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40%氟氯吡啶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的除草效果,应用40%氟氯吡啶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对麦田阔叶杂草繁缕、猪殃殃、稻槎菜等开展了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5 d,施40%氟氯吡啶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有效成分量180、240、300 g/hm2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7.21%、99.82%、100.00%,鲜重防效分别为99.72%、99.98%、100.00%,防治效果突出,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直播稻田中稗草及千金子难以防除,危害程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因此,于2018年8月在普济圩地区开展了3%氯氟吡啶酯乳油、3%氯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3%氯氟吡啶酯乳油+10%氰氟草酯乳油+安融乐3种药剂处理对直播稻田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氯氟吡啶酯乳油1 200 mL/hm~2+10%氰氟草酯乳油2 250 mL/hm2+安融乐可以实现对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有效防除,株防效分别为86.4%、100.0%,鲜重防效分别为95.9%、100.0%,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该复配药剂可用于直播稻田后期高龄稗草和千金子的补除。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鲁北地区小麦抗性阔叶杂草,引进新型除草剂20%双氟.氟氯酯WG(锐超麦)+助剂(5毫升/667m2+15毫升/667m2)(处理1),以 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2% 2,4-滴丁酯(20毫升/667m2+80毫升/667m2)(处理2),3%双氟.唑草酮悬乳剂50毫升/667m2(处理3)作对照药剂在冬前进行了试验示范。药后120天处理1、2、3对荠菜株防效分别是98.75%、96.25%、95.00%,荠菜鲜重防效分别是99.99%、99.80%、99.15%;处理1、2、3对播娘蒿株防效分别是100%、93.33%、93.33%,鲜重防效分别是100%、99.98%、99.98%;处理1、2、3杂草总体株防效分别是98.90%、95.79%、94.74%;杂草总体鲜重防效分别是99.99%、99.86%、99.39%。对主要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无论株防效、鲜重防效和杂草总体防效均以处理1,即20%双氟.氟氯酯WG(锐超麦)+助剂(5毫升/667m2+15毫升/667m2)最高,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直播稻田氯氟吡啶酯组合使用除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控制杂草危害,进行氯氟吡啶酯封、杀组合使用防除单季稻直播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与丙草胺(含安全剂)、氰氟草酯组合使用,采用播后封闭+水稻3叶1心期喷杀的“一封一杀”和水稻2叶1心期“一次性封杀”,均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3%氯氟吡啶脂+10%氰氟草酯混配剂防除机械穴直播水稻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后39 d用3%氯氟吡啶脂900 mL·hm-2+10%氰氟草酯2 250 mL·hm-2对耳叶水苋、稗草、千金草、莎草和节节菜的防效均达100.0%,与对照药剂比较,防效明显。对日照飘拂草防效在22.2%~42.6%,对蓼草防效差。该处理对水稻前期有抑制作用,后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小麦田杂草试验表明,在小麦三叶期,阔叶杂草二至四叶期,喷液量450 L/hm2条件下,施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 050 m L/hm2对小麦安全,可以有效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反枝苋、藜、卷茎蓼。  相似文献   

7.
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水稻插秧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18 00 g/hm2防除插秧田稗草可达到理想的效果,药后15 d株防效为94.7%-100.0%,药后30 d株防效为74.1%-88.9%,鲜重防效为93.6%-98.2%。在所用剂量下,药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25g/l氯氟吡啶酯EC在推荐剂量下,防除直播水稻田杂草效果、杀草谱,安全性及施药技术等指标,采取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啶酯杀草谱主要包括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但对千金子无效;施药时间为直播水稻4~6叶期,推荐剂量为15~30ga.i./hm2,施药后25d对阔叶杂草综合防除效果达100%,与氰氟草酯混合使用,对千金子防效更好。建议在直播稻4~6叶期,25g/l氯氟吡啶酯EC22.5~30ga.i./hm2+100g/l氰氟草酯EC100~150ga.i./hm2混合喷施可以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危害,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排列法,在秧苗1.5叶、稗草2~3叶时开展了10%氰氟草酯乳油防治水稻旱育苗秧田杂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5 d,对稗草的株防效达86.99%;药后30 d,对稗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7.00%和97.07%,对部分阔叶杂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进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单季稻病害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在450~600 mL/hm2剂量下对水稻安全,对纹枯病、稻曲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药剂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锐超麦)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常规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用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5.0 g/hm~2+专用助剂0.1%(v/v)、97.5 g/hm~2+专用助剂0.1%(v/v)对总体杂草的株防效在78%以上,鲜重防效在93%以上,同时对小麦安全,小麦增产率达14%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鲁北地区小麦抗性阔叶杂草,引进新型除草剂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以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2%2,4-滴丁酯、3%双氟·唑草酮悬乳剂作对照药剂在冬前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药后120 d,对麦田主要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无论株防效、鲜重防效,还是杂草总体防效,均以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5 mL/hm2+助剂225 mL/hm2最高,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氯氟吡啶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32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盆栽法研究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叶龄的水稻对氯氟吡啶酯敏感性不同,于水稻2~3叶期时施用氯氟吡啶酯,供试32个水稻品...  相似文献   

14.
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水稻插秧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18 00 g/hm2防除插秧田稗草可达到理想的效果,药后15 d株防效为94.7%-100.0%,药后30 d株防效为74.1%-88.9%,鲜重防效为93.6%-98.2%。在所用剂量下,药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利辛县新推广药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作为对照药剂,研究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田猪殃殃、荠菜、播娘蒿的防效。结果表明,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对小麦田猪殃殃、荠菜、播娘蒿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建议按照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75 g/hm~2+专业助剂450 mL/hm~2的剂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3% 氯氟吡啶酯乳油 + 10% 氰氟草酯乳油对单季稻直播田杂草进行防除,结果表明,3% 氯氟吡啶酯乳油对稗草、莎草、阔叶草的防效好,尤其是对阔叶草,防效明显优于其他参试药剂,加入氰氟草酯后,能有效控制千金子危害,但对莎草科中的日照飘拂草无效。  相似文献   

17.
18.
10%氰氟.精恶唑除草剂防治直播稻田杂草试验效果研究表明,10%氰氟.精恶唑除草剂防除直播早稻田杂草的时间以秧苗2.0~2.5叶时施药为宜,用药750 g/hm2,药后41 d对稗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4.4%、88.8%,对千金子、异型莎草、节节菜、丁香蓼的防效达100%,对矮慈菇防效较差;推迟用药,除草效果下降;在秧苗4~5叶用药1 500、2 250 g/hm2,秧苗有药害和生长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48%仲丁灵乳油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8%仲丁灵乳油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药效试验表明:48%仲丁灵乳油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其中对马唐等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很好,对鳢肠、铁苋菜等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0.
对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效及安全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050ml/hm2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后10d,750、900、1050ml/hm2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反枝苋、马齿苋、鸭跖草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7.9%、90.9%、93.7%,药后30d,750、900、1050ml/hm2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株防效分别为94.7%、96.3%、98.1%,鲜重防效分别为95.7%、97.5%、99.1%,且对玉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