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暗纹东方鲀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纹东方(Takifuguobscurus)隶属鲸形目、纯科、东方纯属,又名河纯,俗称河豚,是东方纯属中具有海淡水生殖洞游习性的少数种类之一,在淡水中产卵繁殖百幼鱼在淡水中肥育。河综肉味鲜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自古就有“拼死吃。河鲍”,“不吃河综,焉知鱼昧?吃了河纯,百鲜无味”的说法。另外,由河鲸有毒部位提取的河纯毒素是一种局部选择性特高的高级麻醉药物,在医疗上具有重要用途,国际市场售价极高。由于受环境恶化和滥渔酷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河鲸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天然捕捞量已满足不了日益…  相似文献   

2.
河■毒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海生毒素。1909年日本学者田原纯首先从河■鱼中发现,并定名Tetrodotoxin。1950年~1957年间,横尾晃、津田藤介等人首先从红鳍东方■,紫色东方■卵巢中独立地分离到了结晶态的河■毒素。其为无臭、易潮解的白色结晶体,分子式C11H17N3O8,相对分子量为319.27。该毒素结构的测定由Woodward(哈佛大学)、平田和后藤(名古屋大学)及津田小组(东京大学—三共中央研究所)等分别完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河■毒素在发现之初人们就在不断寻找其更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菊黄东方鲀(Fugu flavidus Li)属鲀科,东方鲀属,俗称“乖鱼”、“满天星”,为福建省近年兴起的海水东方鲀类养殖品种。其成品主要销往国内的江、浙一带,售价高达220~400元/kg,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菊黄东方鲀天然苗种在数量上已满足不了养殖发展需求。我们于2004年引进亲鱼67尾,人工催产亲鱼20对,获受精卵3.6kg,受精率80%,孵化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1%,培育出3cm以上苗种36万尾,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1995年至1996年,笔者养殖暗纹东方鲸(Fuguobscurus)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1养殖方式成鱼饲养最好采用单养、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可进行池塘、网箱及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面积最好控制在1/3~2/3公顷(5~10亩),深度一般为2~25米,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及防逃设施。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生石灰用量每0.067公顷(亩)100~150公斤,漂白粉用量30~40PPm。一星期后蓄水放养,并施足基肥,以利于饵料生物的繁殖与生长。2鱼种选择暗纹东方鲸具有互残的习性,应特别注意放养鱼种规格大小,在工厂化集约化养殖…  相似文献   

5.
三线闭壳龟(Cuoratri fasciata)俗称金钱龟,隶属于龟鳖目,淡水龟科,闭壳龟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钱龟的需求有增无减,致使其价格增长迅猛,身价直逼黄金。目前,1只刚出壳10~20g的稚龟售价0.7万~1万元,养殖2~3年的商品龟售价几万元/只,雄性种龟售价十几万元/只。金钱龟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目前主要以家庭室内养殖为主。人工养殖热的同时,龟死亡问题也日益突出,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去年先后对2只死亡的金钱龟进行了解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推介理由:宝石斑鱼头尾较小,背部肌肉肥厚,无肌间小刺,鱼肉覆盖率高迭58%,肉质白而细嫩、味道鲜美、胶性强、无腥味、异味,富含18种氨基酸。其极具特色的肉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世界众多国家的海鲜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美誉。成鱼可经加工成肉片冷藏包装直接销往欧美市场。此鱼在美国称为翡翠鱼,在美国市场每千克鱼肉售价20美元以上,是出口创汇的理想品种,国内外市场销路一再被看好。 形态特征:该鱼头尾小、口端位、头后背部渐拱起,腹部浑匾,鱼体呈纺缍形,体表被栉鳞,体长是体宽的2倍,侧线明显可见。背刺、膀刺、臀刺都有硬刺,体色浅蓝,体侧有多个或一、二个黑色发亮的大小规则的圆形斑块及零星散布的小斑块,尤如镶嵌了美丽的宝石,在水中美不胜收,十分诱人,因而得其美名“宝石斑”鱼。 生活习性:宝石斑鱼是一种温水性淡水鱼类,喜欢在水的中层偏上集群游动。有很强的集群争食饵料的习惯。该鱼为杂食性,人工饲养可投喂硬颗粒饲料,适宜生长水温为10-40℃,最佳生长水温为21~30℃,pH值为5.5~8.5,溶氧要求2.5毫克/升以上,盐度在0.3%~4.0%内均可正常生长。据此特性,此鱼不仅适合池塘养殖,还适合网箱及工厂化饲养,澳大利亚工厂化饲养的每立方米水水体可养殖120千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长吻Wei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  相似文献   

8.
香港河魨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于我国的河魨鱼类(即科)大部分具有毒性[伍汉霖等1978]。1909年日本的田原良纯首先从河卵巢中提取了粗品毒素并命名为河毒素(tetrodotoxin)[Yokoo1950]。后来有更多学者在其它生物中发现河毒素,例如在美国加州蝾螈[Mo...  相似文献   

9.
长吻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数(0.77,干重)最低,但其成活率差(30%).初步认为长吻 鱼种早期阶段的培育,以混合饲料投喂效果最佳,人工配合饲料次之,水蚯蚓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河蟹的北方产区,都已广泛地开展了河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当前河亩养殖和人工育苗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市场:从80年代后期起,无论是成蟹、扣蟹还是蟹苗,其市场销售形势一直看好,价格席季节性上、下浮动外,始终很高,使养殖者有利可图,市场弓旧人们发展河亟养殖事业。(2)技术突破:无论是成亩养殖还是人工培育苗种,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从坑塘养殖到稻田养殖,从工厂化人工育苗到上池育苗都能从事生产并取得成功,解决了生产的关键。(3)效益:由于有了广阔的市场和技术上的保证,养殖生产就有效益上的…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在鼎城区十美堂镇渔场的沙槽河(120hm2,河沟型)进行网箱养殖商品鳜鱼试验。试验网箱3只,16m2/只。每只投放鳜鱼苗650尾,规格85g/尾。经13个月饲养,共起水商品鳜鱼1484.1kg,1821尾,成活率93.4%。共创产值74205.7元,投资收益率为180.3%。  相似文献   

12.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五)第五讲成鱼饲养长吻成鱼饲养是把越冬后的鱼种(包括二龄鱼)饲养到合乎食用规格的商品鱼这一生产过程。根据各地不同的消费习惯,尾重400~1500克的长吻比较受欢迎,市场售价也较高。这种规格成鱼的饲养周期要1~2年。长吻自身的某些特...  相似文献   

13.
小球藻工厂化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小球藻(Chlorela spp)工厂化人工培育,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培育方法。接种密度为400万-450万个/毫升藻液,经过3天的培养,藻细胞密度可达800-1000万个/毫升,为贝类育苗、南美白对虾育苗、大黄鱼育苗生产中小球藻工厂化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模拟工厂化养殖模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水质环境因子(溶解氧、水温、光照、盐度及pH值)梯度饲养试验,经过30d或60d饲养,对条石鲷的增长率及饵料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工厂化养殖条石鲷的水质环境为溶解氧≥6mg/L、水温24~26℃、光照300~900Lux、盐度25—30‰、pH值7.5-8.5。  相似文献   

15.
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Lamarck)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泥东风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幼体培育密度为5万个/m^3,以金藻、扁藻、小球藻为饵料,并根据水质的好坏结合适当的换水量,能成功的获得变态稚贝,变态率达30%;稚贝培育密度为3000粒/m^2,以蟹肉,杂鱼肉为饵料,最终获得规格0.5~1cm的螺苗150万粒。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菜籽粕专用脱毒剂──安科3号及相应的脱毒工艺,通过低温真空干燥处理便脱毒菜籽粕中异硫氰酸酯(ITC),■唑烷硫酮(OZT)两种毒素总含量≤0.104mg/g,比国家饲料卫生标准(CB13078-91)限量饲喂的允许含量≤4mg/g,降低97.4%,其相对脱毒率为91.5%,粗蛋白相对损失率≤0.7%,消除了菜籽粕中原有的苦涩味,提高了畜禽的适口性。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搭配15%~17%的脱毒菜粕替代全部的豆粕,日增重饲养效果与全豆粕日粮组差异不显著。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分别降低10.89%和8.9%,在肉鸡用仔鸡日粮中前期搭配4%~6%,后期12%~17%脱毒菜粕与全豆粕组相比,全期增重差异不显著,每只鸡比全豆粕组多获利0.35元和0.28元。猪鸡试验结束后,屠宰剖检甲状腺及内脏器官未发现菜籽粕中毒特征性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分布于沿海河口近岸的鱼旨(Seranidae)鲷(Sparidae)鱼类可作为咸淡水池塘养殖对象。作者于1994~1996年间在广东东莞以263公顷池塘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试验;提出了主养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或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配养黄鳍鲷(Sparuslatus)的放养模式。整个饲养过程分中间培育和养成两阶段,前者强调驯化、分级,以取得优良鱼种;后者强调饲料选择,投饲技术和水质管理等。三年多来实践,池塘年均单产为11.08t/hm2,扣除成本年纯盈利8.957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23。  相似文献   

18.
随着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 Abe)人工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其苗种和商品鱼的产量不断提高,售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动。暗纹东方鲀鱼种和成鱼的越冬成活率对其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越冬技术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初步总结了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淡水养殖试验场2005~2006年度暗纹东方鲀的越冬工作,旨在摸索出一些降低越冬成本,提高越冬成活率的有效办法。在该年度的暗纹东方鲀越冬中,鱼种(体重50~100g)的越冬成活率为98.9%,亲鱼的越冬成活率达到99.7%;越冬用盐卤(或食盐)的成本仅为2003~2004年度的44.6%,2004~2005年度的71.5%,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11,(9):37-37
“冀研一号(暂定名)”杂交河触是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试验与研究,在河纯鱼种质改良基础上获得的新品种。“冀研一号”采用杂交育种、生态调控性腺同步发育技术及人工催产技术培育而成,是2006年成功培育出的红鳍东方触与菊黄东方触的杂交子一代。杂交河触集合了亲本个体较大、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等优势,6年来科研项目组累计推广养殖3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