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垄作栽培对小麦植株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与传统平作相比,垄作栽培使小麦植株的基部节间缩短,株高显著降低;旗叶和倒2叶叶面积变小,而倒5叶叶面积变大,有利于构建“松塔型”理想株型;株型构成指数改善,有利于优化叶片的空间分布;冠层绿叶干重明显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取育苗移栽+垄作+稻草覆盖,育苗移栽+垄作+免耕等不同栽培模式,探索玉米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玉米高产模式运用于生产,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栽培起垄后,覆盖稻草,加强施肥管理,可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3.
朱统泉  翟德昌 《小麦研究》2000,21(3):28-29,10
通过对7个小麦品种钾肥试验,初步摸索出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不仅可以促进次生根增多,而且可以提高抗倒、抗病能力,以达到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不同起垄高度及单双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双垄种植、垄高30cm,其次是双垄种植、垄高20cm,最低是单垄种植、垄高30cm;起垄高度间差异不显著,单双垄种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双垄栽培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1茬口安排根据山东省兖州产2BFL-3小麦垄作播…  相似文献   

6.
水稻垄作栽培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建松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16-17,21
水稻垄作栽培是在稻田开沟起垄,垄上种稻,沟中保持一定水层,实行浸润灌溉的一项新的栽培耕作技术.广西区1986年开始引进,但由于对垄作栽培关键技术认识不足和推广工作的盲目、草率,部分农民在推广应用中没有得到实惠,对水稻垄作栽培产生质疑.为此,探索垄作栽培技术在广西区稻田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区特点的垄作栽培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不同田块类型垄作栽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水平,进行了三种不同类型水稻垄作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栽培对不同田块类型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产生重要影响.垄作栽培既是改造障碍性稻田的栽培新方法,又是提高稻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一般田块比平作栽培增产10%~15%,障碍性田块增产25%~40%,纯收益增加0.18万~0.56万元/hm2,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垄作行间非等量播种技术对小麦群体及冠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垄作行间非等量播种技术对小麦群体及冠层性状的影响,研究了垄上不同密度的垄作模式对小麦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T5处理(垄上边行比内行播量增加30%)的群体结构最为合理,冠层光截获较多,光能利用率最高,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9.
半旱式栽培—垄作与不同宽度厢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半旱式栽培是一种新的稻田栽培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改稻田过去传统的长期淹水平作栽培为一定规格的垄沟,以沟水持续浸润垄埂的半旱状态灌溉方式种水稻,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项技术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也被遵义地区作为重点发展粮食生产的“五突破”措施之一。由于垄沟栽培费工费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栽培对晚播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麦田的生态环境,使晚播覆膜小麦的单株种子根、次生根、茎数、鲜重、全茎叶龄、植株高度及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同期播种的露地小麦,这就为高产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地膜覆盖延长了幼穗分化时间,特别是小花分化期以后的时间,这就决定了覆膜小麦比露地小麦更易获得较多的穗粒数。地膜覆盖促进了晚播小麦的生育进程,相对提早和延长了灌浆时间,对提高粒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1.
张国平  王中琪 《种子》1992,9(3):28-30,38
研究了几种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降低种植密度,增加生育后期的氮肥用量,以及喷施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PGR),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播种期的影响很大,春播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千粒重明显降低,适当调整播期,可望提高蛋白质含量。本文就栽培措施影响蛋白质的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取定点、定位的系统调查方法,对垄作小麦沟底套种菠菜、油菜、苔菜、青蒜苗等4种耐寒性蔬菜的间作模式进行了大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情况下,利用宽大的垄沟在秋冬闲时间间作越冬菜,纯收益分别为:6453,9元/hm^2、5618.4元/hm^2、5236,5元/hm^2和8945.7元/hm^2。  相似文献   

13.
栽培条件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对小麦的千粒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或适期早播、增施磷肥、地膜覆盖栽培,都能显著提高千粒重;氮肥、土壤水分有提高和降低千粒重的两重性,在籽粒形成和灌浆期,只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氮素养分,使麦株体内有机和无机营养协调,就能提高千粒重;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只要麦田土壤水分充足,小麦根系吸水能够补充叶片蒸腾耗水,麦株体内水分保持平衡,就能大大减轻其危害程度,使千粒重下降的少甚至不下降。  相似文献   

14.
栽培条件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小麦的穗数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氮素供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磷素含量,若在24mg/kg以上,施用磷肥对促蘖增穗不起作用或虽有一定效果,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若在10mg/kg以上,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分蘖生长、穗数增加和产量提高。小麦于越冬、返青期追肥浇水,能够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但越冬、返青期浇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年前达60℃左右为浇越冬水的适宜时间;年后达80℃左右为浇返青水的适时日期。年前施肥较多,年后生长势较强的麦田,返青、起身期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根据麦苗发展趋势于拔节前后进行肥水管理,但一般不应晚于旗叶露尖。  相似文献   

15.
沟垄集雨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沟播,垄作、平作3种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最终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垄作和沟播较平作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使叶面积指数增大,且沟垄栽培具有一定的集水作用,千粒重增加,单株地上部总干重增加,穗部性状较好,垄作和沟播产量比平作分别增产4.01%和2.27%。  相似文献   

16.
沟播小麦播种在沟底,自身具有抗旱、抗寒优势,抗病性强,充分利用土壤有限水分,蓄墒保墒,增温防寒,培育冬前壮苗,安全越冬,抑制无效分蘖,群体动态和叶面积系数变化平稳,成穗率高,穗大、粒多、高产。  相似文献   

17.
18.
小麦籽粒品质既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的影响,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特性是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的综合表现。研究和了解栽培措施及环境对品质的影响,可以进行合理的品种布局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有利于大面积地推广专用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新麦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为了探索不同播期对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产量及抗逆性的影响,在固定播量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不同,新麦26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新麦26最佳播期,在黄淮麦区生产以10月5—15日最优,期间最...  相似文献   

20.
运用合理覆盖栽培方式,可以减少地面貌一新蒸发,有效利用降雨;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可以提高1.4~2.3个百分点,增加幅度为11.97%~13.07%;同时还增加小麦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小麦品质,小麦增产幅度可达10.75%;籽粒蛋白质增加1.1~2.2个百分点.覆盖栽培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容重等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