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周婷 《中国蜂业》2002,53(1):42-42
美国中北部地区大蜂螨寄生水平对越冬蜂群的影响1 987年美国首次发现大蜂螨。养蜂者面临用杀螨剂治螨或让蜂群垮掉。在美国中北部养蜂者没有一种可靠的科学依据来确定何时治螨。我们于 1 999年冬对内布拉斯加越冬蜂群检测大蜂螨寄生水平对其影响。 1 999年 2月对内布拉斯加州米德湖附近的 6 5群蜂分别取样 ,根据大蜂螨感染水平将这些蜂群分成 4个组 ;4月份 ,计算出每平方英寸的幼虫数、每框的成蜂数以及幼虫脾的数量。当每只蜂体的大蜂螨数量不超过 0 2只时 ,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 ;当每只蜂体的螨数超过 0 2只时 ,指标明显降低。这项工作是…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7月以后 ,由于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蜂群都自然停产。我趁蜂群断子之机 ,于 7月 2 5日下午用“杀螨一号”对 5个大螨危害较严重的蜂群进行治螨 ,按说明书的要求 5 0 0克水兑 1支药剂。用药后发现 ,除 2 6号群外 ,其它 4群箱前出现大量爬蜂。令我不解的是 ,尽管伤蜂不少 ,却很少见到落螨。在这之前 ,有不少蜂友谈到过这种现象 ,他们说 :买到的蜂药只伤蜂 ,却治不落蜂螨。当时我一直认为这是用药量过大 ,且箱内蜂螨少的原因。我养蜂多年 ,还是第一次发现杀螨剂只伤蜂不落螨。起初我认为是治螨药有问题 ,后来对用药的 5群蜂观察…  相似文献   

3.
刘诚 《中国蜂业》2003,54(1):22-22
许多蜂友都在春繁前治螨 ,我认为这时期治螨不妥。蜂群经过漫长的越冬以后 ,体质弱 ,抵抗力下降。春繁前治螨蜂群极易受到肉眼感觉不到的危害 ,喷药时稍微过重 ,就会使蜂群中毒死亡。由于箱内有螨药味 ,一部分蜂不愿返巢而冻死在外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自 1999年至 2 0 0 1年 ,连续 3年进行了对比试验 ,方法是一半蜂群春繁时治螨 ,一半春繁直接包装 ,不治螨。试验结果发现 ,不治螨的蜂比治螨的蜂群新老交替要快 ,老蜂死亡率也低。刺槐花前期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2 0 0 1年 ,我采取秋季狠治蜂螨 3~ 5次 ,使蜂螨寄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春季…  相似文献   

4.
谈谈蜂螨卵     
<正>对于蜂螨我有着不同看法,蜂群经过我精心挑选巢脾后,春季和夏季不发生螨害,即便是秋季蜂群中的蜂螨也很少,有些群势达到20框,秋季培育越冬蜂,待子脾全部出房后治螨,落螨也没几只。我是选用3年前仅用于贮蜜的巢脾供蜂王产卵,基本不生螨或螨很少。我发现蜂螨像蚂蚱一样,在秋后气温下降时在巢脾上产下多粒卵,一旦产过卵的巢脾用于春繁,随着蜂群  相似文献   

5.
抗瓦螨育种的第5年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文诚 《蜜蜂杂志》2002,(11):18-20
20 0 1年是萨博兄弟以卫生行为为目标进行抗瓦螨育种的第 5年。自然落螨数 ,每个蜂群在过去连续 2年都保持低水平。 33群安装箱底纱网框的蜂群 ,从 5月到 8月 2 4h (小时 )内平均自然落螨数分别为 0 1,0 2 ,0 4 ,1 1,2 3只。 15个蜂蜜生产群在 10月用杀螨药条 (Apistan)平均熏下瓦螨 2 2 48只。 84%的蜂群具有清巢行为。放在地称上的 4个蜂蜜生产群指出 ,每群有蜜蜂 45 0 0 0~ 85 0 0 0只 ,平均生产蜂蜜 10 5 5kg。 2 0 0 0年至 2 0 0 1年冬季 ,2 2 0群蜂的越冬死亡率为 2 %。  相似文献   

6.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7.
邸新占 《中国蜂业》2003,54(2):21-22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小蜂螨在我地蜂群中首次发现以来 ,它对蜂群的危害时轻时重。去年我地蜂场大部分都受到小蜂螨的严重危害。荆条花后期我有蜂 12 0群 ,到越冬前仅剩 80群 ,群势不足4框。直接经济损失达 5~ 6千元。2 0 0 2年 7月 ,我要将蜂群迁往涞源白石山场地 ,在装钉蜂箱时 ,发现几群蜂群势下降 ,仔细观察 ,封盖子有小蜂螨。当时立即就用升华硫治一遍。到新场地马上又用药水喷治。几箱小螨严重危害的蜂群 ,施药十几分钟后 ,小螨便从巢门往外爬 ,开箱见箱底落螨一层。此后没有间断过治螨 ,在 2 0天内 ,轻群治 4遍 ,重群 5遍。 8…  相似文献   

8.
蜂螨目前仍然是蜜蜂的主要病害,它缩短蜜蜂的寿命,影响蜂群的发展,降低蜂群的产量,甚至能导致越冬蜂群的死亡。目前治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能抓住晚秋或其它意外断子期狠治蜂螨,失掉了蜂螨全部暴露的大好机会。 2.只注重越冬期前的治螨,忽视培育越冬蜂前的治螨。在秋季如果蜂  相似文献   

9.
就南阳地区秋繁而言,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8月底至9月初(不超过9月5日)育王,育王以后2~3天扣王,原群介绍成熟王台.等新王交尾成功,子脾已经基本出完,在出完前一周开始治螨2~3次,蜂螨基本能控制住.利用新王繁育越冬蜂,哺育蜂集中力量哺育越冬蜂.由于王浆充足,培育出的越冬蜂质量好,来年春繁一般很少得病.然而,由于断子时间长,影响蜂群的群势,包装时蜂群一般在中等群势或偏高水平.其优点是幼蜂健康,无螨害,节约饲料.缺点是不能保证越冬蜂的群势在最佳水平,包装时蜂群一般在3脾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业余养蜂者,过去饲养中蜂,2003年秋朋友送我4框蜂(有2只蜂王)。当年发展顺利,次年春季发展成2个继箱群并采了蜜。但是,由于忽略了对蜂螨的防治,到2004年秋季,小蜂螨危害严重,使蜂群急剧下降至不足2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用升华硫刷子脾,最后仍只剩下不足半框蜂。经过一整个秋天的繁殖,越冬蜂才恢复到2框蜂。鉴于2004年的教训,2005年我就注意到了对蜂螨,特别是小蜂螨的防治。我在蜂群中选了一个8框的蜂群,提走全部子脾后再喷洒杀螨水剂,在当地蜜源结束后就控制该群的发展,在治螨时共有8框蜂(上5框,下3框)。后把巢箱里的3框子脾连同…  相似文献   

11.
马玉森 《中国蜂业》2003,54(5):23-23
初养蜂时 ,治螨不得法 ,蜂群采蜜量不多且群势很难壮大 ,慢慢体会到治好螨的重要性。翻阅养蜂书得知断子治螨效果好 ,便制作了一些铁纱王笼试验扣王治螨 ,扣王治螨放到哪个时段好是个关键。通过几年的实践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蜜粉源状况将秋繁期确定下来。第一扣王期从 8月 4日至 9月 4日 ,秋繁前放王 ,待新蜂出尽连治 2次 ,如有落螨的蜂群做出记号再治一次。第二扣王期从秋繁止日 1 0月 4日至 1 1月 1 5日 ,寒流到来之前放王 ,待新蜂出尽连治 2次 ,如有蜂群落螨做出记号再治一次。这样全场同时治螨可减少蜂螨的传播机会 ,增强治螨效果。每…  相似文献   

12.
陶春林 《中国蜂业》2006,57(6):19-19
2000年以前我地没有小蜂螨,早春和晚秋治螨都是防治大蜂螨。2001年7月小螨突然暴发,来势凶猛,让我措手不及。当时我有87群蜂,每群9~10框蜂,这样的群势在我地算是强群。小螨危害初期爬蜂并不多,每天只有几十只,后来逐渐增多,每天清扫2~3铁锹。看到这情景我坐不住了,马上用药物治螨,开始用“杀螨剂一号”,后来又用“绝螨一号”,可爬蜂还在不断增加。无奈之下,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用起了升华硫。起初按照资料所说的每群用3克,也就是9~10框蜂撒3克升华硫,我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着药粉撒向每一个蜂路,根本不够撒的,后来控制用药量,撒完整个蜂场,计算单位用量,每群蜂竞用了9克,超过标准用量2/3。因为以前没有治过小蜂螨,也从未使用过升华硫,心想这点药量能有多大威力。就这样连续治了3~4次,一个月过后,我发现除中间巢脾上有卵外,蜂群没有一虫一蛹,这说明蜂群内卵不能孵化。这时我意识到资料中所说的升华硫使用过量会使卵不孵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蜂螨是当前我国养蜂业中严重危害蜂群的体外寄生虫。被螨危害的蜂群群势衰弱 ,甚至全部死亡 ;在灭杀蜂螨时 ,若防治方法不当 ,极易污染蜂产品。特将蜂螨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优选杀螨蜂药治螨选择无公害杀螨药剂是确保蜂产品免遭污染的关键性工作。目前防治蜂螨的药物主要有触杀剂(如杀螨剂一号、速杀螨等 )、熏烟剂、熏蒸剂 (如螨扑、升华硫等 )。在防治蜂螨时 ,可优选下列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杀螨药 :a.“杀螨剂一号” 该药对人畜安全 ,不污染蜂产品。使用时 ,按每毫升加水 3 0 0~ 60 0mL的比例 (每脾用药 5mL左右 ) ,将药水…  相似文献   

14.
自《蜜蜂杂志》 2 0 0 2年第 7期刊出本人拙作报道专业养蜂青年金士珍首次在越冬蜂蜂王颈部发现小蜂螨后 ,陆续收到廖大昆先生等蜂友来信 ,叙述了越冬期在工蜂身上寄生有小蜂螨的多起事实 ,我非常感激蜂友对我抛砖引玉之心给以满意的回报。今年 1月初 ,我又仔细观察了俞亚平之种蜂场春繁前的治螨效果 ,发现落螨中除大蜂螨外 ,还有很少的小蜂螨 ,为数虽甚少 ,但蜂群中普遍都见到 ,可见所见小蜂螨并非偶然 ,至少可以证明 ,绝对断子期超 19天小蜂螨 (亮热厉螨 )便无法存活的论断在蜂群自然越冬期是不能成立的 (俞亚平种蜂场这次治螨时 ,关王已…  相似文献   

15.
我在海南养蜂数年,经常看到很多蜂场因蜂螨危害而全场覆没,或是蜂群不能正常繁殖,错过流蜜期,取不到蜜.在海南,四季花期不断,蜂群没有自然断子过程,所以大蜂螨、小蜂螨的危害极为严重.常规的蜂螨防治是在越夏后期人为扣王,让蜂群于9月上旬断子,在蜂群断子前后各喷2次杀螨药,隔1天1次.这是一年中最彻底的一次治螨,很多蜂农按步就搬,他们没有考虑到蜂螨的抗药性和蜂药的药效,击落的蜂螨复苏,重新危害蜂群.经过多年观察以及3年的针对性实践,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东方蜜蜂抗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群没有受大蜂螨感染,群势不同的东方蜜蜂蜂群,分别引入受大蜂螨感染的雄蜂幼虫脾,和工蜂幼虫脾,在蜂群底部放入收集蜂集废屑的纸板,以后每隔24小时,检查蜂群底部的落螨数;先2脾未受蜂螨感染的东方蜜蜂为幼虫脾放入受大蜂螨感染的西方蜜蜂蜂群里,让其受大蜂螨感染,72小时后还回原蜂群,工蜂为其清理蜂螨,结果表明: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螨性,5-6天后,基本上可以清出,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或东方蜜蜂幼虫脾上的所有蜂螨。  相似文献   

17.
单王多箱体治螨与常规蜂群治螨差别不大,但单王多箱体蜂群的群势大蜂数多,防治上更加严格,难度和工作量也更大。单王多箱体蜂螨的防治是和蜂群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早春和晚秋无蜂子期多采用水剂、粉剂治螨;在有子期多采取螨扑、烟熏剂进行控螨。秋繁期前为防治大、小螨为害采取甲酸刷脾进行防治。如果蜂群螨害严重,可采取人为断子的方法。在防治蜂螨的过程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和防治的细节,才能有效地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18.
广告反馈     
▲“金螨扑”使用便捷 ,杀螨效果好、不伤蜂去秋我的蜂蜂螨没治好 ,一直担心这个问题 ,今春见到《中国养蜂》杂志上广告后 ,我打电话询问了编辑部 ,编辑部同志答复“金螨扑”是该厂年初从国外购进原料生产的新产品 ,效果应该不错。有编辑部的答复 ,我和我周围的蜂场购买了 5 0袋。 3月 2 5日收到后马上放入蜂群 ,每群在出房子脾中央夹 2片 ,第 3天抽箱底报纸检查 ,纸上密密麻麻落了一层大蜂螨 ,足足有几百只 ;其后一个星期内 ,我每天抽纸检查 ,都有几十只至一二百只不等落螨。我们乡的其他蜂友用后也都说落螨好 ,而且一只出房幼蜂都没死 ,真…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组通过四年的努力,于1985年7月研制成功“灭螨 A 烟雾剂”,专用于防治寄生于成年蜂体上的大、小蜂螨。之后,经过一年来的防治实践,证明防治效果稳定。使用“灭螨 A 烟雾剂治螨,方法简便。傍晚,先将烟雾剂放入喷烟器内,点火产生浓烟后,盖上喷烟器盖子,接着依次从每群蜂的后纱窗或巢门往蜂群内喷烟5~10下,继箱群烟量可酌加。每隔6天喷烟一次,通常连喷两次即可。喷烟后每天相继落螨,六天落螨总数和与“杀螨剂一号”逐脾喷雾剂一次小蜂螨的落螨数无显著性差异,六蜂螨不如“杀螨剂一号”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05,25(9):42-42
入春以来我场蜂群的寄生蜂螨对以往使用的几种蜂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几次用药效果均不满意。在杂志上看到山西卫鹏制药有限公司已通过兽药G M P达标,它的国标新药“卫鹏蜂螨克”、“卫鹏蜂螨清”两种蜂药,我决定先在少数蜂群中做一下试验。选6群蜂分两组每组3群,第一组24框蜂,用“卫鹏蜂螨克”一支(0.5m L),对水600m L;第二组29框蜂,用“卫鹏蜂螨清”1支(2m L),对水1200m L。于2005年5月20日对两组蜂群进行喷洒用药。用药前在试验蜂群箱底垫一张白纸收集落螨。随意抓200只工蜂检查,发现约有3%的可见蜂螨,按每框2000只蜜蜂,3%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