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2.
乙烯利浸种对不同品种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不同浓度的乙烯利(EPT)浸种处理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品种莱芜大姜、莱芜小姜及宜春风亭山姜,研究了乙烯利浸种对生姜发芽、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使用乙烯利150~500mg/L浸种莱芜大姜和莱芜小姜及150~250mg/L浸种宜春风亭山姜,都能提高生姜的出苗率,使植株增高,分枝数、叶片数增多,根茎产量提高;但不同生姜品种增产的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均以250mg/L乙烯利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了31.7%、25.2%、39.0%。  相似文献   

3.
生姜芽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寒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37-11038
以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生姜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芽尖芽、愈伤组织等诱导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山东莱芜片姜和黄苗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诱导莱芜片姜、黄苗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均为MS+2,4-D 0.2 mg/L+6-BA 1.0 mg/L。  相似文献   

4.
生姜,是特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市场需求呈增加趋势。但目前,生姜栽培品种多属地方品种,长年种植和不正确的留种方法,导致种性退化,影响了姜的产量和质量。冬初是生姜采挖季节,要注意选留好姜种,以复壮种性。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良单株留种较好的地方品种有湖北的来凤姜、山东的莱芜  相似文献   

5.
生姜光合特性研究再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结果表明 ,莱芜大姜的光合速率高于莱芜小姜。中部壮龄叶的光合作用强于基部叶 ,顶部嫩叶光合作用最弱。生姜全生长过程的光合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 ,其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呈双峰曲线。生姜光合作用的适宜光强为 90 0~ 1 2 0 0 μmol·m-2 ·s— 1,适宜温度为 2 5~ 30℃。  相似文献   

6.
<正>莱芜生姜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50万吨,户均1吨多,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其独特的"基础优势、产业优势、科研优势、贮藏优势、品牌优势"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而谈到莱芜生姜产业,柳建增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中国生姜出口第一人",他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向呢?为此,本刊记者专访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建增。  相似文献   

7.
1 优良品种 以一大茬黄瓜与生姜轮种为例.黄瓜选择山东密刺、津优2号、丰抗等日光温室专用品种,生姜选用山东莱芜片姜.  相似文献   

8.
<正>莱城区是"中国生姜之乡",莱芜生姜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是莱城区重要的特色蔬菜和传统出口创汇蔬菜,也是医药、化工及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大量出口日本、韩国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随着莱芜生姜博览会的召开,莱芜生姜更是声名远扬。我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姜瘟病的发生也日趋普遍,发病面积常年在30%,病株率在3%-5%,重病地块达到10%以上,绝  相似文献   

9.
莱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莱芜生姜优质高产的姜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的商品性和出口品质,给广大姜农带来惨重损失,文章初步探讨了莱芜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生姜上炕人工催芽与"免炕壮苗素"浸种直播对不同生姜品种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病虫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莱芜大姜应用"免炕壮苗素"比上炕人工催芽产量高19.8%,莱芜小姜为10%。在生姜生长因子适宜的范围内,用"免炕壮苗素"浸种直播越早,生姜产量越高,且生长量大,生长势强,品质良好。与上炕人工催芽相比,"免炕壮苗素"浸种直播生姜株高、有效叶数、根茎鲜重、茎粗、分枝数增幅分别达到7.3%7、.8%、18.4%、15.1%和16.2%以上,根茎中可溶性糖、VC、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31.5%、10.6%和25%以上。对生姜姜瘟病防效达50%,姜螟亦有所减轻,但效果不显著。"免炕壮苗素"对生姜生长的影响主要为迅速打破休眠,提高长势及免疫性能,改善生姜品质,且对不同品种增产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莱芜生姜中外驰名,是具有传统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优良蔬菜品种。由于常年重茬连作、过量施用化肥等栽培习惯,致使生姜姜瘟病等土传病害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姜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土壤消毒处理防治生姜土传病害的研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莱芜生姜产量和品质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鲜姜易烂,不耐储藏。下面介绍几种生姜制品的简易制作方法。 1 酱生姜 姜片质地脆嫩,甜、鲜、酱、辣四味俱全,酱汁澄清,酱香姜香兼得之,深受很多人喜爱。 原料:选用嫩姜,尤以选用寒露前后收获的姜为最好。霜降前后收获的姜,老而辣,姜皮厚,不宜选用。 盐腌:选好的生姜用清水淘洗后把姜皮去掉。生姜去皮后沥净水,倒入缸内腌制。每100公斤生姜用盐10公斤,放1层姜撒1层盐,生姜在缸内腌15天左右,其间可翻动2~3次,这  相似文献   

13.
硼、锌对莱芜大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硼、锌两种微肥对莱芜大姜生长发育及产量都有较大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无论增施锌肥还是硼肥,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两种微肥在一定比例下同时施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与氮、磷、钾一起使用,可以促进生姜对硼、锌的吸收,使姜球提早膨大,分枝增多,为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大铭生姜     
<正>德化县大铭乡种植生姜有上千年的历史,种植的生姜肥厚,个大皮薄,丝少肉细,色泽鲜艳,辣浓味美,享有"小黄金"的美誉,是四季养生的"健康姜"。素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和饮食习惯。近年来,大铭乡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举办生姜王评比等活动,推广"大铭生姜"品牌,全乡生姜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年产量4 0 0 0多吨。2 0 1 6年,大铭生姜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和"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大铭好风光,姜疗养生地"。大铭乡正规划建设以"姜文化"为主题,以生姜  相似文献   

16.
<正> 1 引用良种 培育壮芽 1) 选种。生姜品种宜引用高产、优质、抗病、生长势强的“莱芜大姜”或“莱芜片姜”。并要选择肥大、皮色黄亮、不干缩、未受冻、无伤口、无霉烂、无病虫害的姜块作种。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安丘、昌邑、莱芜等生姜产区,姜农为增加生姜产量而利用大拱棚对生姜进行早播延收栽培,使生姜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每亩产姜5000kg以上,较露地增产30%以上。现将大棚生姜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烂姜",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5%~35%,发病重的年份发病率达60%以上,造成减产甚至无收,严重影响生姜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益。作者对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多年实地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以供各地参考。1症状姜瘟病是一种因细菌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生姜受病菌侵害以后,不论茎叶还是根茎都会表现出病症。起初,叶片下垂,无光泽,下午时分健康的植株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是我国生姜的主产区之一.其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下旬栽种;地膜或小拱棚覆盖栽培在4月上旬栽种;大棚栽培在3月中下旬栽种.露地栽培的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下旬,大棚延迟栽培一般在11上旬.一般选用地方品种,如山东(莱芜)大姜、山东(莱芜)小姜等.栽种前需要对种姜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虫危害,提高生姜长势,增加产量和效益.具体的处理方法有:……  相似文献   

20.
辽宁鞍山地膜拱棚生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进种姜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商品性好的山东莱芜片姜和莱芜大姜做姜种。种姜于3月中、下旬运回,由于当时天冷,运输汽车必须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以免姜种受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