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网络照片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摄影照片进行研究,探索旅游者对古镇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呈现出的感知与体验,以及旅游者之间的景观偏好共性。结果表明:古镇旅游主要以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及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主,以寺登四方街为核心,集聚效应明显,旅游热点已渐趋成熟,旅游者对建筑、街巷空间、桥梁和生活场景类景观表现出明显的景观偏好共性。  相似文献   

2.
在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丰富、消费观念的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逐渐高涨,乡村旅游者也更加青睐具有优质旅游体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然而,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偏好了解程度不够,因而未能综合考虑自身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开发契合目标群体偏好的旅游体验产品,出现了供给未能匹配需求的状况。基于上述问题,在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的基础之上,对乡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偏好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相关量表,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作为案例地进行原始数据的调查搜集,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乡村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偏好存在“享受自然、学习知识、农家氛围、放松身心、增进人际关系”5个共同因子;另外,游客的性别、学历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家庭结构、出游人员构成、出游动机等特征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偏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游记视角下古镇周庄旅游者消费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88-7190,7192
以网络游记为研究样本,通过古镇旅游者特征,旅游时间分布,旅游动机多样性,旅游饮食、交通、住宿、购物内容及偏好,旅游评价和旅游满意度,分析古镇旅游者消费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心理角度解读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旅游设施建设是将农业资源地转化为城市休闲旅游地的重要途径与前提条件,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合理的旅游设施建设能亮化旅游景区,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以苏南地区开发较为成熟的农业旅游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农业旅游者的审美偏好及对设施的满意度,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农业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新疆昌吉市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及其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通过SWOT分析法对昌吉市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向昌吉市周边旅游者调查了旅游偏好。调查结果表明:旅游消费者依次对餐饮住宿、交通、治安及自然风光情况较为关注,对旅行费用的关心度最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昌吉市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城镇化转变。  相似文献   

6.
农业景观随着农业旅游的发展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农业景观资源的吸引力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得以完善。利用旅游照片内容进行农业景观吸引力分析,可以对农业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做出有效补充。本文借鉴内容分析法的原理,对网上收集的旅游者所拍摄的农业景点照片进行统计分析。由3名专家根据照片所反映的农业景观主体内容,对照片所属的的农业景观资源类型进行判断,并计算反映各类农业景观资源的照片数量占照片总数量的百分比。结果显示,反映农业自然资源、经济科教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的照片数量占照片总数量的44.28%、34.11%和21.61%,说明了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排序。从旅游行为和旅游心理等角度探讨各类农业景观资源之间存在吸引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旅游者出游目的以及旅游者生活环境与农业景观环境的差异度,并进而对农业旅游地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在校学生旅游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收集数据。由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旅游者在旅游态度、旅游资源偏好、旅游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大学生旅游的决策因素,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但存在开发力度不够、宣传和营销活动少和旅游产品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最后结合塔里木大学实际情况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分析西安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特征与存在问题。[结果]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为主要载体,总体上呈积极性。旅游传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方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游客对旅游资源评价高于景区评价,表明西安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缺乏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需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提高旅游者对西安的熟悉度,西安旅游景区的发展须要关注旅游者需求变化,注重新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增强游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山地型旅游地因其地势险峻、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欢迎。影响旅游资源评价的因素有很多,结合山地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按照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等三个层次构建山地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将资源划分为优良级、普通级、未获等级等三个等级。以金寨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国标为参照,利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该县五个代表性的山地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各个体虽然资源赋值等级不一,但它们都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海滨旅游城市,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沿海湿地,以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海盐文化资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盐城市国内旅游者进行盐城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调查,从旅游者对盐城形象描绘词的获选率,了解国内旅游者对盐城城市形象感知的差异,在获得对形象感知差异认识的基础上,为盐城市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州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旅游资源是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与旅游功能,并能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1].为了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贵州省森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有必要对现有森林旅游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和切实可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其中,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是现阶段亟待进行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梯田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近十年显著增加。国内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梯田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及居民的感知、梯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梯田旅游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等方面。今后梯田旅游应继续强化理论探索、创新和改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加强旅游发展条件下的梯田人地关系、梯田旅游者特征与行为偏好以及不同时空尺度条件下的梯田旅游发展特征、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向农  延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0-7231,7234
以西安市上王村、白鹿塬及大峪口的乡村旅游者为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者在评价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时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农家特色、活动体验、自然环境、设备设施和人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同家庭收入组的旅游者在活动体验、自然环境和人员素质3个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旅游动机的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差异不明显,但在其他4个评价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的结论能够帮助乡村旅游经营者更好地进行市场和产品决策,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旅游原则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确定了10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的评价指标:自然区域的旅游、欣赏和学习动机、旅游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社区对资源保护的态度、旅游收益投入保护、旅游对社区的经济效益、社区对保护区旅游的参与、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尊重,根据各指标总得分将生态旅游定性划分为3个等级.该方法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属于等级Ⅱ--部分生态旅游,应在为游客提供更多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以及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15.
以蒙山为例说明了在开发旅游资源和发展旅游业时 ,除注重旅游的娱乐休息、游乐观赏功能外 ,还应注意通过旅游满足旅游者体育健身、知识乐趣、考察研究、度假疗养等需求的多功能性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 ,吸引广大的旅游者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是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利用《中国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1997年-2007年)、《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8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和研究者的调查资料,定量分析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感知评价,结果发现:城镇居民对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的认可度非常高,且赞许性评价逐年提高,但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服务质量的感知评价存在明显差距.城镇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职业背景、出游目的等个体特征对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人均旅游花费水平和旅游环境的持续优化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关系着当地农村建设、原生态文化保护、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在和谐社会构建的浪潮中,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建立了乡村旅游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状态层、和谐层、趋势层3个评价综合层,其中又包含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者满意度等多个评价项目层),采用因子分析与投影寻踪的模糊评价法,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袁家村乡村旅游和谐度进行评价,得出袁家村乡村旅游目前处于旅游和谐发展初期,针对不和谐影响因子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袁家村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旅游业历经数十年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以滨海、湖泊、水库、温泉等为代表水体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水库带给人类的好处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等各种效益。笔者建立了水库旅游和谐度评价指标体,该体系包括状态层、和谐层、趋势层3个评价综合层,其中又包含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者满意度等多个评价项目层。采用因子分析与投影寻踪的模糊评价法,以西安市汉城湖水库为例,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汉城湖水库旅游和谐度进行评价,得出水库目前处于旅游和谐发展中期,针对不和谐影响因子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水库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然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吸引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从生态美学视角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乡村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基于生态美学视角对乡村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真正提升其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三亚市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小慧  罗艳菊  袁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84-18387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旅游者的消费结构,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分为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6个子模型,对三亚市观光和度假旅游者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亚市度假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大于观光旅游者的人均生态足迹。两类旅游者影响因子稍有差异,其区别在于游览和娱乐因子的比例。今后,应该倡导观光旅游者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度假旅游者进行健康、生态的度假,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