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省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与对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分析。今年我省3、4月份重点要抓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玉米丝黑穗病;水稻种传病害和油菜菌核病等。现将主要综防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1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 在我省小麦秋苗上感病带菌越冬。早春气温回升后,病菌复苏,逐渐扩散蔓延为害。因此,要在病害复苏期,提早调查,当病叶开始增加时,立即施药防治,早期施药,以条锈病为主,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是陕南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多年来持续偏重发生,减产严重。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也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措施,以确保油菜高产。  相似文献   

3.
正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在武汉市以及湖北省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防治困难和不及时等问题,给油菜和小麦产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有时减产10%甚至30%以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最近对油菜和小麦防治难点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操作对策。1防治难点由于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植株一般都封行,人工施药困难,加之油菜植株高大等原因,人工防治效果不理想。最重要的是油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是汉阴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2014年汉阴县油菜菌核病具有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等特点。通过调查分析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2014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均是造成今年菌核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从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工作,以减轻或控制来年菌核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201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近三年均超过753万hm2,种植制度调整、观赏型油菜与高产型油菜间隔种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导致我国油菜病虫害总体处于重发状态,防控压力大。近10年油菜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721.18万~881.74万hm2次,防治面积在686.18万~982.28万hm2次,通过防治年均挽回油菜损失98.34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7.25%;年均实际损失28.09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2.07%。影响全国油菜生产的最为重要的10种病虫害依次为油菜菌核病、油菜蚜虫、油菜霜霉病、小菜蛾、油菜甲虫(叶甲科和露尾甲科甲虫,下同)、油菜茎象甲、油菜病毒病、地下害虫、菜粉蝶和油菜白锈病,以总损失计,比例分别为55.60%、23.44%、9.51%、2.87%、2.43%、1.69%、1.58%、1.53%、0.86%和0.50%。对油菜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是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蚜虫。本文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油菜主要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为油菜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年11月28~30日在厦门召开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结果,结合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冬前基数及2010年气候长期趋势,预计2010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将出现病虫并重的局面,其中鄂西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将大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鄂北、鄂西呈偏重流行态势;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在江汉平原、鄂东等地仍存在偏重流行的可能;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花盲蝽象、棉花烟粉虱中等偏重发生;此外,小麦全蚀病、水稻褐条矮缩病、水稻基腐病、水稻旱育秧根蚜等非常发性病虫害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害有加重趋势.主要预测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是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重要的常发性病害。近年来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油菜种植面积扩大 ,菌核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病害防治中 ,由于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的长期单一使用 ,导致病菌抗药性上升 ,防治效果下降 ,用药量加大。为开发和推广应用新的防治菌核病的替代药剂 ,确保油菜菌核病的长期有效控制。 1 999年我们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油菜主产区安排了 2 5%使百克EC(乳油 ,下同。有效成分咪鲜安。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防治油菜菌核病示范性试验。结果表明 ,使百克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良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2019年3月13日-15日,湖北省植保总站组织区域测报站和相关专家对2019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两夏”作物方面:小麦赤霉病、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旱季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笔者在我站1980~1990年测报调查资料中发现,小麦赤霉病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之间有极密切关系。我县1980~1990年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分别为1,1,1,2,2,3,2,3,1,3,5级;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分别为1,1,1,3,3,4,2,3,1,2,5级.从中可见,11年中两病的发病程度有7年完全相同,另外4年也只是上下波动一级。具体归纳为:当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为1级年份,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均为1级;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为2  相似文献   

10.
襄樊市是一典型的农业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和20个地市级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重发区。常年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到200万hm2以上,因病虫草鼠害造成的损失约20万t,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增收和生产安全。1襄樊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1.1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及防治概况秋播作物主要病害: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叶锈病、油菜霜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秋播作物主要虫害:麦蚜、麦蜘蛛、小麦粘虫、油菜蚜虫等。春夏播作物主要病害: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油菜菌核病严重地威胁着我省油菜生产。病田减产10—70%,含油量降低1—5%。为防治此病,1985—1986年,使用日本住友提供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方  相似文献   

12.
《湖北植保》2012,(2):1-2,7
2012年我省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马铃薯、柑橘、茶叶、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将受到多种病虫草鼠害的威胁,预计全年发生病虫草鼠害约3.50亿亩次,比2011年增加1200万亩次。其中水稻“两迁”害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将重于上年,棉花扶桑绵粉蚧、稻水象甲、水稻细条病等疫情有蔓延势头,为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植保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3.
3月10~11日,省植保总站在襄阳市召开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省各市、州及病虫区域测报站的60多名专家和测报技术人员参加会议,根据各地调查的病虫基数,结合重大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了2011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其中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马铃薯晚疫病将大发生;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偏重至以上程度发生;小麦条锈病在鄂北、鄂西呈中等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测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0年代以来,我市油菜种植面积每年均在2万hm2左右,近年菌核病严重发生,对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油菜菌核病预报准确率,适时指导防治,有效控制为害,作者于1995~1997年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测报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油菜...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提高小麦、油菜病害预测预报水平,指导小麦、油菜病害防控,2009年2—5月、2010年2—5月对城固县中部平坝区、南部浅山区小麦、油菜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南部浅山区、中部平坝区每年每乡镇每作物每期分别调查5块、10块田(地),每块田(地)面积0.03~0.20 ha,对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病害进行后期调查(5月上中旬)。年度间病害防治次数、防治面积占比相似,就某一病害来说,已防田块后期平均发病程度、未防田块后期最高发病程度均与未防田块后期平均发病程度成正相关,因此小麦、油菜后期调查意义重大。对小麦条锈病还要开展早中期调查(2—4月)。调查结果表明:南部浅山区、中部平坝区的小麦、油菜主要病害发病程度和发生特点不同,小麦条锈病有些年度浅山区重,而有些年度平坝区重,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害浅山区重,小麦纹枯病区域间差异不大,低湿田病害较重,只有抓住这些特点,才能有效预测防控。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小麦、油菜等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交流了各地病虫发生和防控物资准备情况,明确了夏粮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任务,动员部署了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受暖冬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00万hm2,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各地对油菜菌核病的研究成果和防治经验.从防治策略、经济阈值与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目前的防治技术.并结合我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现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效应浠水县植保站(436200)马清明油菜菌核病在我县流行频率高,危害严重,是油菜生产上的重大障碍,常年造成20%左右的产量损失,重的年份达32.3%。为了有效地防治菌核病,我县植保工作者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19.
新型杀菌剂──“禾枯灵”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剂是一种新型复合增产杀菌剂,在防治水稻后期综合症、小麦锈病、白粉病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验证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我站做了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1供试药剂及田块1.1药剂①40%禾...  相似文献   

20.
对2005年海门市油菜裂茎与菌核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油菜裂茎是影响菌核病发生的因素之一。并提出了防止油菜裂茎的对策和油菜裂茎后更应重视菌核病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