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气候原因,冬季鸭的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掌握冬季蛋鸭高产技术,保持高产稳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一看: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喙基部变黄,体弱,或羽毛好但个体特肥。二摸:泄殖腔小而干燥,腹部容积小、较硬、耻骨间距小,产道内无蛋。具有上述特征的鸭就是休产鸭或低产鸭。2防寒保暖鸭产蛋适宜的温度为13℃~20℃,温度过低、过高均会引起产蛋下降。因…  相似文献   

2.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3.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相似文献   

4.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5.
王桂民 《广东饲料》2014,23(10):47-47
1精简鸭群 进入冬季后,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入寒冬季节,若不对蛋鸭加强饲养管理,往往会影响产蛋率,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冬季群鸭产蛋率可采取如下措施:(一)另组鸭群,分群饲养蛋鸭经过一年的生产,进入冬季以后,由于每只鸭的体质不同,造成整个鸭群产蛋不均匀。应对全群蛋鸭逐只进行检查,产蛋好的,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群,加重料饲养,保持正常的产蛋率;体质差,产蛋少或不产蛋的鸭,就另外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恢复群,以保养为主,放轻料,待到开春天气转暖时,再全面加喂饲料。这样分群饲养,可克服优劣鸭同吃“大锅饭”,体质差的鸭短期不能恢复产蛋,浪费饲料;产蛋好的,往往因没有满足其营养需…  相似文献   

7.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后期后,休产鸭和低产鸭逐渐增多,为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和加强鸭群后期的饲养管理。对鸭群采取少量多次淘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时间 1999年 10月 19日至 10月25日,由 19日夜晚进行淘汰,饲养至25日下午,共6天。 2.材料 樱桃祖代鸭母系鸭群:淘汰母鸭240只,公鸭40只;饲料为本公司生产的925料(产蛋期料),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3.淘汰方法 ①根据换羽情况挑选羽毛光滑膘肥而健壮者;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体弱、体重轻者;第一、二根主翼羽脱落或是刚长出者。 …  相似文献   

8.
一、应用蛋鸭笼养技术 1、温度较高:散养蛋鸭温度在冬季夜晚仅有10℃左右,产蛋率很低。而笼养温度可达18~19℃,使产蛋量也相应提高。 2、鸭群里总会有些是低产的,这些鸭只吃料不产蛋或产蛋少,散养蛋鸭无法选择。而笼养鸭在成鸭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有不少农户白白使自己饲养的蛋鸭在冬季“休闲”而减少了收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摸索出了巧使蛋鸭“冬休”变“冬产”的十条措施。1 调整鸭群 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鸭群进入产蛋后期后,休产鸭和低产鸭逐渐增多,为提高产蛋鸭的经济效益和加强鸭群后期的饲养管理,对鸭群采取少量多次淘汰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时间 1999年 10月 19日至 10月25日,由19日夜晚进行淘汰,饲养至 25日下午,共 6天。 2.材料 樱桃祖代鸭母系鸭群:淘汰母鸭240只,公鸭40只;饲料为本公司生产的925料(产蛋期料),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3.淘汰方法 ①根据换羽情况挑选羽毛光滑膘肥而健壮者;主翼羽脱落或体羽显著脱落、体弱、体重轻者;第一、二根主翼羽脱落或是刚长出者。 …  相似文献   

11.
陈兆 《水禽世界》2006,(1):27-27
近几年,随着鸭产品在市场上的走俏,我国的养鸭业不断升温,农村养鸭户显著增加。由于气候原因,冬季鸭的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此时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掌握冬季蛋鸭高产技术,保持高产稳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调整鸭群冬季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  相似文献   

12.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鸭均可发生。尤以在冬季和初春的产蛋母鸭极易发生此病,且母鸭产蛋量越多,发病率越高。蛋鸭患软腿病后,轻则造成掉蛋,重则造成死亡。 引发蛋鸭患软腿病的原因,主要由于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所致。特别是舍饲的蛋鸭,如阳光照射得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拥挤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当,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在生长发育鸭群和产蛋鸭群均可发生,可造成鸭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而且还会诱发其它各种疾病,甚至会因消瘦、衰弱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2010年4月至2011年春季,我国多地鸭群普遍流行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鸭群主要为产蛋的肉种鸭群和蛋鸭的产蛋鸭群,青年鸭和雏鸭也可发病,产蛋鸭发病临床症状为采食量和产蛋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16.
秋去冬来,北方的蛋鸭一般停止产蛋,转入休产期。为了提高饲养效益,使鸭子在冬季继续产蛋或使当年秋鸭开产,根据我们的经验,对鸭舍进行适当的修改,将鸭群转为舍饲,则可达到产蛋要求,其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圈养蛋鸭是近来新兴的饲养方式。但圈养蛋鸭低产蛋水平带来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几年来实践,介绍保持蛋鸭高产稳产技术措施。回后备鸭选育我国南方圈养蛋鸭多为蛋用型麻鸭。其后备鸭的中维和大雏期,骨胳发育生长迅速,应使雏鸭体格得到充分发展,育成强健的鸭群。在生产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两群蛋鸭鸭群大小相似,采用同一饲料,相同饲养条件,但两群的产蛋水平差距甚大,可见蛋鸭自身因素,即后备鸭培育选择十分重要。蛋用麻鸭后备鸭培育一般采用放牧育成的方式,人工育雏至25日龄,为了使雏鸭适应放牧采食,放牧…  相似文献   

18.
在养蛋鸭过程中,需要及时将病鸭、低产鸭捉出进行单独处理或及时淘汰,以提高养蛋鸭的经济效益。捉鸭似乎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若方法不当,重者可导致鸭群停产,轻者鸭群产蛋率下降。如果经常捉鸭不讲究方法,可导致鸭群无产蛋高峰,特别是群养情况下更是如此。因鸭胆小,神经质,遇到异常情况易惊群。如何把捕捉鸭对鸭群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饲养群鸭至关重要。要做到这点,方法和用具是关键。一、捉鸭用具的制造1.材料。取60厘米左右的8号铁线一根,1.5-2.0米长、直径1.5-2.0厘米左右的竹竿或木棍一根,以及少量…  相似文献   

19.
《水禽世界》2013,(6):16-16
掌握适时开产蛋鸭开产日龄依品种不同而异,但过早或过迟开产都会影响产蛋量。掌握开产期有几个原则:商品蛋鸭或蛋用种鸭饲养到90-100日龄后,鸭群发育日趋整齐,体重达1.3-1.5kg,羽毛长齐并富有光泽,叫声洪亮,举动活泼。  相似文献   

20.
鸭软腿病又称鸭瘫风。雏鸭、中鸭、成年鸭均可发生,尤其以冬季或春季的初春产蛋鸭极易发生,越是高产母鸭发病率越高。患病蛋鸭轻者掉蛋,重者死亡。发生软腿病的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饲的蛋鸭,如阳光晒得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拥挤或因日粮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比例不恰当,或缺乏维生素D等,都易引起此病发生。蛋鸭一旦发生此病,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软。两腿关节肿大,运步艰难,走路摇摆,不能站立。喜睡、身体发抖,头不能抬起。严重时常以跗关节着地或靠两翼支撑着地,因长期着地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