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软条白沙和兰溪市没有命名的白沙枇杷为试材,通过对气象资料、土壤矿质营养成分、果皮厚度检测、裂果腐烂率分析,探讨浙江两个同类白沙枇杷品种裂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为种质的亲缘关系研究奠定基础。研究表明,自然栽培条件下裂果腐烂率、单果重黄岩软条白沙分别是未命名的兰溪白沙的2.72倍、1.38倍,反之,种子数、皮厚度、果实硬度兰溪白沙却分别是黄岩软条白沙的1.36倍、1.096倍、1.22倍。兰溪白沙枇杷厚皮、硬度大、早熟,黄岩软条白沙薄皮、肉软、相对晚熟。研究分析2个白沙枇杷品种裂果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由种性差异决定,至于遗传关系的研究,有待于倍性、分子标记等手段的综合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软条白沙枇杷叶斑病包括斑点病、灰斑病、角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软条白沙枇杷叶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观察浙江2个白沙枇杷(黄岩软条白沙和兰溪白沙)种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两者进行倍性、气孔检测和基于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岩软条白沙单果质量是兰溪白沙的1.38倍,而兰溪白沙的种子数、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分别是黄岩软条白沙的1.36倍、1.096倍、1.22倍;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表明,两者均为二倍体;气孔检测表明,两者的气孔密度和面积大小差异显著,黄岩软条白沙气孔面积比兰溪白沙大43.4%,气孔密度比兰溪白沙小17.35%;基于简单序列重复标记的遗传聚类分析表明,黄岩软条白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兰溪白沙为0.45。由此可见,2个品种在成熟期的差异主要受种性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可认为是不同的栽培种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软条白沙’、‘新白1号’、‘解放钟’和‘钟津2号’等4个枇杷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成熟果实中均含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新白1号’蔗糖和果糖含量高,‘软条白沙’果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解放钟’果糖和蔗糖含量高,‘钟津2号’蔗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高低依次是‘新白1号’‘钟津2号’‘解放钟’‘软条白沙’,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果皮中的糖含量低于果肉,‘新白1号’和‘软条白沙’果顶中的总糖含量最高,‘解放钟’和‘钟津2号’果基中的总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易裂果枇杷品种"软条白沙"和不易裂品种"大红袍"为试材,研究成熟果实果皮、果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差异。结果表明,"大红袍"果皮SOD活性显著高于"软条白沙",POD、PPO活性显著低于"软条白沙",果肉中3种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枇杷属于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珍稀树种。其主要品种有大五星、软条白沙、解放钟、洛阳青、安徽大红袍、早钟六号等。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魔芋葡甘聚糖复合涂膜对白沙枇杷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白沙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实浸泡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复配剂中60 s,置于4℃低温冷藏,观测了复配剂对白沙枇杷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壳聚糖+0.5%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可显著抑制白沙枇杷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减少褐变指数,可较好地保持白沙枇杷采后品质,低温贮藏2个月以上仍然有较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8.
白沙枇杷是浙江特色水果,金华是浙江白沙枇杷的主产区之一。白沙枇杷花期早、果皮薄、肉质细嫩,对低温、阴雨、高温强光等不良气候敏感。介绍金华枇杷产区白沙枇杷的主栽品种,探讨白沙枇杷的抗不良气候适用的分层树型培养方法,论述冬季套袋、露地熏烟、大棚设施等防冻技术,比较套袋、地膜、地膜与套袋结合对防裂果的效应,研究套袋降低果实表面温度防日灼的效果,阐述枇杷皱果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延长枇杷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对浙江主栽的软条白沙、大红袍枇杷果实进行果膏加工适应性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筛选适宜品种,并研究果浆加酶处理和浓缩程度对该品种果实出汁率,果膏出膏率,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色度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果膏加工的关键工艺。结果表明,软条白沙枇杷的出汁率为53.18%,出膏率为20.54%,果膏总酸含量为6.70 g·L-1;大红袍枇杷的出汁率为39.88%,出膏率为15.23%,果膏总酸含量为7.64 g·L-1,故软条白沙枇杷的加工适应性较好。软条白沙枇杷打浆后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出膏率可提高6.35百分点;果膏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而提高,从50%浓缩至80%,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2%和21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 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88、15.26百分点。综合考虑品质性状、产率和节能,建议枇杷果膏加工宜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原料,榨汁前加酶处理,将果膏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  相似文献   

10.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品种枇杷白沙、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等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白沙枇杷贮后10 d内风味浓郁,口感好,适合鲜销或10 d以内的低温短期贮运;大红袍枇杷果实在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木质化败坏现象,贮藏时间宜在30 d左右;夹脚枇杷贮藏可达50 d以上,但酸含量仍较高;大叶杨墩枇杷低温贮藏50 d后,仍保持较好的滋味和外观品质,同时由于该品种枇杷原料价格较低,因而具有较好的商业物流综合保鲜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的生态适应性,科学划分白沙枇杷的适宜种植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白沙枇杷。2007年在安顺市选取有一定的生态代表性的3个点进行不同海拔生态型区试验,试验品种为白玉,观察不同海拔生态类型区白沙枇杷生物学特性。经过5年的试验表明,选择的3个代表点种植的白沙枇杷均能正常成熟,说明,在安顺市绝大部分区域可以种植白沙枇杷;种植规划时要充分利用低海拔河谷区域光热资源突出的生态优势,建设具市场竞争力的早市枇杷基地;可在高海拔区域利用枇杷果实成熟采收较晚,延长应市时间,选择适宜地带建立一定规模的晚市枇杷基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低温暴雪对枇杷北缘地区生产造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我国南方罕见的长期低温、暴雪天气以及霜冻给枇杷生产带来了产重的影响,特别是枇杷栽培的北缘地区。笔者查阅了江苏省气候资料,低温、暴雪及此后的冰冻、霜冻是造成2008年枇杷减产的主要零周。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金庭镇、张家港市、无锡市、上海市、浙江省余杭市等地的枇杷冻害情况表明:1.低温暴雪天气对2008年的枇杷产量造成较大影响;2.品种之间抗毫牲差异明显;3.地形对枇杷冻害影响明显;4.不同管理水平和树势冻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龙海玲  何伟 《农技服务》2022,(12):16-18
为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开阳县进行贵妃、新白1号、软条白沙、白玉、大五星5个枇杷品种的引种品比试验,观察及比较不同品种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宜开阳县种植的枇杷品种,为开阳县枇杷种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枇杷品种部分植物学特征差异不明显,但果实品质和成熟期及产量差异较大。其中,贵妃在贵州开阳表现出相对早熟、产量较高、品质较优的特性,可在开阳地区推广种植,其树势偏强,果食成熟期相对较早,果形近圆形,果肉呈黄白色,果实味甜,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分别为64.13 g、11.26 kg,可食率为79.33%,可溶性固形物为16.42%。  相似文献   

14.
根据坡度和地势强度变化,把地形分为8种不同的类别,并分析了海南省胶园土壤肥力特性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形条件下,胶园土壤pH、有机质、土壤氮素、土壤磷素、土壤钾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总体上,地形条件的变化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是原产中国的特色树种,分红沙、白沙两大品系.因其基因型高度杂合,童期长,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所以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育种显得尤为重要.基因工程是品种改良快速和有效的育种手段,而基因工程的遗传转化操作系统的建立依赖于不同类型的外植体高频植株再生.枇杷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主要集中在幼胚、胚乳、花药以及原生质体等方面 [1~6],目前存在再生频率低下、培养难度较大等问题[7].近几年在枇杷成熟胚子叶诱导再生方面相继展开了一些研究,但诱导产生不定芽仅限于红沙系品种[8,9],白沙系品种至今未有报道.为此,本试验拟进行白沙枇杷成熟种子子叶再生不定芽研究,试图建立白沙枇杷成熟子叶再生体系,为以后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枇杷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吴伟民 《农家致富》2004,(22):33-33
枇杷属热带、亚热带水果.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有栽培。同时,枇杷的树冠整齐美丽,枝叶茂盛,终年常青,是优良的绿化植物,因此,枇杷也常被用作公园或道路景观树和庭院栽培。目前,枇杷品种按果肉颜色分为红沙枇杷和白沙枇杷两种类型。我省及上海、浙江等地是我国白沙枇杷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白沙枇杷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沙枇杷以优良的品质而被冠为枇杷中的精品,江苏省是我国白沙枇杷主产区之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地区白沙枇杷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良种,合理建园与定植;科学矮化整形,培养早丰产树冠;按需平衡施肥,合理排灌水分;生草与覆盖相结合,有效管理土壤;合理修剪,促进矮化丰产;精细疏花疏果,保障果实质量;适时合理套袋,提高果实商品性;多方措施,有效防冻;无公害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与保鲜,以期为促进江苏省白沙枇杷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及扩大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从丽水丰富枇杷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一个抗性好、品质优、可食率高的白沙枇杷新品系太平白枇杷.与浙江省主栽白沙枇杷品种宁海白相比,该新品系具有花期长、成熟期早、抗皱果病、日灼病等特性,适于山地栽植.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福建省莆田等五大枇杷主产区的生态特征,加权、定量地分析了涉及气象、土壤和地势等的27个生态指标以及主产区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提出了枇杷综合加权生态相似指数(TDR),建立了枇杷生态适区模式识别系统及其计算机识别程序.作为待识别区的江西安义县被识别为与黄岩的枇杷生态条件最相似,TDR值为80.55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永春县枇杷生产实际,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建立JDW空间分布推算模式,综合气候 地形的区划指标,同时对地形小气候进行了创新性的订正,确定了永春县枇杷区域布局,并提出了科学布局永春枇杷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布局上,永春枇杷适宜发展的地域可形象地称为两条“枇杷走廊”,即“湖洋溪枇杷走廊”和“桃溪枇杷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