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主要栽培因子对沪杂四号高粱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品种的最适播期为3月20日~4月5日。最佳种植密度为8000~10000株,最优施肥方案为30kg/667m2尿素、30kg/667m2过磷酸钙、2000kg/667m2人畜粪作底肥、提苗肥、拔节孕穗和穗粒肥四次施入。  相似文献   

2.
盐边县海拔1500~2000m,属高山民族地区,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提高当地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经过3年的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中高山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宽厢宽带高粱不同密度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高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高粱轮作制度,探索高粱在合理轮作条件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05年开展了宽厢宽带高粱的不同密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宽厢宽带高粱的密度在60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产量可达205·79kg/667m2,接近于普通净作高粱的大面积平均单产水平。说明采用宽厢宽带的分带轮作方式种植高粱在密度合理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取得较高产量,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粱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一师四团位于南疆阿克苏地区,地处天山脚下,平均海拔1320m,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历年平均164天左右,≥10℃积温3193~3767℃,基本能够满足高粱生长发育的要求。但产量受年际间温差的影响较大,忽高忽低,严重挫伤职工种植积极性。2003年我团在总结历年来高粱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高粱超宽膜高密度穴播与露地条播栽培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泸糯8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糯不育系45A与自育糯恢复系07221于2000年配组育成的三系糯质高粱杂交种,表现产量高,抗叶斑病,淀粉含量高,出酒率高。是酿造浓香型、酱香型和小曲酒的优质原料。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3—2004年参加多点试验;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和进行酿酒试验;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南方高粱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开阳县高粱栽培的适宜密度,试验设置种植5000株/667 m2、6000株/667m2、8000株/667m2、10000株/667m2,进行4个水平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80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数量超过8000株/667m2,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得出,8000株/667m2为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高粱地复种指数,又增加高粱产量,开展了"绿肥-高粱//红薯"宽窄行有机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肥-高粱//红薯"宽窄行有机栽培技术,增加高粱单产20.5kg/667m2,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高粱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刘均霞  赵小敏  王平  廖旺 《耕作与栽培》2021,41(3):64-65,70
试验以红缨子高粱为实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高粱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当有机肥施用300 kg·(667 m2)-1时,高粱产量为251 kg·(667 m2)-1,产值1760元·(667 m2)-1,肥料成本387元·(667 m2)-1,收益1373元,边际成本129元...  相似文献   

9.
1984年在海拔3 300m地区,选择表型特征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18个,按株采集枝条,在海拔2200 m左右地区扦插建立无性系株行,经严格人工选择收获种子后再种植到海拔3300m左右地区,通过严酷自然选择和严格的人工选择,将中选植株的枝条再次扦插到海拔2200 m地区,建立无性系株系小区.又通过严格的人工选择,在生长第2年收获种子后,完成了第一个轮回选择程序.按上述程序依次共完成了4个轮回选择的系统选育过程.到2000年,在新品系综合返青力已达到90%以上、旱作性突出、株丛表型特征基本一致后,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无性系优良单株686个,通过开放传粉,混系杂交结实后,进行混合收籽共获种子606 g,形成了原原种;选育过程将苜蓿新品系定名为青大1号.2001~2002年在青海大通、格尔木地区进行品比试验和新品系扩繁,2003~2012年在大通、湟中、湟源和刚察四县开始进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在格尔木进行原种扩繁.  相似文献   

10.
代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南部,北纬39.02°,海拔859.7m,年降雨量445.6mm,≥10℃有效积温3706.1℃,年均温8.3℃,无霜期130~170天,年日照2859.1h,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以往为1年1作区,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和马铃薯,还有小面积的蔬菜,农民种田收入很低。为了充分利用该县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相对较长 (1年1作稍有富余 )及光温水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2000~2001年在高新乡、峪口乡、峨口镇、阳明堡镇和金沙滩镇改单作为立体间套种,进行了粮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粱新品种红缨子在汇川区中海拔地区的适宜播期试验,表明以3月13日产量最高,为272.73kg/667m2,3月23日播种居第2位,比第1期减产7.22%;4月22日播种产量最低,为207.58kg/667m2,比第1期减产23.89%,4月2日、4月12日两期分别减产12.22%、18.33%,适期早播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高粱生产,开展了高粱3种不同育苗方式与直播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块、漂浮育苗、营养球平均产量分别为391.31kg/667m2、390.42kg/667m2、358.74kg/667m2,分别较直播单产高40.8%、40.48%和29.08%。直播分别比营养块、营养球、漂浮育苗节约劳动力成本2.5个/667m2、2.3个/667m2、1个/667m2,净产值以营养块最高,直播最低,营养块、营养球、漂浮分别比直播高540.34元/667m2、356.92元/667m2、445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海拔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1986-1988年雷公山水稻垂直生态试验数据。不同类型水稻的代表品种,在不同海拔各试点(除海拔1490m的林场点外)都能正常生育,但其生育期的长短和穗部性状的差异,依类型和海拔而有所不同。海拔影响水稻全生育期间的日平均温度,进而影响水稻的全生育日数和结实率,影响幅度均为籼稻>籼型杂稻>粳稻。由此雷公山区水稻种植垂直分布为:海拔1100m以下为籼稻种植区,1100一1300m之间为籼粳稻混作区,1300-1450m则为粳稻种植区,1450m以上为无稻区。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海拔1 450 m、1 500 m、1 550 m、1 600 m的下河清农场、上坝镇、东洞乡和金佛寺乡制种玉米基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海拔敦玉260制种玉米经济效益变化特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敦玉260制种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生长速度、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产量、产值和利润由高到低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海拔与玉米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效益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敦玉260玉米新品种适宜制种的海拔为1 450~1 500 m,最佳海拔为1 450 m。  相似文献   

15.
贵州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栽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水稻不同生态区插秧方式,海拔700m以下(低海拔)稻区适宜采用宽行窄株方式栽插,海拔900m以上(中高海拔)稻区宜采用宽窄行插秧方式。宽窄行穴距应在13.3cm~20.0cm,穴距、窄行以16.7cm为宜,宽行距离以水稻株高的三分之一容易获高产。本文还对不同海拔稻区的水稻高产栽培密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高粱合理的施肥量,了粒满丰有机肥不同用量对红缨子高粱产量的.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粒满丰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高粱单产增加,施用量为240kg/667m2时,产量最高,较施用30kg/667m2增产48.13%;从经济效益上看,施用量为60kg/667m2时最高,达629.72元/667m2,较施用30kg/667m2增收218.85元/667m2.生产上建议施用60kg/667m2的粒满丰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黔油10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高产、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普安县于2000年引进示范种植,为了摸索稻田免耕栽培密度对黔油10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找出最佳种植密度,充分发挥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优势,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003—2004年度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概况试验安排在雪浦乡老地村上高寨组杨春恒家责任田中,试验田总面积867m2,海拔1560m,年平均气温14℃,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黄泥田,肥力中等,前作水稻。1·2试验设计设4个密度处理,分别为4500株/667m2,6500株/667m2,8000株/667m2,100…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3年丽江市玉米新品种适应性鉴定试验,确定了适合在丽江市推广的7个玉米主导新品种,其中中晚熟品种罗单六号、金滇3号和园玉093适宜在全市1200~2400 m海拔区推广,中早熟品种毕单18、中玉335和西单8号适宜在全市1500~2400 m海拔区推广种植,白粒品种西抗18作为鲜食和饲料两用适宜在全市1500~2400 m海拔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开阳县高粱最佳栽培密度,2010年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8 000株/667 m2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高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高粱轮作制度,探索高粱在合理轮作条件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05年开展了宽厢宽带高粱的不同密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宽厢宽带高粱的密度在60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产量可达205.79kg/667m^2,接近于普通净作高粱的大面积平均单产水平。说明采用宽厢宽带的分带轮作方式种植高粱在密度合理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取得较高产量,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粱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