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群青  纳尔.  DL 《中国蜂业》1989,(4):36-37
养蜂者在生产中碰到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要在不正常的蜂群上耗费时间和金钱。结果是在这些蜂群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而获得的蜂蜜群产远比全场平均产量要低。蜂群产蜜量低下的原因常与蜂王的问题相关连,如:分蜂,失王和蜂王质量低劣等。就平均数上看,有上述问题的蜂群的产蜜量仅为正常蜂群的60%,然而这类蜂群数可占春季蜂群数量的15~40%。  相似文献   

2.
利用声音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蜂群中蜂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是蜂群中的核心,蜂王质量直接关系到蜂群强弱和蜂蜜产量高低。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要定期开箱提脾检查蜂群中蜂王情况(比如蜂群中是否有蜂王?蜂王是老蜂王,还是新蜂王?)。  相似文献   

3.
蜂王及工蜂的近亲效应与蜂群的生产性能[德国]拜因费尔德,K.等对5581个控制交配蜂群的蜂王及工蜂的近亲系数作了估测。在30多年过程中,蜂王的近亲系数每年提高0.15%,工蜂提高0.06%,个别蜂王的近亲系数最高的达44%,个别工蜂达到45%。利用偏回归,把近亲对蜂群生产性能的重要性和结果肯定了下来。近亲对蜂王和工蜂的影响各异。由于工蜂的近亲,蜂群的生产性能(关系到蜜和蜡)显  相似文献   

4.
蜂王的质量制约着蜂群的经济效益,提早有计划地进行育王,是获得蜂产品优质高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高寒山区蜂群越冬期长,3月末4月初蜂群出窖后,经过35~40d才逐渐进入增殖期,怎样提早育王、提高蜂王质量已成为高寒山区蜜蜂饲养的难题,作者就此作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一、蜂群基础知识 (一)蜂群的组成 当你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观察蜂群时,你不难发现在蜂群中有形态各异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三型蜂。 1.蜂王:蜂王(题图中)是蜂群中最长者,约20~25毫米,体重约300毫克。在正常的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腹部比工蜂、雄蜂发达,而翅膀却短而窄,只能盖住其腹部的1/2~2/3。蜂王的口器已经退化,必须完全由工蜂来饲喂。  相似文献   

6.
1、在原群剛將老的或幼的处女蜂王提出,随即將老的(12—18天)或幼的(1—5天)处女蜂王直接誘入蜂群(不用王籠)时,誘入一只和原群里提出相似的蜂王比不相似的蜂王要容易得多。用不同年齡的交尾產卵蜂王做試驗,說明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則,虽然極顯著的差异是在幼齡和老齡处女王之間。 2、老处女蜂王和幼產卵蜂王最难直接誘入到任何种类的蜂群中去。 3、用一个大網眼的王籠誘入交尾檢定的蜂王,到一个剛提出蜂王的蜂群,若提出的蜂王是交尾產卵王,至少有90%可以得到成功,如提出的是处女王就至少有80%。用同法誘入处女王到剛刚提出交尾產卵王的蜂群較少成功。 4、王籠誘入成功的頻度因不同的夏季月份而异;在蜂群中有王台比無王台的成功率要低些。  相似文献   

7.
《双王同巢质疑》一文,提出双王同巢违反蜂群发展的自然规律,文中说明蜂群中只能有一只蜂王,这点的确是真的。当蜂群中因蜂王老劣,蜂群里才会有2只甚至有3~5只不等的蜂王存在。但这些蜂王大都质量较差,不然,也就  相似文献   

8.
引言蜂群的正常发展与生存主要取决于蜂王。因为在一个蜂群中,蜂王是唯一的性器官发育健全的雌性蜂,她在交配成功之后,能产受精卵,培育出雌性后代,即工蜂和女儿蜂王。。在育虫期,只有蜂王能够繁殖出蜂群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幼龄工蜂。由于蜂王将雄蜂和它本身的遗传性传给后代,因此,它对蜂群质量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9.
蜂群里的蜂王,虽然不外出采蜜,也不泌蜡构筑巢脾,但是它产卵多少,对蜂群的发展快慢和蜂蜜产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群蜜蜂中,如果有一个优良的蜂王,正常年份的产蜜量可达40—50kg,能分新蜂群1-3箱;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蜂王,年产蜂蜜往往只有10多公斤,蜂群发展很馒,分新蜂群就更困难了。因此,饲养蜜蜂,一定要选择优良的蜂王。  相似文献   

10.
王志 《养蜂科技》2004,(1):24-25
蜂群的采集力取决于蜂王的质量,人工育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蜂群经济效益的高低,提早有计划地进行育王,是减少分蜂,饲养强群以及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然而,长白山区的蜂群越冬期较长,每年的3月末4月初蜂群出窖,须经过35——40天才逐渐进入增殖  相似文献   

11.
根据蜂群是由同母(蜂王)异父(和蜂王交配的雄蜂)的若干个小家庭组成的这一特点,设计并初步验证了保存蜜蜂近交系的育种方案——蜜蜂嵌合育种法。将主题父本精液和背景父本精液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用其给近交系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该蜂王发展起来的蜂群,将是一个在任何时候背景工蜂都占80%、主题工蜂仅占20%的嵌合蜂群,这样便可用杂种优势来抵销因高度近交而产生的衰退现象,从而不但可使近交系得以妥善地保存,而且还可用嵌合蜂群进行蜂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2.
诱王法     
诱入蜂王,是蜂群管理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目前,一般都用间接诱王和直接诱王的方法。间接诱王,蜂群比较容易接受和安全,但是,由于限制蜂王活动,不仅管理上麻烦,也容易影响蜂王的质量。直接诱王,蜂王能很快产卵繁殖。但是,不如间接诱王安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损失。要使蜂王安全诱入蜂群,必须掌握蜂王  相似文献   

13.
蜂群的生长率,是由蜜蜂的出生率和蜜蜂的死亡率决定的,而蜜蜂出生率又是由蜂群的哺育力和蜂王的产卵量决定的。所以,想要提高蜂群生长率,必须适时适度地提高蜂王产卵量。与蜂群的产卵量相关的因素有17个:遗传性、蜂王体质、蜂王年龄、蜂王翅足状况、蜂王曾否受围、蜂王曾否囚禁、群势、饲料贮量、蜂巢大小、空巢房数量、空巢房  相似文献   

14.
秋冬蜂群管理六大注意吴仕林(口述)陈义均(笔录)秋冬时节加强蜂群管理能促使蜂群安全越冬,为来年多产蜜打下坚实的基础。1.注意培育越冬蜂群:越冬蜂群应是没有经过采集和哺育工作而能进行飞翔排泄的健壮新蜂。更换蜂王:在初秋培育一批优质蜂王,以便更换老劣蜂王...  相似文献   

15.
蜂王的主要职能是产卵,蜂群的生产性能,即蜂群生产蜂蜜、王浆、花粉等的能力,虽然是由工蜂体现出来,但根本上是由蜂王以及与蜂王交尾的雄蜂的种性决定的.因此,蜂王的质量对于养蜂生产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养蜂对于养蜂者来说其直接经济效益是夺取蜂蜜、蜂王浆、花粉等蜂产品的丰收 ,间接效益是为农作物授粉 ,从而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而优秀蜂王是达到这些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 )群势基本相当的各个蜂群里 ,就采集积极性和采蜜量而言 ,各蜂群的采集能力及群采蜜总量差别极大 ,这主要取决于蜂王的优劣及所产卵的质量和子代健康状况。在通常 ,人们的思维定势是 :总以蜜蜂蜂王体型大小 ,是否是人工王台 ,自然王台还是急造王台衡量蜂王的优劣 ,其次才是进一步鉴别蜂王的产卵能力 ,最后标准是看此蜂王产卵育成蜂群的采集能…  相似文献   

17.
金前元 《蜜蜂杂志》2003,(12):13-14
在《蜜蜂杂志》 2 0 0 3年第 7期 1 6页《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 (以下简称为《习性》)一文中 ,作者认为 :王浆框空台基内的卵是工蜂所“移”。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习性》一文所述情况 ,虽然蜂王是没有离开控产区 ,但在蜂群中除了蜂王有产卵能力外 ,还存在着大量有产卵潜力的工蜂 ;只不过在正常的蜂群里 ,工蜂的这种产卵行为受到“蜂王物质”的抑制而已。中蜂群中发生的“工蜂移卵”现象 ,我认为不应该是“移卵” ,而应是工蜂“产卵”。因为中蜂群失王后 ,容易引起工蜂产卵 ;当蜂群内蜂王质量差、衰老而造成“蜂王物质”不足时 …  相似文献   

18.
(五)蜂王的诱入 当蜂王已经衰老或蜂群无王时,为了维持这一蜂群正常生活秩序,就必须给此群诱入一只蜂王或成熟王台。在诱入蜂王时必须注意:如果是给蜂群更换蜂王,要提前半天至1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提出;若给无王蜂群诱入蜂王时,要将巢脾上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7,(2):35-36
<正>蜜蜂养殖优良品种是关键,培育优质蜂王是饲养强群提高蜂产品质量,增加蜂产品产量的重要途径。蜂王的产卵力和控制分蜂的能力对蜂群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蜂王产卵力和控制力强,才能维持强大的蜜蜂群体。饲养强群就是要充分发挥蜂王产卵的能力。增加蜂群中蜜蜂个体的数量,提升蜂群的采  相似文献   

20.
熊成 《中国蜂业》2023,(9):29-30
<正>在人工育种工作中,雄蜂具有重要有的作用。雄蜂和蜂王一样,都是蜂群遗传物质的主要传递者,其遗传特性及经济性状对后代的影响与蜂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子代蜂群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雄蜂代表着父本遗传性,占有一半的遗传物质。雄蜂的数量和质量对蜂群的性状特性有重要影响,蜂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与其交尾的雄蜂数量和质量,只有充足的品质优良雄蜂,才会提高蜂王的受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