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是耕牛血吸虫病的重疫区。经过多年来的查治。病牛由1973年的5209头,感染率13.7%。到1979年下降到1768头,感染率5.8%。为了加快消灭耕牛血吸虫病的步伐。根据新药“7505”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耕牛不同化疗方案控制易感地带血吸虫病的效果,选择余干县东大河水系4块易感洲滩,随机分为实验区和对照区,分别实施易感洲滩为中心和归属村庄分层化疗方案。结果显示,2组试区耕牛感染率、感染度和洲滩感染螺密度、野类污染指数下降有显著性差别。结果表明湖沼地区实施以易感洲滩为中心的耕牛化疗能取得较佳的“净化”洲滩效果。  相似文献   

3.
贵州遵义县高坪镇的牛以耕牛为主。近年来 ,我镇犊牛出现了以肠炎、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严重困扰着耕牛的健康发展 ,影响农田耕作。为了确实了解我镇及相邻地区耕牛发病原因 ,我们进行以下调查 ,并作初步治疗。1 流行情况 通过门诊咨询和粪便虫卵检查方法 ,对我镇及相邻地区的有肠炎、腹泻等症状的 1 60 0头犊牛进行了调查 (其中我镇 1 2 90头 ,相邻地区31 0头 ) ,结果有 1 0 13头犊牛被蛔虫感染 ,感染率为63.3%(我镇有 886头 ,相邻地区 12 7头被感染 )。发病犊牛年龄在 1~ 5月龄 ,其中 ,3例发病时间分别为 18、2…  相似文献   

4.
新建县洪水前后监测点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新建县滨湖地区在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1个月,对一层村、二层村存栏水牛进行粪便孵化检查水牛血吸虫病的感染情况,一层村共查牛117头,感染率5.98%(7/117),二层村查牛204头,感染率4.41%(9/204),与水灾前的感染率比较,都显著上升,说明水灾溃堤后土地被淹后传染源扩散严重,以致疫情加重。因此建议水灾退水后严禁耕牛立即到滨湖草洲放牧,要放牧的耕牛必须100%化疗(口服青蒿琥酯),以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动物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沅江市双丰乡是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我国积压吸虫病重流行乡(镇)之一。通过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耕牛血吸虫病疫情及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生洪涝灾害,二是耕牛放牧环境未得到有效改造,三是外来传染源不断传入。同时调查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黄牛的感染率大于水牛,3岁以内小水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大水牛。野粪调查结果显示:患病耕牛是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耕牛感染血吸虫病主要在于垸外草洲放牧。  相似文献   

6.
应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是全国最严重的血吸虫病疫区之一,病人、病畜(主要是耕牛)居全口之首。自1992年实施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应用吡喹酮大面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以来,使我省耕牛疫情得到了明显遏制。1994年全省疫区耕牛存栏307443头,检查261542头,检出阳性病牛12554头,感染率为4.8%,利用吡喹酮治  相似文献   

7.
我区是全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之一。疫区耕牛46992头,现有钉螺面积26万余亩。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我区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查治质量不断提高,近两年疫区耕牛感染血吸虫病的数量显著下降,病牛感染率由1958年的16%和1980年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应用一血三检技术连续3年对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伊氏锥虫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耕牛3种寄生虫病的总感染率为15.85%.1种、2种、3种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占感染牛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0.08.47%和3.45%.血吸虫、肝片吸虫、伊氏锥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33%、6.22%和7.97%.不同地区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明显,不同年份间寄生虫的感染率变化不大.这一调查结果对上述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普查目前仍以粪便孵化法为主,在大范围查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网问题。为杜绝疏漏和隐患,有些地区已采用扩大化疗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湖北省血防研究所在河滩地区采用吡喹酮对人畜同步扩大化疗,3年内使耕牛感染率下降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水渠型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和规律,准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的成效;方法在水渠型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设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测,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人和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结论水渠型疫区采用查治和扩大化疗及环改灭螺措施,可使血吸虫病疫情稳步下降。但一旦查治、扩大化疗和环改灭螺力度减弱,再受洪涝灾害疫情、螺情就会迅速反弹,充分表明血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反复斗争,才能有效地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流行区耕牛感染率高。为提高对耕牛的疫病检测工作,1985年我们在血吸虫病三个不同程度流行区进行牛血清间凝、环卵、酶标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将咸宁市4个地区(咸安、嘉鱼、赤壁和通山)分为2个组。赤壁因实施耕牛血吸病综合防治项目作为试验组,采取了水改旱、养殖灭螺、家畜圈养等综合生态措施;咸安、嘉鱼、通山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防治(即:一年一度的血防普查,病牛进行治疗,血检阳性牛扩大化疗)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综合生态防治措施后,赤壁的耕牛血检阳性率和粪检阳性率均明显减少,感染率从4.4%下降至2.8%。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怀宁县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自90年至98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工作,共查耕牛50123头次,查出血吸虫病牛2745头次,治疗或扩大化疗耕牛11392头次,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年的13.1%下降至98年的5.88%,结果表明,所实施的人、畜同步化疗,净化草洲,严禁外来病原侵入,植树造林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等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褚洪明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Z1):125-126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青衣江上游,是血吸虫病重疫区。据资料记载,1964年全县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达42.14%,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达60.3%。经过40年努力,至2000年,人群感染率降至11.79%,耕牛感染率降至6.29%,有五个乡镇实现了基本控制血吸虫的标准。但是,近年来,全县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并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人急性感染病例。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结构单一,农民生活环境差,人、畜感染血吸虫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成为新的传染源。1基本情况1.1县情及血吸虫病芦山县是一个山区小县,幅员面…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耕牛锥虫病于1977年贵溪县发现之后,继1978-79年.先后在弋阳、广丰、玉山等46个县流行.为了查明疫情,摸清耕牛锥虫病发生、流行及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制定耕牛锥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据此、于1981-1982年期间在弋阳、资溪、进贤、新建、南昌市郊区和弯里区等地进行了耕牛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耕牛数1646头、阳性牛80头、平均感染率为4.86%.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3~1999年麻塘垸牛羊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阳县麻塘垸是湖南省血吸虫病高危地区民是血吸虫是间宿主-钉螺孳生自然场所,为了准确地掌握该地区牛羊血吸虫病的疫情及其变化动态。自1993 ̄1999年连续对该地区牛羊(羊自1995年才逐渐发展)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查耕牛7707头次,查出病牛390头次,平均感染率为5.06%,查羊346次,查出病羊82只次,感染率为23.7%,基本上摸清了疫情及其动态变化。通过宣传教育,反复查治及综合治理有效地遏制疫情大幅度回升,但仍在一定水平上徘徊,进一步认识了血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经常性。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牛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鑫  汪彤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15(3):62-62,F0003
安徽省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反复斗争,至“九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4.69%。“十五”期间,实施以查治病牛和“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防治策略,至“十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下降至3.61%,下降1.08个百分点。但血防形势仍很严峻,仍须继续努力,控制牛血吸虫病疫情,以实现国家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粪便孵化诊断法”是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方法。这一方法已经沿用了二十多年,在普查耕牛血吸虫病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由于连续多年的普查普治,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下降,这就相应地增加了查病工作的难度。因此要求进一步改进粪孵诊断方法,提高阳性检出率,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为此,自七十年代初期以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各省、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农业部门开展了血防科研大协作,对耕牛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9.
耕牛血吸虫重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血吸虫病重疫区,以粪检阳性病牛治愈后的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了重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重疫区内,重复感染率为13.75%;耕牛的重感率和疫区内耕牛感染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加,重感率逐渐下降;重感率的高低与性别无关。重复感染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垸外牛高于垸内牛;水田使役为主的牛高于旱地使役为主的牛;钉螺面积大小与重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F.hepatica)、前后盘吸虫(P.cervi)是牛、羊的两种寄生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据我县一九七七年初全县抽查结果,肝片吸虫感染率达41%,一些生产队高达90%左右;前后盘吸虫的感染率也达30%以上。由于这两种虫的寄生,致使大批耕牛消化不良,反复拉稀,长期贫血、消瘦,甚则胸颌水肿,乃至死亡,严重影响了使役。因耕牛抵抗力降低,一旦外界环境改变,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