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大豆新品种“淮豆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223001)淮北地区是江苏省大豆主产区,常年大豆面积200万亩左右,占全省三分之二。80年代中期育成的高产品种泗豆11,促进了本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由于该品种...  相似文献   

2.
夏大豆淮豆3号系淮阴农科所育成,1996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淮北一年两熟(或与玉米间作)地区种植。该品种主要优点是早熟高产、抗病抗倒、出苗性好、个体调节能力较强。白马湖农场农科所1994~1996年3年试种,平均产量3885公斤/...  相似文献   

3.
“蒙豆5号”选育与栽培技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科所·扎兰屯市,162650陈新民①内蒙古扎兰屯市种子公司,162650段纯忠蒙豆5号是1985年呼盟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应用物理辐射技术辐照“呼5121”品系种子,从辐射剂量3×1011...  相似文献   

4.
淮稻10号(淮983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表现高产、优质,特别是对条纹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抗性,于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5.
“淮哈豆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和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突变系“龙幅819825”为母本,突变系“龙幅738955”为你本有性杂交,采用混合选种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高蛋白、大粒、抗花叶病毒病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菜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淮鲜豆9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H229为母本,以楚秀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为淮鲜16-48,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大荚、大粒、品质优,适宜在江苏省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豆4号早熟大豆新品种的特性与种植技术陈新民刘砚梅王淑芳于平郑桂茹(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扎兰屯市·162650)内豆4号大豆新品种是呼盟农科所采用中子物理辐射育种技术育成的,原品系代号呼幅6007,1994年1月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8.
淮杂油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耐)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157.75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4.5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43.40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0.79%,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淮稻9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淮稻9号是由淮阴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特别是对条纹叶枯病具有良好的田间抗性)、熟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宜在苏中与沿江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壮秧、扩行减苗、调肥、控水”栽培法是其构建高质量群体、争足穗、攻大穗、强根壮秆、增粒增重、实现高产优质的有效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淮香粳15号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一个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食味品质优、产量高、稳产性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淮香粳1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南农217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纵瑞收︵江苏省徐州市农业局种子站221003︶南农217大豆系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和江苏省徐州市种子站以泗豆11号为母本,以徐豆2号×徐州1号的杂交后代选系“7206—9—3—4”为父本,于1995年合作选育而...  相似文献   

13.
“东辛一号”大豆品种简介“东辛一号”大豆是江苏省国营东辛农场农科所于1981年以徐豆三号为母本,7962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此品种经多年试验产量一直较高,1985-89年在本场农科所进行鉴定,平均较淮北对照品种泗豆11增产6.7%;1989-...  相似文献   

14.
泗优9022是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与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淮阴农科所1992年引进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恢复系早C9022与当地的泗稻8号A配组,199...  相似文献   

15.
豫豆15号选育简报李迎廷,杨青春,张保亮(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大豆新品种豫豆15号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于1986年育成,1993年4月通过审定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1983年以郑77249为母本。遗7914-3-1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当年冬季...  相似文献   

16.
宁镇一号品种的特点及在多熟制中的栽培技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孝陵卫,210014陈新顾和平沈克琴朱成松宁镇一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和镇江农科所协作,采用春夏大豆(1138-2×比松)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是目前我国南方春豆区唯一表现早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7.
淮稻5号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用复交材料7208/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江苏省中粳联鉴 ,平均产量632.6kg/667m2,居11个参试品种 (系 )第三位。1997~1998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中粳新品种 (系 )区试 ,平均单产621.8kg/667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2.6%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二位。1999年进入江苏省淮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604…  相似文献   

18.
“辽豆十号”夏播生产技术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16300王玉江辽宁省农科院油料所·沈阳市,110000武丽石孙恩玉吕桂兰王文斌“辽豆十号”作为大豆新品种在我市推广种植已有五、六年历史,作为夏播品种应用已有四、五年历史。1997年瓦房店市大...  相似文献   

19.
淮麦16号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199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3(原名“淮核23”)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冬小麦轮回群体经多代选择,于2001年育成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607),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通过大面积连片栽培示范,淮麦23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综合性状好。为了让广大农户和农场了解该品种的产量和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现把其材料整理如下。1产量表现2003至2005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05.74kg/667m2,产量与对照淮麦18相当;2005至2006年度组织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