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鲜二号”是四川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丰产辣椒杂交种,经多地区试种,表现为适应性好、抗病害能力强、杂交优势明显,品质优良,尤其是丰产性佳。1品种特征特性“干鲜二号”属中早熟品种。株形平展,株高55cm左右,开展度约60cm,叶深绿色,花期旺盛,挂果能力强,果形呈羊角状,果长19cm左右,最长可达24cm,嫩果翠绿,成果鲜红,果面光滑,单果重20g左右,辣味较“冀泽椒”略淡,生长期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及其他病害抗性较强。2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育苗。华北地区一般在2月中旬左右播种。播前浸种催芽,平畦撒播。1m2撒种6g左右,播后盖…  相似文献   

2.
邢银田 《蔬菜》2006,(10):10-11
“干鲜二号”辣椒杂交种,是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干鲜一号”的基础上培育出的又一优质、丰产辣椒杂交种,经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试种表现良好。2006年,在中国辣椒之乡——河北省鸡泽县辣椒产业化办公室、农业开发办、新品种推广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该县科技示范户试种,该品种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突出,杂交优势明显,品质优良,尤其是丰产性表现良好,667m2产鲜红椒2500kg以上,比对照田增产50%左右。一、品种特征特性“干鲜二号”适应性强,适合温带及亚热带气候环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尤其是在光照充足,降雨适量或偏少的地…  相似文献   

3.
优质出口型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京辣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三省  梁洪军 《蔬菜》2007,(11):11-12
近年来,韩国红干椒加工业为降低原料生产成本,逐渐将干椒生产向中国大面积转移。目前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新疆等  相似文献   

4.
辣椒新品种干鲜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鲜1号是以自交系A20-4-3为母本,与父本A75配制的早中熟羊角形一代杂种。果实纵经18~20cm,横经1.8~2cm,果肉厚0.2cm,平均单果质量25g;果面光滑顺直,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中辣,商品性好。露地667m2产鲜椒3200~4000kg。抗病毒病、疫病。适宜华东南、长江流域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干鲜4号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140A为母本,恢复系新8C为父本配制的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20~22cm,横径1.7~1.9cm,平均单果质量19.1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色泽深红,辣味香浓。每667m2产鲜红椒2000~3000kg,或干椒350~400kg。抗TMV、CMV和疫病,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韩国干椒加工业为降低原料生产成本,逐渐将干椒生产向我国大面积转移,我国已成为韩国干椒的最大出口国。目前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新疆等地形成了出口干椒生产规模化基地,累计年种植面积近10万hm^2。随着我国干椒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已形成可出口创汇的干椒产业链,出口干椒生产成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
二金条辣椒主产四川,后传入浙江.1997年我地从浙江引入试种,经3年试种成功,于200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并获得丰产丰收,在当地推广面积达400hm2,平均每667m2产干椒310kg,高产者达400kg,平均每667m2产值超千元,2001年种植面积达8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生产中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以国外品种巨峰、红地球和传统品种龙眼、牛奶为主,传统产区、传统品种、传统观念束缚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品种老化,栽培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玉波二号是山东省江北葡萄研究所选育的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锥形、粒大、穗重、  相似文献   

9.
沈研17号是干鲜两用型三系辣椒杂交种。其青果深绿色,老熟果颜色深红,果面光滑,果实羊角形,中早熟品种,始花节位9~10节,果纵径14.0~16.0cm,果横径1.8~2.2cm,平均单果质量19.2~22.1g,味辣,坐果率高,抗病性强;平均每667m2总产量3064.0kg,比韩国金塔(CK)增产11.3%,适合露地及覆膜栽培。  相似文献   

10.
1 选地、整地施肥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及连续 2年未种辣椒的微酸性土壤。深耕 3 0 cm左右 ,结合深耕将投入肥料的一部分翻入地下 ,每 667m3施圈肥2 0 0 0 kg,蔬菜专用肥 1 0 0 kg、硫酸钾复合肥 1 0 0kg、过磷酸钙 50 kg、尿素 50 kg。然后将另一部分圈肥 2 0 0 0 kg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县在实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 ,各种作物的品种不断改变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干辣椒系列产品在工业、副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 ,国内外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探讨辣椒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于 1 998~2 0 0 0年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 2 0 0hm2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试验田概况1 998年在于里镇南营村 0 .8hm2 粮田中进行辣椒丰产优质栽培试验。该村位于日照市北部丘陵地区 ,年平均气温 1 3 .1℃ ,1月份平均气温- 2 .4℃ ,7月份平均气温 2 5 .2℃ ,年平均降水量83 5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2 5 3 8小时 ,…  相似文献   

12.
新椒6号为早熟一代杂种,适合于早春温室大棚栽培及温室秋延后生产.该品种生长势强,主侧枝结果能力强,株型紧凑,耐低温,具有连续结果的特性,丰产性好、抗病毒病、耐疫霉病.果实方灯茏型,果皮薄,肉质脆,味辣,商品性好.以当地农家品种"四平头"为对照,前期产量提高23.4%,总产量提高33.5%,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是大棚温室早熟及延晚栽培的理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嘉禾1号是以国外品种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出的自交系7310102为母本,自制杂交种经多代分离纯化选育出的自交系81848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干鲜两用型辣椒一代杂种。其植株生长势强,商品性好,抗逆性强,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36.8%。果实圆筒型,顶部钝尖,青熟果深绿而有光泽,红熟果油亮紫红色,果长13~15cm,果肩宽2.2~...  相似文献   

14.
辛香4号是经多年定向选育的干鲜两用辣椒品种。该品种中迟熟,果长16~18cm,果宽1.8cm,果肉厚0.15cm,果面光滑,果多、直、齐;辣味浓而香,抗病、抗逆性强,前期产量为2015.9kg/667m^2,总产量达3361.8kg/667m^2,比二条金增产61.9%。综合性状优于国外引进品种新红奇。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市场对大果干鲜两用朝天椒品种的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开展朝天椒86号引种试验,3个生态试验区结果表明,其667 m2平均鲜果和干椒产量均超过2个对照(湘辣702和湘辣712),分别为2 141.1、454.6 kg;持续坐果能力强,且抗性好;红果易脱水,干后皱少,油分含量高,建议可以引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KA作母本,以恢复系亚-6C作父本,选育出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津红1号。该品种早熟,挂果集中,植株生长势强。比同类型韩国品种金塔早熟10~15d,前期产量提高30%以上,商品性好,而且抗病性强,可鲜食和干制。  相似文献   

17.
桂敏 《长江蔬菜》2013,(20):11-12
云椒2号是以自交系078—2—3为母本,自交系268-2-S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属干鲜两用型辣椒品种,鲜食为主,中熟;果实长羊角形,果长15~18cm,横径1.6cm,单果质量15—20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深红色,坐果率高,持续挂果能力强,一般667m2产量3500~4500kg;抗病毒病及疫病,适宜在喜欢鲜椒或大果干椒类型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辛香四号是江西农望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杂交辣椒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势强,坐果率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面光滑,果形直齐的特点。熟果鲜红透亮、辣味浓而香,干鲜及加工皆宜。2001年辛香四号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试种优势显著,尤其在江西、  相似文献   

19.
《辣椒杂志》2006,(1):41-41
中椒16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主要特点是:中早熟,始花节位11~12节,定植到始收期约40天左右。产量高,在本所农场进行的品种比较试验中,以同类型辣椒品种为对照,其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59.6%和52.6%。667m^2产约3000kg左右。对病毒病的抗性强。果实大羊角形,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纵径17-20cm,横径2.5-3cm,肉厚0.28cm,2~3心室,果色浅绿,果面光滑,单果重30g左右: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纵径23-25cm,横径3-3.5cm,肉厚0.38cm。辣味浓,品质好,果实顺直,商品率高,耐贮运。适应性广,不易早衰,在生长中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座果率和果实商品性。主要适于露地栽培,也可以在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红椒一号辣椒品种是桂林市蔬菜研究所经过多年种植、观察、提纯而选育出的品种,由于其辣味适中、香脆、果皮光亮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经过近几年的推广示范栽培,面积达2 640 hm^2以上,667 m^2平均产量2 396.6 kg,年均销售价为1.6元/kg,已成为市场上畅销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