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7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CRP,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CRP和IL-6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IL-6和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1 d后继续升高,IL-6于3 d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CRP在1 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患者IL-6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556,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IL-6和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6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可能通过促进肝脏合成CRP,在一定程度上对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颅脑损伤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上调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文主要就其在颅脑损伤时表达的时间规律性、加重脑水肿、介导神经细胞的坏死、缺失和参与神经保护的作用等方面,简要阐述它在颅脑损伤后的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开发建立的车辆行人碰撞仿真模型,模拟了碰撞事故中行人的动态响应,确定和分析了颅脑损伤相关的主要碰撞生物力学参数以及影响颅脑损伤的汽车前部结构主要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限制车辆行驶速度、适当减小汽车前部结构刚度以及适当提高发动机盖缘高度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行人的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颅脑损伤机制的了解及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人们愈来愈倾向于制作及使用可复制分级颅脑损伤和外力可准确定量的动物模型。中枢神经系统创伤体外模型能够精确控制细胞外环境,便于人们观察创伤后某种特定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尸体撞击模型、物理模型、颅脑数学模型也有特殊的价值。本文综述了颅脑损伤模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发展过程。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血管生成抑制,股骨头内重要组织损伤伴细胞凋亡,同时可见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介导的纤维化修复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诱生的新生血管。结论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存在短期的自我恢复,这可能为早期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一个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具有癫痫基础病变小鼠在遭受颅脑损伤时,海马和顶叶皮质中CFOS表达与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在损伤中的意义,为癫痫后颅脑损伤复合病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法构建小鼠(2周龄)癫痫模型,饲养4周后(6周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和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同时以正常小鼠为对照,于造模后0.5,3 h及1,3,7 d取小鼠大脑,制备切片,采用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从形态学以及蛋白质水平上研究各组小鼠大脑海马和顶叶皮质中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模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及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均构建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癫痫合并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顶叶皮质、海马均有着色深浅不同、数目不等的C-FOS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癫痫组、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组、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组C-FOS灰度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组小鼠海马和顶叶皮质C-FOS阳性细胞数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单纯癫痫组与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组。【结论】癫痫小鼠颅脑损伤后,海马和顶叶皮质持续高表达C-FOS,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加重颅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白藜芦醇对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以兔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刺激兔成纤维细胞以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通过CCK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兔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检测分析白藜芦醇保护兔成纤维细胞免受过氧化氢损伤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μmol/L的过氧化氢刺激兔成纤维细胞,成功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高浓度(100μmol/L及以上)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 h后会对活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用50μmol/L浓度的白藜芦醇预处理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后,由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得到显著改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白藜芦醇可以减轻过氧化氢诱导产生的氧化应激损伤,在抵御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方面有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了诊治,手术组的病死率远低于非手术组,P<0.05。认为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最常见的继发病变之一,也是颅脑损伤主要的死因。如能在颅内血肿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44例.病死率为25.0%。其中颅脑损伤合并休克及严重颅脑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要加强对颅脑损伤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认识,及时并动态的应用腹腔穿刺、CT等辅助检查,治疗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47例创伤性肝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47例创伤性肝脏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7例中,28例(占19.0%)以非手术治疗,均治愈。119例(占81.0%)行手术治疗,痊愈98例,其余21例发生并发症(伤口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各5例,胆瘘和胃十二指肠出血各3例,胆道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各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1例)。发生并发症的21例中,11例死亡(死于颅脑损伤、急性肝功能衰竭各3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肋骨骨折并气血胸、胆瘘、术后继发大出血各1例)。结论创伤性肝脏损伤伤情复杂多变,病情凶险,应尽早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77例诊疗的体会郑忠东(海南省东方县人民医院,海南572600)在各类神经系统疾患中,颅脑损伤因其发生率高和病情严重而突出,而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与致残的主要原因。本院近12年来共收治颅脑损伤492例,为积累经验,现将其中收治的重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铃薯提取物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兔模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马铃薯汁组,马铃薯泥组.通过耳缘静脉推注长春瑞滨建立静脉炎模型,各试验组在推注长春瑞滨后在穿刺部位涂抹相应药物,免疫组化法检测IL-1、IL-6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兔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IL-1、IL-6的表达:模型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各药物组IL-1、IL-6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以阳性对照组,糖苷生物碱组减弱最为明显;TNF-α含量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TNF-α含量表达异常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除马铃薯汁组外,阳性对照组、马铃薯泥组、糖苷生物碱组TNF-α表达均有所减弱(P0.05,P0.01).【结论】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化疗性静脉炎家兔促炎细胞因子IL-1、IL-6、TNF-α的异常升高有显著的回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凉膈散、银翘散对早期脓毒症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的不同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银翘散治疗组、凉膈散治疗组、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造模0.5 h后药物干预,4 h后观察兔一般情况及体温,检测血浆内毒素、促炎因子IL-1β、TNF-α及抗炎因子IL-10水平。结果 银翘散组兔全身情况好转,体温、血浆内毒素、IL-1β、TNF-α的水平均比模型组降低(P<0.01 or 0.05);凉膈散组兔全身症状加重,体温、血浆内毒素、IL-1β、TNF-α、IL-10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翘散能抑制早期脓毒症卫分证相关阶段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但凉膈散不能抑制IL-1β、TNF-α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16%~47%.早期文献报导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病出血者死亡率高达30%~50%[1],严重地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有效的救治,是提高病人救治率的重要步骤之一.1992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8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7例,经过留置鼻胃管、禁食、西米替丁、雷尼替丁预防性静脉推注,奥美拉唑、凝血酶、云南白药鼻胃管推注及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灌胃、输血等治疗,无1例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氯吡格雷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清IL-6、IL-8、TNF-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氯吡格雷、氯吡格雷联合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灌胃,每日1次,7d后处死大鼠。Guth法测定胃黏膜溃疡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实验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对氯吡格雷所致胃黏膜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病理形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只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和冰片组。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隔药饼灸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含量;采用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IL-6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及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5);与无促透剂比,氮酮组和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氮酮组比,冰片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组织镜检结果示:正常组无异常;模型组可见组织整体凌乱,管腔壁可见明显增厚,内皮坏死,有明显的脂质斑块及泡沫细胞;无促透剂组有内膜增厚,可见少量泡沫细胞,细胞排列较模型组稍好,脂质沉积明显较模型组减少,斑块不明显;氮酮组和冰片组无显著异常。结论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兔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药饼中加入促透剂后施灸疗效更优,可能与药饼中药物透皮吸收增强有关,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伤速康贴膏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IL-1, IL-6及T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 口木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A组)、伤速康贴膏组(B组)及骨通贴膏组(C组),B,C组采用改良Hulth造模 法5周后成功复制出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组不做任何治疗,B,C组分别予伤速康贴膏和骨通贴膏右膝关节外敷 4周,并于用药后第2周、4周2个时相点行右膝关节DR摄影并测定关节液中IL-1 ,IL-6及TNF-a含量〔结果2 个时相点右膝关节DR摄影示B,C组关节退行性改变较A组轻〔3组关节液中均可检测到IL-1 ,IL-6及TNF-a,B, C组在2个时相点含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在2个时相点均无统计学差异(乃 0.05 )、结论伤速康贴膏可能通过降低关节液IL-1,IL-6及TNF-。的含量,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预防应激性溃疡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预防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ation,SU)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未出现SU之前给予预防性治疗措施作为预防组;另从同期重型颅脑伤未出现SU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预防组出现SU14例(9.3%),死亡25例(16.7%);对照组出现SU69例(46.0%),死亡41例(2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早期SU的预防治疗是减少其发生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斯氏艾美耳球虫MIC-5与兔IL-15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共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能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斯氏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5(MIC-5)和兔IL-15重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抗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免疫调节性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斯氏艾美耳球虫MIC-5和兔IL-15基因,克隆到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中,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B-MIC-5-IL-15转染BHK-21细胞。在转染后,用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别检测MIC-5和IL-15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情况。【结果】在重组质粒pB-MIC-5-IL-15转染BHK-21细胞24 h后即可检测到MIC-5、IL-15基因进行了转录;在转染36、48、72h后,MIC-5和IL-15基因可同时在BHK-21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斯氏艾美耳球虫MIC-5和兔IL-15基因的重组载体,实现了两种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共表达,为抗斯氏艾美耳球虫的免疫调节性DNA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伴有颈静脉怒张的普通病主要包括创伤性心包炎、慢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化脓性肺炎、肺心病、心肌扩张症。本文主要介绍创伤性心包炎。创伤性心包炎是心包受到机械性损伤,主要是由网胃来的细长金属异物刺伤引起的,是创伤性网胃炎的一种主要并发症。临床症状包括:前驱、一般、循环和呼吸系统症状。根据病史、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鉴别诊断,确诊需做临床实验室检查。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