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2019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发生的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疫情来源,分析疫情扩散风险,以现场调查、追踪调查、座谈、采样检测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生猪贩运人员和车辆交叉感染导致疫情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不排除流浪犬以及废品杂物等传入疫情的风险,疫情扩散风险较低。由此,建议当地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促进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人员、物品、车辆的清洗消毒,规范生猪和生猪产品的跨地区调运、产地检疫、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以及相关场所和车辆的清洗消毒。此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对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4.
2019年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督导组对此起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扩散风险分析。调查分析显示:泔水喂猪引发此起疫情的可能性最大,当地再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较高,但疫情扩散到疫点之外和野猪的风险较小。督导组由此提出,明确各相关部门防疫责任,继续加大疫情监测和排查力度,加大对餐厨剩余物和猪肉销售点废弃碎肉的监管,禁止泔水喂猪,进一步提升猪场的猪病防控能力。此起疫情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和边境动物卫生安全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8年11月,湖南省保靖县某猪场暴发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来源、传播途径,为本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湘西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保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猪场的病死情况、饲养管理情况,以及流行病学关联场所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该场主要为自繁自养,长期饲喂泔水,平时无外来人员及外来车辆进出;近期无野猪死亡情况;猪场内泔水、运输泔水车辆、定点屠宰场样品检测均发现ASFV核酸阳性。调查认为,此次疫情由泔水引发的可能性较大。本研究找出了引发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及可能的传播途径,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9年1月19日,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远镇板桥村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及时提出有效防控建议,采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起疫情的时间、空间、群间描述,结合病例搜索、现场调查、追踪溯源,建立假设并进行验证,闭合疫情发生发展链条。调查分析认为,此次疫情很可能是2018年12月下旬生猪养殖场户经饲喂餐厨剩余物或车辆人员带毒传入引起,疫情扩散风险较低。调查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大疫情排查监测力度,切实强化、完善对全区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以及对餐厨剩余物的使用监管,认真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本调查确证了禁止饲喂餐厨剩余物和加强车辆人员的流通控制与消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20年3月3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报告发生野猪非洲猪瘟疫情。为了解疫情发生和发展经过,查明发生原因,评估野猪和家猪的污染情况和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采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本次疫情由污染的生猪产品引起,最早可能发生在2019年秋冬季。根据调查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大野猪和家猪排查监测力度,推进林区生猪养殖环节严防死守,严管严控生猪运输、屠宰、销售环节,做好文明旅游、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等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8.
目的:甘肃省某养猪大户报告其育肥猪发生连续多天大批死亡后,对其饲养管理、调入调出和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对发病猪采样送检,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临床诊断发现发病育肥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咳嗽,耳朵、腹下和四肢内侧皮肤呈现蓝紫色;剖检病死猪发现病猪皮下脂肪、全身浆膜、黏膜和实质器官出血,包皮积尿,心肌坏死,肝脏表面有出血性坏死灶,脾脏不肿大,边缘有楔形梗死灶,结肠、盲肠黏膜表面溃疡灶呈纽扣状;送检病料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室检测确诊为经典猪瘟,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猪瘟免疫程序不当,存在寒冷应激等诱因。根据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最后确诊为经典猪瘟,因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报告后封锁隔离等处置及时,未发生疫情扩散。结论:通过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此次疫情系育肥猪猪瘟免疫失败致使经典猪瘟感染,导致育肥猪大批死亡。寒冷应激、饲养管理落后均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某生猪养殖场动物疫病流行和发生情况,排除或净化该生猪养殖潜在的疫病风险,指导养殖场科学、规范从事生猪养殖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并作为诊断某种动物疫病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全妮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39(5):28-2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食欲不振,呕吐,流鼻血,尿血,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黏膜明显出血,脾脏暗沉肿大(是平常的四倍大)。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11.
2018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通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为追溯这起非洲猪瘟疫情的来源,怀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从生猪调运、饲料、泔水、生物安全等风险因素入手,结合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血清以及饲料、泔水、关联屠宰场环境及冻库冷冻猪肉产品等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能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猪场2018年10月曾使用收购的泔水喂养生猪;泔水、冷冻猪肉产品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9%(3/348)、25.6%(10/39),而血清和饲料样品全为阴性;在冻库、餐饮机构和销售终端检出ASF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7%、1.8%、7.7%。调查分析显示,该疫情猪场的泔水饲喂时间、发病时间与ASFV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相符,且与泔水有关联的某物流公司冻库猪肉被产品检测出ASFV核酸阳性。综上表明,泔水喂养引起该非洲猪瘟疫情的可能性最大。依据调查结果,采取严格生猪及其产品移动监管,强化落实禁止泔水饲喂政策,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13.
从2018年8月发现我国首起非洲猪瘟(ASF)疫情至2020年7月,辽宁省共报告养殖环节ASF疫情18起,涉及24个养殖场户。为掌握辽宁省养殖环节的ASF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对这些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开展了描述性分析,呈现其时间、空间、群间分布特征,统计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病毒进入疫情场户的可能途径。辽宁省养殖环节ASF疫情可追溯至2018年6月上旬或中旬,在2018年9—10月呈现时空聚集性特征。母猪、育肥猪等日龄较长、体重较大生猪最早发病。养殖环节ASF发病场户内累积发病率为0.75%~88.24%,中位数为20.63%;病死率为21.26%~100%,中位数为100%。生猪调运是ASF跨区域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车辆、人员的机械携带是病毒传入辽宁省养殖环节各疫点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对辽宁省进一步有效防控ASF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18年3月,湖南省冷水江市一猪场饲养员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为了解病例的传染源、动物感染情况,防止疫情扩散,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疫点基本情况,以及人员感染、饲养场与生猪交易市场猪布鲁氏菌病监测、疫病溯源与追踪、疫情处置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时处置了阳性动物,因而未发生疫情扩散。调查认为,病原来自生猪交易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可能通过调运车辆传入猪场,最终导致人员感染。结果提示,应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联合防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