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欧茶吟     
在今年中法友好年,应法国(里昂)茶文化协会会长北歌女士之邀,由来自十一个省、区的茶友组成的中国茶艺代表团一行36人于11月7日赴法国里昂参加“中国茶文化节”,同时,于同月9日举行国际茶文化协会联席会议。通过这两个活动,东方茶艺始传西欧,功德无量。湖北三位茶友随团参会,一路茶吟,遂得诗词43首。  相似文献   

2.
关于《禅茶》表演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1,(4):285-293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兴起茶文化热潮之后 ,不少热衷于茶艺事业的人士纷纷将各地的饮茶习俗整理、加工、提炼为具有表演性质的茶艺节目 ,在各种大小不等的茶文化活动中演出 ,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丰富茶文化活动内容和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众多的茶艺节目中 ,《禅茶》的整理、编创及其演出都是比较成功的 ,对同行也颇有启迪意义。一、《禅茶》编创、演出及其影响《禅茶》的编导者是江西画报社的陈晓先生 ,当时他正主持“江西茶艺馆”业务 ,对茶艺事业相当关注。早在 1 991年 ,他就帮助过婺源县茶道团…  相似文献   

3.
品饮艺术的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波韵 《农业考古》2000,(2):153-156
茶在我心中的位置超出我对它的理解。 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它深蕴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应照人的灵魂,强化生命的意识,它给人激发出多维度、多层次的精神空间,使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成为现实,更令人神往的是它可将所有的一切协调得如神境般浑然一体,明亮透彻而又生机勃勃。 自从神农氏发现了茶,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茶的本性和茶的文化内涵,唐代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事物,千余年来,茶人不断在茶事中积累经验,并加以总结,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茶艺”也…  相似文献   

4.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4,(2):138-138
河北是“禅茶一味”的祖庭,唐代赵州和尚从谂一句“吃茶去!”流传千古,至今还在中华大地上回响。  相似文献   

5.
舒曼  张进波 《农业考古》2022,(5):156-164
本文着重通过禅门最早典籍《祖堂集》,辅以《景德传灯录》一书,对禅门“吃茶”和“吃茶去”进行源头考析,发现“吃茶”与“吃茶去”最早出自永嘉玄觉禅师和归宗智常禅师的话语中。不论是“吃茶”还是“吃茶去”,两者既有相同禅机,又有不同妙义,都是中国式佛教深具本土特色的禅悟媒介。一经流传,绵延不绝,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盛龙 《农业考古》2004,(2):154-154
我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宜宾电视台举办的《茶之秀》文艺晚会,观看了市里有名的“景盛茶坊”“亨达茶楼”“假日茶楼”及“叙府茶业公司”表演的“乌龙茶艺”“绿茶茶艺”“水果茶艺”,使人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艺术的感染,文化的熏陶。我最早接触到茶艺是在1989年北京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示周上,那时我观看了台湾代  相似文献   

7.
"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据记载,八世纪开始,在中国唐代中叶就有陆羽的"茶经"面世,即文以载道,从此喝茶就变成一种艺术,好些已成价值连城的古董,声名鹤起,千古传颂.  相似文献   

8.
姚义泗 《农业考古》2004,(4):273-302
许嘉木应马来西亚茶商王超然之约赴吉隆坡考察茶市后回到家里第二天,就到桃远县茶叶公司上班。他打开办公室大门,看见偌大的空间还是先前那种格局,桌椅整洁,窗明几净,就拿来电热水壶一屁股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插头往插座上轻轻一插,然后打开茶叶罐子抓一撮金佛手放进紫砂茶壶,若有所思,等水开了,起身拔下插头,将沸腾的水冲入茶壶,洗净茶杯茶盘,稍候即倒出一杯茶汤,先闻其香,进入角色,然后轻啜一口,细品茶韵,怡情悦性。  相似文献   

9.
最近 ,从河北省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那就是来自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的攒林茶 ,成功跨越三八线 ,在河北省灵寿县的太行山深入五岳寨“安家落户” ,负责引进攒林茶科研项目的河北省农科院专家河北省茶业研发中心主任张占义激动地说 :“石家庄的位置是北纬 38°1′,我们把攒林茶引到了北纬 38°4 5′的地方 ,这是我国茶树栽培范围的一个重大突破” ,更令人惊喜的是 :这种原产于河北省赵州 (今赵县 )赵州茶 ,在异乡经过了 1 0 0 0多年的漂泊后 ,终于重新回归到河北故里。张占义先生所说的“赵州茶” ,就是《中国茶经》上记载的全国 1 38种名优绿…  相似文献   

10.
余悦 《农业考古》2001,(4):270-276
一“茶禅一味”亦称“禅茶一味” ,是一种浓缩的哲理概括。凡要探索茶文化思想精蕴者 ,都不可能绕道而行。但是 ,这又是说不清道不完的话题 ,至今为止未能阐述得尽善尽美。对于这一禅林法语 ,凡谈茶文化著作多有涉及 ,专题论文也有数十篇之多。但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2 0 0 1年 5月由中国轻工业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茶叶大辞典》 ,是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出版规划的学术巨著 ,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 ,一经问世就获得国家辞书类的最高奖———中国辞书奖。这部最权威的工具书就有关于“茶禅一味”的解释 ,现照录如下 :茶禅一味 …  相似文献   

11.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3,(4):234-235
王广彬婺源茶叶闻名久 ,优美茶诗亦宝珍。吟咏咸为高雅士 ,吾尤喜爱广彬君。陈香白香白先生有大名 ,能从古易说《茶经》。茶之道、艺也深谱 ,文化弘扬一巨星。丁俊之(又一首 )闻名思见面 ,见面慰平生。吴老留佳话 ,二张又一丁。丁 文未见丁君面 ,大名贯耳中。五书不易写 ,茶学有深功。周大风采茶舞曲越乡音 ,文字传神善美真。一自周公成曲后 ,神州歌舞到如今。李茂荣钱塘名士茂荣公 ,斗室书斋诗味浓。画印兼工微楷美 ,茶经手卷乐金庸。戴志达茶业有功升县宰 ,爱茶县宰更兴茶。余杭茶业能兴旺 ,老戴功劳属首家。谢丹月从来女士少吟茶 ,唐宋…  相似文献   

12.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13.
寇丹 《农业考古》2001,(2):26-32
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地区使用了中华茶艺这个名词以来不过三十年时间 ,茶艺馆和茶艺表演已遍及国内外的华人区了。江西陈文华先生在他编写的《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详细的发展过程综述和对“茶艺”一词不同理解的辑录 ;世纪之末 ,台湾范增平先生在大陆出版了《中华茶艺学》。但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茶艺活动的主题。现在我来谈它 ,也就杜撰了一个名称叫“主题茶艺”。因为研究茶文化的活动 ,就不能不研究茶与人之间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以及这种结合对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应该说 ,自唐代以来的重大茶会、茶宴都是有…  相似文献   

14.
陈铭华 《农业考古》2002,(2):151-151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的茶文化 ,得到社会的重新认识和推崇 ,由此兴起了上海茶文化热潮。 1 991年 7月 ,上海首家集茶文化、茶经济于一体的茶艺馆———宋园茶艺馆的建立 ,为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1 992年 8月 ,“宋园”建立了上海第一支以小学生表演茶艺为主体的苗苗茶艺队 ,也是当时全国第一支少儿茶艺队。以后逐渐形成了以上海黄浦、闸北和浦东为基础 ,以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培训基地的少儿茶艺活动中心。上海市教委还专门组建了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 ,在上海的中小学中开…  相似文献   

15.
访韩散记     
程光茜 《农业考古》2002,(2):326-333
(一) 2002年5月25日,韩国茶道协会在济州岛西归浦市举办迎接世界杯国际茶文化交流大会,中日韩三国和台湾地区的茶艺表演同台交流,互相观赏各国传统文化,增进彼此了解,也增……  相似文献   

16.
黄进 《农业考古》2015,(2):234-236
随着茶文化的复兴,近年来开设茶艺课程的高校逐渐增多,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茶艺"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对该课程以后的教学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语丝     
茶的自语:一杯白水,几片叶子,便成了我的一世。几经风浪,几度沉浮,是旅途中几支凸折的歌。泡白了自己,滋润了他人,才是完整的一生。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怜惜。只要你拥有,只要你热情。为了你的生活丰富多彩,我将为你献身。没有万紫千红,没有百鸟齐唱。但只要你和我相会,春天便在你心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悦 《农业考古》2002,(4):11-13
  相似文献   

19.
户佳织 《农业考古》2004,(2):162-163
听说,拉丁语的Schola的意思是学校,原本的含义是少数朋友一起涵养情趣、探讨学问。袁勤迹女士是中国政府首次认可的高级茶艺师之一。她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办了茶艺培训班恰恰如拉丁语的Schola一样优雅而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0.
刘凯欣 《农业考古》2000,(2):294-294
在昂首阔步迈入千禧年新纪元的自豪一刻,其实也应紧记我们老祖宗所留下的宝贵遗产。 茶是古老的经济作物之一,更是古老文化遗产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药用、食用,至今的各类形态之饮用,进而在日本更把茶研制成可用可穿的地步,例如把茶叶的提取液或某种化学成份印染衣物或布料;用茶叶制造成信纸信封,还有以茶叶研制成空调内用的过滤层,甚至连畜禽饲料也拌有茶叶,借茶之降脂功能来降低畜禽类的胆固醇含量。 茶叶的种种妙用及它所含的价值,加上近年来茶文化的提升,其实都是取之于生活,如今不但还原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