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识别树叶树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使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识别树叶树种的可行性,为野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树种识别提供方法。本试验识别了9个树种,测试了光谱预处理方法、识别方法对可见/近红外光谱识别的准确率的影响。对9种阔叶树种共46棵树,分别采用距离法和PLS-DA建立识别模型,比较不同波段和导数预处理方法对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距离法对原始光谱进行识别时,识别准确率<50%,不能够有效识别树叶树种。使用距离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识别时,识别准确率为近红外350~2 500nm(99.16%)>350~1 000nm(88.05%)>1 000~2 500nm(81.24%),且任意单个树种的识别准确率都>98%,能够有效识别树叶树种。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DA)结合单列识别变量矩阵时,识别准确率高达100%,识别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3 6,RMSEC为0.120,RMSEP为0.144,但只能成功识别4种树叶树种,当树叶种数>4时,预测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陡降。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DA)结合多列识别变量矩阵对9种树叶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58%,识别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88 6~0.956 9,RMSEC为0.084 5~0.15,RMSEP为0.088 7~0.155。本试验为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识别树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卷烟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方法]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分别经过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最小-最大归一化、二阶导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以马氏距离为基础的卷烟识别模型。[结果]小波变换模型有更好的样品识别能力,模型校正集样品的识别率为96.9%,检验集样品识别率为100%.分类可视化结果表明样品对本类型卷烟风格特征的表达最突出,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混合型卷烟的国内烤烟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进行正确识别。  相似文献   

3.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来自吉林省白城市、黑龙江泰来县、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山东省泗水县绿豆共120份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一阶导数+9点平滑、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矫正(MSC)、矢量归一化+MSC四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LS-DA),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得出:原始光谱模型判别率为62.5%,一阶导数+9点平滑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65%,SNV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65%,MSC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82.5%,矢量归一化+MSC预处理模型判别率为90%。因此,采用矢量归一化+MSC预处理方法对绿豆产地判别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无损地判别国产烤烟香型,指导卷烟配方原料利用,对1 383份烟叶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基于八大香型区划结果进行香型分类,选用各香型稳定区的样品构建香型分类模型。结果显示,基于近红外原始光谱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构建的香型分类模型准确率仅为48.64%,光谱数据经过SG滤波一阶或二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后,模型准确率提高29.54个百分点,然后经因子分析降维处理(45个因子)模型准确率提高到85.91%,最后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当评估器数量为500、随机种子为9时,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0.45%。利用建立的分类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清甜香型、焦甜焦香型、清甜蜜甜香型和木香蜜甜香型的召回率均达到90.00%以上,召回率最低的为蜜甜香型和焦甜醇甜香型(66.67%)。以上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有效鉴别烤烟八大香型。  相似文献   

5.
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所采集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并对未处理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处理光谱和二阶导数处理光谱分别在7个不同波段范围内建立红松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红松样本近红外光谱经一阶导数处理,波段在1 000~2 100nm范围内所建模型最优,其校正集相关性系数为0.992 5,校...  相似文献   

6.
基于NIR及PLS-PCR-SVR预测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是表征林地土壤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文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并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主成分回归(PCR)3种建模方法及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二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定标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波段优选。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80~1 450 nm,1 800~1 950 nm,2 050~2 300 nm,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预处理,采用PLS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8时,建立的校正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校正模型的R、RMSE、SEC分别为0.805 2、0.512 2、0.512 5;预测模型的R、RMSE、SEP分别为0.768 1、0.514 3、0.514 6。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快速估测,为林区实时、大面积、快速测定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麻疯树种子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 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麻疯树种子含油量的测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光谱成分分析仪采集了125份麻疯树种子样品的光谱数据, 通过样品化学值测定、光谱数据预处理以及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麻疯树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 并利用10份未知含油量的种子样品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本研究建模所选125份样品的含油量范围为25.23%~39.73%, 平均值为33.91%±2.64%, 中位数为34.31%, 基本覆盖了当前麻疯树的主要品种, 在种子油含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阶导数联合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为建立麻疯树种子含油量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 偏最小二乘法为最佳的回归方法。模型验证结果显示, 样品的化学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预测值极显著相关, 且相关系数达0.9556, 预测标准偏差为0.6536。结论检验结果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可应用于后期麻疯树种子油分含量的大批量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全蛋粉掺假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果,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全蛋粉掺假进行定性判别并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分别采用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卷积平滑、归一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等6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及CARS-SPA结合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建立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EL)模型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PLSR)对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掺假蛋粉进行定性判别方面,一阶导数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最佳,EL模型对掺假蛋粉样本总体判别准确率达到98.18%,对各类掺假蛋粉样品的判别准确率在97.78%以上。在对蛋粉掺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方面,多元散射校正为最佳预处理方法,CARS算法特征筛选效果更佳,对一组分掺假、二组分掺假、三组分掺假和所有掺假样本的PLSR浓度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58 5、0.931 2、0.945 6和0.955 8,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4.689 1、5.813 4、4.604 1和3.802 9。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蛋粉掺假检测,为监管机构检测蛋粉掺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鲜烟叶叶位的快速无损识别,以不同着生部位烟叶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构建基于特征光谱的鲜烟叶叶位判别模型。首先,利用标准正态变换(SNV)、二阶导数(2ND)、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和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原始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然后采用预处理后的全波段光谱数据和特征波段光谱数据,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鲜烟叶叶位识别模型。结果表明:采用SG滤波预处理和BPNN所构建的模型识别效果最好,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1.15%和90.63%。此外,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所筛选的特征波长所建立的BPNN模型最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3.23%和92.19%。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判别鲜烟叶所属部位是可行的,可以实现鲜烟叶所属部位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九简村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人工实测判别柑橘黄龙病(HLB)植株,协同无人机低空遥感获取标定柑橘种植地块的高光谱影像;计算柑橘健康植株和HLB植株冠层感兴趣区域(ROI)的平均光谱,并对初始光谱进行异常数据剔除、平滑去噪和光谱变换,得到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FDR)和二阶微分光谱(SDR);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后,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选择400~1 000 nm的特征波段,使用ArcGIS软件提取样本平均光谱,其全波段一阶微分光谱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分类准确率分别达87.41%、84.67%,SVM分类模型参数分别为C=35.39、γ=0.01;使用ENVI软件提取样本平均光谱,其全波段一阶微分光谱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分类准确率分别达92.39%、96.43%,SVM分类模型参数分别为C=5.06、γ=1.02。无人机低空遥感高光谱监测柑橘HLB具有可行性,可快速识别柑橘种植园地的HLB植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以10种木材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下BP神经网络识别木材的效果。  方法  利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LabSpec 5000光谱仪采集10种木材的光谱图,分别进行移动平均法处理、移动平均法+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法+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算法(S-G滤波器)、S-G滤波器+MSC和S-G滤波器+SNV的预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连续投影算法(SPA)、SPA和遗传算法(GA)联合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结合BP神经网络进行木材识别试验。  结果  以SPA和GA联合提取光谱特征时,移动平均法+SNV的预处理效果最佳,以吸收峰为起始波段(Winitial=1 445 nm)、吸收峰个数为特征个数(Ntot=9)时,识别率较高,特征个数大部分减少为SPA提取特征值个数的一半左右。BP神经网络的平均识别速度提升明显。10种木材的平均识别率为98.0%,其中7种木材的识别率达到了100.0%。  结论  在移动平均法+SNV的预处理下,SPA和GA联合提取光谱图的特征,既可提高BP神经网络识别木材的正确率,又可提升识别速度。图3表6参23  相似文献   

12.
区域尺度下不同树种木材含碳率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龙  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71-1572
木材含碳率是木材碳储量估算的重要因子之一,准确测定木材含碳率对于木材碳储量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木材含碳率测定过程中,提出了利用生长锥取样的新方法,避免了以往取样过程中对树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选择小区域尺度帽儿山实验林场4种不同树种木材为试样进行含碳率的测定,共选择相同直径、不同生长环境和光照方向的160个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针叶材整体含碳率高于阔叶材,生长环境和遗传因素对木材含碳率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HJ-1A星HSI2级产品数据对大兴安岭塔河地区的森林优势树种组进行识别研究。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一阶微分变换、对数变换、对数变换后的导数变换、二阶微分变换、三阶微分变换以后,分别对原始数据和5种变换后数据进行MNF(最小噪声分离变换)变换。用SVM(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别对6种数据监督分类后,进行精度的验证及评价。结果表明:影像数据经过5种变换后,分类总精度均高于未经变换的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幅度为1.5%~4.8%,二阶微分变换分类精度最高(精度为89.5%,Kappa系数为0.802);二阶微分变换下的4个优势树种组各自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均高于其他变换方法,平均精度分别为90.4%和90.7%,总平均精度为90.5%。  相似文献   

14.
Pilodyn在青海云杉活立木基本密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ilodyn对青海云杉活立木南北方向进行探测,室内测定青海云杉木材各基本密度和早晚材管胞长,对青海云杉南北向Pilodyn值与木材各基本密度、早晚材管胞长、胸径间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Pilodyn值南向平均值为26.3 mm,北向平均值为27.3 mm,南北向Pilodyn平均值差异不显著,北向Pilodyn值与胸径间相关关系显著,青海云杉南北向Pilodyn值与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早晚材管胞长间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青海云杉南向P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60%.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北向Pilodyn值的贡献率最大为46%.  相似文献   

15.
Pilodyn方法评估阔叶树种人工林立木的基本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采用Pilodyn设备评估立木的基本密度,以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预测立木基本密度的方法。首先以我国种植的I-72杨、粗皮桉、尾巨桉和尾叶桉等4种阔叶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立木胸高位置处南北向进行Pilodyn测试,然后在Pilodyn测点位置附近钻取生长锥锥芯,并测定木材基本密度,最后比较立木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未剥除树皮条件下,使用Pilodyn方法评估立木胸高处外侧的基本密度比整个径向的基本密度更具有优势,其中I-72杨、粗皮桉和尾巨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的基本密度均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但尾叶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剥除树皮条件下,粗皮桉和尾巨桉的Pilodyn测试结果与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0.001),高于未剥除树皮时的结果;而尾叶桉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虽然Pilodyn方法在预测立木木材密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剥除树皮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其预测立木外侧及整个径向基本密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选择约700 mm(长)×200 mm(宽)的10块柞木板材为研究对象;用相机进行标定得到相机内部参数、外部参数,对采集的板材图像进行镜头畸变修正;对图像进行高斯平滑处理后,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对采集的先后两帧图像进行图像拼接;采用边缘检测得到板材完整的边界信息,通过建立空间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完成板材尺寸计算。结果表明:相机标定与畸变补偿,提高了测量的精度由5 mm至1 mm;图像拼接方法,解决了长尺寸板材机器视觉测量困难的问题;采用Sobel算子边缘检测方法,能够准确保留边缘信息,速度快、计算简单;测量结果最大标准差为0.582 mm,测量精度小于1 mm。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常规玉米虫害识别方法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oogLe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将GoogLeNet的Inception-v4网络结构知识转移到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虫害识别的任务上,构建模型的训练方式;然后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对玉米螟虫图像进行样本扩充,得到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数据集;同时利用Inception模块拥有多尺度卷积核提取多尺度玉米螟虫害分布特征的能力构建网络模型,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激活函数、梯度下降算法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引入批标准化(BN)操作加速优化模型网络训练,并将该模型运用到玉米螟虫害识别中。【结果】基于TensorFlow框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算法对玉米螟虫害图像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44%。【结论】基于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可为玉米等农作物虫害识别、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Plant species identification using Elliptic Fourier leaf shape analysi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lliptic Fourier (EF) and discriminant analys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young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sunflower (Helianthus pumilus), redroot pigweed (Amaranthus retroflexus) and velvetleaf (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 plants, based on leaf shape. Chain encoded, Elliptic Fourier harmonic functions were generated based on leaf boundary. A complexity index of the leaf shape was computed using the variation between consecutive EF functions.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select the Fourier coefficients with the best discriminatory power. 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used to develop species identification models based on leaf shapes extracted from plant color images during the second and third weeks after germin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species during the third week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with an average of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89.4%. The discriminant model correctly classified on average: 77.9% of redroot pigweed, 93.8% of sunflower, 89.4% of velvetleaf and 96.5% of soybean. Using all of the leaves extracted from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weeks,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was 89.2%. The discriminant model correctly classified 76.4% of redroot pigweed, 93.6% of sunflower, 81.6% of velvetleaf, 91.5% of soybean leaf extracted from trifoliolate and 90.9% of soybean unifoliolate leaves. The Elliptic Fourier shape feature analysis could be an important and accurate tool for wee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相似文献   

19.
大米品质与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品种鉴别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采集外观相似的6个品种共600粒大米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SC)、二阶导数(2ND)和标准正态变换(SNV)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光谱数据降维。以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特征波长对应灰度图像的纹理特征。应用全波段、特征波段、纹理特征以及光谱-纹理特征融合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SVM)的品种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光谱-纹理融合特征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4.12%。利用乌鸦搜索算法(CSA)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后,准确率达96.57%。因此,光谱-纹理特征组合下的支持向量机结合乌鸦搜索算法能充分利用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和纹理信息,实现对大米品种的快速无损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