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现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相似文献   

2.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观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相似文献   

3.
小麦或大麦连作下全蚀病的治理(Ⅲ)R.JamesCook等用假单孢杆菌根部定殖对全蚀病进行生物防治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实用的全蚀病生物防治资料,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是鼓舞人心的。有效菌系的选择目前,还没有一种离体检测方法可以断定哪种来自自然群体的菌系能...  相似文献   

4.
小麦或大麦连作下全蚀病的治理(Ⅳ)R、JamesCook等用施肥和灌溉法治理全蚀病土壤pH和氮肥的处理全蚀病一般在石灰质土壤(pH6.0—7.0及其以上)和施过石灰的酸性土壤(pH小于5.5)中更严重。石灰的影响是土壤pH提高的结果,而不是石灰中的钙...  相似文献   

5.
通过五个小麦管理措施:播期、种植密度、N肥施量及N肥形式和谷物茎秆割除埋压,在四个作物生长阶段评价了各措施对小麦全蚀病的影响。根据积温作用,一个表达病害水平的公式很适合于被观察的疾病,这个公式建立在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决定于分别反映最初和再次侵染循环重要性的两个参地早播总是通过最初浸染循环增加病害发生频率,对再次循环的影响不确定。"高密度能增加最初感染和提早病害发生。在中期,全蚀病与单株根数呈正相关,与植株密度呈负相关。在后期,植株密度和单株根数均不影响病害。高施N量既增加了胚生根上的全蚀病,又加重了最初侵染循环,但降低了次生根的全蚀病和再次征集循环。接肥(相对硝酸梭而言)总是降低病害水平和任梁循环,但茎杆处理(埋压相对割除而言)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分析是根据两种假说。第一,每年调查采集的标样是随机的。大量标样反映了年内和两年锈菌发生的总量。对现今采用的研究过程而言,这些假说是很不完善的,为此有必要在此说明。结果表明,单个致病型的频率是受主要小麦品种抗性复合基因影响,支持了Luig和Waston(1970)早在1954—1968年的研究结果。1969—1985年,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这就是致病型343-l,2,3,5,6的发展并且后来成为所有区域的优势致病型,以及致病型对具有Sr27基因的黑麦产生了专化性。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两个事件…  相似文献   

7.
轮作是控制大范围土传病害的自然屏障。试验(1989-1991)结果表明,冬大麦和冬小麦作能降低由眼斑病菌、镰刀菌、小麦全病菌和丝核菌引起的茎腐病。前茬为谷类混作的,后茬大麦和小麦健茎数目增加,前作为混作时,大麦拔节期和成熟期的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在大麦成熟期.G.grarminis的发病率从44%(前作大麦)降低到9%(前作混作)。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没有因为前作的不同而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首次制备了花生丛枝病(PWB)植原体的专化性鼠腹水抗体,效价为1:1280,比较了5种间接ELISA方法检测植原体的效果,并对6种植原体病原提纯物进行了血清学研究。结果表明,鼠腹水抗体除与PWB有血清学反应外,还与豇豆从枝病原(CoWB)具有一定的血清学关系,而与TWB、ChWB、SWB和BWB无血清关系。  相似文献   

9.
发展自然彩色棉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普遍种植的棉花纤维均为白色,而自然彩色棉(NaturcColorcdCoton)是一种在地里吐絮时纤维就自然具有色彩的棉花,它的纤维具有自然的棕、绿、蓝、灰、黄、红、紫等多种颜色。用自然彩色棉花纺织成的纺织物可以免去漂白、染色等有毒化学物质,且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麦抗全蚀病育种进程,利用菌饼接菌法,检测并分析了46个小麦品种(系)在温室条件下对全蚀病的抗性及其与根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46个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烟农23和良星66对全蚀病表现免疫,西藏半野生小麦、川农17和3份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表现高抗。小麦根部的根长、分叉数、根尖数与小麦全蚀病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38、0.521和0.896;小麦根平均直径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6。说明根系越小的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越强。  相似文献   

11.
寄主和病原菌间专化性相互作用存在亲和反应和非亲和反应两种方式。蛋白质分子互相作用的研究表明,专化性相互作用经历了病原菌和寄主之间的蛋白质对蛋白质的吸附,相互识别,信息传递等分子信息交流。据报道,寄主蛋白质和病原菌蛋白质彼此有物理的接触,蛋白质之间发生共聚,在感染作用中,病原菌释放一种蛋白质,由于它和寄主蛋白质发生共聚,导致寄主感病;相反,在抗性作用中,病原菌蛋白质与寄主蛋白质不进行共聚,它就促进寄主抗性反应,推测病原菌的蛋白质分子表面上至少包括两个区域:1)在感染性过程中成为共聚作用区。2)在未发生共聚作用时,它同底物键合以启动催化作用,而最终导致抗性。  相似文献   

12.
警惕麦瘟病全球扩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瘟病是南美出现的一种新的小麦病害,流行区域包括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造成5%~100%的产量损失。气候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高温潮湿可导致麦瘟病大流行。麦瘟病的病原菌为Magnaporthe grisea,具有寄主专化性,来自不同寄主的M.grisea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有显著差异,同时在小麦品种和M.grisea菌系间存在明显的生理专化性。已报道的小麦抗麦瘟病基因有5个,分别是Rmg1、Rmg2、Rmg3、Rmg4和Rmg5。由于生产上尚无控制此病害的有效方法,故应加强研究,以阻止麦瘟病在全球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利用PDA培养法从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和佳木斯等3个地区大豆发病田中,共分离和纯化出135个菌核病病原菌分离物,并对菌落的形状、生长速率、菌核重量和子囊盘等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方面,不同地区的分离物群体间差异极显著,同一地区内各个分离物的表现一致性较好;在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方面,不同病原菌分离物产生的菌核的数量、大小、重量及子囊盘形态明显不同。不同采样地点的大豆菌核病病原菌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区域专化性,即3个采样地点的菌落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不存在区域专化性。  相似文献   

14.
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鲁新  李建平  王蕴生 《玉米科学》1995,3(1):075-078
本文对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的一代越冬型和二代越冬型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和临界光周期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6℃、16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54.88±1.14天,雄虫53.59±1.42天.二代越冬幼虫的滞育后发育历期是:雌虫28.14±0.99天,雄虫28.47±1.24天。一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757±0.0036克,二代越冬型的冬蛹重为0.0593±0.0021克。在26℃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30分钟.二代越冬型的临界光周期为13小时40分钟。在26℃、15.50小时光照条件下,一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7.7284±0.2664天,蛹8.3276±0.9930天,二代越冬型的发育历期是:幼虫15.9500±0.2235天,蛹重7.7129±0.1102天.经分析认为,公主岭地区自然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存在一化性类型和二化性类型,这两种化性类型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以区分开.对此项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亚洲玉米螟大发生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观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相似文献   

16.
轮作是控制大范围土传病害的自然屏障。试验(1989-1991)结果表明,冬大麦和冬小麦混作能降低由眼斑病菌(pseuaocercosporellaherpotrichoicles)、镰刀菌(Fusariumspp.)、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mycesgraminis)和丝核菌(Rhioctoniacerealis)引起的茎腐病。前茬为谷类混作的,后茬大麦和小麦健茎数目增加。前作为混作时,大麦拔节期和成熟期Fusariumspp.的发病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大于50%);在大麦成熟期,G.grarminis的发病率从44%(前作大麦)降低到9%(前作混作)。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没有因为前作的不同而明显不同。前作为大麦的混作小麦。眼斑病的发病率增加,且病原菌间发生互作,表明竞争的差异。大麦和小麦连续2年混作,控制病害的效果提高。这种情况下,小麦病害降低的程度与小麦单作施杀菌剂效果相似。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小麦下胚轴和根组织的病原频率表明:G.grarminis在小麦组织中的频率从14%(前作大麦)和7%(前作小麦)降低到1%(前作混作),Fusarium.spp的频率一般不受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单基因抗性(小种专化性抗性)是控制植物病害的一种基本方法,而且通常对于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有效,但对其它小种无效。Martin等(1976)证实,与含隐性等位基因Pr04的小麦近等基因系对同一分离菌比较时,小种专化性抗性基因Pm4能够降低带有毒性基因Pm4的小麦白粉病菌(E.graminis DC.f.sp.tritici)同一分离菌的侵染频率。Nass等(1981)发现,  相似文献   

18.
小麦全蚀病发病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全蚀病(take-all)是由禾顶囊壳(Gauemannomycesgraminic(sail)Arx&olivierVar.triticiwalker)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病。我国最早于1931年浙江报道开始发病,40~50年代仅部分省区零星发生。60年代末期以来,在山东烟台大面积发生,其间还有甘肃武威、辽宁旅大等地严重发生,此后进一步扩展蔓延到北方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共18个省(区)。小麦感染该病后,生病植株根系…  相似文献   

19.
亚洲玉米螟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新  周大荣  李建平 《玉米科学》1997,5(4):072-073
过冷却点分析表明:一、二化性越冬代玉米螟抗寒能力有明显差异,一化性玉米螟的抗寒能力强于二化性玉米螟。公主岭一化性玉米螟的过冷却点为-24.27℃,敦化一化性玉米螟为-23.09℃;公主岭二化性玉米螟为-20.89℃,白城二化性玉米螟为-18.40℃。一化性越冬代玉米螟的过冷却点比二化性越冬代玉米螟的过冷却点低4℃左右,相同化性的地理种群之间略有差异。在越冬不同阶段抽样调查得出,一化性玉米螟的越冬死亡率低于二化性15%左右。  相似文献   

20.
大荔县小麦全蚀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荔县洛河沿岸小麦全蚀病发生并逐渐加重的原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当地及类似生态区小麦全蚀病防治有着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