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特征、空间变化特征以及空气负离子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每年提供的负离子实物量及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空旷地;林内负离子浓度的日变化波动明显高于空旷地负离子浓度;内蒙古大兴安岭每年提供的负离子1.58×1026个,其价值为6.25×108元·a-1.本次研究不仅为进一步开发和充分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空气中的负离子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还为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森林资源资产是指可用货币计量并为产权拥有者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森林物质资产和森林环境资产,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森林景观、林内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森林采伐权和森林经营权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理论研究多、评价指标体系不通用等问题,构建区域性通用的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林内景观分级标准,为城市森林结构优化、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以城市公园风景游憩林、郊野公园风景游憩林、居住区城市森林、城郊山地风景林等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尺度上筛选评价指标,以因子分析法构建林分结构质量综合指数,采用Topsis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等级进行划分。  结果  (1)4种类型的城市森林筛选出15个评价指标用于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评价,将林内景观分为优、高、中、低4个等级。(2)城市森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核心指标包括乔木树种丰富度、林下物种丰富度、林型、林分整洁度、胸径分化度、郁闭度、观赏器官多样性、色彩季相多样性、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冠径比等。(3)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最优景观的指标特点不完全相同。城市公园风景游憩林:相对枝下高最小,径高比较小,冠径比较大,林分整洁度高;居住区城市森林: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最大,相对枝下高最小,冠径比较小,季相丰富度高。郊野公园风景游憩林: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树高分化度和径高比最大,乔木树种种类最多,观赏器官较多样,多为混交林。城郊山地风景林:郁闭度适中、灌木相对高度最低、林分垂直层次和林下物种较丰富、林分整洁度高。  结论  总体上看,树种组成丰富、适度混交、林内整洁、胸径分化度和郁闭度都适宜的林分和观赏器官较多样,季相富于变化的景观更受人们的喜爱,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的林分密度和冠径比的最优范围不同。在城市森林经营管理中,建议适当丰富林木树种种类,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配置,适当调整林分密度,及时修枝、割灌,清除林下杂乱的枯落物和生活垃圾,保持林分整洁,并根据城市森林类型适时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提高其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一场林火能导致培育多年的林木毁于一旦,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降低森林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基于此,论述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据此提出相应的消防措施,以减少林火的发生及林火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森林类型林内积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积雪特征,探索雪水文过程机理,选择该地区3种主要森林类型,于2014年10—12月对其降雪截留、积雪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对观测期内12场降雪的大气降雪量以及对林内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以及雪水当量进行了周期性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3种森林类型的降雪截留率随降雪级别的增大而增大,相同降雪等级中不同林型的降雪截留率不同。樟子松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最大,其降雪截留率为22.54%,是兴安落叶松林的1.9倍,是杨桦林的5.4倍。2)森林类型对林内积雪深度有直接影响,常绿树种组成的林型林内积雪深度小于落叶树种组成的林型。其中落叶松林林内积雪深度最大,为27.92 cm,樟子松林最小,为23.56 cm。 3)不同林型林内积雪密度在观测初期会随降雪的输入而降低,无雪期有相应的升高。其中,落叶松林与杨桦林林内积雪密度变化基本相同,而樟子松林林内积雪密度变化幅度较小。4)不同林型林内积雪雪水当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表现为杨桦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樟子松林最小,为26.49 mm,杨桦林最大,为39.18 mm。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降雪截留效应主要受冬季林分郁闭度的影响。同时,郁闭度对林内积雪深度、积雪密度及雪水当量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森林小气候是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常规气象观测方法,于2006—2010年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内及其空旷地(林外)建立气象观测场,进行了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步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内年平均太阳辐射能为107.8×104 W/m2,占林外的5.3%。(2)林内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依次为16.3℃和17.2℃,均比林外降低0.2℃。(3)林内0~20 cm土层年平均温度为16.7~17.1℃,分别比林外同一土层降低0.9~2.0℃;年较差为12.7~15.8℃,分别比林外同一土层降低3.2~4.4℃。(4)林内年平均降雨量及林冠截留量分别为1 275.7 mm和415.6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的75.4%和24.6%。(5)林内年平均蒸发量为293.3 mm,占林外的57.9%。(6)林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比林外降低2%。木论喀斯特森林削减了到达林内的太阳辐射能、降低林内温度,使林内温度变化缓和,同时减少了林内降雨量,使林内蒸发量减少等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效应,但对林内的增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并没有减少趋势,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林木的组织或整个幼树、幼苗产生致命伤害,进而成为林木生长发育,天然或人工更新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林木生长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和树木的耐冻性,前者又受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局地尺度小气候特征的影响.借助于3S技术建立复杂地形下低温和光照的空间分布模型,并结合林木的耐冻性,构建低温霜冻危害评估的概率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水平.森林低温霜冻的防御应考虑将物理与生物防霜方法相结合,前者通过建防护林和采取合适的采伐措施,来改善林内地表的辐射平衡;后者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增强林木的耐冻性.需结合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模型,对各种不同防霜措施的防霜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8.
森林粗木质残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粗木质残体是指森林中林木生长的竞争排斥、老龄林内树木自然死亡、自然干扰(风倒、火灾、雨淋、雪折、病虫害、泥石流灾害、真菌侵害等)以及人为干扰(伐木、砍樵)等而形成。从粗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类型,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营养结构等方面综述了粗木质残体的功能。根据国内外对粗木质残体的研究情况详细论述了其研究方法,并对我国森林粗木质残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原理就是道法自然,即遵从自然规律进行既定目标的森林结构调整。森林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森林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生态系统将来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分析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森林结构主要通过空间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大小多样性来表征,在很大程度上由相邻木的空间关系所决定。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在国内外关于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林木竞争与优势度计算、物种多样性测度以及结构恢复重建与优化调整等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挖掘空间结构参数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对结构参数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是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研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把空间结构的3个方面作为统一整体来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变化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的研究还将聚焦于变量的三维或二元分布,即变量的"体"、"面"研究,因其可视性将成为现在和未来林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由此产生的大量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城市森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和科学家看做是有效解决城市环境与生态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在城市森林的维护、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城市林木树冠覆盖被认为是城市森林最重要的结构与功能衡量指标.针对我国城市森林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的现实需求,从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的概念、分类与评价、城市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的研究方法和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率与城市森林规划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该方面研究的未来趋势包括4个方面,首先,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已经与城市的生态建设和日常生态、生产管理紧密结合.其次,高分辨率(米级以下)卫星影像在城市森林树冠调查与制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第三,像面向对象的影像解译方法与激光雷达(LIDAR)等新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第四,为了最终实现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能够落地的目标,在城市森林建设的规划实施决策过程中,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普及.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乡村景观的基本属性与消费者喜好度之间的关系,选择14个典型的乡村旅游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VR虚拟沉浸式体验进行感知与评价数据采集,以统计学软件SPSS 25.00的多向度(MDS)分析模块对其属性特征进行测量,结合相关与回归分析模块论证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多维特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不同景观对象的属性特征强度与喜好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属性特征在两维空间中具有良好的聚合性,不同的景观类型在属性特征上保持着基本一致性。2)消费者对乡村景观的属性认知与喜好度之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3)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年群体消费乡村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在此玩耍的欲望度”。乡村景观的设计应该在满足视觉消费的同时强化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此方法在准确测量乡村旅游景观特征强度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喜好度形成的原因,为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紫貂冬季生境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无线电跟踪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对大兴安岭阿巴河流域紫貂冬季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貂偏好成熟林地和老龄林地。(1)紫貂冬季栖息地主要的优势树种是落叶松林。对中等盖度的林地选择性强,而不选择开阔地带和特别高盖度地区。(2)主要栖息中,下坡位,而对上坡位选择性不强;(3)对小树密度,大树密度,乔木胸径,倒木长度,倒木密度,倒木直径等有正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Theoretically, fire-tree cover feedbacks can maintain savanna and forest as alternative stable states. However, the global extent of fire-driven discontinuities in tree cover is unknown, especially accounting for seasonality and soils. We use tree cover, climate, fire, and soils data sets to show that tree cover is globally discontinuous. Climate influences tree cover globally but, at intermediate rainfall (1000 to 2500 millimeters) with mild seasonality (less than 7 months), tree cover is bimodal, and only fir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savanna and forest. These may be alternative states over large areas, including parts of Amazonia and the Congo. Changes in biome distributions, whether at the cost of savanna (due to fragmentation) or forest (due to climate), will be neither smooth nor easily reversible.  相似文献   

14.
重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785-2787
介绍了森林旅游在全球低碳、环保热潮中的发展概况,在"森林重庆"建设规划的背景下,结合重庆森林旅游发展的具体实践,认为重庆森林旅游发展存在观念落后、开发粗放、营销滞后、管理欠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森林旅游发展的途径,认为其首要任务是提升低碳与效益意识,前提条件是做好森林生态统筹规划,主要途径在于构建森林旅游的精品,关键手段是要加强促销。以期在坚持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走出一条低碳与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县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县级林业信息化中的生态公益林管理,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公益林管理、统计分析和结构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关联.在数据组织上,提出以县,乡(镇、林场),村,小班为多级单位组织数据,可避免由于采用图幅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大量地物(如县、乡、村边界和小班等)被图幅线人为分割开的现象,也避免图幅分割所带来的处理过程复杂和小班的完整性被破坏的缺陷.在系统的功能结构方面,根据现行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生态公益林管理系统划分为数据管理、专题图管理、结构分析、报表统计和图形输出等5大模块.图3参1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甘肃省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混交林为例,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N元分布全面、系统地揭示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以实现森林结构信息的精确描述和直观表达,为森林结构精准调控和重建提供基础参考信息。方法对70 m × 70 m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Winkelmass计算每株林木的混交度(M)、角尺度(W)、大小比数(U)和密集度(C),借助Excel透视表统计N元分布相对频率,并采用R 3.4.3、Origin 2015绘制N元分布图。结果锐齿栎天然混交林整体及林分内大多数林木呈随机分布、混交良好、较为密集;林分整体中庸且各大小比数等级林木均接近20%;二元分布、三元分布和四元分布中该林分结构最突出特点表现为:不管结构参数如何组合,林分均表现出不同结构组合下大多数林木呈随机分布或混交良好。结论结构参数N元分布借助分布频率表达优势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林分结构特征信息,且不同分布之间优势互补,实现了林分结构从“点→线→面→体→超体”的精准详尽解译;双X横坐标或双Y纵坐标的3D图满足了多元分布结构信息直观展现需求;N元分布为森林结构精准调控和林分结构重建提供了先决信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沙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沙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条件3项指标的累积得分为38.9,达到二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标准.其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得分20.9,各旅游资源之间关联性极强,说明该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环境质量得分为9.0,说明该公园康复休疗水平高,适宜开发度假、疗养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的森林旅游运营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是绿色产业和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显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森林旅游的运营效率进行了研究,为森林旅游的效率评估提供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为我国森林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云冷杉天然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云冷杉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标准地1986—2011年间13次调查数据,对其树种组成、直径结构、年龄结构、立木空间结构以及对林分结构有重要影响的天然更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比稳定在5∶5,林分株数径阶分布曲线呈倒“J”型,林分属于成过熟林。平均混交度为083,即不同树种呈现强度混交结构状态,群落结构非常复杂。根据林层划分条件,乔木层可分为上林层(树高≥17 m)、中林层(12 m<树高<17 m)和下林层(树高≤12 m)。历年更新调查的结果显示:平均更新幼苗株数为4 328株/hm2,能够满足更新需要,但1988—2011年更新苗株数呈减少趋势;更新树种主要为冷杉、红松和云杉。   相似文献   

20.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林木空间分布的方法是评价和分析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础,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空间结构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林分可视化的前提.研究提出了预测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方法,以Weibull函数所表达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为基础,通过距离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实现了对距离分布的预测.为便于实际应用,研究还建立了以通过抽样调查易获取的因子即林分密度(公顷株数)和判断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类型的平均角尺度为自变量的距离分布均值和标准差的预测模型.所建模型均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