%。  相似文献   

6.
粉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蕉的全顶芽块为外植体,进行多方法无菌外植体建立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研究了增殖培养基中6-BA、KT、NAA和KH2PO4等四种因素对芽的总增殖率和大中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菌外植体建立时,升汞消毒时间在20-30min,且进行分次消毒外建成功率较高;KH2PO4是影响芽增殖结果的主要因素,MS(内KH2PO4 150%) 6-BA4mg/L NAA0.1mg/L或MS(内KH2PO4 200%) 6-BA3mg/L NAA0.05 mg/L两种培养基是可适用的芽增殖培养基.而在MS KT0.2mg/L NAA1mg/L IBA2mg/L AC3g/L培养基中能诱导丛生芽生根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7.
以绿巨人带顶芽或腋芽进行组培繁殖,研究表明:适合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3.Omg/L,诱导率为90%;适合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4mg/L+NAA0.5mg/L;适合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1mg/L;适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1.0mg/L或1/2MS+IBAl.0mg/L,生根率可达90%以上;继代过程中次数多了会出现玻璃化现象,而6-BA浓度4或0.5mg/L与NAA0.5mg/L组合的交替使用可有效降低玻璃化的发生,也有利于芽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9.
白掌的离体快速繁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掌带顶芽或腋芽茎段,进行组培试验,研究表明:适合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3.0mg/L,诱导率为100%;适合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4mg/L+NAA0.5mg/L,适合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1.0mg/L或1/2MS+IBA1.0mg/L,生根率可达90%以上;继代过程中次数多了会出现玻璃化现象,而6-BA浓度4或0.5mg/L的交替使用有效减低玻璃化的发生,也有利于芽苗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培养条件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下胚轴的再生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外植体芽再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苗龄、预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对芽再生频率均有较大影响。8d苗龄的下胚轴置MS 1.5mg/L2,4-D 0.1mg/L6-BA培养基预培养4d后,转分化培养基MS 4.0mg/L6-BA 0.05mg/LNAA 5.0mg/LAgNO3 0.6mg,/LGA3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添加5mg/LAgNO3处理可防止外植体褐化并有利于芽分化;0.6mg/L GA3处理可促进胚状体形成,提高芽再生频率。GH01最高芽再生频率为40.50%。  相似文献   

11.
刘大文 《玉米科学》1997,5(1):018-021
从泰国爆裂玉米TP中分离出30多个株系,对它们的生育期、穗部性状和爆裂品质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从出苗至抽雄期为68天左右,各株系表现出穗较长较粗、行数多、单株产量较高的特点,平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分别为15.9cm、3.4cm、15.7行、39粒、13.5g和71.3g。爆花率平均为886%,27%以上的株系高于95%。膨胀倍数平均为16.4倍。30%以上的株系在18倍以上。膨胀体积平均为21.3ml/g,13%的株系在250ml/g以上,穗部性状与爆裂品质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表明对TP群体进行进一步改良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茎尖组培苗生根及移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甜叶菊的幼嫩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在添加6-BA1.0mg/L+蔗糖30g/L+琼脂6g/L的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如果不感染病菌,诱导出芽率可达100%。继代增殖培养基采用MS+6-BA0.5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6g/L,继代培养30d后,丛生芽数可增殖14--15倍。在1/4MS+IBA0.1mg/L+NAA0.1mg/L+蔗糖30g/L+琼脂6g/L+性炭1g/L的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100%.组培苗出瓶前先敞口炼苗2d.生根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甘薯微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进平  吴繁花 《杂粮作物》2004,24(6):339-340
对用甘薯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以带芽茎段培养(微型扦插)可实现增殖。最适启动培养基为1/2MS 白糖30g/L 卡拉胶10g/L NAA0.2mg/L BA0.5mg/L,最适增殖及生根培养基为1/2MS 白糖30g/L 卡拉胶10g/L NAA0.2mg/L BA0.5mg/L。  相似文献   

14.
“垦农18号”大豆为中早熟品种,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百粒重18—20g,蛋白质含量35.32%,脂肪含量23.17%,为高油优质大豆。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116.6kg/hm^2,比对照增产12.5%。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25.3kg/hm^2,比对照增产9.9%。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8.6kg/hm^2,比对照增产12.0%。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禾834(通研7号)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常规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中散穗型,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5g,全生育期143d,在吉林省属晚熟偏早品种。2004年省晚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568.4kg/hm^2,比关东107增产3.0%。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8种高产优质品种茶树生产“白茶”的物理性状、生化组分和经济价值。从物理性状看,无性系品种TRI-2043鲜叶加工的白茶绒毛最多,芽头粗壮,毫尖显露,其次为UPASI-3和TTSS-1加工的白茶;每克白茶的芽数以TTL-1最多,其次为TTSS-2,平均每克为71个芽;TRI-2043的芽尖每平方毫米包被的绒毛最多。从生化组分看,品种TTSS-1新梢的茶多酚含量较高,达27.07%,其次为TTL-2(26.17%)和TTL-1(24.44%);  相似文献   

17.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海南龙血树的顶芽和侧芽作为外植体,把其接种于MS+BA1mg/L+NAA0.1mgg/L+PVP100 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0-50d可诱导其腋芽萌发,再把萌发后所形成的新芽切割下来接种于MS+BA 2mg/L+KT 0.5mg/L+蔗糖30g/L的培养基上培养25-30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5-30d可增殖3~5倍。把丛生芽分割成单株并接种于MS+BA3mg厂L+GA,1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使其壮苗后再接种于MS+NAA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4周可诱导小芽形成完整的根系,小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8%。该体系的建立为海南龙血树的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蛋白旱地春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优质春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是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英175为母本,荷兰16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优质、早熟、耐旱、抗根腐病等特点,株高125cm,百粒重181g,粗蛋白质31.28%、赖氨酸1.89%、粗淀粉43.73%、粗脂肪1.32%、单宁0.64%。2006—2007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2年度在12点次上,平均产量5008.5kg/hm^2,比临蚕5号增产9.51%。  相似文献   

19.
以2008年国家菜用(鲜食)春播大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试验分析了在辽宁种植的参试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性状、鲜荚产量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从播种到鲜荚采摘生育日数为104~149d,株高为41.3~141.9cm,主茎节数为10.3~20.8个,单株荚重32.4~55.5g,标准荚数(两粒荚)178~247个/kg,标准荚长4.3~5.7cm,荚宽1.2~1.4cm,百粒鲜重49.4—72.5g,鲜荚产量10035~14769kg,拼,百粒干重21.9—34.5g,籽粒产量2386—3333kg/hm^2,有6个品种(系)为菜用大豆类型,适合在沈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文心兰茎尖及花梗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兰茎尖和花梗用MS 6-BA2mg/L NAA0.2mg/L培养基,同时分化芽和原球茎。6-BA低浓度促进花梗茎段分化芽,高浓度促进分化原球茎。培养基1/2MS 6-BAlmg/L NAA0.2mg/L 10%椰子水 0.1%活性碳适合原球茎增殖。椰子水和香蕉汁能促进原球茎和芽的增殖,兼具防褐变和壮苗功能,椰子水效果优于香蕉汁。原球茎分化培养基宜用1/2MS 6.BA0.2mg/L 10%椰了水 0.1%活性碳。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 1BA0.5rag/L 10%椰了水 0.1%活性碳。水苔是良好的移栽基质,成活率达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