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徐龙河 《种子科技》2024,(3):35-37+4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量不稳定会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山东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基于此,以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为例,从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入手,探讨田间管理要点和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阶段玉米种植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改善我国玉米种植状况,充分发挥玉米种植技术的作用,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保障玉米生产质量,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玉米产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耿苹 《种子科技》2023,(6):47-49
文章探索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通过了解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的经济增产效果,分析其促使玉米增产的原因,详细探讨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整地、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分析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灌溉,确保以成熟的节水滴灌技术满足玉米种植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的研究,对于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现状,探讨了影响玉米种植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提出了玉米高产种植中病虫害的具体防治对策,以推动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实现玉米丰产栽培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之一,东北地区的农民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玉米能否获得高产,主要取决于种植水平。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推进相关技术的成熟,间接提高玉米产量。若玉米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种植面积也会相应增大,进而达到市场对高品质玉米的需求量,而且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简单介绍了关于玉米的种植技术及推广方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登飞 《种子科技》2023,(10):82-84
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当前对粮食的需求,需要不断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在实践中,要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和播种面积等情况,注重运用高产种植技术及高效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文章简要介绍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助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辉荣 《种子科技》2024,(3):155-157
随着大豆及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种植质量、促进增产,带状复合种植理念逐渐融入大豆玉米种植工作中,相关的推广工作也在逐步开展。因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应用价值,深入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相关的技术推广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国林 《种子科技》2023,(20):86-88
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区域已实现了规模化玉米种植,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推动绿色玉米种植模式良好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玉米绿色种植模式,同时要重视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并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才能保证玉米种植效益,促进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更新,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讨论了玉米绿色种植田间管理要点,分析了该技术推广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何志亮 《种子科技》2023,(17):66-6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因此在我国广泛种植,成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现阶段人口规模的提升以及工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玉米种植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已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需要运用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构建玉米种植新模式。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当地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策略,希望为玉米种植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齐鸣 《种子科技》2023,(16):54-56
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升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应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保证玉米高产病虫害防治手段,以实现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徐枫 《种子科技》2023,(22):42-4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种植面积相对较广且产量相对较高。玉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较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我国农产品种植中的主流产品,其中鲜食玉米生长的适配性相对较强,在我国各地农产品种植中占据着极大比例。优化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玉米质量。但是就现阶段来看,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影响了玉米种植业的快速发展。推广路径明确可为农业发展乃至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基于此,以广东汕头为例,分析鲜食玉米美玉糯11号的特性与产业应用,提出推广鲜食玉米美玉糯11号种植新技术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玉米种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优势,阐述了该技术在内蒙古地区玉米种植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推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当地农民的种植能力和水平,实现玉米高质高产,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振兴使得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愈发重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品种,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种植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以吉林省为例,在引进并应用了玉米种植新技术后,不仅为玉米种植带来了产量突破,还为玉米种植带来了质量优化。对玉米种植现状和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中,玉米是最早获得审批进行大量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农作物。在我国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种植中,抗草甘膦玉米是其主要的品种。主要根据我国最新研发的新型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的种植培育情况,探讨其具体的培育技术以及安全控制技术,以消除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孔丽 《种子科技》2023,(10):121-123
合理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提升玉米的质量及产量,而且能完善玉米种植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探讨了玉米种植中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策略,并分析了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实现玉米种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赵玉花 《种子科技》2017,(4):119-12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广。玉米的产量会受到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以山东德州地区为例,通过试验的形式,分析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可发现两者对夏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影响都十分显著,并确定出在玉米种植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氮肥的施加量以及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张掖市制种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过去一些适于种植玉米的土地,由于制种玉米隔离区的原因,既不能种植制种玉米,也不能种植商品玉米.同时,由于制种玉米是保产值且效益高,农户不断扩大了玉米制种面积,以往主产作物甜菜生产面积随之减少,对张掖主要企业糖厂的原料供应造成威胁.于是,在玉米隔离区和部分不适种植玉米的地带上,一种以制种芫荽与甜菜套种的种植方式应运而生.该种植方式受到种子公司、糖厂、农户的欢迎.经过试验总结,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植过程中,品种的选择和病虫害的防治是决定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玉米品种的选择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玉米种植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105-105
针对江苏沿江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农产品、农田产出和种植效益要求高的实际,研究并建立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的多元高效种植制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一是提出了以春玉米为中心种植制的高效技术途径,即调整种植结构,确立主体种植模式;纳入现金作物,实行弹性作物布局;创新栽培技术,挖掘农田增效潜力。二是开发了以覆膜移栽为特征的春玉米早熟高效种植方式。三是围绕稻田春玉米-后季稻、旱粮田蚕豆/春玉米两大主体模式,研制出多元高效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玉米种植基地秋玉米中常见的4个基本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以耐密自交系130为对照组,在种植密度8.5万~16万株/hm2范围内设计了5个不同的梯度水平,以该模式开展试验,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经过试验后得出了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随着玉米材料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玉米材料的果穗会变短、变细;当密度超过一定数值时,玉米材料在倒伏率方面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倒伏率与玉米材料种植密度呈正相关的关系;经过对玉米材料产量的计算,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材料的产量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产量最高的玉米种植密度为12.5万~13.0万株/hm2;耐密自交系130对照组的玉米穗部没有明显变化,玉米倒伏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且产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经过对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玉米种植的最佳密度为1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