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锋 《农技服务》2009,26(9):149-151
建国60年来,浙江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从建国初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形式中,梳理浙江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历程,概括其先进经验和启示,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教育事业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对浙江沿海红树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婕  豫秦  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42-9744
浙江是我国人工引种红树林的最北界。从3个方面论证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浙江沿海红树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浙江省红树林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锋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63-265,275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乡村科技事业发展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恢复、人民公社时期的大跃进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跨越式发展期。梳理浙江乡村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从中概括其先进经验和启示,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科技事业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浙江红树林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016年在浙江龙湾海洋公园树排沙红树林中首次发现蚧壳虫病,而且对红树林的危害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对蚧壳虫发病区域环境状况、发病症状和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蚧壳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浙江红树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达7 000 km,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有"陆域小省,海洋大省"之称。浙江是我国最北缘的红树林引种分布区,人工营造红树林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对浙江省红树林湿地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浙江省自然概况、现存红树林资源的种类、现有林地的分布状况及群落结构特点,并结合浙江红树植物引种发展历史,对浙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危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浙江红树林资源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和目前浙江红树林引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优化浙江红树林湿地的区域功能,提出今后浙江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发展思路、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苍南县红树林的引种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加意  朱燕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207-207,211
通过对苍南县红树林的栽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苍南县红树林发展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红树林发展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名县的地域基本情况,介绍了大名县果树发展历程,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大名县果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浙江省乡村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恢复、人民公社时期的大跃进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跨越式发展。梳理浙江乡村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科技事业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霍山玉米发展历程、品种、技术,以指导霍山玉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我国茶叶生产主产区之一,茶业发展历史悠久。文章介绍广西各历史时期茶业发展变化的情况,对广西茶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推广标准化技术、推进技术升级改造、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经营机制、挖掘茶文化资源、推进品牌培育和营销、推动现代茶产业示范区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推动广西现代茶产业迈上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研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浙江蔬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浙江省休闲观光果园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影响浙江省休闲观光果园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主要因素有休闲观光农业消费需求的提升、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和农业特别是果树产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其协同作用下,浙江省休闲观光果园大体分为了初始萌芽、快速发展和规范发展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浙江省休闲观光果园的概况,并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对浙江海洋捕捞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我国海洋捕捞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回顾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海洋捕捞的产量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曾发生过较大的波动,在分析这些情况后作者提出当前我省海洋捕捞中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玉米已成为当前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且总产量最高的第一大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历程及各发展阶段的生产特点,并重点从自然 资源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玉米品种与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生产经营方式、收储流通等方面深入分析了 当前中国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扶持、 加强技术服务、加大高产创建力度和改善产后储运流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政策建议 ,以及加强玉米新品种选育、抗旱节水、保护性耕作、提高播种质量和群体整齐度、机械化栽培和病虫草 害防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227-228
本文从监管体系建设、监测体系建设、监管手段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海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历程,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佳木斯市历来就有采摘野生木耳、蘑菇的习俗。生产食用菌气候适宜,所用主要原料林副产品和农作物秸杆充足。近些年来栽培平菇、香菇、滑子蘑、木耳等食用菌蔚然成风,尤其是发展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栽培食用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发展迅猛。佳木斯市食用菌生产已覆盖6个县(市)、4个城区,形成了近郊以生产平菇、香菇、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珍稀食用菌,销售鲜品为主,县(市)及林区以生产黑木耳、滑子菇、猴头、香菇、元蘑等食用菌,销售干品、盐渍品为主的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引进探索、示范推广、快速扩张、创新提高"四个发展阶段阐述了武威市凉州区日光温室发展历程,并就凉州区日光温室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浙江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的养蜂大省,针对浙江蜂产业养殖规模小、比较效益低、产品低价同质化、从业人员老龄化等问题,提出积极发展规模化养蜂业、创新发展蜂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蜜蜂授粉产业、挖掘蜜蜂文化产业等促进蜂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农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简德曼·弗兰德丹(1740—1801)是一位改革家,被称为“工业教育之父”,在朋友的帮助下,率先成立了一所教授农业、音乐和宗教的小学,各地纷纷效仿这种做法。1779年和1786年,在匈牙利先后成立了两所农业学校。爵吉康学院创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