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制定适宜的水肥管理措施促进竹叶花椒生长.【方法】设计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FWC)分别为20%,40%,60%和80%)、氮肥(0,75,150和300 kg/hm~2)、磷肥(0,30,60,120 kg/hm~2)和钾肥(0,75,150,300 kg/hm~2)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幼苗生长、土壤水解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和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竹叶花椒幼苗地径、苗高和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或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竹叶花椒幼苗生长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相关,生长隶属度与土壤酶活性隶属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为62.0%FWC及氮、磷和钾施肥量分别为253.9 kg/hm~2,55.0 kg/hm~2和81.1 kg/hm~2,对提高竹叶花椒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水肥处理竹叶花椒耐涝特性,以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提高竹叶花椒耐涝性。【方法】以竹叶花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田间持水量:20%、40%、60%和80%,氮肥:0、75、150、300 kg N/hm~2、磷肥0、30、60、120 kg P_2O_5/hm~2,钾肥0、75、150、300 kg K_2O/hm~2),通过水肥处理盆栽90 d后测定淹水0、1、3、5 d后植株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外观表型及排水后植株恢复情况,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各水肥处理植株耐涝性综合评价。【结果】在淹水胁迫过程中,T12处理植株叶片受害程度最轻,耐涝性最强;T8、T9、T10、T11和T12处理排水后期可恢复正常生长,而其余处理植株均死亡。淹水胁迫期间,各水肥耦合植株叶片SOD活性呈上升趋势;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淹水第3天;MDA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耐涝性综合值随田间持水量(FWC)及氮、磷和钾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估算出在63%FWC、275 kg N/hm~2、95 kg P_2O_5/hm~2和275 kg K_2O/hm~2水肥管理条件下植株可获得较高的耐涝性综合值。合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和N、P、K肥料施用量是提高竹叶花椒耐涝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贺冬梅 《现代农业》2014,(12):27-29
通过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得出,收获前后土壤全氮含量变化比较显著,其中除处理1较种植前土壤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处理均呈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碱解氮变化幅度均较大,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全磷变化幅度均较大,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速效磷变化都比较平稳,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下降趋势。收获前后土壤全钾变化都比较平稳,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速效钾变化范围较宽,其中除处理3较种植前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处理较种植前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竹叶花椒适生地的海拔与土壤肥力对其品质的影响,研究采集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3个竹叶花椒适生县共40个乡镇的竹叶花椒样品与相应土壤样品,测定竹叶花椒挥发油含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并测量了每份样品采集地的海拔。研究发现,竹叶花椒品质主要受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直接影响,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适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有利于提高竹叶花椒品质;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是影响竹叶花椒品质的间接因子,超过一定海拔范围,土壤pH值过低,不利于其品质的提高;普格县特补乡、孟甘乡与夹铁乡,金阳县南瓦乡、尔觉西乡、老寨子乡、梗堡乡及山江乡的竹叶花椒品质较好,且提高该地土壤全磷与有机质含量可进一步提升竹叶花椒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田间增温水灌溉(ZW)和井水灌溉(CK)小区实验,研究滴灌温度对棉花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设置增温滴灌和井水滴灌2水平3重复处理,在棉花蕾期、铃期时采集棉花根际0~20 cm土壤,测定土壤速效N、有效P、速效K及有机质含量,并在蕾期时取完整灌水周期中根际土壤鲜样测定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结果】蕾期时ZW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较CK减少13.51%(P0.05),铃期时,有效磷含量减少26.7%(P0.05),两时期中ZW处理下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略低于CK处理(P0.05);完整灌水周期内ZW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灌水后第3 d,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增加了41.5%(P0.05)、45%(P0.01)、19%(P0.05),灌后第5 d,放线菌数量增加了93.2%(P0.01),总增加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结论】增温水灌溉可以促进棉花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降低土壤中养分含量,亦可丰富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促进土壤养分循环转化。  相似文献   

6.
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条件下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状况,确定楸树苗木合理水肥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楸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3个水分梯度(30%饱和持水量(FWC)、50%FWC、70%FWC),和4个施肥量(T1(氮0g,磷0g,钾0g)、T2(氮2g,磷1g,钾1.5g)、T3(氮4g,磷2g,钾3g)、T4(氮6g,磷3g,钾4.5g)),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楸树苗木生理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楸树苗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关系。结果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的形态指标交互作用不显著,苗高、地径、生物量均随水分梯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水分梯度为30%FWC时最好;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均在T3处理达到峰值。苗木养分在T3处理时达到奢养状态,此时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最高,再增加施肥会对苗木产生毒害作用,即苗木养分质量分数还在增加但形态指标和养分含量已开始降低。水肥耦合对楸树苗木养分质量分数和养分含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其养分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T3处理处达到最大;在水分含量为30%FWC时,施肥对楸树苗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3、30%FWC处理更有利用苗木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结论水分梯度和施肥量对苗木生长和养分状况的作用证实,水肥耦合对苗木的质量有一定的提升,30%的饱和持水量和T3处理(氮4g,磷2g,钾3g)结合对楸树苗木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水肥耦合对寒地粳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寒地粳稻东农428为试验材料,设置控灌方式、氮肥水平2因素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对寒地粳稻养分吸收,以及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模式均在N3处理下水稻含氮量,含磷量以及含钾量最高,且产量达最大值;而在N3处理下的两种灌溉模式相比较,在节水灌溉(W1)水平下水稻产量最高,且氮、磷、钾含量都处于最高水平,说明N3是水稻增产最佳施氮水平,节水灌溉较常规灌溉促进了产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设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磷、钾耦合条件下玉米苗期植株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玉米苗期植株氮含量在0.08321g到0.28085g之间,最高为处理7(W3N1P3K2),最低为处理1(W1N1P1K1);玉米苗期植株磷含量在0.00788g到0.02450g之间,最高为处理4(W2N1P2K3),最低为处理2(W1N2P2K2);玉米苗期植株钾含量在0.14749g到0.46537g之间,最高为处理4(W2N1P2K3),最低为处理2(W1N2P2K2);  相似文献   

9.
蚯蚓和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施用微生物菌肥对雷竹笋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设置菌肥用量0(CK)、30kg/hm2(T1)、90kg/hm2(T2)、150kg/hm2(T3)4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雷竹笋日生长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分析竹笋生长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施用菌肥能促进雷竹笋生长,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竹笋生长量呈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及有效磷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碱解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速效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细菌数量随施肥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肥处理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竹笋生长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竹笋生长,其中碱解氮含量对生长速率的影响较大.施用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雷竹笋生长,改善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九叶青花椒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农户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评价了重庆市九叶青花椒主产区江津区5个主产乡镇160个种植户2017年2-5月的花椒施肥和产量现状.结果表明:重庆市青花椒平均产量为9.87 t/hm~2;氮磷钾养分平均施用量分别为350.7,220.3和288.2 kg/hm~2,以施用化肥为主,有机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占其总养分投入量的2.64%,1.75%和2.22%.氮磷钾施用量在适宜范围内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3.7%,23.7%和31.3%,施用过量的农户分别占21.9%,22.5%和29.4%,施用不足的农户分别占5.0%,10.6%和3.8%.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花椒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增产17.8%.高产高效农户平均产量为11.44 t/hm~2,氮磷钾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71.8,163.7和218.1 kg/hm~2,其偏生产力分别是42.6,75.7和54.7 kg/kg,较氮磷钾肥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1%,30.2%和36.8%.综上所述,重庆花椒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农户之间存在较大的产量差异,采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花椒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藤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为制定科学的藤椒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6年生藤椒为试验材料,利用二次回归"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N、P、K的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4个水平,4个水平分别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N 330 g/株、P_2O_5 50 g/株、K_2O 200 g/株),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对藤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新鲜花椒产量增加了24.4%~74.7%。氮、磷和钾肥平均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2.7%,16.0%和13.5%,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4.9,22.5和4.5 kg/kg,肥料农学效率表现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处理的花椒果皮千粒质量和挥发性芳香油、麻味物质、醇抽提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及品质综合值与不施肥处理(N_0P_0K_0)相比,分别提高7.5%~21.6%,10.1%~40.2%,19.8%~60.7%,6.3%~32.3%,15.7%~48.1%和218.3%~754.6%。氮磷、氮钾和磷钾互作效应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能促进藤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建立新鲜花椒产量和品质综合值的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函数,获得藤椒高产优质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323.4~346.7 g/株(平均为335.1 g/株),P_2O_549.0~51.3 g/株(平均为50.2 g/株),K_2O 214.1~227.6 g/株(平均为220.9 g/株)。【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能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得到了研究区藤椒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为对藤椒果皮的冷榨油饼粕(以下简称饼粕)中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微波辅助提取饼粕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微波处理360s,乙醇φ=50%,微波功率400W,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的多酚得率为6.83mg/g;进一步优化多酚纯化工艺得到条件是采用AB-8树脂填料柱色谱,将质量浓度为1.50mg/mL,pH 4的样品以1.00mL/min的流速上样,吸附平衡1h,用φ=60%乙醇以1.00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最终饼粕多酚的纯度由35.70%提高到76.30%。采用典型体外抗氧化体系对比分析饼粕多酚、藤椒多酚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表明,饼粕多酚和藤椒多酚在还原力(较低质量浓度下)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的表现上优于BHT,但在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能力的表现上相对较弱。藤椒冷榨油饼粕中含有一定量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与间套绿肥对果园水热特征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与覆盖措施下苹果园水热特征及硝态氮累积量,于2012—2015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白水县田家洼村进行了田间试验,探究单施化肥(农户模式FM)、推荐施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现有模式EM)、增施有机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行间种植小油菜(优化模式OM)对果园水分含量、温度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式、农户模式相比,优化模式能显著提高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平均增加6.1%、14.6%;优化模式能提高0~60 cm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缓解深层(140~300 cm)土壤干燥化现象,降低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异,提高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的稳定性;优化模式的三年平均产量较现有模式、农户模式分别增加20.1%、33.6%,水分利用率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提高42.6%、28.9%;不同果园管理措施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差异显著,优化模式较现有模式能显著降低极端高温,缓冲不同时间段温度变异性,提高土壤的保温性。此外,优化模式能增加成熟期0~1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增加277.9、183.7 kg·hm~(-2),优化模式可降低120~3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降低71.3、30.0 kg·hm~(-2)。综上所述,优化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水热状况,降低深层硝态氮的累积量,是渭北旱地果园缓解水分和温度胁迫、改善果园生态环境、获得高产的最优果园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选择17个花椒林地采样,采用电耦合等粒子质谱法,测定了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中6种重金属含量。研究表明: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量有明显差异,部分样地Pb、Cd、As、Cu、Cr在花椒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幅较大;土壤Cd、As、Cr和Cu水平对果皮中的含量影响较大,土壤Pb和Hg水平对果皮中的含量影响甚弱;花椒叶中Cr含量几乎在全部样地超标,花椒叶中Pb、As、Hg、Cd及花椒果皮中Pb、Cd和Cr含量在部分样地超标;花椒叶和果皮对Cd、Cu和Hg有明显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对As、Pb和Cr的吸收能力弱。因此,花椒叶和果皮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其吸收和富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胡椒木(Zanthoxylum piperitum)叶片的离体培养.选取胡椒木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接种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7 mg/L,分化率为91.7%,最适的增殖继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7 mg/L,所产生的不定芽在1/2MS+ NAA0.4 mg/L的培养基上可全部生根,长成完整植株.首次证明以胡椒木的叶片为外植体可以进行快速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种水分模式(干旱交替型,浅水层连续灌溉型和控水模式)及分次施氮条件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不仅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影响.氮素因子一般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就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有显著影响,到孕穗期,水分条件开始起作用,在成熟后期,水稻不仅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水分条件和施氮的交叉作用影响.这说明在分次施氮的施肥模式下,施氮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保持一定的持续作用,而水分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作用.同时在水稻生长周期内的各个时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根际土壤酶等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陕西凤县无公害花椒园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2001)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陕西凤县主要花椒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凤县平木、唐藏和双石铺的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08,0.229和0.489,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02,0.303和0.559,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20,0.294和0.491。大气、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为花椒优良种质资源的选取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青海循化、甘肃秦安、山西平顺、陕西韩城、山东泰安、河南淅川、陕西凤县、河北涉县等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的种实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8个不同种源大红袍花椒种子的横径为3.54~4.35mm,纵径为2.96~3.35mm,种形指数为1.24~1.31。陕西韩城和甘肃秦安花椒具有较高的出皮率,分别为52.3%和50.3%;8个种源花椒种子的含油率均在23%以上,且各种源间差异较大;大红袍花椒种子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25.92%~45.95%),其次是亚油酸(13.96%~31.32%)。果皮中含有17种氨基酸(4.77%~6.64%),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占氨基酸总量的26.33%;果皮中铁元素的含量最高,为96.34~126.38mg/kg。从各种源的分布区域来看,花椒种子千粒质量与地理经度呈正相关,即东部的种子千粒质量较大,而西部的较小;西部地区的大红袍花椒出皮率高于东部地区;种子含油率与海拔、4-6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6-8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结论】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产量高,种子含油率高,果皮富含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表现出优良的表型性状及较高的经济性状,可以作为优良花椒种源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矿质元素,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选取17个样地,分别测定林地土壤中N、P、K、Mg、Ca、Cu、Zn、B、Mo的有效含量及其在花椒器官中的含量,分析花椒枝皮、叶、果皮、种子主要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花椒林地土壤中K、Cu、Zn很丰富,Mo丰富,B中等,P、Mg、Ca缺乏,N很缺乏;花椒各器官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分别是K、Ca、Mg、P、N、Zn、B、Cu、Mo,花椒从土壤中的吸收量表现为P>K>N,对P的含吸收量约是K和N的5.5~6倍。各元素积累量由小到大排序,N为枝皮、种子、果皮、叶,P为叶、枝皮、种子、果皮,K为枝皮、叶、果皮、种子,Mg为枝皮、果皮、种子、叶,Ca为种子、果皮、叶、枝皮,B和Mo为枝皮、种子、果皮、叶。土壤中N、P、K、B、Mo含量与花椒及其果实发育相关,Mg、Ca对花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