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菜蛾俗称小青虫、两头虫、"吊死鬼"等,在各地慎普遍发生,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多年来,由于小菜蛾发生世代多,为害时间长,防治非常困难,菜农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影响了蔬菜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其发生规律,研究出  相似文献   

2.
27%丁醚脲·高氯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珠三角长年种植蔬菜,用药较多,而为害蔬菜的小菜蛾全年发生,发生代数多(5~6代),小菜蛾是高抗药性的害虫之一.探索27%丁醚脲·高氯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为更好地防治蔬菜小菜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洞头的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十字花科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为偏嗜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加上小菜蛾、菜青虫世代周期短、产卵量大的特性,已成为本县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因此,“海岛蔬菜安全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小菜蛾、菜青虫混合发生时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筛选出几种对小菜蛾、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一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一旦暴发,如果防治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绝收。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一些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为了更好地控制小菜蛾,国内外学者将苏云金杆菌基因转入蔬菜中,研究转基因蔬菜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菜蛾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规律,采用更科学的防治方法,从小菜蛾的分类地位、危害寄主、为害特征、国内外分布、抗药性情况、综合防控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 在广东,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种类较多,尤以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蚜虫和美洲斑潜蝇的发生为害为重。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1龄幼虫潜叶,2龄多在叶背取食,留下半透明的上表皮;3~4龄取食叶片呈孔洞或缺刻,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吃成网状或仅留叶脉。小菜蛾终年繁殖为害,每年发生20多代,发生世代多、数量大,3~5月和10~12月是为害高峰期,发生严重时每株蔬菜幼虫可多达20头。对小菜蛾的防治应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调整耕作制度,减少十字花科疏菜的连作;清洁田园,清除残株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其中以萝卜、水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芥菜等受害严重。多年来,由于小菜蛾发生世代多,为害时间长,防治非常困难,菜农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影响了蔬菜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组织科技人员调查,明确了其发生规律,研究出了最佳防治技术,现将防治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性信息素小菜蛾害虫的发生动态监测研究,通过性信息素在监测上的使用掌握小菜蛾的发生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主要为害高峰期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春季高峰发生时间为2月上旬初至3月下旬末;春季高峰发生时间为11月上旬初至12月上旬末。掌握了防治适期,摸索出一套适合梅州蔬菜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其中以萝卜、水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芥菜等受害严重.多年来,由于小菜蛾发生世代多,为害时间长,防治非常困难,菜农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而且影响了蔬菜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组织科技人员调查,明确了其发生规律,研究出了最佳防治技术,现将防治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小菜蛾是一种严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在我们为害严重,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其对多种常用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本文总结小菜蛾的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化学生态学方向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小菜蛾田间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又名吊丝鬼,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受害寄主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有番茄、马铃薯、生姜等.近年来,我地小菜蛾大面积严重发生,群集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呈透明斑块,群众称为"开天窗",2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呈网状,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小菜蛾的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此,近年来,我们对本地区小菜蛾严重发生原因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是蔬菜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广,繁殖快,主要为害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是典型的难防害虫。近年来小菜蛾为害加重,严重制约了蔬菜生产;同时广大市民对食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菜农和市民的迫切要求。为了系统研究小菜蛾的发生规律,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小菜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性诱剂诱集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该虫在蔬菜上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了系统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小菜蛾、甜菜夜蛾是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甜菜夜蛾除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严重为害豆类、茄果类、瓜类等蔬菜。近年来,由于西宁市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耕作制度不断更新,设施栽培日趋普及,上述害虫的发生量逐年增大,发生期  相似文献   

13.
论蔬菜种植布局与小菜蛾发生为害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菜地的设置、蔬菜种植密度、品种、菜龄的种植布局等与小菜蛾转移为害的关系,掌握小菜蛾的转移为害规律,是防治这种害虫的重要基础,并可为设计一个合理的菜田蔬菜群落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夏季是多种蔬菜病虫害盛发和抓好防治的关键时期,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夏季蔬菜的安全生产。一、注意病虫发生动态7~8月份,豇豆螟、烟粉虱、小菜蛾、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等害虫持续为害,豇豆螟对夏秋豇豆、扁豆为害最重;烟粉虱为害蔬菜种类多,大  相似文献   

15.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属于发生普遍、危害重而又难于防治的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易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效果不稳定,并且同一药剂对不同龄期的小菜蛾、菜青虫防效不同。本试验筛选了几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及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综合评价参试药剂对小菜蛾、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又名吊丝鬼,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受害寄主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有番茄、马铃薯、生姜等。近年来,我地小菜蛾大面积严重发生,群集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呈透明斑块,群众称为“开天窗”,2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呈网状,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小菜蛾的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此,近年来,我们对本地区小菜蛾严重发生原因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害蔬菜的害虫有200种以上,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北林区为害叶菜类蔬菜的有菜粉蝶(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黄曲跳条甲、蜗牛等;为害豆科蔬菜的有豇豆螟、豆荚螟等;还有危害多种作物的蚜虫、红蜘蛛等。下面介绍常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朱水财 《福建农业》2006,(12):21-21
邵武市地处闽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我省的主要农业产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近1.2万亩,近年来我市蔬菜种植地普遍发生小菜蛾,为害越来越重,年发生面积0.65万亩左右,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和蔬菜品质,菜园一般株受害率达50%-70%,发生严重时菜园绝收。为了有效地避免小菜蛾危害,在总结不同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选择药剂和施药的方法,并且针对小菜蛾的抗药性,在使用药剂防治的同时采用多种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2000年7月中旬,斜纹夜蛾在我市十字花科蔬菜、豇豆等作物上大发生,每株豇豆有上百头,危害严重.小菜蛾发生为害亦重.我们引进杜邦公司15%安打SC防治斜纹夜蛾和小菜蛾,采用安打3500~4500倍液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斜纹夜蛾的发生及性诱剂诱杀应用技术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远市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其生产的蔬菜品质好,品种多,一年四季均能生产。与此同时,也为蔬菜病虫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致使害虫发生较为严重,蔬菜上尤以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为害严重。并产生了较高抗性,使防治上相当困难,目前已成为开远市蔬菜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者就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