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测量领域中,RTK GPS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目前该技术在海域使用测量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某项涉海在建工程海域使用测量为例,介绍RTK GPS技术在海域使用测量的方法及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2.
GPS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GPS的测量原理,简要分析了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和GPS在海洋测绘方面的主要应用;结合我省海域使用测量和海域使用现状调查的具体情况,分析GPS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海上定位是海洋测绘中最基本的工作。由于海域辽阔,海上定位可根据离岸距离的远近而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如光学交会定位、无线电测距定位、GPS卫星定位、水声定位以及组合定位等。海上测量最快捷实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信标差分GPS方法,用DGPS定位技术可以进行高精度海洋定位。  相似文献   

4.
海域面积测量是海域使用及其现状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域使用权属确定的重要依据.海域面积测量方法目前主要为DGPS差分测量,通过DGPS测量仪器差分测量拐点坐标确定用海面积和用海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海洋测量和海洋渔业生产的不断的普及,海洋经济越来越离不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本文通过对GPS与GLONASS导航定位系统的比较,导出GPS/GLONASS组合技术,并综述了GPS/GLONASS组合技术在海洋渔业应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几年,GPS-RTK发展迅速,在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和不动产测绘等方面应用广泛。从某种意义上所说,GPS-RTK技术是测绘领域的技术革命。汕头市海域辽阔,全市领海基线以内亦称内水的海域面积约2796km2,全市大陆海岸线长227.49km,有大小海岛84个,尤其适合使用GPS-RTK技术进行海洋测绘。  相似文献   

7.
海域使用论证中,用海范围界址点的测量成果是海域使用者合法利益的保障基础,也是海洋管理部门管理海域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对待用海面积测量和计算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本文在总结海域使用宗海界址点野外实测的一些经验,特别是根据实际情况界定海岸线。在实测的基础上,对内业工作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坐标转换的三种参数转换方法,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到适合海域使用论证面积测算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青岛市又一部涉海地方性法规——《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经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批准,并由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条例》对深入推行海域使用两项制度,进一步规范用海行为,维护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对于理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调整各涉海部门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该市曾在1997年10月出台了《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海洋开发活动日趋频繁,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9.
海域动态监管系统是利用遥感、测量等多种手段对海域使用进行监视监控的重要系统之一。目前,国家、省、市三级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建设已Et益完善,但作为最基层的县级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县级)为例,对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齐鲁渔业》2004,21(6):4-5
为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山东省财政厅和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对1999年开始执行的《山东省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经多次广泛征求意见,重点对海域使用金的征缴标准、减免、征收主体、征收入库  相似文献   

11.
信息集粹     
<正>山东省强力推进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年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发挥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对科学管海用海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依法实施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从2002年起江苏省涨洋与渔业局将向海域使用申请进行确权,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并按《海域法》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向社会公告。日前,该局已委托“中国江苏”网发布海域使用公告。在国家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之前,凡该局在审核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过程中需要向社会公告的事项,均在“中国江苏”网“政府”频道上发布(网址:www.jschina.com.cn)。请各级海洋主管部门海域使用管理人员及时上网查询并告知广大用海者。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委托“…  相似文献   

13.
东海海域渔船无动力漂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模拟东海海域渔船在失去动力情况下的漂移状况,使用东海地区典型的渔船,在船上安装GPS定位系统、风速风向仪、流剖面仪等设备,在不同海域获得渔船无动力自由漂移实测轨迹和气象、水文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渔船漂移方向受到风向的主导,受到流的影响发生偏移.漂移速度与表层流速大致相当并相关性较高,与风速相比小一个量级.东海区渔船的风导系数取0.1比较适中.  相似文献   

14.
一、海域使用管理实现新突破搞好省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建设,依法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年内海域使用项目登记率达到90%以上,海域使用证年审率达100%。完成《东营市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修改完善,并报请市政府审批。二、渔业龙头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年内全市投资300万元以上的渔业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渔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三、渔业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重点搞好盐碱地地下水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推广,提高养殖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综合效益。四、水产市场建设实现新突破搞好协调…  相似文献   

15.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海洋功能区划 第三章 海域使用的申请与审批 第四章 海域使用权 第五章 海域使用金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海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本法所称内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至海岸线的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适用本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是开展海域使用执法监察工作的基础性法律依据。该法实行两年多来,对维护海域使用秩序、保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域使用人的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查处违法填海行为作为海域使用执法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海域法》中也做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在执法实践中,由于《海域法》相关条款较为笼统,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各地案情又千差万别,给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违法填海案件的行政处罚作一些探讨,希望对违法填海案件行政处罚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中,关注重点主要是海域使用的平面性问题,忽视了海域资源布局的立体性,存在着很多交叉用海和重叠用海的冲突问题,造成海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也导致海域资源产权的流失现象严重。文章从海域空间资源的产权入手,对海域空间三维多层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将海域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产权从立体三维角度界定为海域水面资源产权、海域水体资源产权、海域海床资源产权和海域底土资源产权四个部分,以期对海域空间资源的立体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瞭望塔     
厦门第一部海域使用管理地方法规出台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厦门市制定了拥有地方立法权以来第一部关于海域管理的地方法规──《厦门市海域使用管理规定》,今年1月16日经市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管理规定”授权市海洋本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海域使用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监督厦门市海域功能区划的实施。同时,又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特别规定在海域养殖功能区内从事养殖的由市、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核发海域使用证…  相似文献   

19.
王喜臣 《渔业现代化》1993,20(4):34-35,4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人类在导航技术方面又获得了重大突破,意义深远。由于 GPS 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连续地、实时地提供高精确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时间信息,因而GPS 系统接收机不仅在国外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始在海、陆、空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航设备在我国渔业生产中,已成为渔船在海上进行生产作业和航行不可缺少的设备,为保障海上渔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这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发挥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对科学管海用海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根据国家海洋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山东实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于近日推出了《山东省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