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针对林业高校研究型大学建设对教学的要求,结合林学类专业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建,以"保护生物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教学理念和方法、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模式。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适合研究型教学的"典型案例授课法"及其"4步曲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课程在教学安排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注重研究性教学,研讨和作业的学时比例较高,强调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直接体验研究者的思考过程;二及时引进最新的前沿知识,多种教学方式配合得当;三课程考核难度较大,对课程论文的研究性要求较高。与之相比较,北京林业大学"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偏向基础性,研究性内容占比少;没有专门的研讨课,平时作业的研究性要求偏低。为此,在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师生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提出以"强调论文、重视小组、灵活安排教师与学时"作为低年级专业基础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北京林业大学"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性和前沿性,强调在"做中学";同时,以学生小组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课程论文的撰写,提升作业的研究性要求。实践证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学生的研究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性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还需在扩展研究性课程教学内容和增强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2个方面开展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角度,对"湿地保护与管理"课程研究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研究型教学的形成和发展、概念和内涵以及理论依据;其后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课外实习和成绩考核6个方面,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对构成该课程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提出了教学效果评估和研究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生态学是研究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的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林业院校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生态学"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探索:教学内容应紧跟自然资源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形成"系统完善、特色明显、理论知识与生态保护技术并重"的课程内容;同时要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应采取理论讲授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案例专题讨论;改进考核环节,提倡提交研究型报告或论文的考核形式;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一种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植物形态术语的掌握和应用一直是“树木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加深学生对植物形态及其相关术语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探讨了研究型实践教学开展的方式和途径:首先,应明确研究型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科学设...  相似文献   

6.
"林火生态学"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消防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缺少综合实践教学等问题。近年来,"林火生态学"课程教研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林火生态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实践教学方面,利用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引导学生开展基础和创新实验。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综合实习训练。实践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农林、师范等院校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减少、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探讨了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首先通过引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在线互动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其次,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优化实验项目,采用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方式、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插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针对"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特点,总结了现行教学的不足,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以及缺乏创新教学环节等。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首先教学改革应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的遵循性原则、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针对性原则、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适用性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创新"三级教学模式。"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精简理论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要强化实践教学,改良实践教学环节;第三要活化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第四应进一步改革课程考核机制,以保障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施行。从教学改革效果看,"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激发了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抽象、概念容易混淆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适合"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多层次参与教学过程为突破口,通过资料共享,让学生参与课程讲授、实验实习方案的设计、成绩评价、试题制定,同时分享学生的优秀实验实习成果和课件;教师课前、课后指导、研究热点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设置背景,分析了"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首先,"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课程特点与课程地位的重要性;其次,教学内容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的需要;第三,教学内容应统筹兼顾其他课程。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教师"教"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从管理学生转向服务学生;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许多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植物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实践性强、课时有限,加之该课程原有的成绩考核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较喜欢的线上慕课学习与线下课堂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开展了混合式教学。对线上教学,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提前推送学习指南、建立线上学习效果检测试题库;对线下教学,将教学内容设为知识内容、拓展内容和互动讨论3个层次,开展逐级教学;同时,建立了多元化的成绩考核方法,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植物学"课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植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树木学"是农林领域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与农林生产及生活实践联系密切。鉴于"树木学"课程知识点繁多的特点,采用PBL教学法对"树木学"课程树木分类部分内容进行了教学尝试,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在"树木学"课程教学中有选择地开展PBL教学法,可以提高该课程理论知识讲授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普遍对PBL教学法反映良好,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树木识别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草地学"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在"草地学"双语课程中的应用前景,探讨了开展"草地学"课程双语互动式教学的途径,即"师生互动——层次教学——模拟实践教学"。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实行层次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地开展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互动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草地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心理统计"课程在本科心理学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但传统的"心理统计"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有待提升;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学生易产生厌倦感;受限于传统课程环境,学生参与度少;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等。提出并实施了"心理统计"课程的案例实践教学模式、联合备课的分块专题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取得了融合课程的基本目标和长期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有效分配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的教学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教学实行的是一个学生对应一个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针对每一个学生定制一套教学计划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首先要以"个性化"教育理念为前导,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从实施园林设计类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实施园林设计类课程个性化教学的方法:首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其次要实施"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第三,对学生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辅导;第四,"分层"布置作业;第五,采取自由灵活的考核方式;第六,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通过个性化教学,提升了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仍然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传统而单一等问题。提出提升"管理会计"课程师资队伍水平,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重视"管理会计"课程建设,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地位;加大"管理会计"课程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管理会计意识;优化"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创新"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构想,并已在初步实施的教学改革中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针对基于语法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定位和教学要求,提出由问题设计算法、由算法引导程序的基于算法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证明,强调算法设计、淡化语法细节,在机房授课并在实验和考试中使用在线评判系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  相似文献   

18.
鉴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当前面临的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条件受限等问题,在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实例化教学模式。在探索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利用虚拟化工厂Factory IO软件平台提供的多种虚拟工厂组件,搭建了理论课程虚拟化教具;借鉴飞行员地面训练模式搭建了含有故障诊断与现场调试功能的交互式实验系统与评价体系;开展了学生自主课程设计选题尝试。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进行的试点教学探索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程内容,为"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在"互联网+"框架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学生课程设计中"懂而不会"的现象,以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提出了"说设计"的教学理念,即由教学生"设计方法知识"转向教学生"说"出设计问题解决的程序、途径和方法等;以培养学生具备"设计方案理论评价加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试图培养学生掌握元学习能力、养成专业设计思维方式和掌握设计方法等;利用智慧技能培养的3个阶段理论,构建出了"3阶段5环节"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课程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植物学"是北京林业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该课程由于学时少、辅助教学手段不够丰富等问题限制了课程的发展,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得以实现。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一种将线下课堂学习与线上自主学习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它可以对学生的线上测试情况和学习行为等进行分析,弥补了MOOC的不足。因此,基于SPOC的优势,探讨了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途径:首先应明确"植物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其次,应从教学内容与手段方面加强课程数字化的建设;最后,应搭建在线教学资源平台。"植物学"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给学生提供了不限时间和空间的在线学习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