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拖拉机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其自动行驶控制主要包含轨道设计和沿着所给轨道行驶的追踪控制两个方面.本研究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带农具拖拉机利用前进挡工作时进行地头转弯的最佳路径.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其计算时间短,能够保证拖拉机自动行驶控制时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
拖拉机档位的正确选择1.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的档位选择(1)田间作业时,如播种、中耕、收割等,机组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宜采用高档小油门。(2)地头转弯时,应采用低档小油门。(3)悬挂农具在公路上行驶和转急弯时,应低速行驶,严禁采用高档大油门。2.运输作业时...  相似文献   

3.
1.拖拉机田间作业时的档位选择 (1)田间作业时,如播种、中耕、收割等,机组行驶速度不宜过高,宜采用低档中油门。 (2)地头转弯时,应采用低档小油门。 (3)悬挂农具在公路上行驶和转急弯时,应低浓行驶,严禁采用高档大油门。 2.运输作业时的档位选择  相似文献   

4.
由于液压悬挂系统具有农具结构重量减轻、机手操作省力、地头转弯灵活和增加驱动轮附着力等诸多优点 ,故在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可有些机手因不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压悬挂系统 ,不仅造成一些本不该发生的故障 ,有的还伤及人身安全 ,甚至丢了性命。要发挥液压悬挂系统的优点 ,就必须正确、安全地使用液压悬挂系统 ,具体地说 ,应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 .转移地块时 ,农具与悬挂杆件上不许载人、载物 ;农具在作业时不可倒车。2 .作业中 ,不提升农具不得强行转弯。正常转弯调头时 ,要注意观察周围情况 ,保证农具顺畅通过 ,避免撞人或刮坏农具。农…  相似文献   

5.
农机田间作业巧转弯农机进行田间作业时,转弯和倒车操作十分频繁,这不仅影响机组的作业效率,而且增加了转向系、行走系等操纵系统机件的磨损,为此,机手在进行这类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行走路线,尽量减少倒车,并减少空驶行程,以利于提高作业效率。2.机组转弯和倒车前必须提升农具,并且使入土农具的工作部件停止旋转。农具在入土的情况下进行转弯和倒车,将会增大转弯半径,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同时很容易损坏农机具。3.禁止“转死弯”。因为转弯角度过小容易造成土壤壅堆,引起田面不平…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液压系统故障,导致悬挂农具不能升降,无法进行正常田间作业,因此快速准确排除故障对提高农具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几种拖拉机悬挂农具不能升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自动导航拖拉机田间作业的全区域覆盖路径规划,提出基于全排列算法获得转弯耗时最短的路径规划方案。为此,将农田地块划分为直线作业区域和地头转弯区域,在地头转弯区域内建立了拖拉机沿弓形和鱼尾形转弯路径行驶的轨迹解析模型,计算得到地头转弯区域所需的最小宽度及转弯所消耗的时间。在直线作业区域内,根据转弯次数最少来确定直线作业路径在田间的相对方向,生成相应的直线路径簇。根据对两块典型农田地块田间作业路径规划试验,得到了直线作业路径遍历顺序的一般规律。试验表明:这两块农田的路径规划方案中转弯路径的耗时较梭形行走、离心行走及向心行走方式至少减少了51%。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是通过液压悬挂系统来控制所连接的农机具.液压悬挂系统由液压部分、悬挂部分和操纵部分组成.液压部分包括油泵、分配器和油缸等部件.悬挂部分包括上拉杆、斜拉杆和下拉杆等部件.拖拉机通常采用三点悬挂的形式操纵农用机具.具体形式是上拉杆和下拉杆的前端与拖拉机铰接,后端与农具铰接.农具通过下拉杆得到拖拉机的牵引力,通过操纵机构控制液压部分的升降,以便拖拉机悬挂农具进行田间作业、转移或运输.拖拉机在悬挂农具工作时,液压悬挂系统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故障,需要分析原因,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9.
一、地头安全转弯机组地头转弯时,如行驶速度过怏、转弯过急,往往会发生挂接农具地头伤人、毁物的事故。为此机手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转弯”。1.“一看”就是作业接近地头时,首先要看清地头的地形、地向和人员动态,对安全转弯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一、怎样调整农田拖拉机的液压悬挂限位链农田拖拉机液压悬挂限位链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农具相对于拖拉机的横向摆动量,保证农具在作业中和在运输状态下处于正确的位置。1、拖拉机与农具采用了点悬挂时,应该将限位链收紧(即调短)些。这样做的目的是:(1)保证机组作业时的直线稳定性。(2)防止由于地面不平,机组调头时悬挂农具左右摇摆而损坏机具。  相似文献   

11.
翻车轧人祸难逃某机手驾驶东方红—75型拖拉机在田间耕地,由于没有按照农田作业技术标准而将地头枕地留得过小,故转弯时,拖拉机前轮被迫驶入了地头的沟里。机手想把车开出来,便急忙向左侧转弯,不料机组失去稳定而翻入沟内,机手被压在车下,助手则被抛出……通常为了保证机组安全和作业质量,在耕地两头应耕出地头线(打横堑),留出合理的转弯地带。若采用环节形转弯方式,地头宽度E应按下式计算:E=3R+e而采用圆弧形转弯方式,地头宽度E可按下式计算:E=1.5R+e两式中:R———机组转弯半径;e———机组出线长度。图省…  相似文献   

12.
1注意悬挂农具与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配套关系 与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农具,除性能符合作业要求、功率相互匹配外,还要注意与液压悬挂系统的下列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效率和精度低,测试成本高等问题,根据田间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原理的田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下位机模式,多种传感器融合及无线传输等技术,实现后悬挂农具多类型参数的实时同步测试。在田间拖拉机牵引试验平台和试验平台三点悬挂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种机2种工况下进行拖拉机燃油消耗、尾气排放、驱动轮滑转率、农具地轮滑移率、六分力、PTO扭矩和转速等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后悬挂农具田间测试系统通讯正常,数据量大且准确可信,满足一般后悬挂农具田间试验要求,可为农具设计优化、适用性评价等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1.要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行走路线,尽是减少倒车,即减少空驶行程,提高作业效率。狭小的长方形地块最好不要转弯和调头,要采用倒车的方法完成作业,避免由于调头的次数过多降低机组的作业效率。2.机组转弯和倒车前,必须提升农具,并且使入土农具的工作部件停止旋转。如果农具尚在入土的情况下进行转弯或倒车,将增大转弯半径,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很容易损坏农机具。  相似文献   

15.
正1.要根据田块的形状、大小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合理的行走路线,尽量减少倒车,即减少空驶行程,提高作业效率。狭小的长方形地块最好不要转弯和调头,要采用倒车的方法完成耕地、整地或收获作业,避免由于调头的次数过多降低机组的作业效率。2.机组转弯和倒车前,必须提升农具,并且使入土农具的工作部件停止旋转。如果农具尚在入土的  相似文献   

16.
一、怎样调整农田拖拉机的液压悬挂限位链农田拖拉机液压悬挂限位链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农具相对于拖拉机的横向摆动量,保证农具在作业中和在运输状态下处于正确的位置。1、拖拉机与农具采用了点悬挂时,应该将限位链收紧(即调短)些。这样做的目的是:(1)保证机组作业时的直线稳定性。(2)防止由于地面不平,机组调头时悬挂农具左右摇摆而损坏机具。有的东方红—75/802型  相似文献   

17.
目前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各种联合作业机组 ,配有后悬挂和动力输出轴的拖拉机在与联合作业机组配套时 ,受悬挂提升能力的限制 ,不得不采用半悬挂或牵引方式 ,且用分置油缸操纵 ,机动性差 ,转弯时地头留得很长。同时 ,为保证机组操纵性和稳定性 ,拖拉机前部还要加很多配重 ,使机组的总质量上升 ,增加了对土壤的压实程度。而拖拉机若配有前悬挂及前动力输出装置 ,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可以很容易地满足机组对传动和提升的要求。1 评价  前悬挂装置提高了拖拉机的适应性 ,符合联合作业的要求。前后悬挂构成的联合作业机组同单纯的后悬挂机组相…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时,常常会遇到过沟渠、爬田埂等情况,为保证田间作业安全,驾驶员应该掌握这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爬田埂 一般较低的田埂可直驶或斜驶通过,若田埂较高较陡,或农业机械从较低的梯田向高处转移,应先在田埂上填土袋、石块等,或用跳板引导,用低速缓慢通过.需要注意的是,拖拉机牵引农具时用前进挡通过,悬挂农具时一定用倒挡通过,以免拖拉机翘头或纵向翻车.下田埂时,或从较高的梯田向低处转移时,也应在田埂上垫物或铺跳板引导,悬挂农具的应用前进挡低速下埂.  相似文献   

19.
拖拉机后悬挂机构的安装调整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拉机后悬挂机构是用以连接拖拉机和农具 ,并以液压为动力升降农具的杆件机构。其安装调整及使用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其悬挂农机具的作业质量 ,但后悬挂机构正确安装调整使用的重要性往往不被驾驶人员所重视。拖拉机后悬挂机械与农具连接有两点悬挂和三点悬挂两种方式。下面结合东方红 80 2拖拉机就其后悬挂机构的安装调整及使用要求做简单介绍以供参考。1 拖拉机后悬挂机械的安装与调整1 1 两点悬挂的安装与调整(1)将左、右纵拉杆同时装在中央铰链销上。(2 )中央铰链销有两个安装位置 :当悬挂或半悬挂窄幅农具或在松软土壤作业时 ,为避免…  相似文献   

20.
1.怎样调整农田拖拉机的液压悬挂限位链 农田拖拉机液压悬挂限位链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农具相对于拖拉机的横向摆动量,保证农具在作业中和在运输状态下处于正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