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菜花期和产量性状较大的影响.[方法]在抽葶期,对黄花菜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与同组其他处理相比,GA3浓度为200 mg/L和6-BA浓度为500 mg/L 2个处理花蕾鲜重、长度和着花数均差异显著;NA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花蕾的鲜重,但花蕾畸形,着花数减少.[结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菜花期影响较小,但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陇东旱塬黄花菜抽薹期和结蕾期灌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玲 《农技服务》2010,27(1):23-24
进行了黄花菜抽薹期、蕾期灌水量对黄花菜生长发育和花蕾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陇东旱塬地区黄花菜抽薹期和结蕾期灌水,可以促进叶片、花薹和花蕾生长,降低了落蕾率,有效花蕾增多,单花蕾鲜重增加,鲜花蕾的总产量增加。经济灌水量以1 350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地】为探索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最佳套种模式,提高黄花菜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不同套种模式黄花菜农艺性状、产量及套种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试验。【方法】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5个黄花菜与其他作物套种模式,以黄花菜单种作为对照,筛选出黄花菜最佳套种模式。【结果】黄花菜套种矮秆作物对黄花菜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抽薹数和薹高等影响较小,黄花菜套种高秆作物玉米对黄花菜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黄花菜套种作物对黄花菜的花蕾数、花蕾长、花蕾重、产量等有影响,尤其以套种玉米影响最显著。黄花菜套种经济效益优于单种,其中黄花菜套种辣椒净收益最高,为27 480.2元·hm-2,其次是黄花菜套种西瓜的净收益为27 322.0元·hm-2。【结论】黄花菜套种大豆、套种马铃薯净收益分别为22 398.9元·hm-2、21 794.8元·hm-2,这2种套种模式受地域和水肥条件影响小,可在扬黄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形态及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二倍体黄花菜诱变成同源四倍体黄花菜,一般表现花蕾增大、增重,品质提高.本试验用秋水仙碱处理黄花菜“长嘴子花”组培中所形成的球状体,诱导成变异试管苗.经鉴定和选育,首次获得食用黄花菜同源四倍体新品系.该四倍体与二倍体在外部形态、产量性状、品质特性、细胞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玫瑰花产量灰色分析、Kriging插值及选择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玫瑰(Rosa rugosa Thunb.)高产品种的选育理论与技术。【方法】对20个玫瑰品种的15个数量性状与单株产花量进行灰色系统分析、Kriging插值模拟、综合选择指数分析。【结果】单株花数、分枝数、花蕾宽和单花鲜重等4个性状与单株产花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大于0.5)。根据单株产花量的Kriging插值模拟结果,单株产花量随单株花数、分枝数的增加而增加,任何单一因素的变化均不能保证主要目标性状的提高。【结论】提高玫瑰单株产花量的选育方法应该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选用单株花数、分枝数、花蕾宽和单花鲜重等4个性状,以关联度为权重建立了单株产花量综合选择指数模型:I=0.3187x1-318.6164x2+670.1262x4+ 6.3474x8,指数遗传力=0.8014,综合育种值选择进展ΔH=245.8811,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玫瑰高产花量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5个黄花菜品种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的黄花菜品种,从黄花菜主产地湖南引进了5个黄花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叶片数、株高差异较大,株高和出叶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品种猛子花当年成花率较高,单花蕾鲜重质量平均5.4 g,而且花期较为集中,适宜集中采摘,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原料黄花菜干制时,应选择饱满、花瓣结实、花蕾充分发育,富有弹性、黄色的新鲜黄花菜为原料.裂嘴前1-2小时采摘的花蕾产量高,质量好.二、蒸橱蒸制  相似文献   

8.
提高黄花菜加工质量的技术要点□胡定绶黄花菜又名金针菜,食用部分是花蕾。“夏至”以后,黄花菜的采收、加工进入繁忙季节。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现将采摘、蒸制、贮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第一,把住“火候”,适时采收黄花菜采收过早,花蕾成熟,对产量、质量有影...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金丝皇菊为试材,研究不同定植期和摘心次数对金丝皇菊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0日定植金丝皇菊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定植期;在不同定植期下,摘心2次冠幅、单株花朵数、花径、第一茬花鲜重、第二茬花鲜重、单株产量均高于摘心1次和不摘心,相反株高和单花鲜重较不摘心有所下降。因此,金丝皇菊最佳定植期为5月20日,栽培措施为摘心2次。  相似文献   

10.
原料选择用作干制的黄花菜要选择花蕾大、黄色或橙黄色的品种。在花蕾充分发育而未开放时采收。采早了花蕾小,产量低,加工后干制品颜色易发黑,产品质量差;采迟了花蕾已经开放,产品质量也差。采摘黄花菜的时间以每天午后1~3时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青花菜的花球花芽分化与发育进行解剖学研究。在解剖显微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摄影,将青花菜的花序分化发育形成花球的过程分为7期。其分化发育规律是:侧花茎原基的分化级数由外而内地逐渐减少,最外最先分化的侧花茎原基先发育,第2-3级分化后,便分化花原基,分化至第4级的为数不多,个别分化至第5级。往内仅有第2级甚或第1级侧花茎原基的分化,便分化花原基。最后主花茎端直接分化花原基,陆  相似文献   

12.
GA3处理对春菊花期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喷施25mg/L、50mg/L、100mg/L GA3溶液使现蕾期提早1d、3d和1d;同样浓度的GA3溶液在花蕾膨大期施用后,显著增加了花蕾膨大的速度,并且使始花期分别比对照提前了2d、6d和6d;50mg/L的GA3溶液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喷施1次使始花期提前2d,在花蕾膨大期喷施1次使始花期提前6d,而GA3溶液2次处理后始花期提前8d。分析GA3溶液处理提前花期的生理学基础发现,GA3处理有利于顶芽中的干物质积累,并加强了可溶性糖向茎顶端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以期更清楚地研究棉花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花苞长、花苞宽、萼片长和萼片宽4种不同的参数来标准化陆地棉新陆早13号开花前不同天数棉花胚珠的特征。[结果]只有花苞长随花期的临近逐渐增长,而其他参数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选择花苞长为检测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定以1.0~1.2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5 d的胚珠,以1.3~1.5 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3 d的胚珠,以1.7 cm以上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1 d的胚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期试验中开花前胚珠样品的采集提供参考数据,也为更精确检测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花菜花冠和花茎2个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特点。[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青花菜花冠和花茎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青花菜花茎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和峰4这4个峰,而在花冠中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峰4、峰5这5个峰。其中峰1、峰2、峰3、峰4为花冠和花茎的共有峰,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且峰1、峰2的面积相近,而峰3、峰4面积差异较大。[结论]青花菜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峰的数量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青贮玉米的增产潜力,本研究就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播种方式下,高密度下的青体产量大于低密度种植.单株青体产量相对较低;相同密度下,穴播产量较条播高.高密度取穴播对提高青贮玉米产量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可知,花茎的变短变粗与花茎细胞纵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大有关,对叶片表皮细胞分析可知,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得姜荷花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都变小,而气孔数增多,同时上表皮的气孔变小,而下表皮气孔变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杏鲍菇3号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工厂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配方、精细栽培、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管叶现象使苍山蒜蒜薹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主要是薹上部),总糖含量(主要是薹中部和下部)以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对蒜头品质的影响较小,但管叶株的蒜头及蒜薹各部分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较高,划开管叶可以部分消除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植被类型作为景观单元( 斑块) ,测度景观斑块大小、景观破碎度、景观斑块的频度、密度、比例、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分析了“温性针阔混交林植被区域”的黄泥河、汪清、柴河等地植被景观样区、大兴安岭“寒温性针叶林区域”的新林植被景观样区含有白桦( Betula pulaty phylla) 林植被的景观特征.景观特征的形成,受历史上的人为干扰、自然干扰因素影响,必须重视景观水平上的植被管理与规划.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由1984年9月至1986年5月底,在西北农业大学蔬菜试验站进行。通过定株观察、定期取祥、徒手切片追踪镜检观察及定期测定生长量,初步探明了草莓在关中地区自然温度下,花芽分化的时期、形态、每分化期所需旬均温、第1,2花序顶花分化所需的积温和天数;物候期与温度的关系;生育动态以及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制定草莓栽培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