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州市榕树主要害虫鉴定及其为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州市榕树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泉州市榕树主要害虫有6目9科,以叶部害虫为主,有4目7科,主要是榕管蓟马、榕木虱、灰白蚕蛾、榕透翅毒蛾、榕潜蝇、榕瘿蚊、盾蚧,其中榕管蓟马、榕木虱、灰白蚕蛾和榕透翅毒蛾发生普遍且严重,瘿蚊为榕树新害虫,此前未见报道;蛀干害虫零星发生,有2目2科,主要是白蚁和星天牛。  相似文献   

2.
高瑜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152-155
通过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对重庆合川区主要道路的13种行道树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和危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合川区行道树主要病虫害有16种,其中植物病害7种、植物虫害5目7科9种。植物病害中以桂花、香樟为寄主植物的煤污病和以银杏、桂花为寄主植物的叶枯病发生严重,植物虫害中以小叶榕为寄主植物的蚜虫和小叶榕木虱发生严重。针对合川区行道树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规律,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路线调查法及单株调查法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园林植物的害虫有3纲10目70科139种,按取食类型划分,食叶类害虫69种,刺吸类害虫43种,地下害虫17种,钻蛀类害虫10种;按危害程度划分,危害轻微害虫81种,危害中等害虫41种,危害严重害虫17种。根据校园环境特点和园林植物虫害发生情况,建议采用“以人为本,综合防治”策略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4.
对揭东县麻竹笋主产区虫害进行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区主要虫害有竹织叶野螟、竹弧蠹蛾、沟金针虫、竹蚜虫和青脊竹蝗等5种;调查研究了主要害虫的危害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惠州西湖景区古树名木病虫害发生情况,为西湖景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惠州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和鉴定。【结果】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共有8科8属9种31棵,病害共12种,其中危害叶片的病害主要有灰斑病、炭疽病、褐斑病、藻斑病、煤污病等,危害树干的病害主要有枝枯病、干腐病;虫害有6目14科19种,其中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主要有榕管蓟马、绵蚧、荔蝽、榕卵痣木虱、天蛾、中国绿刺蛾、棉大卷叶蛾和丽绿刺蛾等,蛀干害虫主要有家白蚁、眉斑楔天牛和云斑天牛等。叶部病害、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对植株的危害较轻,枝枯病、干腐病和家白蚁等对植株的危害较严重。【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复壮修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科学技术,防控园林植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惠州西湖景区古树名木病虫害发生情况,为西湖景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惠州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和鉴定。【结果】西湖景区内古树名木共有8科8属9种31棵,病害共12种,其中危害叶片的病害主要有灰斑病、炭疽病、褐斑病、藻斑病、煤污病等,危害树干的病害主要有枝枯病、干腐病;虫害有6目14科19种,其中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主要有榕管蓟马、绵蚧、荔蝽、榕卵痣木虱、天蛾、中国绿刺蛾、棉大卷叶蛾和丽绿刺蛾等,蛀干害虫主要有家白蚁、眉斑楔天牛和云斑天牛等。叶部病害、刺吸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对植株的危害较轻,枝枯病、干腐病和家白蚁等对植株的危害较严重。【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复壮修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科学技术,防控园林植物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20日~2014年5月5日,采用五点取样法、树干上绑草把法和糖醋液罐诱蛾法,对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和官峪村两个石榴园进行了主要虫害的调查,以对著名的石榴产区荥阳地区发生的主要虫害有大致的了解,指导生产实践。通过对不同实验地,不同时间和不同品种上的主要虫害进行调查,得出同种害虫在不同实验地发生的危害程度不同、不同时间发生的虫害数量也不相同,对不同品种石榴的虫害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菠萝粉蚧,为这次调查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榕管蓟马危害与寄主叶片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关系,田间测定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室内检测它们的叶片切面结构和蛋白质及氨基酸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榕管蓟马对6种盆栽榕树的危害存在差异,分4个层次,第1层次的垂叶榕属高感品种,第2层次的花叶垂叶榕属易感品种,第3层次的榕树属低抗品种,第4层次的金叶榕、斑叶橡胶榕和黑叶橡胶榕均属高抗品种。6种盆栽榕树的叶片切面结构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各检测指标值因品种不同有所改变,除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宽度之外的所有叶片切面结构指标和除甲硫氨酸之外的所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指标,均与榕管蓟马的危害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栅栏、海绵组织厚度越厚,栅海比越小,蛋白质、精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缬草氨酸的含量越低,其叶片抗蓟马危害的能力越强,这些指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榕管蓟马危害与盆栽榕树品种有关,它们的叶片切面结构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均可影响榕管蓟马对寄主植物的锉吸危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衡阳市、娄底市、岳阳市和长沙市的城市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的调查,明确湖南省内对城市园林植物的危害程度达中度以上的害虫有96种,可分为食叶害虫、吸汁类害虫、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4类;同时,分析了湖南省城市园林植物虫害持续发生的原因,并从提高对城市园林植保工作的认识、强化城市园林植保队伍建设、实施城市园林植物虫害综合治理等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于2015和2016年对深圳市道路绿地20种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而受虫害最严重的棕榈科植物为海枣。通过分析害虫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深圳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防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广西人工栽培两面针的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2年对广西桂林、柳州和南宁两面针种植基地的虫害种类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两面针的虫害有地下害虫、食叶性害虫、吮吸式害虫、害螨、潜叶害虫、卷叶害虫和刺吸害虫等7个类型,共8目24科32种,严重危害(危害率70%以上)的有4种,中等程度危害(危害率为31%~69%)的有6种,轻度危害(危害率在30%以下)的有22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真空熏蒸技术对受榕管蓟马 Gynaikothrips ficorum(Mar-Chal)危害的榕树盆景进行了真空熏蒸处理.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仅需要较低的熏蒸剂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全部杀死榕树盆景里的榕管蓟马,杀虫效果达100%,达到快速、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为花卉害虫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较高的真空条件下熏蒸会对榕树盆景造成一定程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南省各市县人工林虫害的防控对象,于2015年6~7月调查了海南省陵水县人工林的虫害种类、发生情况及危害特点,分析害虫的组成结构。结果发现,害虫18种,其中鳞翅目5种,鞘翅目4种,同翅目5种,膜翅目、半翅目害虫各2种。主要害虫有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天牛(Longhorned beetles)、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菊花茶生产中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成为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经连续2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黄山贡菊生长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6目11科13种,且在5—10月均有不同虫害严重发生。危害菊花的害虫种类繁多,可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的不同,采用有效的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菊花的安全与品质。  相似文献   

15.
2019—2021年通过定点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巴山区拐枣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秦巴山区的拐枣树病害有9种,虫害有13种;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为拐枣黑斑病、拐枣炭疽病、拐枣褐斑病、拐枣黄化病等,主要害虫为黄刺蛾、小绿叶蝉、姬长颈金花虫、茶翅蝽、蚜虫类等,其中旬阳县作为主栽区域发生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地区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枸杞虫害12种,螨害2种,病害4种。其中有3种虫害危害严重,5种呈中度危害,另有4种害虫危害较轻;2种害螨均呈严重危害,而4种病害则属轻度危害。对危害严重的枸杞虫(螨)害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运城市盐湖韭菜产区的虫害发生动态,发现主要危害韭菜的害虫有韭菜迟眼蕈蚊、葱地种蝇、葱须鳞蛾。针对不同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Choreutis emplecta (Turner))。调查其寄主植物、发生及为害情况,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黄金榕,在小叶榕、垂叶榕和金钱榕上有零星发生;4—11月均可见该虫幼虫,9月幼虫虫口密度稍高,4—5月、8—9月和11月可见该虫成虫。  相似文献   

19.
嘴壶夜蛾和枯叶夜蛾为浙江东南部杨梅主产区发生危害较严重的虫害,研究探讨这两种害虫的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对控制这两种害虫发生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在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丽水杨梅种植区,嘴壶夜蛾1年发生4代,枯叶夜蛾1年发生2~3代。同时,探明了寄主植物、天敌因子、气候条件与虫害发生的关系,确立了成虫诱集、危害动态、栽培管理和气象因子监测调查方法,提出了发生程度和危害趋势的预测方法。此外,为有效控制这两种虫害的发生危害,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及科学布局、整形修剪、诱杀成虫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贵州马铃薯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马铃薯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2008-2009年对贵州马铃薯主产区害虫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12种(类),其中,危害地上部植株、叶片的害虫为7种,危害地下部根、块茎害虫为5种.并根据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提出了田问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