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3.
佳多灯在测报应用中出现熄灯原因分析及技术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多牌虫情测报灯A2型(下称佳多灯)是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在2003~2006年推广应用的新产品.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数量和覆盖面积逐年扩大.佳多灯诱虫种类广,扑灯虫量大,虫峰日期明显,有红外线处理虫体和自动开关,接虫器自动转换等功能,优化了测报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减轻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目前我国病虫测报系统配套使用的测报工具.英德市测报用佳多灯是2003年4月上旬安装的.从此,佳多灯代替了沿用超过40年的普通黑光灯.经过近4年时间的测报应用,发现存在熄灯率偏高等问题,导致诱虫量减少,从而影响到虫情测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此,笔者对在近年应用中出现的熄灯日数进行统计,分析熄灯率偏高原因,并提出对佳多灯技术改进意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连续3年应用探照灯诱虫器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并结合雌蛾卵巢解剖对稻纵卷叶螟种群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探照灯诱虫器能有效监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其数量变化规律与佳多测报灯灯下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监测峰次多于佳多灯.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蛾量显著高于佳多灯,且对起飞迁出、过境、迁入降落虫群均具有较强诱捕作用.据此提出了以探照灯诱虫器、佳多测报灯诱虫突增情况和雌蛾卵巢解剖情况为标准的探照灯诱虫器诱蛾虫源性质判断方法,并以此方法,对探照灯诱虫器诱捕迁入、过境和迁出稻纵卷叶螟进行了个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昆虫性诱电子测报系统在湖南省3县进行了稻纵卷叶螟性诱测报试验,比较了性诱监测、田间赶蛾、测报灯诱测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性诱监测的诱虫量、峰期均好于灯诱,且性诱虫量动态与田间赶蛾高度吻合。因此,在稻纵卷叶螟的测报中,性诱可一定程度上取代灯诱和田间赶蛾。但是,性诱电子测报系统的自动计数准确性不到50%,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棉盲蝽测报调查方法、选择适宜的调查工具,2011年和2012年选择频振12#灯、16#灯和黑光灯,在河北沧县和山东郓城进行棉盲蝽成虫诱测试验。试验证明,频振12#灯、16#灯下见虫早、峰型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且诱虫曲线较好地反映了田间棉盲蝽种群消长规律。因此,频振12#灯、16#灯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作为棉盲蝽成虫的测报工具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虫情报的发布是在测报工作基础上进行的,而病虫测报工作又是进行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前提,是开展防治的基础。对各病虫测报的准确与否,是防治工作成败的关键,对农作物提高产量,减少损失,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工作中,应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一是查。在病虫防治前按测报要求进行分次调查、系统观察、大面积普查;查诱测资料,其中包括灯诱、性诱,化物引诱等;查历史资料;查气象资料;查苗情资料等。  相似文献   

8.
果蔗大螟应用性诱剂测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诱性诱剂高性诱剂高性诱剂高灯诱螟虫为温岭市果蔗最主要的害虫,严重影响果蔗产业的发展。本地果蔗螟虫以大螟为主,少量二点螟。2001~2003年我们应用灯诱方法对大螟开展系统观察。由于大螟对白炽灯趋性较弱,诱蛾量偏少,蛾峰不很明显,影响了测报的准确性,加上2003年电力供应紧张,停电多,灯诱数据不齐全,应用价值低。为此,2004年我们从北京中润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昆虫性诱剂,对大螟开展系统观察,取得了较好效果。1性诱剂的设置和观察方法在本市果蔗种植区泽国镇三王村建立果蔗病虫观察点,分别设立性诱剂诱虫和灯光诱虫2个观察区,观察…  相似文献   

9.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的研制与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是新开发的一种虫情自动观测工具,经初步应用观测,证明该灯具有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等特点,可有效提高虫情监测的时效性和预测的准确性,并减轻测报人员工作强度,符合病虫测报标准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可视化的发展要求.在总结该灯对害虫诱测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应用于系统害虫观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稻螟岭Naranga aenescens Moore是稻田中常见的鳞翅目夜蛾科的农业昆虫.其幼虫啃食稻叶成缺刻,甚至会把禾苗或稻叶食成刀割状.笔者在长期从事稻田病虫调查、监测和病虫综合防治工作中,注意到该虫在田间虽蛾量、卵量大,但并未对水稻构成大的危害.稻螟岭在江西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诱测灯下常年均可诱到其成虫,又以盛夏绒量大,最多的一个晚上可诱到 500~600头.7月中旬调查杂交稻晚稻秧田,每平方米最高蛾量为14~17头,卵量为47~64粒.  相似文献   

11.
2015—2016年,采用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等3种方法进行同地对比试验,研究对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的监测效果。2015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田间拍查3种方法监测的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种群数量动态曲线吻合,且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期白背飞虱成虫的诱集效果优于灯测。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嫩绿粘虫板、灯诱与田间拍查(施药前)两两之间无显著差异。2016年,嫩绿粘虫板与灯诱监测法所得虫量动态曲线吻合,与田间拍查长翅型成虫种群动态也趋于一致。对3种监测方法的同期诱集量进行t测验表明,无论施药前、后,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的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在非灯诱区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成虫,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种植制度日趋多样化,稻田害虫食源增加。近年来,利用频波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已成为稻田无害化治理的重要优化措施之一。本试验对FWS-DBL-1、FWS-DDL-2在稻田上诱虫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KCB-III虫情测报灯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光波共振式杀虫灯FWS-DBL-1和FWS-DDL-2诱虫效果明显,诱虫高峰与KCB-III虫情测报灯诱虫高峰吻合,可作测报灯使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黑光灯诱测昆虫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尤其是病虫测报专业站(点),对多种农业害虫,靠黑光灯诱虫来了解其数量消长。我站过去黑光灯诱虫,是在集中箱内放置滴滴畏药瓶,傍晚开灯前,将瓶口打开,散发滴滴畏毒气将害虫熏死,早晨取虫时,再将瓶  相似文献   

14.
水稻二化螟性诱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多年系统调查和应用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其诱蛾量与测报灯的诱蛾效果相当或略高,且诱蛾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诱测结果能够反映出二化螟在1年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可在实际测报中应用。性诱、灯诱、田间虫量剥查结合,将明显提高水稻二化螟监测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适用于新疆棉区盲蝽的诱测灯具,准确掌握棉田盲蝽种群发生动态,于2015、2016年选择3#灯(418nm)、7#灯(506 nm)、11#灯(572 nm)和黑光灯,在新疆沙湾、库车、麦盖提3个站点进行了诱测试验。4种灯具在沙湾和库车诱到了牧草盲蝽、苜蓿盲蝽,在麦盖提诱到牧草盲蝽;沙湾牧草盲蝽占比为37%~50%,库车牧草盲蝽占比为94%~97%。观测期内诱测盲蝽合计数量,11#灯高于黑光灯,3#灯接近,7#灯低于黑光灯;合计峰值,3#灯、11#灯效果与黑光灯接近,7#灯稍低。诱测棉铃虫和玉米螟数量,3#灯、11#灯与黑光灯接近,7#灯仅为黑光灯的1/2;诱测草蛉数量,11#灯、3#灯高于或接近黑光灯,7#灯稍低;3#灯、7#灯、11#灯对3种地老虎诱测效果明显不如黑光灯。因此,4种灯具都可作为新疆盲蝽监测和防治的应用工具,诱测盲蝽应首选11#灯,其次是3#灯、普通黑光灯;作为棉花害虫诱测的通用工具,应首选诱测谱更广的普通黑光灯。  相似文献   

16.
雷国明 《植物保护》1994,20(5):54-54
江西省稻飞虱日诱量创历史最高纪录1994年江西早稻白背飞虱猖镢,出现灯下日诱虫量的最高纪录。全省早稻发生750万亩其中赣南发生210余万亩。1994年4、5月份以来西南气流多,携带大量稻飞虱入赣,形成多次迁入峰。据7月下旬鹰潭“全省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  相似文献   

17.
沧县是个农业大县,病虫害种类繁多。县植保站很重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用黑光灯诱测害虫已进行了20年。2002年开始使用佳多牌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简称佳多测报灯)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并与普通测报黑光灯(简称普通黑光灯)就诱集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期及高峰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集害虫的种类相近,但诱虫数量大于普通黑光灯,蛾峰日明显。此外,因佳多测报灯采用了光控开关,雷雨天自动关灯等优点,减轻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优化了测报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2005年佳多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诱测结果比较如下。1诱蛾种类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防治茶园害虫,进行了不同类型太阳能杀虫灯的诱杀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60d试验中,比昂杀虫灯的诱虫量是对照灯的1.44倍,单灯单日诱虫量比对照灯多544.5头,诱捕益虫比对照灯少242头;比昂灯各处理田间虫量明显低于对照灯,其虫口减退率最高达84.3%,比对照灯高15.7%。试验表明,比昂灯对茶园益虫的诱杀力小、对害虫的诱集能力强、整体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害虫测报工具——昆虫自动诱集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报灯是观测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的最主要工具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测报灯具十分简陋,安装极不规范,尤其是测报人员天天早出晚归给测报灯开灯关灯,劳动强度大,极不利于测报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病虫观测现代化水平,最近,全国农技中心与华东电子集团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害虫测报工具——昆虫自动诱集器(图1)。  昆虫自动诱集器是国内首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科技产品,其性能主要有以下特点:  1)诱集器可在规定时间(如早、晚)自动开启、关闭诱虫光源,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杀虫—收集—分装—干燥等系统…  相似文献   

20.
诱虫双波灯是继紫外灯、白炽灯和黑光灯之后的最新诱虫光源。它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根据我国多年的诱虫经验自行研制而成的。 一、双波灯的原理与设计 研究表明,昆虫对单色光的趋光峰值在365nm,450nm和525nm处,对光谱的反应带较宽。如诱虫光源同时具备长、短两个光波的波长系列,就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