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职业防护的各种场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开展教学培训,通过模拟发生职业暴露方面的不同场景,进行直观训练,让所有受训者以参与者的方式进行人机对话,感性地完成培训过程,强化职业防护能力。结果:培训后,医院职业暴露发生率从0.07%降低至0.03%,明显低于培训前。结论:模拟仿真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受训者的职业防护能力,增强防护技巧,纠正不良的职业习惯,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刘邦霞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407-408,413
目的:探讨提高供应室带教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实习总目标、具体目标、周目标评估计划、学生意见反馈表等,在实施教学计划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重点的对实习生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培训,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注重培养实习生为临床服务的意识。制定带教老师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双向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结果:实习生掌握了供应室的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强化了实习生的无菌技术意识及自身防护意识,培养了实习生“以病人为中心,高效、安全、及时、周到”的服务理念,提高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带教老师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带教老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级管理法在预防护生发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06人;2014年护生为干预组,共375人。干预组实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护生四级管理法,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针刺伤进行全面管理,具体分析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改进并实施更完善的护生职业暴露培训方案。结果:实习期内,对照组、干预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5.66%、2.93%。通过运用四级管理法的分析和评价,很快找到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通过整改和培训大大降低了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实习生的满意度。结论:四级管理法是保障护生职业安全,提高护生满意度,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产科护士防护技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职业环境中接触的物理性、生物性、化学性以及心理等因素,发现其职业危害风险。结果:产科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职业暴露后上报及处理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习惯不良,心理调整能力有限。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产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提高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意识,有效地减少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2008年2-10月35名助产士只按常规进行接生,未接受标准预防教育;2009年2-10月则接受讲解、示范、练习、应用操作等形式的标准预防教育.比较实施标准预防教育前后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教育后,助产士的职业...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教学任务繁重,且无专门教学编制,如何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保证医疗正常运作是教学管理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医院实施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理顺兼职教师队伍,医务人员教学考核与职称聘任、奖金挂钩等措施前后两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水疗室人员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婴儿院内感染。方法:①加强水疗室的硬件建设和微生物学监测;②加大对水疗室从业人员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院感知识讲座、观看录象、岗前培训等方法提高人员素质;③加强水疗室制度建设,实行科主任、组长、消毒监督员三级负责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科主任检查落实,并将执行情况纳入个人质量考核中;④加强对游泳婴儿的选择和护理。结果:由于加强了人员的培训及婴儿水疗细菌学监测及院内感染的预防,5年来未出现1例因婴儿水疗引起院内感染。结论:加大医院感染教育力度,通过细菌学监测,有效的预防水疗室医院感染,保障了婴儿的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8.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流失问题一直存在,而实习酒店不仅仅担负着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教化任务,对于实习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操守、服务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探讨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随之进一步提出了实习酒店和学校一样,对于实习生的成长也应当承担一定的教育任务,陈述了万豪集团实习酒店对于实习生的教化的相应措施,进而达到学校、酒店、学生三赢的目标,推动酒店行业的发展,扩大酒店专业的办学规模以及提高专业的认可度,对于酒店行业的发展以及其他酒店也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了解、分析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发生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及应对措施,以减少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方法 对150所个体医疗机构内286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职业防护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受访286名护理人员中近1年内发生过职业暴露情况的护理人员有146名,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1.05%.结论 个体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暴露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对个体医疗机构内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是当前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分布与病原菌资料,分析相关因素以加强控制。方法:对某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24 h以上的35577份病历逐一进行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778例和1875例次,感染率5.00%,感染例次率5.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52%;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真菌占44.05%,G-菌占41.96%;60岁以上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重在预防,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加强对病原学的及时送检,提高检出率,指导临床用药;加强宣教,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防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对照组普通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发生医院感染2例,占5.0%。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0例,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5±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4.2)分,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2.5%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卒中病房收治病人的特点,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消毒隔离措施与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作好健康教育,减少陪护,改善卒中病房环境。结果:通过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并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密切配合下,改善了卒中病房病人的诊疗环境,使卒中病房病人肺部感染率下降2.26%,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1.25%,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下降2.12%。结论:加强卒中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卒中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结合日常护理实践,护理现场观察,查看资料,分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护理人员的职业操守、专业技能、沟通技巧以及医院的管理与尊重意识,患者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经济意识和护理知识知晓程度也影响到护患关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素质;重视护患交流,提高沟通技巧;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房产生的废弃物、排泄物及垃圾等感染性污物。如管理与处置不当 ,可危害社会和居民健康。我院自 1995年以来 ,通过加强对传染病房污物管理和改进处理措施 ,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总结如下。1 加强管理 ,建立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网络。加强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首要措施。首先建立医院感染的三级管理网络组织。制定和健全各项可行的规章制度 ,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价。传染病房污物处置的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指导 ,各传染病房有专人负责。对从事污物处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 ,聘任或上岗 ,定期考核 ,不合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站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和防护措施。方法:对血站46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站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认知较高,但其认知意识和防护行为仍有必要提高和加强。结论:血站应系统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报的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资料,分析其年龄特征、暴露部位、暴露途径、暴露源、暴露级别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情况,并进行短期追踪观察.结果 我医院共发生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108例,30岁以下护士64例(59.3%);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共87例(80.6%);暴露部位为手指的共71例(65.7%);暴露源为乙肝患者的44例(40.7%);暴露级别为二级的70例(64.8%);职业暴露人员24 h内首次抽血率达100.0%,12周后抽血复查36例,占33.3%,24个月后抽血复查仅5例(4.6%).结论 要重视护理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保护,健全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心理素质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章芳莲  司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41-6242
分析了农民工职业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以及建立农民工职业素质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等可行性建议,以有效解决农民工职业意识缺失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探索一套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能力。方法 通过成立研究小组精心制定操作分级管理办法、编制考核表、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等,形成一套特色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结果 护生基础护理项目考核优良、达到预期效果;出科考试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 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是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探索一套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能力。方法 通过成立研究小组精心制定操作分级管理办法、编制考核表、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等,形成一套特色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结果 护生基础护理项目考核优良、达到预期效果;出科考试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 护理实习生操作分级管理模式是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征,为采取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和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3116例精神病患者中有171人发生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5.49%。感染例次178例,医院感染例次率5.71%。医院感染部位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各占79.21%、8.99%、6.74%。封闭式病区医院感染发病率较开放式病区高,春季发病率较其他季节发病率高。结论:封闭式病区精神病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呼吸道感染为主要发病部位,春季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季节。因此加强封闭式病区精神病患者管理,落实各项消毒措施和做好患者基础护理是降低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