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采茶,是茶叶生产过程中,花工最多的田间作业。一般采茶工占总工时的50%。我省七九年产干茶45万担,按每个采茶工日采鲜叶20斤计算,总共要花900万个采工,共需采茶工资1800万元(以400斤鲜叶做100斤干茶,每工按2元计算)。茶叶生产季节性很强,茶农说:“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如能及时采摘就能保证茶叶质量,提高经济价值,否则就  相似文献   

2.
陈汉强 《中国茶叶》1995,17(6):28-29
勇士农场地处广东省徐闻县东北部,是一个以生产橡胶、甘蔗、茶叶、林木为主的国营农场,全场拥有云南大叶种为主的茶园2350亩,其中开采面积1850亩。近年来,茶叶生产上由于手工采茶存在工效低、劳动生产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的“三低”状况出现,手工采茶占用了全年茶园生产总用工的75%以上,而且劳动强度大,管理定额低(1个劳力仅6亩),采摘效率低(一个采工日采鲜叶仅15~20kg),每年6至10月份产量旺季往往出现来不及采摘,甚至丢采而浪费鲜叶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决采茶上的难题,在粤西农垦局科技处的指导下,1989年开展了在云南大叶种茶园实行机械采茶的技术试验,从1990年起一边继续试验,一边进行示范推  相似文献   

3.
采茶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而费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采茶用工多而外来采茶女工又日趋减少,利用机械采茶已势在必行。1机采茶园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1.且节省劳力,提高1效,降低成本笔者对本市冬瓜岩茶场、黄龙茶场、九曲精制茶场调查,三个茶场茶园面积计666公项,本引用机采前约须采茶工200人左右,引进机采后,只需采茶工50人左右。机采平均台时产量360公斤,平均每人每台时产量70公斤,而手采平均每人每小时只可采8公斤,机采比手采提高功效8倍多。机采平均每斤茶青包括机器损耗,油费等只需0.1元,而手采每斤茶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采茶劳力日益紧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采茶质量越来越没有保证,传统的手工采茶已不能适应当前茶叶生产的需要,茶叶采摘已成为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占茶叶生产用工量55%左右的采茶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机械化。然而,机械化采茶的产量、质量、成本和工效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浙江省在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一定机采经验的杭州茶叶试验场和新昌、诸暨、德清、兰溪、临安等县,从1988年开始进行了连续4年的机采  相似文献   

5.
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的明显变化,广大茶区尤其国营茶场采茶女工普遍紧缺,造成采茶误时,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同时采茶工资猛涨,制茶成本大幅提高,生产上乱抓滥采,鲜叶合格率低,茶叶品质下降,这些一系列问题严重约束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因此在乌龙茶区推广使用采茶机械,走机械化采茶的路子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机械采茶的效果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广机械采茶技术的紧迫性茶叶采摘是一项耗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茶园作业。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投入茶叶生产的劳力日趋减少,普遍出现滥采和粗采现象,降低了茶叶品员,同时,也带来了劳务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当前鲜叶成本约占茶叶生产总成本的80%,而采茶工资又占了鲜叶成本的40%~50%,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另外,由于手工采茶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在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确保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其根本出路在于早日实现采茶机械化。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多种经营迅速发展,乡镇企业不断扩大,大批劳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采茶劳力日益短缺,给以人力为主要生产手段的茶叶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手工采茶质量不断下降,出现了一把捋、一扫光和抓采的现象,致使留养水平不断下降低,茶树早衰,茶叶产量、质量下降。同时,采茶工资不断增加。这样,推广机械采茶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采茶”是茶叶生产中一项重要作业,“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说明采茶季节性之强和技术要求之高,为其它作物所罕见。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粮茶争劳力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用机械化代替人工采茶已是迫不容缓的事。我国采茶机的研制和现状我国采茶机的研究始于1958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58—1962):以南茶702  相似文献   

9.
《茶叶》1959,(2)
双手采茶是茶叶采扎上的一项革命措施,其特点是“双手并用”,改单手采为双手采,改坐采为立采,改一扫光采为分批采,多次采,从而可成倍地提高采茶效率,使茶叶做到及时采,分批采,标准采。根据今年四月上旬召开的浙江省双手采茶比巧大会采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我省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茶叶生产所需劳力逐年增大,劳力问题日愈严重,采茶用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的55%,在采摘上实现机械化意义重大。但多年来国内在研制和推广采摘机械上争议颇大,而我省茶叶界还未开展过这方面工作,因此,作者认为实现采茶机械化的途径应该为:品种→茶园管理→适用机具研制→鲜叶分级→适制性加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使我省茶叶更上新台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省茶叶经济有了迅猛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0多万亩,1988年全省茶叶产量为110万担,茶叶总产值3亿多元,十年间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左右速度递增。茶叶作为我省的大宗土特产品,其稳定发展给我省农村经济带来了可喜变化,是我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深入,各种模式的农村经济异军突起,大量劳动力涌入各式规模的加工行业,各种致富门路改变了以往农村的传统经营思想。在江南各省份中,福建人口原本就最少,在现代经济状况下,我省茶叶劳力问题已日愈突出。茶作为季节性植物,生产期短,劳动力集中,特别是在采摘期间要集中大量劳动力适时采摘鲜叶,近年来我省茶园的劳力投入与我省茶叶的迅猛发展愈来愈不相适应,大量的茶叶无法适时采下,造成叶质粗老、品质下降。据估计,我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茶园每年因无法采下的鲜叶损失不少于百担,加之鲜叶粗老所带来的损失是惊人的。另一方面采茶工资近年来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仅以我所为例,1981年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07元/斤,1989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20元/斤,春茶前期每制一斤干茶单采茶工本费就达2.0元左右。1986年以来,我省已有相当多茶场(厂)分别从江西、安微、湖南、四川、江苏等省招进采茶、制茶工人,以补劳力之不足。因此,研制和推广适应我省茶叶生产特点的采茶机械及相配套的农艺措施,是我省茶叶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我国茶叶劳动力分配为:采茶用工为55%,田间管理为40%,制茶5%,由此可见采茶工本费在茶叶成本中所占比例。日本由于在茶园管理、采摘、制茶等方面实现机械化,茶叶生产率比我国高出9倍。一般机采与手采相比,单人采茶机可提高工效5倍,双人采茶机可提高10—20倍,而机采成本仅为手采的20—50%。我国在采茶机械化方面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从1958年着手研制至1987年前,虽然有十八种不同型号的茶叶采摘机具通过了不同级别的鉴定,但都未能普及应用。“六·五”期间国家经委花费巨大精力,将茶树修剪机及采茶机的研制分别列为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组织了安徽农机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祁门茶机厂、苏州动力机厂等单位联合攻关,样机虽都已通过鉴定,但在推广上却遇到重重困难,主要表现为: (1)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如国产微型动力源及传动部件无法适应采茶机械要求; (2)推广应用缺乏系统性研究实例,农艺措施不配套; (3)机采茶园产量及机采叶质量存在较大争议; (4)单机价格高,一次性投资大。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国内在研制、推广、应用采茶机具上受到一定限制,一些茶机厂家干脆从日本引进采茶机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30年来国内已有浙江、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分别进行探讨,我省也于8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采茶样机供研制分析。现在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在我省推广和应用采茶机械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我省在这方面仅作过小区试验探讨,采茶机自身质量及国内茶叶界在机采茶方面的争论使大家感到实现采茶机械化虽然迫切,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感到茫然,为此,仅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叶生产的高速度发展必须要有高工效的采茶方法配合,实践证明:双手快速采茶法是提高采茶效率的有效方法。我县在去年夏秋茶中学习和全面推行了双手快速采茶法,成绩显著,全县有36,874人学会和掌握了双手快速采茶法的技术,平均效率比单手采提高一倍以上,并创造了新的采茶纪录。如张清和日采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茶树修剪和茶叶采摘用工量占50~55%,生产费用则占60~63%。修剪和采茶作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如修剪和采摘不当,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会危及多年。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特  相似文献   

13.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采摘合理与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育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采茶旺季,一些大中型茶场,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限制因素.江苏省农林厅茶叶站近年来在部分茶场开展了机械化采茶的试验研究,并在有条件的茶场积极进行推广,以提高工效.为探讨实行机械化采茶后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而进行本项跟踪调查与田间取样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提供田间施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最多,时间性很强的一项作业,在面积较大的国营、乡村茶场或专业户,往往因劳力短缺,特别是春插、双抢期间,经常出现老茶和滥采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使用采茶机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名优绿茶均依赖人工手采,随着近年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采茶用工日趋短缺,"采茶难"问题日益明显,已成为阻碍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自2005年开始,在浙江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全省近20个茶叶主产县和数百名科技人员,在汲取大宗茶机采经验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配套技术课题的攻关、集成和示范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刊邀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60,(1)
一九五九年茶叶生产在一九五八大跃进的基础上縱橫跃进,茶叶产量和新辟茶园都有很大增長。大面积丰产和高額丰产茶园比一九五八年有了扩大和提高,全国亩产一百斤以上的茶园面积达一百万亩,亩产二百斤以上的茶园面积达十万余亩。群众性技术革命运动有了蓬勃发展,双手快速采茶技术已普及各茶区,学会掌握这項技术的达三十八万人,采茶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日采茶叶五十至一百斤的有六万人,日采一百斤以上的采茶  相似文献   

17.
提高机采茶叶加工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紧张和采摘成本的上升,机械采茶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少茶叶科研部门和茶叶生产单位都在致力于开展茶叶机采技术的试验研究,但目前所研究的多是采茶机械的应用技术及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而对机采茶叶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机械适应性的研究却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机采技术的推广。由于机械采茶是一次性采摘,无选择性,采摘批次比手采大大减少,茶叶  相似文献   

18.
我场是以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营茶场,共有茶园面积2000亩。因茶园面积大,所需劳力多,特别是因采工紧张,粗采滥采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1995年采用机采,使当年毛茶产量达250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1994年130吨增长92.3%,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茶场的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推广机采益处多1.机采可节省劳力,提高功效,降低成本。茶叶生产季节性强,采茶用工多,引进机采后,原来需200多人才可完成的采摘任务,现只需25人左右就可完成,可节省87.5%劳力。机采平均台时产量达400公斤…  相似文献   

19.
茶树年年都有采茶期,因为生产基数大,生产规模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虽然各地的采茶时期阶段不同,但是多批多采依旧是茶叶采摘的特点之一。在古代茶叶的采摘一般是人工进行,但是随着现代机械化的发展,茶叶的采摘也有了更加便利的机器替代品。采用茶叶切割机进行茶叶的采摘,可以有效地减少采摘的成本与劳动力,帮助茶农及时采摘茶叶。本文从茶叶切割机入手,探讨茶叶切割机控制系统标准化设计、灵活化设计、自动化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临安市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机械化采茶,不仅能提高工效,增加效益,还是节省大批劳动力,缓解采摘洪峰,缩短采摘周期,保证鲜叶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措施。1 采茶机用在缓坡茶园中的工效临安市青山镇坎头村章建春承包84hm2茶园,全部茶园为缓坡地,坡度5-12度。是蒸青茶定点的原料基地,除早春采一部分名优茶外,全年茶叶全部实行机械化采茶,配备一台V8NEWZ2双人孤形采茶机,价格8500元/台。一台采茶机正常情况下采茶需5人同时工作,二人采茶,一人在后面拉茶叶袋,另二人将采满鲜叶的茶叶袋扛到山下,倒在大的竹篓里(运鲜叶费用不计算在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