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叶面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夏黑葡萄幼苗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2.0 mg·L-1)的EBR,测定EBR对葡萄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EBR提高了葡萄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a/b;除了叶温下蒸气压亏缺值有所降低,幼苗叶片的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升高;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且均在EBR浓度为1.0 mg·L-1和1.5 mg·L-1时升高幅度较大;喷施1.0 mg·L-1和1.5 mg·L-1EBR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降低;喷施1.5 mg·L-1EBR时,幼苗根、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喷施0.5 mg·L-1和1.0 mg·L-1 EBR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体上,叶面喷施1.0 mg·L-1 EBR能够促进夏黑葡萄幼苗的生长,并且能够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GGR6在榆叶梅壮苗培育中的应用,以1 a生榆叶梅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1)GGR6溶液对榆叶梅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溶液能够有效促进榆叶梅幼苗株高和基径的增加,并使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ETR、ΦPSⅡ、qP、Fv/Fm明显增加,qN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100 mg·L-1 GGR6处理使榆叶梅幼苗株高增加66.0%,基径增加51.6%,叶绿素a含量增加47.1%,叶绿素总量增加33.9%,ETR增加78.5%,ΦPSⅡ增加330.0%,qP增加198.9%,qN降低46.0%,Fv/Fm、叶绿素b含量增加不明显。在榆叶梅壮苗培育中,100 mg·L-1 GGR6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豇豆为试材,研究100、200、300、400 mg·L-1 丙二酸处理的豇豆在(8±2) ℃贮藏期间锈斑指数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丙二酸处理的豇豆锈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200、300 mg·L-1 丙二酸处理效果最好;丙二酸处理的失重率始终低于对照,300 mg·L-1 丙二酸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贮藏9 d时,丙二酸处理的豆荚、豆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高于对照,贮藏12 d时,300 mg·L-1丙二酸处理的豆荚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高于对照68.49%,豆粒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6.42%;贮藏期间豇豆的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300 mg·L-1丙二酸处理组始终高于对照;豇豆豆荚、豆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期间迅速下降,200、300 mg·L-1丙二酸处理豆荚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对照;豇豆的纤维素含量呈上升趋势,300 mg·L-1丙二酸处理豇豆纤维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豇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贮藏期间,丙二酸处理的PPO活性始终低于对照;所有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在第6天达到峰值然后下降,300、400 mg·L-1丙二酸处理在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一直比较平稳。不同浓度丙二酸处理通过抑制豇豆锈斑指数增加,延缓失重率、纤维素含量、PPO活性的升高和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保持较高水平的POD活性清除自由基,来维持豇豆采后品质,从而提高豇豆采后保鲜效果;综合比较4个丙二酸浓度处理,以300 mg·L-1 丙二酸处理豇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梵净山石斛成熟的蒴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处理对梵净山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最佳的培养基为KN+6-BA 0.5 mg·L-1+NAA 0.5 mg·L-1+10%CM+AC 1.0 g·L-1,萌发率达到95.5%;原球茎增殖最优培养基为B5+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小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为14.2~14.5 ℃,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采用96 h静水式毒性试验,对鲈鲤幼鱼进行氨氮的急性毒性研究。研究发现,24、48、72、96 h时氨氮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7.49、197.55、184.27、176.81 mg·L-1,安全浓度为17.68 mg·L-1;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2.99、2.84、2.65、2.54 mg·L-1,安全浓度为0.25 mg·L-1。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费菜嫩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费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丛生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6 mg·L-1,壮苗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1,幼苗移栽到经灭菌处理的等体积混合的草炭土、蛭石、珍珠岩基质中,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园林植物一串红橙香公主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磷营养液施用量对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营养液供磷水平依次为0(P0)、15(P1) 、30(P2)、60(P3)、90(P4)、120(P5) mg·L-1。结果表明,供磷水平在0~120 mg·L-1范围内,株高、冠幅、地径、叶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质量、地下部分干物质质量、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随着磷浓度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P2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均在P1处理达到最大值,P1处理叶绿素含量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显著(P<0.05)。根长随着供磷浓度增加而增加,P5处理达到最大值。P0处理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各指标均最小,且发育延迟。综上说明供磷水平过低或者过高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在15~30 mg·L-1橙香公主观赏效果最佳,是最适合磷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董军  洪莉  陈令会  阮梦雅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435-2437
以06-7等甜樱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喷施方法等对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坐果率影响显著。当6-BA≥40 mg·L-1、GA≥80 mg·L-1时,促进坐果效率显著。甜樱桃品种06-7可喷施80120 mg·L-1 GA+4080 mg·L-1 6-BA促进坐果;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生长素施用效果更佳。此外,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可提高坐果率,不同甜樱桃品种对同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药反应也不完全相同。红蜜、布鲁克斯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第一遍:75 mg·L-1GA+20 mg·L-1 6-BA;第二遍:129 mg·L-1GA+34mg·L-1 6-BA;第三遍:86 mg·L-1GA+23 mg·L-1 6-BA)后,坐果率可达到90%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甜樱桃品种需要搭配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霍格兰营养液中添加6个不同浓度(0、0.1、0.2、0.4、0.8、1.6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研究其对烟苗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BA浓度的增加,烟草幼苗根系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4 mg·L-1处理较其他处理提升了根系活力,增幅达5.07%~29.02%。而1.6 mg·L-1IBA处理较对照处理降低了烟苗根系活力。不同浓度的IBA对烟苗根系各项品质指标影响不同,随着IBA浓度的增加,烟苗根系各项指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处理间差异显著。0.4 mg·L-1IBA处理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了烟苗根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增幅分别达4.78%~30.24%、8.25%~27.17%、5.71%~35.79%、11.77%~163.11%、6.86%~47.21%。此外,0.4 mg·L-1IBA处理提高了烟苗根系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烟草漂浮育苗营养液中添加IBA浓度为0.4 mg·L-1,可促进烟苗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用浓度激素配比对一叶萩组培快繁进行研究果表明,一叶萩最适外植体为茎段,接种成活率为96%,最佳初代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BA 0.20 mg·L-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6-BA 0.50 mg·L-1+IAA 0.20 mg·L-1+GA30.10 mg·L-1,增殖系数达8.7;生根率最高的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1,培养30 d左右,生根率达88%,平均根长1.7 cm;最佳移栽基质是蛭石,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1.
以吉塞拉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体系优化。结果表明:以75%乙醇灭菌30 s,0.1% HgCl2灭菌10 min效果较优,MS+0.2 mg·L-1 IB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初代培养基,MS+0.1 mg·L-1 NAA+0.5 mg·L-1 6-BA+30 g·L-1蔗糖为最佳增殖培养基,1/2 MS+0.3 mg·L-1 IBA+0.3 mg·L-1 NAA+30 g·L-1蔗糖为最佳生根培养基。其中,活性炭含量是影响生根的关键因素。以椰糠和草炭为介质,能增强根系韧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条件的探索,建立了浙江金线莲(ZJJ)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4 mg·L-1,诱导率为62.5%;在固体培养基中,类原球茎诱导的最佳条件为TDZ 0.6 mg·L-1+NAA 0.2 mg·L-1+6-BA 2.0 mg·L-1,诱导率为59.3%;类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条件为稀效唑1.5 mg·L-1+6-BA 2.0 mg·L-1+NAA 0.2 mg·L-1,增殖系数为8.4,其中稀效唑是类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因子;类原球茎分化的最佳条件为6-BA 0.5 mg·L-1+NAA 0.1 mg·L-1,分化率为87.3%;植株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2 MS+NAA 1.0 mg·L-1+IBA 1.0 m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以红火箭、红火球和百日红3个紫薇栽培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A、IBA和GA3外源激素对紫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间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均可正向调控红火箭的发芽率,红火球和百日红的发芽率主要受IBA正向调控,10 mg·L-1 IBA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0~100 mg·L-1 GA3均能显著提高3个紫薇品种种子发芽势;1 mg·L-1 NAA、10 mg·L-1 IBA、20~50 mg·L-1 GA3浸泡红火箭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10 mg·L-1 IBA浸泡红火球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1、5、20 mg·L-1 IBA处理。5和10 mg·L-1 IBA浸泡百日红种子后,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其中,1 mg·L-1 NAA、10 mg·L-1 IBA、5 mg·L-1 IBA分别浸泡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后,发芽率最高为88.0%、85.3%、87.3%;此外,各处理与对照组起始萌发时间相差不大,1 mg·L-1 NAA、10 mg·L-1 IBA、5~10 mg·L-1 IBA分别使红火箭、红火球、百日红的萌发时间缩短5、3、4 d。试验结果对紫薇栽培品种的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生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邓鸿杨  傅斌  韦杰  何洪任  阳林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25-1928
于2017年4月选用三峡库区常见的浮萍、金鱼藻、睡莲、茭白、黄花鸢尾5种水生植物,设置3种氮磷浓度水池,开展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氮磷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浓度下,浮萍+茭白组合去除氮磷的效果均高于其他组合。高浓度下总氮(TN)、总磷(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781、0.538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73、0.524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696、0.382 mg·L-1),中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3.628、0.879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1.086、0.454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11、0.400 mg·L-1),低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914、0.585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966、0.437 mg·L-1)>睡莲+黄花鸢尾(0.967、0.386 mg·L-1)。  相似文献   

15.
以微型月季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以微型月季幼嫩茎尖为外植体,75%乙醇灭菌30 s,用无菌水清洗,再用0.1% HgCl2+体积分数0.5%吐温20灭菌6 min,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MS培养基+6-BA 1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条件下,微型月季茎尖出芽诱导率可达到83.3%,培养22 d左右,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迅速。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1+NAA 0.06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培养基宜选用1/2 MS+IBA 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1个月后炼苗移栽,种植于穴盘中。待主根粗壮、植株生长健壮后转移至营养钵,基质采用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1。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100、150、200 mg·L-1锌、锰单独及复合胁迫对水稻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锰单一及复合胁迫均显著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导致其株高降低,根长减小,根系体积减小,叶绿素含量大幅下降,游离脯氨酸、MDA含量显著上升, SOD活性显著下降,且随着胁迫浓度从100~200 mg·L-1,水稻幼苗的逆境响应不断加剧。相同浓度下,单一锌胁迫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抑制强于锌锰复合胁迫,强于单一锰胁迫。  相似文献   

17.
以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外植体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部位、基础培养基、抗褐化剂以及不同黑暗低温处理时长对其诱导阶段抗褐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MS+6-BA 1.5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中,不同部位外植体当年生茎段褐化率低,为14.8%,长势较佳;同等激素水平下,最佳基础培养基配方为1/2MS,其褐化率为15.0%;不同抗褐化剂处理水平下,掌叶覆盆子茎段对Vc 100 mg·L-1的培养基抗褐化效果最好,出芽率92.5%;而PVP处理为1 g·L-1时,相对其他浓度抑制褐化效果较好,褐化率15%,继续增加浓度则不利生长;4 ℃低温黑暗处理的最佳时间为24 h,褐化减轻明显,褐化率为5%,出芽率达到95%,超过处理时间则对其生长势有影响。由此可知,将掌叶覆盆子当年生茎段进行4 ℃低温黑暗处理24 h,接种在1/2MS+6-BA 1.5 mg·L-1+NAA 0.2 mg·L-1+Vc 100 mg·L-1或聚乙烯吡咯烷酮1 g·L-1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抗褐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孟肖  陈娜  程磊  姚洁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37-1838
以药用植物杭菊为材料,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杭菊茎尖进行灭菌方法,优化培养条件。以75%乙醇和0.1% HgCl2溶液为灭菌试剂,探讨杭菊适宜的灭菌时间;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杭菊增殖培养过程中植株生长情况。结果表明:75%乙醇浸泡25 s,0.1% HgCl2溶液灭菌7 min,杭菊植株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较高,污染率仅为18%;杭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IBA 0.05 mg·L-1。本研究的灭菌方式和诱导方法为后期杭菊组织培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浙江新昌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病害特征描述,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致病性的试验和rDNA ITS序列的测定比较,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针对该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n gloeosporioides);15种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微乳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EC50<1 mg·L-1);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颗粒剂和10%己唑醇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次之(1 mg·L-150<10 mg·L-1);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EC50>10 mg·L-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颗粒剂对茶叶炭疽病菌丝生长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了100、150、200 mg·L-1外源Se和50、100、150 mg·L-1外源VC对水稻200 mg·L-1锌锰复合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Se和VC均能对锌锰复合胁迫起到缓解作用,且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缓解效应越好,其中以150 mg·L-1 VC的效果最佳。可能是Se和VC通过增强植株的抗氧化能力来减少锌锰复合胁迫带给植物的损伤,VC的效果强于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