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相似文献   

2.
青藏扁蓿豆在西宁地区生长良好,但播种当年不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3520.8℃,生育期约167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8661.8kg/hm^2,干草达4911kg/hm^2,种子产量为487.43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7。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8月15日、8月30日、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和10月30日)的光叶紫花苕种子生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生育期影响明显,播种越早的其生育期越长。随着播期推迟,其种子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9月15日播种种子产量最高,达1013.55kg/hm^2,10月30日播种种子产量最低,为292.2kg/hm^2。  相似文献   

4.
周俊  李泉林 《青海草业》2004,13(2):20-21,33
通过对阿尔冈金(Algonquin.)、金皇后(Golden Empress)、红豆草(sativa O.)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当年可以刈割两茬,产量分别为:53026.5kg/hm^2、54164.4kg/hm^2、36063.5kg/hm^2;第二年鲜草产量分别为65027.8kg/hm^2、65067.2kg/hm^2,66281.6kg/hm^2,红豆草种子产量1101.1kg/hm^2。  相似文献   

5.
播种器由种子仓、导粒管、开沟器3部分组成,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适宜播种孔径3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5cm,播种量控制在4.14—4.66kg/hm^2,与实际播种量4.5kg/hm^2相比变幅92.0%~103.6%;岷山猫尾草适宜播种孔径2.5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cm,播量控制在3.58~4.02kg/hm^2,与实际播种量3.75kg/hm^2相比变幅95.5%-107.2%;结合导粒管、开沟器就能使种子均匀地流入播种行中。本播种器播种技术适宜于各种地形条件,在岷县9个乡镇示范推广380hm^2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青海省海南地区建立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播量以14kg/hm^2较适宜,行距以45cm较佳,播量与行距的最优配置为14-21kg/hm^2和45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伴生作物,同时获得两个苜蓿存活率最高的处理:苜蓿(15kg/hm^2)+中新830小黑麦(150kg/hm^2)撒播及苜蓿(18 kg/hm^2)+中新830小黑麦(250kg/hm^2)30cm条播.试验还表明撒播方式下,苜蓿播量与其竞争力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扁蓿豆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扁蓿豆在科尔沁沙地生长良好,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返青至成熟约需≥10℃积温2800℃,生育期约130d,生长第二年地上生物量鲜草可达14882.44kg/hm^2,干草达6101.80kg/hm^2,种子为516.26kg/hm^2。叶、细枝丰富,茎叶比为1:0.79。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比晚利用总产减少约40.18%。地下生物量较多,播种当年根系入土深度达80cm,第二年可达120cm,并分化出明显的粗根、中根、细根。  相似文献   

9.
在大通县奶牛繁殖场引进鲁梅克斯K-1、俄罗斯饲料菜和普那菊苣三种饲料作物,试种结果:第一年的鲜草产量分别是66003.3kg/hm^2、81000kg/hm^2、60003kg/hm^2;第二年鲜草产量分别是178400kg/hm^2、208000kg/hm^2、152000kg/hm^2。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N、P、K肥单施及其不同配比混施,研究了施肥对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P、K肥单施和不同配比混施均能提高特高多花黑麦草的鲜草产量,但混施的增产效果比单施更好。施用尿素400kg/hm^2,过磷酸钙500kg/hm^2,硫酸钾200kg/hm^2,产量最高,播种后8周达到11723.3kg/hm^2。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达乌里胡枝子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达乌里胡枝子在秒尔沁沙地播种当年即能形成种子,第二年返青较早;成熟枝条长达80.1cm,每株分枝可达8-11个,枝条基部可产生不定根;单株地上生物量20.74-42.76g,枝叶比较高,可达1:1.22,第二年鲜、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为15607.8kg/hm^2、6151.36kg/hm^2和426.21kg/hm^2,再生性较好,但早利用会使总产量降低;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发达,生长50d入土深达30cm,100d后深达50cm,生长2年后达100cm,多年野生植株系可达140cm ,水平根也较发达。  相似文献   

12.
高山草原放牧系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高山草原夏季牧场的牧草营养物质富余达1倍以上,秋季牧草供需相当,冬季可满足80%左右,春季不到40%;草地上的载畜量和畜增重夏牧场是5.08羊单位/hm^2和27.22kg/hm^2,秋牧场是5.59羊单位/hm^2和31.83kg/hm^2,冬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4.38kg/hm^2 ,春季牧场是1.64羊单位/hm^2和-7.10kg/hm^2。在牧草增长率和绵羊种群采食率轨迹图中出现2个平衡点,表明夏,秋牧场的牧草生产有贮藏效应,冬,春牧场为牧草亏缺期。只有采用系统耦合的效应力,方可使放牧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饲用玉米-黑麦草”草地农业系统研究中,5月初播种的不同种类饲用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兼用型玉米奥玉5102干物质产量最高,达21138.1kg/hm^2,是青刈型玉米玉草1号的干物质产量的3.15倍。通过种植系统优化,科饲1号-华农1号-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产量最高,年干物质产量达44303kg/hm^2,但兼用型玉米-杰威多花黑麦草种植系统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刈割时期(播种后60d、90d、105d、120d和135d)的光叶紫花苕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在播种后105d刈割利用1次可获得较高的效益,产草量高达18000.15kg/hm^2.种子产量高达964.5kg/hm^2,比播种后90d刈割产草量提高了16.13%,种子产量提高13.8%,比对照种子产量提高71.9%。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分别在易门县十街乡熟地与生地开展常规种植技术与适当密度种植示范,总结了青贮玉米品种红单10号和雅玉04889示范种植关键技术及与常规籽实玉米的效益情况。播种前施予农家肥30 t/hm^2,再将地面土壤耙细耙平,播种量60 kg/hm^2,播种行距40 cm,株距20 cm,穴播,每穴1~2粒。植株留苗密度为105 000株/hm^2以上,示范面积为红单10号2.28 hm^2,雅玉04889号0.05 hm^2,测产8个重复共1 hm^2。试验结果表明,红单10号平均产量为63.71 t/hm^2,雅玉04889平均产量为85 t/hm^2;收籽实玉米平均产值为1.35万元/hm^2,而种植红单10号青贮玉米为2.23万元/hm^2,雅玉04889为2.97万元/hm^2,粮改饲的种植效益是收获籽粒的1.93倍;且雅玉04889在当地的适应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直穗鹅观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野生直穗鹅观草相比,经过十多年引种驯化的直穗鹅观草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生产性能,在林西县生育期约100d,平均干草产量可达4753.3kg,hm^2,生长2年和生长3年的种子产量平均达724.5kg/hm^2,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比野生直穗鹅观草增加17.0%和23.4%,干草产量与垂穗披碱草(4625.8kg/hm^2)和无芒雀麦(4788.2kg/hm^2)相近,但种子产量明显低于垂穗披碱草(1312.5kg/hm^2)和无芒雀麦(781.7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量对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五种播量(60kg/hm^2、120kg/hm^2、180kg/hm^2、240kg/hm^2和300kg/hm^2)对家庭牧场“圈窝子”燕麦(YTY品种)生长发育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分蘖的总数和单位面积的株数随播种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每株分蘖数呈下降趋势;播得为180kg/hm^2时燕麦青干草产量最高(1650.78g/m^2),粗蛋白质产量为200.73g/m^2。燕麦生长发育的规律对不同播量的反映具有一致效应,随播量的加大燕麦粗蛋白质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粗纤维含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变化不明显。播量增加不利于燕麦叶量的积累,相对较有利于茎量的积累。家庭牧场“圈窝子”内是种植苹科收获青干草最理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在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区,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抗旱播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量是本试验中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播种方式、播深,最后是行距。A2B1C2D3组合出苗率、鲜草产量分别为45.5%、22.52t/hm^2,均为最高,即播量19.5kg/hm^2播种方式为条播覆土、播深2cm、行距25cm的组合为最优搭配组合,该抗旱播种技术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对4种良种裸燕麦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种子产量和鲜草产草量均较高,参试的4个裸燕麦品种,NEON、青引3号莜麦,草莜1号、青莜2号,它们的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分别是2723.6kg/hm^2、2582.7kg/hm^2、2536.9kg/hm^2、2357.6kg/hm^2和40535.2kg/hm^2、40188.5kg/hm^2、36640.2kg/hm^2、38170.3kg/hm^2,其中NEON产籽量和鲜草产量最高,比对照品种青莜2号分别提高15.5%和6.2%。试验证明是我省东部农区适宜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不同海拔高度设置4个点3个组的对比试验结果为:海拔400m以下A组年干均产鲁梅克斯鲜草128814.3kg/hm^2,B组均产107308.5kg/hm^2;海拔600-700的A组年平均产鲁梅克斯121310.6kg/hm^2,B组年平均产107558.6kg/hm^2;海拔400-500m的C组年均产125312.6kg/hm^2。鲁梅克斯第1年种植均是3次测产,牧草生长良好。其产草量均高于我区其他牧草产量。该牧草引种栽培试验成功,将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大面积推种植,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畜禽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