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养蜂生产中,一般都用工蜂幼虫来生产王浆。据统计在技术熟练的情况下,生产1公斤王浆要移取幼虫6,000条左右,相当于损失未来的2框蜂,将一年生产王浆消耗的幼虫累积起来,数量是很可观的。如果让这些工蜂幼虫发育成蜂,对加速蜂群的发展,增加蜂产品产量都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雄蜂幼虫代替工蜂幼虫生产王浆,将是一项有意义的改革。我们知道,当蜂群繁殖到能够生产王浆的群势时,  相似文献   

2.
1987年王浆销路由俏转疲后,随之而来的变化也不少。1.收购价从春季的每公斤200元降到秋天的145元。2.养蜂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蜂户开始卖蜂,且售价低廉。3.各种各样的王浆制品充斥市场,使人担心会过剩。重要的是质量问题尚未得到普遍重视,若不从速改善前途堪虑。一、现在王浆过剩,对养蜂的积极性虽有影响,但还不至象1984年那样造成蜂群大量减少,导致王浆紧缺。因为如今的技术经验有了发展,王浆产量水平高,收益尚属稳定。上海郊县的能手每群蜂年产有1500克左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平湖市种蜂场是国内最早 ( 1 989年 )培育推广王浆高产蜂种的种蜂场 ,自推广王浆高产蜂种以来 ,得到了《中国养蜂》、《蜜蜂杂志》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养蜂者的推崇。在此 ,我场全体员工表示衷心感谢 !平湖蜂种连续出口美国。国内有 30个省 (市 )引种 ,覆盖面积越来越广 ,由于平湖蜂种适应性强 ,引种户产量成倍提高 ,我场声誉与日俱增。经省农业厅验收 ,核准为浙江省一级种蜂场。本市有优质高产蜂种 80 0 0多群 ,为蜜蜂育种场地连续隔离、提纯复壮、防止境外蜂场雄蜂干扰起到积极作用 ,使平湖蜂种的王浆、蜂蜜、花粉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辽东地区是长白山的余脉,多山区和半山区,蜜粉源植物十分丰富,为定地养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给生产王浆和蜂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本地养蜂打破了以前的春夏繁蜂,“立秋”后才采蜜的传统养蜂法,兼顾生产王浆,陡养蜂的效益大大提高,形成了歉年有王浆收入,丰年蜜、浆双丰收的大好形势,养蜂成了本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根据多年实践,春天出窖的一群蜂(平均3框蜂)从6月上旬至9月上旬,可生产王浆1~1.4公斤,产值120~150元;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长期生产王浆的过程中 ,摸索总结出了一些高产技术措施 ,供同仁参考。1、饲养强群 ,提前生产王浆。蜂群中只有出房 7— 1 5日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能泌浆的幼蜂大约占整个蜂群的 6——— 8% ,必须要有 1 5框脾以上的群 (大约 3万蜂 )才有 2千多只泌浆蜂分泌王浆 ,生产周期 3天 ,一次可产浆2 0———3 0g。如果只有 1 0脾蜂的中等群 ,每次只能产浆 1 0g左右 ,因此强群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基本条件。养强群应从秋季繁殖抓起。秋繁越冬蜂多 ,蜂群就能安全越冬 ,来年如有 4脾足蜂参加春繁 ,至 3月中旬即可组织生产强群 ,提早半个月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加之养蜂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蜂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使养蜂生产陷入困境,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广大蜂农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蜜蜂的王浆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来保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以求蜂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研究王浆高产配套技术是蜂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广大蜂农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为此,我们在1991年开展了1千克越冬蜂运用王浆高产  相似文献   

7.
刘伯瑗,江苏省宜兴县分水乡人,现年6l岁,他从1950年开始养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73年以来,连年王浆高产。如1982年他养蜂49群,生产王浆65公斤,群产高达1.32公斤。据他介绍:春季一个王浆框就能生产王浆40克。一群蜂在一个油菜花期就能取王浆0.35~0.40公斤,他的主要做法是: 1.饲养双王群和采用良种。他从1956年就开始饲养双王群,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周年饲养双王强群的技术。与此同时,还注重使用良种,经常从中国农科院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专业养蜂户以生产王浆为主,生产王浆的收入占养蜂总收入的50%以上。但无锡县广大蜂农由于在蜜蜂的选种培育、品种改良工作上缺乏系统技术理论知识,致使在  相似文献   

9.
养蜂是北京郊区、县传统的副业。全市5万余群蜂多集中于郊区、县的山区、半山区,大部定地饲养,由于生产采取“以蜜为主”的方针,多年来始终受大自然的困扰,产量不稳,收入没把握。遇到丰年,群产值百元左右,遇到平年和歉年,养蜂者“一年辛苦落场空”,饲料不能自给,导致亏本、垮蜂。生产水平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王浆生产与养蜂先进地区比较,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0.
我是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一名养蜂户 ,养蜂 30多年了 ,只是出于爱好蜜蜂 ,技术不精湛 ,多年都只有三至四群蜂。自从2 0 0 0年我第一次订阅《中国养蜂》 ,当年就起了变化 ,蜂增加到 6群 ,而且都是强群。 2 0 0 3年已发展到 13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国养蜂》 ,立志通过养蜂造福于社会。我地从未有养蜂场 ,养蜂还是个空白地方。我地蜜源丰富 ,花期长 ,1月份有梅花 ,2月份梅花、药枣花 ,3月份主要油菜与各种果树花 ,后又有刺槐、黄柏大宗蜜源 ,花期长 ,是养蜂的好地方 ,未有人开发 ,我立志要养好蜂 ,为人的健康作点贡献。我通过看杂志学…  相似文献   

11.
蜂王浆是目前养蜂生产中的主要项目,王浆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收入的多少,尤其是定地养蜂喂糖产浆的蜂场。我于1967年开始养蜂,当时王浆产量很低,年均群产王浆1.5kg左右。为使王浆高产,我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了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王浆群均产量一直在5kg以上。2003年养蜂57群,共产王浆375kg,年均群产6.5kg;其中19号群年产王浆10kg多。由于比周围蜂场产量高,来移虫、购王的蜂友较多。甚至数百千米外的东阳、绍兴等地的蜂场也来移虫。怎样获得王浆高产?现谈谈我的体会。体会之一:优良的蜂王是王浆高…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南平市蜂产业发展现状南平市地处福建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俗称"闽北",是闽江源头,区域面积2.63万km~2。养蜂业是南平市的传统产业,养殖历史悠久。经调查,2016年全市共有养蜂户2970户(100箱以上专业大户只有291户),养蜂数量8.05万箱(群),以饲养"中华蜜蜂"为主,占蜜蜂养殖总量的95%以上。年产蜂蜜1003.35吨(其中100箱以上专业大户417.94吨),产值1.01亿元;全市有养蜂专业合作社58家,带动养殖户1099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本县蜂群属意蜂品种,多为定地饲养,以生产王浆为主。为了提高王浆单产,增加养蜂经济效益,我们在省农业厅蜂管站的指导和支持下,于1988年引进平湖意蜂进行本次试验。通过试验,从中得出平湖意蜂与本地意蜂的产浆性能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秋繁期生产王浆对其群势及来年生产效果影响的探讨张大隆,薛承坤,仇兴光近几年,江浙两省一些养蜂户,为提高峰王浆的产量及养蜂的经济效益,在秋后越冬蜂培育期(9~10月份),既进行秋繁,又继续生产蜂王浆。这样做虽然当年蜂王浆产量要高一些,似有利可图。但对其...  相似文献   

15.
薛后卫 《中国蜂业》2012,(1X):58-59
<正>随着新的养蜂生产形势的转变,由于王浆内销形势的好转,价格一路走高,加之雄蜂蛹的出口前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我国定地饲养的养蜂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蜂农放弃长途转运,改追花夺蜜的生产方式为定地饲养,以求王浆高产和雄蜂蛹的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等人,经过20多年的定地饲养、定向选育,现已培育出产浆特别高的王浆高产蜂王。这种蜂王经各地引种后,王浆产量显著提高,在养蜂界已有一定影响。为了证实王浆高产蜂王的优良产浆性能,以便进一步提纯复壮,开发利用和推广这种蜂王提供一定依据,我们特将王浆高产蜂群与平湖县未改良的原意蜂群的产浆情况作对比试验。二、试验设计1.第一试验区(称一区):周良观的王浆高产蜂种为试验组,以养蜂专业户朱林甫的未改良的原意蜂为对照组,每组六群作配对试验。  相似文献   

17.
汪礼国 《中国蜂业》2000,51(3):34-34
目前江山市有蜂群 2 1万箱 ,养蜂员 5886人 ,1 61 6养蜂专业户 ,养蜂年总产值达 860 0万元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养蜂县 (市 )与全国最大的蜂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全市年产蜂蜜 1 0 2 0 6吨、王浆 50 5吨、花粉 1 0 2 7吨、蜂蜡 3 80吨、蜂胶 50吨。近年来 ,我协会把狠抓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档次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采取组建养蜂互助合作社的方法 ,把蜂农联合起来 ,形成规模优势 ,统一质量标准 ,统一产品包装 ,统一产品销售 ,统一产品价格 ,直接与大中型企业与外商建立长期牢固的供销关系 ,以确保产品销路的畅通与价格的相对稳定。我市早在 1 9…  相似文献   

18.
对孟凡拯先生的文章我有不同看法。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地多养本地意蜂 ,王浆产量低 ,育王移虫全是复移 ,没有出现台内浆多育出的处女王小的现象。 1 995年 ,我地引进浆蜂后 ,情况有了变化 ,复移育王的蜂王个体不如以前所育的蜂王大 ,再后来王浆产量不断提高 ,育出的处女王却经常个体姣小。1 999年我向养蜂老师傅请教 ,师傅说 :“是王浆产量高的原因。要选择王浆产量低的蜂群育王。”后来情况略好。 2 0 0 0年我去沈育初师傅处引种 ,又向他请教 ,沈师傅让我选育王群应选王浆台上不做蜂蜡的群 ,把蜜蜂清理过的王台用王浆蘸一下 ,采用一次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王浆的开发与利用,生产王浆已成为养蜂增收的重要项目,但在伊犁黑蜂饲养地区,由于受“黑蜂产浆量低,生产王浆得不偿失”的“传统经验”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蜂场不生产王浆,使黑蜂生产王浆的潜力没能得到发挥,白白浪费掉,甚是可惜!为了消除“传统经验”的影响,改变养蜂取蜜的单一生产方式,1985年尼勒克种蜂场示范用黑蜂生产王浆,当年生产王浆24公斤,  相似文献   

20.
养蜂业被人们欣慰地称之为“甜蜜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 ,这项事业在安徽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实现了新时期的跨越 ,蜂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养蜂数量达到了 34万群左右 (其中中华蜜蜂约 2万群 ) ,全省有 11个县养蜂万群以上 ,出现了一批养万群蜂的乡 ,养千群蜂的户。养蜂业的发展带动了蜂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目前 ,全省 2 0多家蜂产品加工企业 ,年生产经营蜂蜜 2万t,蜂王浆30 0t,蜂花粉 30 0t,出口蜂蜜 15 0 0 0t左右 ,产值约 1 4亿元。 2 0 0 1年安徽省出口创汇跃居全国蜂产品出口第一位 ,成了安徽省农副产品出口量居全国首位的惟一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