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强 《农村科技》2008,(9):64-64
双孢菇的春季管理为3~5月。此期间温度由低到高,培养料pH值由高到低,养分逐渐减少,病虫易侵害。 一、调节温度 4月中旬以前,外界温度不稳定,以增温、保温为主,夜间菇棚内适当生火加温,严防昼夜温差过大。4月中旬以后,外界气温开始升高,利用早晚进行通风,防止白天棚内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2.
<正>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期间气温低,菌丝生长极缓慢或停止生长。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①干越冬是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②湿越冬是指  相似文献   

3.
双孢菇是我国食用菌中传统的出口创汇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产地遍布全国,出口量日益增加。但目前国内常规方法栽培双孢菇,周期长,单产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双孢菇的发展。解决双孢菇生产上的基料、周期、单产和效益问题,是食用菌科研人员的首攻目标。永济市晋通菌业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借鉴国外双孢菇高产栽培方法,结合熟料栽培技术,从提高基料的营养成分入手,经过长期反复试验,摸索出一整套适宜国内广大农村生产的双孢菇熟料栽培高产技术,可使双孢菇每平方米产量由6~7千克提高到20-25千克,周期由8~9个月缩短到34个月,每平方米纯收益由8~10元提高到30~40元。  相似文献   

4.
<正>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是指当年冬至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时间长、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有时虽有少量子实体产生,但生产上无多大意义。在此期间,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进行管理。1.干越冬。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2.湿越冬。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10~15天,让覆土基本干燥;然后在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经过秋季出菇,冬季“休眠”,随着气温变暖,进入春菇管理阶段。春菇管理和秋菇生产相比有几个不利条件。首先,越冬后蘑菇菌丝的生活力比秋菇有所下降,培养料内养分也相应减少。其次,秋季气温变化由高到低,整个气温的变化趋势与蘑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相一致,而春季气温越来越高,且天气变化无常,忽高忽低。因此,春菇的管理更需谨慎从事,一旦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菌丝变黄萎缩、死菇和病虫害的大发生。为保证春菇生产的顺利进行,除应实施土层处理和发菌管理外,还应注意协调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者之间的关系。1 土层处理…  相似文献   

6.
陈玉玲 《农技服务》2007,24(12):28-28
从培养料准备、播种、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春季双孢菇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冬暖式大棚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冬暖式大棚多茬种植,提高冬暖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双孢菇4800千克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同时也使菇房常年不闲,提高土地产出。秋、冬、春季种植双孢菇,每平方米种植面积可出菇12~15千克,夏季轮作种植草菇,每平方米可出菇5~8千克。一、双孢菇栽培1.时间安排。双孢菇栽培主要是利用自然气温进行生产,一般进行秋播,8月初开始建堆发酵,10月中下旬开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技术,建立适合安徽省淮北地区的食用菌种植模式。[方法]夏季温度较高时种植草菇,春、秋、冬季温度低时利用草菇废料再辅以加温装置种植双孢菇。[结果]通过实践总结,草菇与双孢菇轮作,每座1 000 m2的菇房在原来单种双孢菇的基础上每年可增收近3万元,秋、冬、春季种植双孢菇,可岀菇15 kg/m2,夏季轮作草菇,可岀菇5 kg/m2,菇房产出约10万元。[结论]双孢菇、草菇轮作栽培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同时也确保了菇房常年不闲,提高了土地产出。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2005,(6):7-7
双孢菇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用菌。目前,在双孢菇生产中存在一些因管理不当而影响到双孢菇质量和产量的诸多问题,有时严重影响到菇农的收入。现将双孢菇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群 《北京农业》2007,(3):22-23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冬暖式大棚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冬暖式大棚多茬种植,提高冬暖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双孢菇4 800千克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双孢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味道鲜美等特点,长期使用有疾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几年我县发展双孢菇很快,但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等原因,我县的双孢菇生产并未取得希望的辉煌。现将双孢菇生产中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隆旺夫 《北京农业》2007,(22):24-25
<正>近年来,双孢菇(通常所称的蘑菇)价好畅销。随着双孢菇栽培技术的进步,稻田大中棚栽培双孢菇的技术已经成熟,具有产量高而稳定等特点,开始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在双孢菇大中棚栽培中,堆制培养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根据新邵县栽培双孢菇的经验,双孢菇堆制培养料要掌握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地区双孢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双孢菇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不能实现全年均衡供应,容易造成旺季菇贱伤农、淡季无货可供的局面。实现双孢菇的周年化生产可解决这类矛盾,增加菇农收入。总结了连云港地区双孢菇的周年生产技术,通过双孢菇春季、夏季、秋冬季全年生产,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增加了菇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棉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秆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高,且粗纤维含量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原料。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是栽培料由木质化程度比较低的草木原料向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草木原料转移的一个尝试。投料35kg/m^2,产菇15kg。  相似文献   

16.
<正> 北方地区一般利用冬暖式大棚种植双孢菇,这是为适应冬季气温较低而借鉴冬暖式菜棚的一种栽培方法。 进入12月中旬以后,日照变短,气温变低,随着菇床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出菇稀少,长势缓慢,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到来年的3月中旬,此阶段为冬季管理阶段。冬季管理在整个双孢菇栽培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得当,可提高产量20%,经济效  相似文献   

17.
棉秆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高,且粗纤维含量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原料.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菇,是栽培料由木质化程度比较低的草木原料向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草木原料转移的一个尝试.投料35kg/m2,产菇15kg.  相似文献   

18.
双孢菇为低温性菇类,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邢台山区低凉的气候以及丰富的原料资源非常适合发展双孢菇栽培。文章分析、总结了双孢菇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以供相关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平菇:1月中旬前,平菇的售价保持在每公斤2~3元,临近春节期间突破4元,到春季保护地蔬菜大量上市后,平菇的价格将下滑,但每公斤售价跌破2元的可能性小。总体上说,平菇的生产效益较为可观,可继续投料生产。双孢菇:春节前双孢菇售价较高,每公斤会突破6元。由于今年“春深”,春节过后气温仍很低,难以正常出菇,故在2月底前双孢菇上市量不会太大,所以每公斤售价将保持在3~4元,并维持一段时间后,随着气温回升,双孢菇大量上市,其价格将回落至目前水平。但进入5月后,随着温度的快速上升,菇品质量逐渐下降,双孢菇鲜品的价格也将再度下降。白灵菇:由于…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双孢菇菌糠废料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本实验以双孢菇菌糠和棉籽壳为主料,通过二者在培养料中的不同比例混合,作为鸡腿菇栽培的培养料。实验结果表明:.双孢菇菌糠与棉籽壳干料以80%:20%比例混合后其培养料栽培鸡腿菇,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污染率低的特点;.覆土后现蕾整齐,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