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的品质与纤维素的含量、消化率的关系密切,而消化率又直接受纤维素含量的影响。为更好评定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收获时期紫花苜蓿的范氏纤维含量,并用两步法测定了不同时期紫花苜蓿的消化率。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紫花苜蓿范氏纤维的含量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有机物体外消化率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消化率随洗涤范氏纤维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下降,其中纤维素对消化率的影响最大。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纤维素之间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67X+88.93,相关系数R2=0.85。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用范氏法测定植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影响因素,对不同消煮时间、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消煮的适宜时间为30 min,硫酸适宜浓度为72%~75%,浸泡适宜时间为3~4 h;人工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在2.23%~6.66%之间,仪器法的CV在0.15%~1.10%之间;人工检测与仪器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范氏法与王玉万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植物ADL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植物纤维素微生物降解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微生物对植物纤维素进行降解,并对纤维素降解菌进行了比较、组合,以研究影响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单一菌种中,固氮菌对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好;在组合菌种中,青霉、黑曲霉、立枯丝核菌和固氮菌组成的组合降解菌,对纤维素的降解率15d内可达到29.63%。接种量为0.5%,处理温度为35℃,纤维素含水量为60%,并有良好通气时,为最佳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5.
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及最新研究情况,并展望了该研究的方向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香根草、香茅、巨菌草、象草、串叶草、拟南芥为材料,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时期,6种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无论在生长的哪个时期,香茅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都是最高的.在第1.5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香根草>巨菌草>象草>串叶草>拟南芥;在第6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巨菌草>象草>香根草>串叶草;在第9和第10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巨菌草>象草>香根草.  相似文献   

7.
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提取甘蔗渣纤维素最优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min、超声功率200W、反应温度80℃、0.7%H2O2和6%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法制备木材综纤维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传统法制备综纤维素操作复杂、溶剂消耗量大、耗时长等缺点,实验采用微波辅助的方法制备木材综纤维素。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在阔叶材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n)和针叶材落叶松(Larix gmelini)的木素脱除方面表现出快速、高效,且对于水曲柳的效果好于落叶松。通过对制得木材纤维素中木素含量的测定、α-纤维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初步证明了微波作用对木材综纤维素的结构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测定土壤和植物的养分含量是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养分供求关系,以建立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间的协调,从而达到充分发挥最大生产潜力的目的。所以把有着密切联系的土壤、植物和肥料作为土壤农业化学的测试对象是完全正确的。本文仅就测定方法作一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降解纤维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酸法降解纤维素的优化结果是水解温度在糖化过程中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硫酸浓度,再次是液固比,影响最小的因素是水解时间。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为水解温度为100℃、水解时间2 h、硫酸浓度2%、液固比20∶1。酶法降解纤维素的优化结果是水解时间为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纤维素酶浓度、酶解温度、液固比,影响最小的因素是pH值。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水解时间22 h、纤维素酶浓度1.2%、酶解温度45℃、液固比20∶1、pH值4.8。两步糖化还原糖总得率为19.88%。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与碱作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表征纤维素与NaOH水溶液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素随作用碱浓度增加,作用时间长能形成络合物,纤维素在低浓度碱中较稳定。红外光谱的纤维素特征吸收峰1375,1325cm^-1吸收强度比及X射线衍射光谱都胡定量表述纤维素Ⅱ在纤维素与碱作用过程中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鉴定和分析小麦纤维素合成酶(CesA)基因家族成员,为进一步阐明小麦CesA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系统鉴定小麦CesA (TaCesA)基因家族的成员。对小麦CesA基因的系统发育、染色体位置和转录组进行分析。预测TaCesAs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元件、蛋白质特征和亚细胞定位,并对小麦及其亚基因组供体中CesAs同源基因进行比对。结果共鉴定出21个TaCesA基因,分为3组(a、b和c)。基因结构分析发现TaCesA含有多个内含子,但部分基因非翻译区(UTR)结构存在缺失。TaCesA基因与其亚基因组供体关系保守。TaCesAs的上游包含45个与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生长发育和植物激素相关的元件,预示这些基因可能参与响应小麦的生物学功能。表达谱结果显示:TaCesA基因在缺磷、高温、低温、干旱、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逆境胁迫中均有响应。结论小麦CesA基因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且在小麦抵御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甘蔗渣纤维素提取工艺和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并优化甘蔗渣纤维素处理工艺。【方法】以甘蔗渣为原料,通过对超声波辅助碱性双氧水法处理纤维素工艺的研究,确定超声波条件下甘蔗渣纤维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倒置显微镜研究超声波处理对甘蔗渣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处理时间70 min、超声功率200 W、反应温度80℃、0.7% H2O2和6% NaOH的混合溶液,甘蔗渣纤维素含量在87.54%以上;与无超声辅助相比,纤维素含量提高了8.69%。【结论】利用超声辅助碱性双氧水法预处理甘蔗渣,能够提高蔗渣纤维对试剂的可及度和反应性能,极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筛选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真菌XJ-25, 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8S-ITS-5.8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格孢腔菌属(Phaeosphaeria),定名为Phaeosphaeria sp.XJ-25。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培养时间、起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量对菌株XJ-25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及滤纸酶(FPA)的酶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MC酶活达到最大的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 (麸皮0.16 g·L-1)、尿素 10.06 g·L-1、培养基初始pH 3.25、接种量 4.13%,CMC酶活达到23.871 U·mL-1。FPA酶活最大的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 10.12 g·L-1、培养基初始pH 3.41、接种量 4.22%,FPA酶活为8.653 U·mL-1。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40℃,该酶活力显著下降。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锅法制备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效、简便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CCN)制备工艺,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一锅法制备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晶体。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优化。再采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晶体特性、结构和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铵浓度与时间、温度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比过硫酸铵浓度与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影响显著。通过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时间204min、过硫酸铵浓度2mol/L、温度62℃,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率为46.41%,与模型预测值(46.93%)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CCN为直径10~30nm、长度50~200nm均匀分布的棒状,Z均粒径为96.92nm;在1731cm-1出现了羧基基团的CO特征峰,表明过硫酸铵分解产生的氧化剂H2O2选择性地把纤维素C6原子上的羟基氧化成了羧基;CCN属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78.35%;羧基化后的CCN热稳定性相对于MCC有较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测量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腾发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就班玛县而言,必定有一种方法最为适用。本文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个方面着手,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就班玛县草甸腾发量测量而言,得出了:研究小尺度范围时,蒸渗仪法、径流计法、涡度相关法较为合适;研究大中尺度范围时,红外遥感法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18.
<正> 植物 DNA 的提取是植物 DNA 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技术手段,其提取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分子测定的结果。本人在北京农业大学进修期间,参照 CTAB 法多次提取植物DNA,其快速简便值得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者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含量极低,内源激素的测定技术对研究其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和免疫测定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生物测定法是内源激素早期测定的主要方法,但专一性较差,灵敏度低,现在主要用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内源激素精确测定的主流方法,能够将不同内源激素有效分离,灵敏度高.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度高、设备要求低等优点,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内源激素快速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际烟草科学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10家国际共同实验室,对8个烟草样品分别用水和乙酸萃取、用连续流动(硫氰酸钾)法(NM法)替代高毒性氰化钾法(CRM35法)提取总植物碱,8个烟草样品的总植物碱含量为1.00%~5.00%。使用重现性和再现性、配对T检验、Bland–Altman、Passing–Bablok回归方法,对10个实验室的检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NM法和CRM35法的测定值相近;水萃取结果都略高于乙酸萃取结果,相对平均偏差小于4.00%;水萃取法和乙酸萃取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可以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法实现不同萃取体系结果的相互转化。NM法避免了使用高毒的氰化钾试剂,且得到结果与CRM35一致,适用于烟草中总植物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