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山地烟田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揭示山地烟田深耕深松增产增效机理,以烤烟‘K326’为研究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旋耕20 cm(RT20,对照)、深耕30 cm(DT30)、深松30 cm(ST30)和深松40 cm(ST40)4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烟田土壤物理性状和烤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RT20相比,深耕、深松措施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其中DT30、ST30、ST40产量分别提高12.2%、12.3%和16.0%,产值分别提高10.5%、13.8%和21.8%。深耕、深松措施明显改善土壤亚表层(20~40 cm)物理结构,其中DT30、ST30、ST40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低6.1%、5.3%和8.0%,毛管孔隙度分别比对照高11.3%、13.1%和21.6%;团棵期DT30、ST30和ST40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高4.9%、2.3%和5.7%,现蕾期分别比对照高4.5%、3.8%和5.6%。深耕、深松措施增加烤烟根系鲜重绝对量,促进烤烟根系纵向下扎生长,缓解上层根系的拥挤度。DT30、ST30和ST40处理根深指数分别比对照高5.32%、8.26%和16.20%。土壤亚表层(20~40cm)不同处理间烤烟根系鲜重差异最显著,其中深耕、深松措施20~30cm烤烟根系鲜重比对照高162.2%~469.0%, 30~40 cm比对照高56.5%~292.9%。研究发现:深耕、深松措施改善山地烟田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水分等土壤物理性状,优化植烟土壤环境,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发育,优化根系空间分布构型,对增加烤烟干物质、提高烟叶产量产值有较好的现实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贵州省六盘水市烟田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科学指导含硫肥料施用。  方法  2021年烤烟移栽和施肥前,在钟山、水城和盘州三个烟区分别采集100、180和220个典型烟田的耕层土壤(0 ~ 20 cm)样品,采用Ca(H2PO4)2-HOAc浸提、BaSO4比浊法测定有效硫含量,在对土壤有效硫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和绘制空间分布图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全市烟田耕层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为44.67 mg kg?1,属于高级别;其中钟山、水城和盘州有效硫平均含量分别为79.59、23.61和46.03 mg kg?1,分别属于很高级别(≥ 50 mg kg?1)、适宜级别(20 ~ 30 mg kg?1)和高级别(30 ~ 50 mg kg?1),且三个烟区之间差异显著(P < 0.01)。全市土壤有效硫含量适宜的烟田数量仅占烟田总数的9.20%,其中钟山、水城和盘州有效硫含量适宜的烟田数量分别占各自烟田总数的6.00%、10.91%和8.89%,钟山和盘州土壤高硫烟田数量分别占其烟田总数的64.00%和51.82%,水城低硫烟田数量占其烟田总数的63.89%。土壤有效硫含量在空间上呈从钟山的北部和盘州的南部向该区域中部降低的趋势,土壤低硫烟田主要分布于水城的西部和东部以及盘州的中东部,土壤高硫烟田主要分布于钟山、水城中部、盘州北部和南部。土壤有效硫含量与土壤pH、砂粒和粉粒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 0.01),与黏粒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1)。  结论  六盘水市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适宜的烟田数量占烟田总数的比例很低,对于土壤低硫的烟田应适当增大含硫肥料(如硫酸钾和硫酸镁等)用量,土壤高硫的烟田则需降低含硫肥料用量或用氯化钾肥料替代硫酸钾。  相似文献   

3.
要 :[目的] 分析六盘水市烟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与空间分布,指导硅肥合理施用。[方法] 2020年烤烟移栽和施肥前,在六盘水市钟山、盘州和水城三个烟区分别采集100、220和180个烟田耕层土壤(0~20 cm),测定有效硅含量,评价其丰缺情况;绘制有效硅含量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三个烟区烟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介于18.86~754.71 mg/kg,平均含量介于260.88~403.80 mg/kg,均属高级别(≥150 mg/kg);三个烟区高硅烟田占比介于83.33%~99.09%;有效硅含量由西向东呈降低趋势,低硅烟田(<100 mg/kg,仅占1.4%)集中分布于水城烟区的中部。有效硅含量与pH(p<0.01)、有机质含量(p<0.05)和粘粒含量(p<0.05)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粒含量(p<0.05)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六盘水市绝大部分烟田不需施用硅肥,缺硅烟田可考虑施用硅肥或通过改酸和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间接提升土壤硅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典型烟区江川县和南涧县代表性烟田土壤土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是我国烤烟主产区,是清香型风格代表产区,但有关云南烟区土壤系统分类尤其是土系建立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处于空白。本研究以江川县和南涧县作为云南烟区的产地代表,在江川县和南涧县分别确定10块和6块典型优质烟田研究其土壤系统分类归属及其土系建立。调查的16块典型烟田分别属于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新成土4个土纲,继分为4个亚纲、8个土类、8个亚类,可划分为12个土族和15个土系。总体上看云南烟区烤烟清香型风格是其自身的低纬高海拔、山地地形、半干燥季风气候、脱硅富铁铝成土过程、铁质土壤特征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云南烟区烟田土壤质地总体上偏黏,可能会削弱清香型风格的体现,需要考虑适当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5.
覆盖集水措施对烟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覆盖集水栽培措施对烟田土壤含水量、烤烟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下栽烟、垄上覆盖地膜、烟行覆盖秸秆与传统的垄上栽烟方式相比较.能显著增加烟株生长不同时期烟田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和各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烟田土壤水分蒸散量.提高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宜于干旱地区烤烟生产的集水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云南玉溪植烟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烟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利用空间变异进行分区管理的技术路线,以全国烤烟种植典型产区云南省玉溪市烟田土壤为例,形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空间分布—肥料养分推荐—分区配方的技术思路。基于烟区土壤养分数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烟区耕作层(0~20 cm)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异特征和空间分布。以乡镇作为管理单元,依据烟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养分管理指标体系,计算出乡镇烤烟养分管理的氮、磷、钾肥料推荐量。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烤烟养分管理"核心是氮、品质元素是钾"的特点,提出玉溪烤烟养分管理5个管理分区、5个基肥配方、2个追肥配方。研究表明:玉溪烟田土壤速效养分为中等强度空间变异,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变异来源于结构性因素和施肥等人为因素;土壤有效磷的变异最大,高于速效钾和碱解氮,与氮肥和钾肥用量相对稳定,而磷肥相对随机等农艺措施相关;超过67%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高和极高水平,肥料氮、磷、钾推荐量低于云南省烤烟养分管理平均水平11%左右;提出5个烤烟养分管理分区及相应的基肥和追肥配方,以满足"大配方、小调整"原则,实现分类指导和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01年在天水烤烟主种植区进行垄上地膜覆盖、垄沟平凹地膜覆盖和无膜烟田(CK)对照试验的观测资料,分析得出:烟田覆膜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效应,且以垄沟平凹覆膜形式的增温保湿效应最佳,因此,垄沟平凹地膜覆盖下烤烟生育期明显提前,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也明显高于其它烟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耕作深度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揭示烟田深耕增产增效机理,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基于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对照翻耕20 cm(GS20)、翻耕30 cm(GS30)和翻耕40 cm(GS40)3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深度对烟叶产量产值、烟田土壤物理性状和烤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措施对改良土体结构、促进土壤蓄水、优化烤烟根系构型和增加烟叶产量产值有较好效果。深耕处理显著降低亚表层20~40 cm土壤容重,同时显著增加该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其中,与GS20处理相比,GS30和GS40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8.4%和9.4%,总孔隙度分别提高15.6%和13.1%,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5.8%和24.8%。与对照GS20相比,GS30和GS40处理显著增加团棵期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旺长期、成熟期亚表层20~40 cm土壤含水量。深耕处理不仅显著增加烤烟根系绝对量,还促进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提高烤烟根系根深指数。其中,GS30和GS40处理根系生物量鲜重分别比GS20高31.2%和89.2%,根深指数分别提高7.6%和4.5%。与对照GS20相比,GS30和GS40处理烟叶产量分别提高7.0%和27.3%,均价分别提高1.8%和6.2%,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10.4%和24.4%,产值分别提高9.0%和35.1%,其中GS40与GS20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深耕措施首先作用于土壤容重、空隙等物理结构,然后影响烟田土壤蓄水储熵,促进烤烟早生快发,优化烤烟根系空间分布构型,进而作用于地上部形态建成,最终影响烟叶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9.
pH和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烤烟优质高产重要因子。本文以攀西山区4个烤烟主产县的19个典型烟田的剖面为代表,合计采集了75个发生层样品,分析了有机质和pH特征及其关系,旨在为攀西山区烟田土壤改良和施肥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①耕层pH变幅为4.11~7.89,平均为6.25,总体上处于植烟适宜级别(pH 5.5~7.0),但有21.05%样点处于偏酸(pH<5.5)级别;②耕层有机质变幅为9.20~47.80 g/kg,平均为21.64 g/kg,但仅26.31%的样点处于适宜植烟级别(10~40 g/kg);③不同成土母质的耕层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风化坡积物、残积物>第四纪红黏土>沟谷堆积物,前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后者;④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剖面分布上,pH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有机质表现出明显表聚现象,向下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0.
湘南和湘西烟田土壤系统分类及其与烤烟香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土壤条件对烟叶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也是和生产应用最紧密的单元。湖南是我国主要烤烟产区之一,本研究以湘南的江华和桂阳、湘西靖州、凤凰和桑植作为湖南的代表,通过35个典型优质烟田的土壤调查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①调查的湘南和湘西35个优质烟田土壤系统分类类型涉及到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4个土纲和相应的4个亚纲、9个土类、14个亚类,可以划分为17个土族和27个土系。②烤烟为浓香型风格的湘南烟田土壤以具有石灰性的复钙型水耕人为土为主,烤烟为浓偏中间香型风格的湘西烟田土壤没有石灰性,可以初步认为土壤的石灰性或碳酸钙以及有机质含量是形成烤烟浓香型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秸秆和绿肥还田对烤烟光合生理指标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湘西州烟区植烟土壤改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以箭舌豌豆为绿肥,设置箭舌豌豆还田、玉米秸秆+腐熟剂还田、玉米秸秆+腐熟剂+箭舌豌豆还田等方式,研究了不同还田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玉米秸秆还田或绿肥还田相比,箭舌豌豆和玉米秸秆配合还田能改善烤烟生长中后期的农艺性状,增大烤烟后期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面积指数(LAI),增加烤烟叶绿素含量,提高烟叶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增强烟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6.37%~17.65%,增加烤烟产量0.33%~15.47%,提高烤烟产值0.09%~12.75%。本研究结果为以玉米秸秆与绿肥结合的生态改良植烟土壤方法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烟田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氮素流失引起的肥料氮利用率低问题长期困扰着广东等南方多雨烟区烤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广东南雄烟区的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植烟土壤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处理(T2)平均单次径流量和产流系数分别为44.11mm和48.90%,分别相当于裸地种植处理的109.6%和113%,覆膜明显提高了烟田径流量和产流系数;(2)烤烟生长期间,与不施氮的裸地种植处理比(T0),施氮的裸地种植处理(T1)极显著地提高了烟田氮素流失量(P0.01),供氮起到了加剧烟田氮素流失的明显作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覆膜处理(T2)硝态氮径流损失量(28.14kg/hm2)比裸地种植处理低40%(P0.05),显著减少了烟田氮素的径流损失;(3)烤烟集中供基、追氮的中前期,烟田径流硝态氮浓度波动较大,径流硝态氮损失累计量呈近线性上升变化,覆膜处理有显著降低硝态氮径流损失的明显作用(P0.01);烤烟后期径流硝态氮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盖膜处理对降低烟田氮素流失的作用明显减弱。(4)与相同施氮量的裸地种植处理比较,盖膜处理对减少烟田氮素径流损失的作用,起到促进土壤硝态氮积累、提高烤烟氮肥表观利用率的作用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3.
饼肥对土壤性状、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施用油菜籽饼肥后,增加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尿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增加了烤烟的经济产值;水稻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多于山地土壤,酶活性也高于山地土壤,烟株长势较强,经济产值也高于山地烟;田烟氮化合物含量高,化学成分协调性稍差;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以施用油菜籽饼肥的山地烟最高,未施用油菜籽饼肥的山地烟最低。  相似文献   

14.
雨养烟叶种植田无机氮淋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烤烟种植下土壤氮淋溶与大田作物差异,评价烟田常规养分管理,探寻烟田无机氮淋溶的阻控策略。以贵州龙岗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于2015—2017年开展常规管理下烟田氮素淋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化肥(NPK)、化肥+厩肥(NPK+M)、化肥+连作(NPK+L)、化肥+生物有机肥(NPK+BM)。结果表明,烟田全年无机氮淋溶量为3.62~6.08 kg/hm^2,氮肥净淋溶率为0.09%~3.29%。无机氮的淋溶损失主要发生在烤烟生长季,尤其是5—6月,其占总淋溶量的40.33%~65.86%。烟田淋溶液中氮素形态主要是有机态,无机氮的比例平均仅为29.83%,缓苗期和旺长期(5—6月)淋溶液中无机氮比例高于烤烟成熟期(7—8月),前者无机氮比例平均33.00%,后者其平均为26.67%。降雨是影响烟田淋溶损失的主要因素,无机氮淋溶量与月降雨量呈非线性相关。施用化肥导致无机氮淋溶显著升高,有机肥配施化肥降低了土壤溶液淋溶,降低了氮肥淋溶损失。与烤烟玉米轮作处理相比,烤烟连作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淋溶,使氮肥净淋溶率降低59.57%。综上,目前烤烟常规管理下,雨养农业区烟田无机氮淋溶强度不高,受降雨影响大,应注重有机无机配施降低无机氮淋溶,在养分管理中考虑如何降低有机氮淋溶,以提高氮素养分供应量。  相似文献   

15.
轮作与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轮作与连作对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联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玉米-烤烟轮作和烟叶连作对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连作烟田根际土壤,但真菌数量低于连作烟田。土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作烟田根际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连作烟田;在烟株的生长过程中,轮作和连作烟田在旺长期和成熟期微生物群落相似度降低。相较于黑胫病/根腐病/根结线虫发病率较高(36. 67%)的连作烟田来说,轮作烟田发病率较低(0%),进一步分析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现,轮作烟田根际土壤中拮抗菌如Sphingomonas (鞘脂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Aspergillus (曲霉属)等相对丰度均高于连作烟田,而连作烟田根腐病病菌Pythium (腐霉属)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配施菜籽饼对贵州省烟叶氮素和烟碱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黄壤烟田中配施生菜籽饼肥与腐熟菜籽饼肥,研究了不同配施处理对土壤氮素状况、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氮肥配施生菜籽饼肥与腐熟菜籽饼肥均能够显著提高黄壤烟田土壤碱解氮含量,促进烤烟旺长期间的氮素运移,降低上叶部烟碱累积量。与配施生菜籽饼肥相比,腐熟后的菜籽饼肥在烤烟生育期中对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更加缓和、平稳,降低烤烟生长末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达66.4%;施用腐熟菜籽饼肥的烤烟与施用生菜籽饼肥的烤烟相比,叶部氮素累积量降低21.3%,打顶后烟碱的累积强度降低幅度达16.7%,烟碱累积高峰期延迟40 d,降低了较高叶位的烟碱累积量,从而协调烤烟叶部和烟碱累积的关系,促进烤烟正常成熟,提升烟叶品质。因此,建议黄壤植烟地区施入腐熟菜籽饼配施无机肥。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模式对黄壤烟田 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烤烟-玉米轮作和烤烟连作在黄壤烟田N_2O排放变化特征,并探明不同环境因子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2016年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龙岗长期养分定位试验站,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N_2O含量,试验共设3个处理,不施任何肥料+轮作(CK);常规施肥+轮作(CR);常规施肥+连作(CC)。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生长季,各施肥处理的黄壤烟田N_2O排放均有2次高峰,峰值主要出现在烤烟施基肥后3~5 d和追肥后1~7 d,其中施基肥后N_2O排放累积量占整个生长季N_2O排放累积量的比例较高,范围为16.26%~18.30%。各个处理N_2O平均排放通量的顺序是CCCRCK,其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044、0.022和0.013 mg·m~(-2)·h~(-1);相同施肥量条件下,烤烟连作较轮作N_2O排放总量提高了2倍,烤烟生物量降低了30.01%。相关分析表明,施肥+轮作的烟田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有关(P0.05)。黄壤烟田轮作后显著降低了土壤N_2O排放量,合理轮作是降低黄壤烟田温室气体N_2O排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为改善秦巴山区烟田的土壤环境以及促进保水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以粉末状(粒径0.18mm)、细颗粒状(粒径0.18~2.25mm)和颗粒状(粒径2.25~3.25mm)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为研究材料,监测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对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及烤烟生长、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在烤烟不同生长期均可提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0—40cm土层土壤容重,但对4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影响较大。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及茎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与产值,降低下等烟的比例,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烤烟最大叶片、根系生长量、产量及产值影响较大,但粉末状保水剂对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提高烤烟品质,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烟碱、总氮、钾及氯的影响较大,粉末状保水剂对总糖和还原糖影响较大。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应选用细颗粒状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  相似文献   

19.
施用酵素炭对华坪县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酵素炭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法,2017年在华坪县新庄乡良马村,2018年在华坪县通达乡双龙村、中心镇龙洞村、兴泉镇关塘村等地区通过大田小区的方式试验,并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田间病害情况、经济性状和烟田土壤pH值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烟苗移栽时增施酵素炭可以促进烤烟前期早生快发,后期自然落黄,优化烤烟农艺性状、降低烤烟田间病害的发生、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20.
曲靖中海拔红壤烟区烤烟镁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云南曲靖中海拔红壤烟区烤烟镁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连续两年采用田间实地调查及室内化验分析的方法,明确了区域内不同县(市)烟区和主栽品种烤烟镁含量状况及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镁含量等对烤烟镁含量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曲靖中海拔红壤烟区烟叶镁含量范围为0.07~1.15%,平均含量0.42%±0.18,变异系数42.86%。烤烟镁含量处于我国适宜镁含量范围的样品占46.78%。除师宗县外,其他各县(市)烟区有一半以上烤烟样品镁含量缺乏;主栽的9个品种中,中烟100、K326、云烟85和云烟97镁含量分别为0.70%、0.53%、0.43%和0.41%,处于适宜水平,适合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根据土壤肥力标准分组后,烤烟镁含量随有机质和有效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烤烟镁含量与土壤p H值和速效钾含量呈抛物线关系,总体表现为随土壤p H值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