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农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典型农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特点,本文利用EFM2尾气质量流量计和SEMTECH-DS气态污染物分析仪对CO、HC、NOx进行了测量并确立了利用MAHA测量排放颗粒物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测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怠速、行走和作业三种工况,对比不同工况下NO/NOx的比值显示在作业工况下的NO/NOx的比值最高,行走工况居中,怠速工况最小;对比不同排放标准下油耗的排放因子发现,农用机械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因子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小型直列4缸、直喷式、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通过试验研究了十三工况点下不同共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参数组合对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并分析了NOx形成机理与喷油参数轨压、喷油提前角改善柴油机排放的作用。结果表明:NOx排放值随着轨压的增大基本上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并且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而增高,同时轨压对NOx排放值的影响小于喷油提前角的影响;喷油提前角应在8~10°间选取,轨压选1 200 bar左右较为合适;仅改变喷油参数轨压和喷油提前角难以实现全工况的NOx排放值达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非道路排放法规和经济性的要求,探究当前农用柴油机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外农业机械配套动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证,应用对比分析法将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对照,找出了我国农业机械配套动力技术与国外的差距。结果显示,国内电控柴油机应用于农业机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大力推进电控柴油机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电控化将是农用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将生物燃油与0#柴油进行乳化后,制成B10、B15、B20乳化型生物燃油,在发动机实验台架上,柴油机转速为1500r·min^-1时考察B10,B15,B20燃料的HC、CO、PM、NOx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下,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HC、CO、PM排放比柴油要高,而且随着生物燃油比例的增大逐渐增多,但均未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NOx排放量比柴油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CAST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适宜运行参数,分别在5种工况下研究CAST一体化设备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色度、浊度、COD、TN、氨氮、TP和磷酸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CAST一体化设备在以下运行工况参数:(1)温度25℃、容积负荷0.20 kg·m-3·d-1、溶解氧2.00 mg·L-1、曝气2 h;(2)温度25℃、容积负荷0.40 kg·m-3·d-1、溶解氧4.00 mg·L-1、曝气2 h,出水COD、TN和TP能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在温度25℃、容积负荷0.60 kg·m-3·d-1、溶解氧4.00 mg·L-1时,延长曝气时间至2.5 h,出水COD和TN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出水TP也可得到极大改善。5种工况下,浊度和色度均能被很好去除,但氨氮均不能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根据农村污水处理对COD、TN和TP的排放要求,通过试验取得的运行参数能对小型CAST一体化设备在农村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环境部日前正式批准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发布稿)》。本标准规定了第4阶段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及其装有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该标准指出,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千瓦以下(含560千瓦)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要求。560千瓦以上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第4阶段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车用发动机振动测试方法,并对安装在实验台架上的6105Q一1C型车用柴油机进行了振动测试与分析,发现柴油机前端及横向振动较大。建议采用提高有关零部件制造精度与质量,减少活塞侧向力,改进机体结构形式、合理布置加强筋以提高机体刚度等措施来减轻振动。  相似文献   

8.
利用FLUENT对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的燃烧过程与NOx排放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多维计算的边界条件,然后利用FLUENT中的燃烧模型定制边界条件、定义物理模型,完成缸内燃烧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标定工况下,误差不超过6%.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柴油机燃烧多维计算模型模拟缸内燃烧过程与NOx排放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策略,为柴油机燃烧性能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点火系统使用因素的改变,在特定的工况及运行条件下测试其发动机HC及CO排放变化,指出了点火使用因素对发动机Hc排放有很大的影响,而对CO排放影响都基本不大。不同使用因素对HC排放影响显著性不同,并且同一使用因素对HC排放影响在不同的工况下表现程度也有所不一致,即存在故障特征工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船舶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船舶废气污染防治重要性日益凸显。硫化物作为船舶废气重要污染物,其防治问题已经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本研究则从船用柴油机硫化物排放现状出发,在探讨其危害的同时,就硫化物排放控制技术,如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船用燃料替代技术、柴油机缸内处理技术、尾气后处理技术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明确现有船用柴油机硫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特征及优缺点,为船用柴油机硫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不断提升船舶废气污染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县,小型农用柴油机已经在广大农户中广泛使用,农业机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还使农民进一步从日益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中去。一、小型农用柴油机故障诊断的原理小型农用柴油机故障诊断要理清故障发生的内在原因,对症下药,并及时修理和维护与保养,以确保机器在正常的农业生产中不耽误农活。1、前因与后果。柴油机是由不同的零部件所组成的复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排放控制措施实施和政策制定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尾气排放特点,在引用国外排放模型对我国城市机动车排放水平进行评价时,应根据我国机动车行驶排放特点对模型进行修正.本文介绍了机动车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了我国在引用国外排放模型时由于车辆分类标准、测试工况和交通条件的不同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出针对这些因素的改进意见,为建立我...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开始频频在国内各大中型城市出现,以PM2.5为代表的新型污染物席卷了全国约七分之一的面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针对尾气排放和成品油的相关政策,2011年环保部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第四阶段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公告要求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的重型柴油车国Ⅳ排放标准。而与此同时,可以通过SCR系统将尾  相似文献   

14.
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研究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将涡轮增压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在原柴油机柴油喷射系统中加装喷油泵齿条限位装置,并加装电控系统和天然气供给系统,控制柴油和CNG的喷射量.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替代率对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在转速为1 400r/min、全负荷下的NOx、HC、CO与碳烟排放及有效燃料消耗率.结果表明:与原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替代率为32.7%、38.9%、41.6%、47.2%、51.3%、55.8%、61.5%、65.8%、70.7%、75.8%和80.9%的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了5.4%;NOx排放平均升高了22.1%;HC排放平均升高了344倍;CO排放平均降低了20.1%;碳烟排放平均降低了47.9%.  相似文献   

15.
车用汽油机稳态工况下废气排放与汽油机转速、负荷、空燃比和点火正时等影响因素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汽油机试验排放数据的学习 ,建立起描述车用汽油机废气 HC,CO,NOx 排放与上述因素之间关系的 BP神经网络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排放预测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17%、91.45%和91.85%,对TN、TP的去除率一般,分别为55.61%和57.72%,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工配水的多级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缺氧、厌氧、好氧脱氮除磷试验,采用2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得到了在低碳源下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在最佳工况下,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高达80%以上,铵态氮的去除率约99%,出水能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系统运行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曝气时间对SBR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进水有机负荷及曝气时间,了解不同有机负荷运行条件下,曝气时间对SBR系统的影响。[结果]搅拌/曝气时间分别为2.5 h/7.5 h时,COD与TP的去除效果最佳。此时,在低、中有机负荷运行条件下,COD和TP的出水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而高有机负荷运行条件下,COD和TP的出水浓度均未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但COD和TP的去除效果较高。[结论]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曝气时间对SBR系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燃用超声乳化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乳化机理,将适当配比的0#柴油、水和SPSO型乳化剂进行乳化,研究了掺水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温度和乳化时间时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水量的增加,乳化柴油的热值逐渐下降,黏度、闪点、燃点和凝点越来越高,最大掺水量应小于18%.对10%,15%掺水量的乳化柴油进行台架试验表明,中小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不明显,大负荷工况下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在9%~14%之间,燃用乳化柴油可降低尾气排放中NOx和排气可见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掺混比对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将电控共轨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在进气歧管前通过混合器与空气混合,引燃柴油由原高压共轨系统供应,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由双燃料ECU控制.【方法】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对比分析了转速为1 600r/min、50%负荷和1 200r/min、100%负荷下,柴油机和不同掺烧比的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结果】随掺烧比的增大,转速为1 600r/min、负荷为50%时,双燃料发动机峰值压力平均值增大,而转速为1 200r/min、负荷为100%时,双燃料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压力标准差增大,循环分布分散;峰值压力升高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增大,循环分布分散;平均指示压力平均值降低,标准差增大.【结论】与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